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原因及对策分析

韩文华;陈虎强

关键词:门诊, 西药房, 不合理处方, 原因, 对策
摘要:目的 探讨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选取该院门诊西药房处方5500张,筛选不合理处方128张,分析统计处方不合理的原因,统计每个年龄段的不合理处方数、不同类别药物中的不合理处方数、不同医师级别中不合理处方数.同时探讨减少不合理处方的对策.结果 128张不合理处方中,中老年人所占比例高;不同药物类别中,抗生素所占比例高;不同医师级别中,医师所占比例高.不合理处方中,联合用药不合理所占比例高.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及职业素质,进一步建立健全抗生素用药规范,着重注意儿童及老年人用药,减少不合理处方的发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5600张门诊处方评价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门诊用药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门诊处方5600张,以<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为依据,对门诊处方实行定期检查评价,填写处方评价表,并利用Excel软件对各项内容进行回顾性定量评价与分析.结果 该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平均用药品种数呈下降趋势,药品通用名使用率、基本药物使用率逐年提高,用药基本合理,处方书写质量有较大提高.结论 进一步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切实加强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潘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孕产妇心理问题分析及心理疏导

    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孕产妇的心理保健已成为围生保健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妊娠虽是发育年龄妇女一种正常、自然的生理现象,但对孕妇来说,从体型到各器官功能均是一次巨大的生理变化,同时心理也要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经历怀孕、分娩、产后恢复及哺乳等一系列生理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心理、生理的变化.孕妇积极的心理反应有利于胎儿发育和顺利分娩,而负性心理反应会使心理活动失衡,导致神经活动和内分泌失调,不同程度地影响妊娠过程及母婴安危.因此,正确把握孕产妇的心理,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是确保孕产妇顺利分娩及产后恢复的重要工作.

    作者:崔灵霞;岳智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38例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38例患者中有效24例,好转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1%.结论 采用中西药结合疗法治疗药物所致急性淤胆型肝病在改善肝功能、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方面相辅相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建欣;李亚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来酸替加色罗缓释微丸胶囊中主药的含量

    目的 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来酸替加色罗缓释微丸胶囊中马来酸替加色罗含量的方法.方法 以Kromasil C18(250.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40:60,检测波长为315nm,流速为1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是20μl.结果 马来酸替加色罗在32.8~328.4μg/ml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91%,RSD=0.9%.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蔡怿;谢琼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消毒供应中心器械集中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术量的增加以及新形势对手术室及医院其他科室器械的处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我院手术室一直采用传统的流程对使用后的手术器械进行手工清洗、消毒、器械保养和包装,然后送消毒供应室灭菌.现有的器械清洗消毒流程已很难满足于新形势的需要[1].因此,手术室和消毒供应中心对现有的流程进行了较大改进,将手术器械全部采用集中消毒供应的模式,对手术器械敷料的准备、消毒、灭菌等形成一套标准化管理流程,现将管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蒋明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我院2008-2010年住院患者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该院住院患者抗高血压药的应用现状和趋势.方法 对2008-2010年住院患者应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品种、金额、用药频度进行分析.结果 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在用药金额、用药频度上占前3位.结论 CCB在高血压治疗中占据主导地位,ACEI和ARB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多.

    作者:王丽琼;王会容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胃食管反流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ase,GERD)是指食管黏膜异常地暴露于胃内容物所致的疾病,包括内镜阴性的胃食管反流即非糜烂性反流性疾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及其他并发症.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的致病作用已得到公认,但对GERD的影响存在的争议较大,且对合并Hp感染的GRED患者是否进行Hp根除仍是目前争议的论题,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作者:王丽姣;周国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57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抑郁症患者55例,将其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舍曲林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3、6周观察患者的抑郁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1周、3周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临床效果差异不大,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效果较快.

    作者:任尚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甲巯咪唑致粒细胞缺乏症1例并文献复习

    探讨临床药师在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经验性治疗中的作用.通过甲巯咪唑致粒细胞缺乏症1例案例分析,讨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的经验性治疗.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应给予经验性的抗菌药物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同时注意对症支持治疗.

    作者:王兰;欧阳净;杨佳丹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依托咪酯脂肪乳联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用于老年人胃镜检查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脂肪乳联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用于老年人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90例行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单纯丙泊酚组(P组)、单纯依托咪酯脂肪乳组(E组)和依托咪酯脂肪乳联合小剂量丙泊酚组(EP组),每组30例.P组予丙泊酚1.5~2.0mg/kg静脉麻醉;E组予依托咪酯脂肪乳0.3~0.4mg/kg静脉麻醉;EP组予依托咪酯脂肪乳0.25mg/kg和丙泊酚0.6~0.8mg/kg静脉麻醉.患者意识消失后,立即行胃镜检查.3组分别于给药前(T0)、给药后入镜前(T1)、入镜后2min(T2)、入境后5min(T3)、入境后10min(T4)和检查结束(T5)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血压(MAP)、心率(HR)、呼吸次数(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同时观察并记录检查时间、清醒时间和依托咪酯脂肪乳的总用量以及给药后有无注射痛、术中体动、肌痉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P组给药后MAP、HR、RR及SpO2水平低于T0时,且低于EP组和E组各相同时点(除T5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P组依托咪酯脂肪乳总用量显著少于E组(P<0.01);E组术中体动、肌痉挛发生率均高于P、EP组(P<0.05或P<0.01);E组、EP组注射痛发生率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依托咪酯脂肪乳联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用于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查术,麻醉效果较满意,且呼吸抑制小、肌痉挛发生率低,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陈潜沛;文四成;李夏桃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体会

    肾囊肿是一种泌尿外科常见病,传统的开放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创伤大、恢复慢,患者痛苦较大.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已成为一种较成熟而理想的手术方法,它具有创伤小、切口小、恢复快、痛苦小、方法简便、疗效确切等优点,目前已成为肾囊肿外科治疗的首选术式.2011年3-10月,我科对16例肾囊肿患者行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并给予术前心理护理、术后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等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卓贤惠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观察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严重致盲性感染性角膜疾病.在发展中国家,感染性角膜病是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而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严重的感染性角膜溃疡中为常见的.近年来,新型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的广泛应用,以及角膜外伤的增多,角膜真菌感染已呈上升趋势[1];由于本病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治疗手段有限,因此易造成角膜严重的损害,甚至丧失视力,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现将近年来收治的真菌性角膜炎21例的诊治经过报道以下.

    作者:王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改良式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改良式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 对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62例行改良式上睑提肌缩短术,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6~23个月随访,矫正良好59例,矫正不足3例,无矫正不良病例.双眼眼窝深度对称,上睑缘弧度自然,双重睑形成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改良式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在矫正畸形及改善外观的方面均达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红民;李媛;侯习武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 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栓前体蛋白(TpP)、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高于对照组的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TpP及FIB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降低TpP及FIB水平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肢体功能康复与心理护理,能降低脑梗死患者致残率,提高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黎群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去氧孕烯炔雌醇联合维生素B6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去氧孕烯炔雌醇联合维生素B6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去氧孕烯炔雌醇联合维生素B6治疗;对照组仅予维生素B6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高于对照组的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去氧孕烯炔雌醇联合维生素B6治疗原发性痛经安全有效.

    作者:刘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屈氏韧带松解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22例效果观察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是由于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的水平部所引起的十二指肠部分或完全梗阻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1].我院采用屈氏韧带松解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2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振辕;齐生伟;贺占青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鼻内镜修正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修正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手术方法.方法 对42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修正术治疗.结果 经0.5~1年随访,42例患者中治愈27例(64.3%),好转10例(23.8%),无效5例(11.9%),总有效率为88.1%.结论 鼻内镜修正术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

    作者:贾建;万保罗;李林冬;赵燕;计学超;刘丙基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197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自然分娩的足月产妇3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97例和对照组195例.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向产妇肛门内置入卡前列甲酯栓1mg;对照组于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即予产妇臀部肌内注射缩宫素20U.观察2组第3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第3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2h及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效果优于缩宫素,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潘红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治疗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肿大淋巴结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超声特点,探讨高频超声在该病检测上的价值及进行检测的合适时间.方法 选取102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肿大淋巴结,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0d、30d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大切面上测量淋巴结长径(L)、短径(S),计算L/S,观察其内部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彩色多普勒能量图(DPI)表现,并结合临床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后30d淋巴结L、S、L/S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0d淋巴结血流信号未见明显改变,淋巴结血供类型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d淋巴结血流信号明显减少,无血流型血供淋巴结比例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判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准确可靠,对临床有重要实用价值,治疗后30d可作为常规复查时间.

    作者:侯晓英;李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80例停经5~7周要求药物终止妊娠的20~40岁妇女给予米非司酮首次用量为50mg;以后每隔12h服25mg,共4次;再间隔2h后一次性服用米索前列醇600μg.结果 80例患者中,完全流产78例,不完全流产1例,失败1例.服药后阴道开始出血时间在8~74h,出血时间7~44d,出血量多于或等于月经量.月经恢复时间25~65d.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效果较好.

    作者:李红艳;王慧芳;王芳;赵翠花;杨青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