学术投稿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

叶爱琴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气囊导尿, 电切镜, 膀胱冲洗
摘要: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多为老年人,心理压力大,术后又需卧床治疗,留置导尿管持续膀胱冲洗,患者总觉治疗未结束,夜间不敢放心入睡;再者气囊导管压迫前列腺窝止血,患者常述尿频尿急症状明显,难以入睡,而睡眠欠佳又加重患者心理负担,造成恶性循环.因此术后为确保患者顺利康复,预防并发症,除予一般泌尿外科护理外,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更显重要.我科实行整体护理,患者评价护理效果较好,满意度>98%,现将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酒精性肝病52例超声图像分析

    回顾性分析104例长期饮酒所致的肝炎、肝硬化、脂肪肝及单纯门静脉增宽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超声诊断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价值.

    作者:冯秋立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输卵管插管及导丝治疗输卵管阻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输卵管插管及导丝在电视宫腔镜下治疗输卵管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367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在电视宫腔镜下对阻塞的输卵管行插管加压疏通治疗,对未能疏通的输卵管进一步用COOK导丝疏通治疗.结果 367例患者中,输卵管阻塞519条,通而不畅58条;经输卵管插管加压疏通治疗,通畅29条;进一步用COOK导丝治疗,通畅403条,通而不畅23条,输卵管通畅率为79.96%.结论 输卵管插管及导丝用于电视宫腔镜下输卵管阻塞的治疗,成功率高,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颖;张连菊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腹腔镜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

    随着外科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技术愈来愈成熟,妇科腹腔镜手术已逐步推广到基层医院.女性不孕症的腹腔镜诊治正在逐步开展.腹腔镜检查可直接窥视输卵管、卵巢、子宫有无病变,以及盆腔有无粘连,并可分离粘连,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子宫肌瘤等[1].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及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腹腔镜在女性不孕症方面的应用倍受关注.

    作者:李小姣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120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另选取该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0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和手术费用.结果 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颖;郭元晖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胆囊多发性息肉样变的超声图像特点分析

    新近B型超声仪选用较高频率的换能器后,诊断胆囊多发性息肉样变的准确性有了明显地提高,不但能确定息肉样变的有无,还能显示出其数量、大小、位置、有无恶变趋势等.目前对各种多发性息肉样变的超声图像特点与病理诊断的关系进行较细致的分析报道尚少,故笔者总结探讨如下.

    作者:冯秋立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浅谈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目前,随着全髋关节置换术在世界各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该手术已成为一种可靠的治疗髋关节疾病的重要手段.全髋关节置换术实用于髋关节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股骨头坏死及股骨颈骨折等方面的治疗,术后如不进行精心的治疗及护理,不正确摆放体位,不积极的进行功能锻炼,就会引起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世淑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超声治疗仪治疗口腔溃疡5例

    例1.患者,25岁.因颊黏膜溃疡3d余来我科诊治,检查左侧颊脂垫区黏膜溃疡,约1.5mm×1.2mm,表面覆盖黄色苔,触之不易出血;经左旋咪唑、维生素B2口服7d后,检查局部溃疡无明显缩小,表面仍覆黄苔,触之亦不易出血,考虑溃疡愈合较差.经予超声治疗仪照射7d后,患者溃疡疼痛逐渐减轻,溃疡面逐渐减小;经2周照射后,患者溃疡愈合.后经观察3个月无复发.例2~5,患者年龄分别为46岁、52岁、38岁、33岁;各为左侧舌腹、右侧舌腹、A区第3牙龈区、及C区第2牙龈区、A区第2牙龈区黏膜溃疡,亦经维生素B2、左旋咪唑口服,并经超声治疗仪照射2周后5例溃疡愈合,疼痛明显减轻,溃疡面明显减小.

    作者:蒋世彬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50%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淋巴瘘临床观察

    50%葡萄糖注射液局部冲洗治疗腹股沟区、乳腺癌术后淋巴瘘文献中仅有描述,无实例报道.我院2009年1月-2011年8月应用50%葡萄糖注射液局部冲洗治疗淋巴瘘5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嗣善;马洋洋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提高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

    浅静脉穿刺是临床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在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提高穿刺的成功率,笔者通过临床实践与研究,总结出诸多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张林红;姚欣;闫春雷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我院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原因及对策分析

    目的 探讨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选取该院门诊西药房处方5500张,筛选不合理处方128张,分析统计处方不合理的原因,统计每个年龄段的不合理处方数、不同类别药物中的不合理处方数、不同医师级别中不合理处方数.同时探讨减少不合理处方的对策.结果 128张不合理处方中,中老年人所占比例高;不同药物类别中,抗生素所占比例高;不同医师级别中,医师所占比例高.不合理处方中,联合用药不合理所占比例高.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及职业素质,进一步建立健全抗生素用药规范,着重注意儿童及老年人用药,减少不合理处方的发生.

    作者:韩文华;陈虎强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 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栓前体蛋白(TpP)、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高于对照组的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TpP及FIB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降低TpP及FIB水平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肢体功能康复与心理护理,能降低脑梗死患者致残率,提高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黎群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原因及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发生胆道损伤的原因,探讨胆道损伤的修复方法.方法 对15例LC胆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者中胆总管横断伤8例,右肝管电灼伤1例,穿孔性胆管损伤3例,钛夹部分夹闭3例.经相应治疗痊愈出院.结论 LC术中仔细操作,仔细辨别胆囊管周围的解剖关系,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降低LC胆道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李世刚;朱万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眼科白内障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通过眼科白内障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观察,总结眼科白内障临床手术复明的特点.方法 对639例眼科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诊断及复明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39例患者均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的方式,并对患者进行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首日视力超过0.6者71例(11.1%),视力恢复超过0.3者562例(87.9%),视力恢复超过0.05者587例(91.9%).患者视力脱残率高达89.4%,91.4%的患者术后脱盲.术中并发症临床表现为未能成功植入人工晶体、患者后囊膜破裂等;而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视网膜脱落、短暂性高眼压、前房积血和眼内炎症.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对治疗眼科白内障有显著的效果,适合大规模推广普及.

    作者:唐玉容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道感染临床观察

    胆道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的外科疾病,由于老年人脏器功能减退、免疫反应能力下降,患胆道疾病的临床表现、手术处理及预后较成年人有很大不同[1].

    作者:徐振辕;齐生伟;郑永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加用中药治疗,以连续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记录2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ALB)、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三酰甘油(TG)及血清肌酐(Cr)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ALB、ALT、TG及Cr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脂肪肝效果较理想,可显著改善各项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柯益寿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去氧孕烯炔雌醇联合维生素B6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去氧孕烯炔雌醇联合维生素B6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去氧孕烯炔雌醇联合维生素B6治疗;对照组仅予维生素B6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高于对照组的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去氧孕烯炔雌醇联合维生素B6治疗原发性痛经安全有效.

    作者:刘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桡骨头骨折的治疗及疗效分析

    自1905年Thomas首先报道桡骨头骨折及其治疗,现在对桡骨头骨折MasonⅠ型的治疗方法比较一致,即通过非手术治疗、早期活动肘关节,其结果及预后良好.而对MasonⅡ型及Ⅲ型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结果各异,自2005年1月-2010年12月共诊治桡骨头骨折49例(共50个关节),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刘强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预防手足口病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预防手足口病(HFMD)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效果,并探讨护理方法.方法 将210例HFMD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08例和对照组102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PAP.比较2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NPE的发病率.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NP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PAP预防HFMD合并NPE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平革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不良反应分析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谱的变化、预防保健需求的增长,中医药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长.由于中西医的理论体系不同,所以中药和西药对病症的治疗各有其特点.中药及中成药因其在对一些慢性病治疗的过程中地位突出而被普遍接受[1].2010版药典一部收载的中药材和中成药品种更是达到2615种之多,比2005版药典一部新增1019种[2].中成药与化学药物的联合应用也日趋普遍.这两类在不同理论指导下的药品合用产生毒副作用的情况也日益凸显[3,4].笔者通过对长期临床用药的总结、分析、归纳及处方分析,将部分常用中成药与西药的不合理联用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林浩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MS-CTA)在脑动静脉畸形(AV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行脑血管MS-CTA检查且诊断为AVM的病例资料.CTA原始数据经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处理:所有病例均完成多层面重建(MPR)、容积显示(VR)和薄层大密度投影(MIP).分析不同重建方法对AVM的显示能力,并与手术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对比,评估MS-CTA诊断价值.结果 其中使用飞利浦Brilliance 16排螺旋CT扫描仪检查14例;使用双源CT扫描仪检查10例.MS-CTA所显示病灶有22例与术中及DSA结果所见基本一致,另有海绵状血管瘤2例.本组22例中动静脉畸形Ⅰ级2例、Ⅱ级4例、Ⅲ级7例、Ⅳ级7、Ⅴ级2例.其中伴脑出血11例,并发脑动脉瘤3例、伴脑梗死1例.MS-CTA均清晰显示病灶部位、范围、遗漏血管及与临近血管分支和骨性组织间的空间关系.病灶大小12~74mm.其中行外科手术治疗6例,行介入栓塞治疗16例.结论 MS-CTA检查安全、便捷、直观、空间定位准确,可作为脑血管AVM的筛查、治疗前评估首选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蒋飞;蒲红;程钢;欧文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