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附28例报告)

牛洪明;孙传义;郝志侠;赵海声;王慧;安庆来

关键词:鼻内镜下, 鼻腔泪囊造口术, 术治疗, 慢性泪囊炎, 现报告如下, 新方法, 患者
摘要: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是近年来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新方法,自1999年1月至2003年1月,我们采用该方法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28例(28眼),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相关文献
  • 结膜鳞状细胞乳头瘤伴部分癌变1例

    患者女80岁,门诊号83568,左眼增生物视物不清一年半,于2002年8月22日就诊.眼部检查:左眼畏光流泪,眼睑闭合不全,视力光感.左眼鼻侧病变呈半透明乳头状隆起,遮盖角膜全部,大小为2.0cm×1.4cm,颞侧达角巩缘外3 mmn.病灶表面不规则,边界清,周围少许滋养血管,外向生长突出结角膜表面,灰红色、无蒂、近似石榴籽.局部组织活检:乳头状瘤、局部不典型增生、未侵及上皮基底层,部分癌变(图①、②).

    作者:周媛;徐方;张桂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24例喉结核临床分析

    近年来喉结核的发病率有增长的趋势,症状和病变类型也有所改变,临床上容易被误诊或漏诊.1998年10月~2002年7月,诊治了喉结核患者24例,报告如下:

    作者:黄永久;马兆鑫;鲍学礼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电脑验光仪的临床使用疗效观察

    本文用NIDEK ARK-700A型电脑验光仪验光并与检影验光作对比,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左磊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单纯性非穿透小梁手术临床疗效观察

    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传统方法是小梁切除术,此种滤过性手术的并发症较多.如前房炎性反应、浅前房、脉络膜脱离、低眼压、眼内炎等[1].近几年开展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PIS)联合透明质酸生物胶植入术对开角型青光眼治疗,完全可能取代小梁切除术.但生物胶价格较高.本文对不能承受此费用患者进行了单纯性NPIS10例12眼,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虞鸿祥;李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咽感觉异常与咽局部病变的关系--276例临床资料分析

    咽异感症主要以咽喉部似有异物、蚁行、束窄、痰粘为主诉;经常习惯性地做空吞咽、清嗓、深吸气动作.本文对1997年以来我科门诊就诊的276例咽异感症患者进行检查、处理及观察,初步分析咽异感症与咽局部病变之间的关系.报告如下:

    作者:王康;路加成;曹景梅;卜范娟;王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爆裂性眶壁骨折的手术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眼眶壁爆裂性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总结我院1998年8月~2002年1月间因眼眶壁爆裂性骨折而行修复手术治疗的病例68例70眼.结果 52例眼球运动障碍患者中,31例眼动恢复正常,复视消失;其中伤后2wk内手术者21眼,占75%(21/28);2wk~2月者8眼,占25.6%(8/31);超过2月者2眼,占18.1%(2/11);超过2wk以上者眼球内陷的术前均值3.5 mm,术后均值1.5 nmm,明显改善.结论 伴有复视、眼球运动障碍的眼眶壁爆裂性骨折应尽早手术治疗.

    作者:张瑞君;张薇;张柏新;傅永艳;刘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泪小管栓子治疗干眼的临床观察

    干眼(Dryeye)是由于泪液生成不足或泪液蒸发过强并致泪膜不稳定引起眼表病变而产生眼部一系列不适症状.泪液生成不足型干眼病是由于泪液生成功能紊乱或泪液由泪腺排人结膜囊受阻所致.通过阻止泪液的排泄而增加眼表泪液从而减轻干眼症状.本文以不可吸收性泪小管栓子栓塞干眼患者泪小管后,观察干眼症状的减轻,客观检查进行比较,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来观察泪小管栓子治疗干眼的应用前景.

    作者:马华锋;周希瑗;刘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在突发性耳聋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在突发性耳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40例诊断明确、发病在7 d以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49只耳),42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其血液流变学、血生化、全血细胞计数、凝血功能作检测,检测结果输入SPSS软件作处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突发性耳聋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血生化和全血细胞计数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提高可能是突发性耳聋血管性病因中的主要因素.

    作者:陆良钧;于银坤;钟志生;周书芳;陈兵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推助器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2000年5月~2003年1月,我科进行34例38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并使用推助器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切口3.5~4mm,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杰;钟晓东;郭桂兰;何爱群;梁婧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附28例报告)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是近年来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新方法,自1999年1月至2003年1月,我们采用该方法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28例(28眼),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牛洪明;孙传义;郝志侠;赵海声;王慧;安庆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失神经后面肌萎缩的防治作用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面肌萎缩的防治作用.方法 28只新西兰大白兔,其中4只为正常组.手术切断24只家兔左侧面神经,造成面肌失神经支配,术后随机分6组,每组4只,其中3组为实验组,向左鼻唇提肌内注入0.1 ml的bFGF,每wk1次,共注射5次,另3组为对照组不注射药物.动物分批结束实验,取肌组织做常规病理检查及计算机图象分析.结果光镜下失神经90d内家兔面肌出现迅速严重的肌萎缩,与正常组相比较,各对照组肌纤维横截面积和短径明明显减小(P<0.05),bFGF各组与正常组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失神经后靶肌注射bFGF有防治面肌萎缩的作用.

    作者:李健东;李学佩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光动力疗法在脉络膜新生血管治疗中的应用

    光动力疗法(pht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利用光化学反应特异性地阻塞新生血管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新技术.近年来对PDT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就光动力疗法的原理、光敏剂种类以及它在脉络膜新生血管治疗上的一些进展作综述.

    作者:顾起宏;朱美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悬壅垂腭咽成形术后致严重咽部干燥症2例

    例1,男52岁.因咽部不适、头痛睡眠不好2年,在内地医疗单位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ve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在全身麻醉下行悬壅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术后20d返回高原.1wk后出现咽痛、咽干、吞咽困难,夜间症状加重.检查:咽部充血,咽腔宽大,黏膜干燥无光泽,咽后壁较多黄白色干痂贴附.

    作者:杨风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卡那霉素耳慢性中毒后豚鼠耳蜗细胞凋亡的观察

    目的探讨卡那霉素耳慢性中毒后豚鼠耳蜗细胞凋亡现象及发生特点.方法选用听力正常豚鼠12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只,分别给予200 mg·kg-1·d-1硫酸卡那霉素和生理盐水肌注,连续给药14 d,停药2wk处死动物.用ABR、电镜和TUNEL等技术检测各组动物听功能和耳蜗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实验组动物用药后ABR阈值与用药前比较明显升高.电镜和TUNEL法均见到实验组除外毛细胞外,内毛细胞、支持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血管纹细胞也出现凋亡细胞,愈近底回愈多,愈近顶回则愈少.对照组无凋亡现象.结论 耳蜗细胞凋亡在卡那霉素耳慢性中毒致耳蜗细胞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杨俊慧;刘兆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过氧化氢诱导鼠晶状体上皮细胞核因子-κB mRNA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诱导鼠白内障形成过程中晶状体上皮细胞NF-κBmR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大鼠晶状体器官离体培养后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晶状体上皮细胞中NF-κBmRNA的表达.结果随过氧化氢损伤时间的延长,晶状体上皮细胞内NF-κBmRNA的表达逐渐增强(培养3h为24.18±8.54,12h为47.58±9.14,24h为62.48±8.22),与晶状体混浊程度正相关(r=+0.897,P<0.001).结论过氧化氢可以诱导鼠晶状体上皮细胞NF-κBmRNA的表达,后者在白内障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赵宏伟;唐罗生;游志鹏;李国栋;姜德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DNA定量分析在涎腺肿瘤穿刺涂片上的应用

    目的提高涎腺肿瘤术前诊断的正确性,以利首次手术的彻底完整切除.方法对69例涎腺肿瘤患者进行细针穿刺细胞涂片,每例涂片6张,其中4张进行细胞学检查,2张固定、收藏.待病理确诊后随机选择10例良性肿瘤和10例恶性肿瘤运用图像细胞光度技术进行DNA定量分析.结果单一细胞学检查在良性肿瘤中,正确性为4/10,敏感性为7/10,特异性为7/7;在恶性肿瘤中,正确性为3/10,敏感性为10/10,特异性为7/10.细胞学检查与DNA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诊断在良性肿瘤中,正确性为4/10,敏感性为10/10,特异性为10/10;在恶性肿瘤中,正确性为5/10,敏感性为10/10,特异性为9/10.结论在术前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同时辅以DNA定量分析,可以明显提高涎腺恶性肿瘤术前诊断的正确性和特异性,提高涎腺良性肿瘤术前诊断的敏感性.

    作者:栾菁;严文洪;赵霞;唐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耳影像学与临床(八)

    图67到图71内耳和面神经结构消失,主要显示乳突后部的气房结构,乳突的截面积逐步缩小,天盖缩小,中颅窝和后颅窝增大.乙状窦逐渐向后移,乳突尖下移,二腹肌嵴随乳突尖的扩大而向内下移位.

    作者:迟放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鼓室成形术的术式选择及失败原因探讨(下)

    (4)鼓室重建术1953年Wullstein及Zollner所提出的鼓室成形术Ⅰ~Ⅴ型分类法,沿用至今,虽然某些类型效果不佳,使用者有所取舍,是有待研究的课题.但其分型原理仍为目前鼓室成形术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作者:钱永忠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在糖尿病神经病变中的作用

    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沉积在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组织,通过多噜种途径引起神经组织的代谢、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本文对AGEs的化学形成、AGEs引起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可能机制进行探讨.

    作者:姚静;徐格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深低温保存同种异体角膜缘组织片羊膜移植治疗重度眼表疾病

    目的应用以羊膜为载体的深低温保存的角膜缘组织片同种异体移植术治疗重度眼表疾病.方法 19例19眼重度眼表疾病患者采用羊膜移植联合深低温保存的角膜缘组织片同种异体移植,2例术后半年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随访观察术后疗效.结果 14例平均随访超过一年,眼表结构恢复正常,整个角膜上皮未见结膜杯状细胞,保存了眼球,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1例植片脱落,4例发生角膜自溶的免疫排斥反应.结论羊膜移植联合深低温保存的角膜缘组织片同种异体移植术对于重度眼表疾病患者能快速、稳定地促进角膜表面重新上皮化,是一项可采纳的技术.

    作者:蔡剑秋;张艳玲;郑穗联;韩真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