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洋;杜琳喆;王振兴
本课题以药学实验数据为研究对象,以Matlab中的神经网络为开发工具,运用LM-BP方法对各个厂家阿奇霉素指纹图谱的特征进行分析,建立识别系统,实现对阿奇霉素样品的分类,终实现药物整体质量品质的快速鉴别.
作者:郝磊;董鸿晔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肾绞痛患者解痉镇痛的急诊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53例患者使用黄体酮联合阿托品治疗并与51例使用杜冷丁和阿托品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统计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体酮联用阿托品用于肾绞痛解痉镇痛效果优于度冷丁与阿托品联用,其临床疗效更佳且复发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晓云;苏晓燕;宋福乃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将60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剂量肾上腺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血管加压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率,1h有效率和24h生存率.结果 治疗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的1h有效率和24h 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脏骤停患者在标准心肺复苏中采用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可明显缩短自主心律恢复时间,提高1h有效率和24h生存率.
作者:朱鋆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不同宫颈Bishop评分胎膜早破患者破水至临产时间、产程及分娩方式的不同,为合适的临床处理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328例胎膜早破患者并自然临产者按宫颈评分分为两组,即宫颈成熟组(0~5分)和宫颈不成熟组(≥6分),分析宫颈评分与破水至临产时间、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关系.结果 宫颈成熟组破水至临产时间、产程较宫颈不成熟组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成熟组阴道分娩146例,剖宫产22例;宫颈不成熟组阴道分娩66例,剖宫产9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促进宫颈成熟度极其重要.
作者:周利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山莨菪碱在前负荷充足的状态下对小儿感染性休克的疗效.方法 选取从2008年1月-2010年9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儿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中放弃治疗有4例,而对照组放弃治疗有6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们认为山莨菪碱是治疗感染性休克有效的药物之一.
作者:卢永康;陈光;辛均连;杨建引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调查宁波市院前急救的现况.方法 对宁波市急救中心在2010年1-12月的全部病例共计18030例进行流行病学特点分析.结果 院前急救平均每天出诊49.40次,男女之比为1.10:1,以46~64年龄组患者为多,占53.94%;呼救-救护车到达时间为(10.41±1.62)min;发生率高的前5位疾病依次是创伤(56.78%)、脑血管急症(9.44%)、心血管急症(7.15%)、呼吸科急症(4.46%)、各种中毒(3.88%);月平均急救患者数为1502例,1月份急救出诊多,创伤以12月份较多,脑血管急症和呼吸系统急症以1、2月份较多;院前死亡患者217例,脑血管和心血管急症是院前急救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分别占35.77%和34.29%.结论 院前急救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和完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和管理体系至关重要.
作者:胡苏珍;夏海鸥;王国文;郭玲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嗜酸粒细胞增多的原因,同时与白细胞计数比较,分析新生儿嗜酸粒细胞增多与白细胞计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ABX pentra DX 120 血细胞分析仪对953例新生儿静脉血进行检测,观察白细胞计数、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及计数值.结果 953例新生儿患儿中,179例嗜酸粒细胞增高,占18.8%,其中113例嗜酸粒细胞绝对增高,仅66例嗜酸粒细胞相对增高;且嗜酸粒细胞绝对增高不随白细胞计数增高而增高(P>0.05).结论 嗜酸粒细胞在新生儿期有增高的现象,其原因不明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燕;彭必燕;李宋萌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肿瘤放疗门诊住院患者,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0例.干预组患者在放疗和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放疗和常规的对症治疗及护理,对患者放疗前、后分别应用自评量表对其进行情绪测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程度及免疫功能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肿瘤放疗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不但能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而且还能帮助患者提高其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邱云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氯诺昔康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急性痛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氯诺西康组(治疗组,30例)和布洛芬缓释片组(对照组,28例).治疗组给予氯诺昔康片8mg,口服,1次/12h,给药4次.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片300mg/次,口服,1次/12h,给药4次.采取疼痛类比目测法评分标准,选初诊,第1、13、25、37h服药后的第4h作为观察点,分别测定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服药第29h、第41h 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服药第5h、第17hVAS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例:头晕感,发生率3.33%.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例:出现呕吐症状,发生率3.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诺昔康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有良好的镇痛消炎作用,且耐受性好.
作者:舒敏;于长久;黄镭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截瘫患者康复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给予护理干预.方法 对90例外伤性截瘫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外伤性截瘫组与国内常模SCL-90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对和恐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外伤性截瘫患者SCL-90心理问题检出率为66.67%,女性检出率为77.78%;年龄<45岁检出率为76.92%,45~60岁检出率为83.33%,>60岁检出率为31.82%.结论 外伤性截瘫患者康复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家庭婚姻状况,经济收入对外伤性截瘫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较明显,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作者:韩美林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利用彩超诊断精索静脉曲张为不育症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430例经彩超检查为精索静脉曲张并经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30例精索静脉曲张者均经手术证实并经手术治疗痊愈.结论 彩超诊断精索静脉曲张准确率高,对不育症的治疗提供必要的治疗依据.
作者:吴永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开放性喉外伤常可引起大出血、呼吸困难、休克等症而危及生命,若急诊期处置不当叉易致喉狭窄,咽瘘及术后声嘶等,通过探讨开放性喉外伤的急诊救治、手术处理方法,提高开放性喉外伤的救治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开放性喉外伤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全部急诊手术治疗,1例患者在抢救中因严重失血性休克合并心肺功能衰竭死亡,其余26例患者临床均治愈后出院.27例患者中有23例患者术后发音恢复正常,其中有1例术后发生咽瘘,1例术后发生气管食管瘘,经进一步处理瘘道愈合,无声音嘶哑.另有2例患者术后发生喉狭窄伴声嘶、气紧,再次手术后喉狭窄治愈,喉腔扩大,但声音仍嘶哑.结论 在开放性喉外伤的急诊救治过程中,应尽量抢救生命,保持气道通畅,抗休克,大限度保留、恢复喉功能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之栋;余文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氧化锌软膏治疗皮肤淹红的疗效.方法 将66例皮肤淹红住院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33例.治疗组给予氧化锌软膏进行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疗程为3d,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96.97%,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0.91 %,总有效率为100 %.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氧化锌软膏对卧床患者出现的皮肤淹红的症状有良好的疗效,使用简单,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叶彩云;何幸运;王树平;张美祥;周易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治疗与预后,为进一步评价药物用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工作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确诊的4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室性心动过速组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组治疗总有效率均达到90%,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性心动过速组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心肌酶谱各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将治疗效果评价与心肌酶谱各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更客观地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进行比较研究.小儿病毒性心肌目前无特别治疗方法,主要为对症治疗.
作者:赵焕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传统化疗方案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将我所2010年2月-2011年3月收治的79例肺结核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行传统化疗方案,实验组(40例)联合左氧氟沙星.对患者进行2~6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2、6个月转阴率.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2、6个月转阴率分别为50.0%、82.5%,均高于对照组的38.5%、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运用传统化疗方案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有利于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可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陈英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1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57岁,退休职工,主因发热4d于2011-12-22 9:10入院.患者既往高血压史10年,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家族中遗传病及传染病史,于入院前4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为持续性高热,体温达40°C,咳嗽、咳白痰,并左侧胸痛,为锐痛,多于咳嗽时出现,伴发憋、气短,活动后为著,食欲不振,曾按呼吸道感染于院外静点左氧氟沙星、多索茶碱、喜炎平治疗3d无好转.
作者:杨会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ECHO)分析评价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及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PCI组(30例)与溶栓组(30例),两组的内科治疗相同.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后第2、4周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射血分数(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FS)的变化情况,以评价左心室功能.结果 PCI组患者治疗后第4周与第2周LVD、LVEDV、LVES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F及F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患者治疗后第4周与第2周LVD、LVEDV、LVES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EF及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治疗第2、4周的LVD、LVEDV、LVESV、EF及FS与PCI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接PCI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改善左室重构,提高左心室功能较静脉药物溶栓疗效显著.
作者:赵婕;李辉;刘玉玮;宋海涛;王恒东;刘洋;周毅峦;李秀春;赵小燕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雾化吸入剂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9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氨溴索高、低剂量的观察组与对照组,随访2年,观察疗效及生活质量评价.结果 随访2年,高剂量组有效率达89.13%,低剂量为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躯体、情感、认知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评分的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乏力、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组雾化吸入剂在提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远期疗效,及改善生活质量评价方面作用显著.
作者:杨必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慢性盆腔炎的健康教育措施及效果.方法 对2011年3月-2011年9月妇科门诊治疗的3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健康教育干预组和对照组.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别,干预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慢性盆腔炎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学到了自我保健及护理知识,促进了疾病康复,提高了治愈率.
作者:闫志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颅底血管与三叉神经根位置关系.方法 采用福尔马林固定成人颅脑标本22具,经颈动脉灌注红明胶,运用手术显微镜观察.结果 左右两侧血管压迫或血管接触三叉神经几率相同,主要为小脑上动脉.结论 本研究为临床上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作者:黄华;齐书妍 刊期: 201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