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芳;崔向莉;赵欣
近年来,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疗效较好.现对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86例有关情况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6例,男36例,女50例,均为摔伤,根据Boyd-Griffin分型共分为4型.Ⅰ型骨折15例,骨折简单,无移位,骨折线从大粗隆斜向小粗隆;Ⅱ型为转子间粉碎骨折,共46例;Ⅲ型为粗隆下骨折,大转子至小转子间骨质尚可基本上无骨折发生,共19例 ;Ⅳ型为粗隆间骨折合并股骨干近端骨折,此型骨折粉碎程度轻重,共6例.虽然Ⅱ型、Ⅲ型、Ⅳ型转子间骨折以手术治疗为首选,但部分患者因种种情况而只能采取保守治疗[1].
作者:杨金辉 刊期: 2012年第20期
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病,儿童为高发群体.热毒宁注射液具有清热、疏风、解毒的功效,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高热、咽喉肿痛、咳嗽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现对我院2011年发生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患者40例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发生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患者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18周岁.
作者:王强 刊期: 2012年第20期
脑出血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变,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及并发症多[1],其致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对本病的恢复非常重要.1 临床资料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脑出血患者69例,均符合1996年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CT扫描确诊.男41例,女28例,年龄43~78岁,中位年龄62.9岁.入院时嗜睡、昏睡19例,昏迷11例,意识清楚39例,全部患者入院时血压均明显升高.经抢救、治疗及精心护理,痊愈29例;好转36例,其中生活基本能自理24例,肢体功能未恢复,需要家属照顾12例;死亡4例.
作者:许艳丽;王素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头位难产是发生于头先露的难产,是由于胎儿、产道、产力异常相互作用导致难产,并以手术(剖宫产、阴道助产)结束分娩者,为头位难产[1].胎头位置异常是头位难产的主要表现,在异常分娩中头位难产是常见的,也是难诊断的,导致头位难产的相关因素是产道、胎儿、产力异常及产妇的精神因素,其发生率不断上升,占难产总发病率的2/3以上[2].随着围生期保健的开展,胎位性难产的发生率己逐渐降低,头位难产的发生率却持续升高.现对我院近期头位难产产妇6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米军 刊期: 2012年第20期
深静脉血栓是髋膝部骨折或手术后为常见的并发症,是指血液循环不正常,且在深静脉处发生凝结,阻塞静脉腔,使静脉不能顺利回流的病症,可发生于全身各个主静脉,以下肢静脉多见[1].国外统计数据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早期病死率达3.8%,如伴有其他并发症,病死率可升高至38.9%[2],后期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综合征时则会出现相应症状,如下肢疼痛、肿胀、浅静脉曲张,皮肤变色、变硬或引发湿疹等,严重者可并发静脉性溃疡,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近年研究发现利伐沙班在预防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后血栓形成上显示出了明显优势[2].本研究对我院2009年7月-2011年6月收治的四肢血栓患者37例应用利伐沙班进行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细辛脑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细辛脑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高于对照组的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辛脑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向军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某校学员干眼症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某校1168例(2336只眼)学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干眼症主观症状问卷调查及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功能测定3项客观检查,分析其发病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受检者均完成主观症状问卷调查及眼部检查,共诊断干眼症121例,患病率为10.36%.多因素分析显示:睑板腺功能障碍、长期使用滴眼液、海上作业、吸烟史为其独立危险因素(OR=33.185,8.865,2.058,2.570;P=0.000,0.000,0.040,0.002);与是否长期使用视频终端、是否行准分子激光手术、有无眼表炎症等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合理用眼、改善学习及生活方式有助于减少干眼症的发生.
作者:宿东晓;马玲玲;张连锁 刊期: 2012年第20期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呕吐、腹泻、发热,麦氏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多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而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会导致患者抵抗力下降及免疫系统崩溃,易合并机会性感染.其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院内感染的控制、手术的成功及患者的预后,所以加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艾滋病患者术前准备及手术前后的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王占英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麻醉药物依托咪酯联合咪达唑仑在行无痛电子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20例行电子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无痛组和对照组各310例.无痛组行无痛电子胃镜检查,对照组行常规电子胃镜检查.监测并比较2组收缩压(S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2次消化内镜检查耐受率.结果 无痛组检查中SBP、HR、SPO2低于对照组,且2次消化内镜检查耐受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3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依托咪酯联合咪达唑仑麻醉行无痛电子胃镜检查较常规电子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玲;吕贵林;王瑞俭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环孢素A与甲氨蝶呤(MTX)治疗难治性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难治性GPP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4例.A组采用环孢素A治疗,B组采用MTX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87.5%、8.3%,B组为79.2%、12.5%,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红斑、脓疱消退时间短于B组;血压升高发生率高于B组,肝功能、血常规异常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但2组肾功能、尿常规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孢素A与MTX治疗难治性GPP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环孢素A具有起效更快、对肝功能影响较小等优点.
作者:李尚坤;黄克;吴海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腹膜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80例和腹透组86例.常规组单纯予以常规治疗,腹透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腹膜透析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体温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腹透组体温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长于常规组,病死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膜透析治疗SAP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牛志勇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参麻通络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提取工艺中的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浓缩密度及浸膏的干燥温度进行研究.结果 确定了参麻通络胶囊提取加水量(7倍量)、煎煮时间(1h、40min)、煎煮次数(2次)、浓缩浓度[1.30(60℃)]及浸膏干燥的温度(80~100℃).结论 参麻通络胶囊生产过程参数合理,生产工艺稳定,方法可行.
作者:赵连增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早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40例要求引产的早期妊娠(孕10~18周))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予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对照组予以利凡诺引产.观察并比较2组用药后引产效果、胎儿排出时间、引产后2h阴道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完全流产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0.0%、100.0%,高于对照组的53.3%、80.0%;胎儿排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引产后2h阴道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早期妊娠引产效果良好.
作者:胡会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笔者应用非手术治疗方法治疗出血性输卵管炎患者55例,旨在探讨急性出血性输卵管炎的诊断标准及应用中西医结合行非手术治疗的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白茹 刊期: 2012年第20期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通过患者的唾液、鼻咽分泌物等传播[1].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腮腺肿胀等.近年我科对流行性腮腺炎患儿进行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柏海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7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70例非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心肌酶谱[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变化.结果 观察组急性期心肌酶谱指标(AST、LDH、CK、CK-MB、α-HBDH)测定值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脱水程度的加重,其心肌酶谱呈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轮状病毒感染对心肌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早期进行心肌酶谱检测,并动态观察其变化,可及早发现心肌损害,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唐晓燕;田春;杨山;李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是在经皮椎体成形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治疗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骨折的一种新型介入技术,因球囊扩张后在椎体内产生空腔,压力降低,并使松质骨向四周挤压更为致密,操作方法简单、安全性高、临床疗效为大家所肯定.但PKP治疗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时,由于骨水泥自身性状具有一定流动性及骨折损伤等原因可致骨水泥渗漏,加之骨水泥在凝固过程中释放大量热量,温度高可达80~90℃,且渗漏后的固体骨水泥块位移及定位有一定的随机性、不可控性,如果占位于关键部位,如椎管内、神经根孔等处,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不可逆的后果,如截瘫等.笔者通过对行PKP患者52例进行分析,以探讨如何减少骨水泥渗漏几率,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朝华;李启中;杜国聪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1例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41例和开腹组40例.比较2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平均出血量少于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诊治卵巢囊肿蒂扭转,具有及时准确、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的首选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瑞丽 刊期: 2012年第20期
近年来,随着胃癌手术的普遍施行,和人们对手术后生存质量要求的升高,尤其胃癌患者对保胃要求的升高,胃癌手术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而保留胃组织的大小与肿瘤的大小、位置及手术切除范围息息相关.我院于2008年1月-2011年1月对胃癌患者43例行胃癌切除术,术中行快速病理检查明确切缘无癌化后,再予胃空肠吻合,现将其临床资料及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蒙勤;邓忠南;利仕文;叶开华 刊期: 2012年第20期
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恶性肿瘤死因的第2位,目前首选治疗方法仍是手术切除,晚期胃癌患者中位生存期仅为6~9个月,5年生存率低,为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辅助化疗及全身化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泳桃;何永泉;肖志斌 刊期: 2012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