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洪明;孙传义;郝志侠;赵海声;王慧;安庆来
女性患者,38岁,2002年12月因为双眼红,视物模糊,伴全身乏力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双眼葡萄膜炎.因病情迁延,2003年4月来我院.首诊眼部检查:右视力0.3,左0.4,矫正无助.双眼结膜充血,角膜明,角膜后羊脂状kp(+),虹膜及晶状体(-),玻璃体弥漫性炎性细胞(+),并伴腊样团块状混浊,以下方居多.
作者:叶辉;王文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颅外伤面瘫手术根据骨折类型和面神经损伤范围,有三种手术进路.颅中窝进路主要用于岩骨纵向骨折、面神经损伤局限在岩骨内迷路段、膝状神经节及部分鼓段的范围内.颞部皮肤准备包括剃去术侧颞部毛发,离发际至少8~10 cm.
作者:王正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干眼患者结膜上皮细胞是否存在凋亡与炎症状态,进一步理解干眼的发病机制.方法印迹细胞法获得干眼6例22眼和正常人7例10眼的结膜上皮细胞.Annexin V-FrTC./PI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ic,FCM)定量检测凋亡;免疫印迹细胞化学染色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干眼患者结膜上皮细胞的凋亡指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NF-κB和TGF-β1的表达较正常增强.凋亡指数与NF-κB和TGF-β1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干眼患者结膜上皮存在细胞凋亡及炎症,眼表上皮细胞的炎症可能是引起细胞凋亡的重要原因,抑制炎症是干眼的重要治疗方法.
作者:罗丽辉;刘祖国;林建贤;张梅;张志红;肖启国;陈家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本文对728例在表面麻醉下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患者进行术中及术后观测,评价表面麻醉的止痛效果及术后效果.
作者:刘汝瑜;马忠旭;史阿丽;陈晶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图67到图71内耳和面神经结构消失,主要显示乳突后部的气房结构,乳突的截面积逐步缩小,天盖缩小,中颅窝和后颅窝增大.乙状窦逐渐向后移,乳突尖下移,二腹肌嵴随乳突尖的扩大而向内下移位.
作者:迟放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提高涎腺肿瘤术前诊断的正确性,以利首次手术的彻底完整切除.方法对69例涎腺肿瘤患者进行细针穿刺细胞涂片,每例涂片6张,其中4张进行细胞学检查,2张固定、收藏.待病理确诊后随机选择10例良性肿瘤和10例恶性肿瘤运用图像细胞光度技术进行DNA定量分析.结果单一细胞学检查在良性肿瘤中,正确性为4/10,敏感性为7/10,特异性为7/7;在恶性肿瘤中,正确性为3/10,敏感性为10/10,特异性为7/10.细胞学检查与DNA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诊断在良性肿瘤中,正确性为4/10,敏感性为10/10,特异性为10/10;在恶性肿瘤中,正确性为5/10,敏感性为10/10,特异性为9/10.结论在术前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同时辅以DNA定量分析,可以明显提高涎腺恶性肿瘤术前诊断的正确性和特异性,提高涎腺良性肿瘤术前诊断的敏感性.
作者:栾菁;严文洪;赵霞;唐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在突发性耳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40例诊断明确、发病在7 d以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49只耳),42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其血液流变学、血生化、全血细胞计数、凝血功能作检测,检测结果输入SPSS软件作处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突发性耳聋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血生化和全血细胞计数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提高可能是突发性耳聋血管性病因中的主要因素.
作者:陆良钧;于银坤;钟志生;周书芳;陈兵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为了提高准分子激光术后的成像质量,研究切实可行的临床措施.方法通过不同的验光方法、激光设备和手术方法,研究激光术后成像质量和手术疗效.结果采用激光线性小区域扫描和飞点大区域扫描,术后出现眩光的发生率分别为33.64%和15.89%,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术前采用医学验光法,LASIK组和LASEK组术后出现视疲劳的发生率均小于常规验光法组,两种方法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采用TOSCA对LASIK术后明显偏心者5例6眼进行治疗,术后患者重影和眩光主诉明显好转,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均明显提高.LASIK与LASEK比较,术后对比敏感度LASEK组下降幅度小于LASIK组,术后3月LASIK组高阶像差增加明显大于LASEK组.结论术前采用医学验光,选择飞点大区域的激光扫描设备,采用TOSCA技术以及开展LASEK手术是当前提高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手术成像质量的可行措施.
作者:戴锦晖;周行涛;褚仁远;熊瑛;王晓瑛;薛枫;汪琳;于志强;周浩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应用以羊膜为载体的深低温保存的角膜缘组织片同种异体移植术治疗重度眼表疾病.方法 19例19眼重度眼表疾病患者采用羊膜移植联合深低温保存的角膜缘组织片同种异体移植,2例术后半年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随访观察术后疗效.结果 14例平均随访超过一年,眼表结构恢复正常,整个角膜上皮未见结膜杯状细胞,保存了眼球,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1例植片脱落,4例发生角膜自溶的免疫排斥反应.结论羊膜移植联合深低温保存的角膜缘组织片同种异体移植术对于重度眼表疾病患者能快速、稳定地促进角膜表面重新上皮化,是一项可采纳的技术.
作者:蔡剑秋;张艳玲;郑穗联;韩真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患者男,20岁,于1997年5月10日在单位工作时不慎被铁水烫伤右眼,致疼痛流泪,视物模糊,眼科情况:右眼视力0.5,球结膜充血水肿,6-7点角巩膜缘处苍白.入院诊断:右眼铁水烫伤.
作者:耿祥娥;臧传海;孙建一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头颈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贻误诊断.现将1993~2001年于我科就诊的12例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实;叶丽铭;冯桂庆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前,青光眼被定义为:病理性眼压升高导致特征性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的一组疾病.这一定义主要强调了两点:[1]青光眼的发生、发展与个体病理性高眼压关系密切;[2]特征性视神经损害以及相关的视野缺损(视功能损害)是青光眼的主要病理改变.这两点相互联系,提示了青光眼发病机理中眼压的重要作用.围绕青光眼与眼压关系的研究构成了长期以来青光眼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基本问题和主要线索,在此基础上其他临床和基础研究得以深入和展开.本文试就我国青光眼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一概述,以馈读者.
作者:葛坚;范志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光动力疗法(pht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利用光化学反应特异性地阻塞新生血管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新技术.近年来对PDT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就光动力疗法的原理、光敏剂种类以及它在脉络膜新生血管治疗上的一些进展作综述.
作者:顾起宏;朱美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咽异感症主要以咽喉部似有异物、蚁行、束窄、痰粘为主诉;经常习惯性地做空吞咽、清嗓、深吸气动作.本文对1997年以来我科门诊就诊的276例咽异感症患者进行检查、处理及观察,初步分析咽异感症与咽局部病变之间的关系.报告如下:
作者:王康;路加成;曹景梅;卜范娟;王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在具有完整基底膜的人羊膜上培养牛视网膜神经元的可能性.方法用胰蛋白酶消化法消化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以1.0×105/ml细胞密度接种于羊膜基底膜面,置于37℃ 5%CO2培养箱内培养2天后,用含5~10 umol/L胞嘧啶阿拉伯糖的培养液培养24小时,然后改用常规培养液培养,并以NSE及NF染色进行免疫组化鉴定.结果培养牛视网膜神经元的羊膜基底膜面大部分细胞阳性着色,其NSE及NF染色阳性细胞的百分数分别为94.6%和92.8%,二周后NSE及NF染色阳性细胞数消失.结论 1.牛视网膜神经元可以在人羊膜基底膜面生长.2.人羊膜基底膜可能含有对神经组织生长和再生起着重要作用的成分.
作者:李雯霖;姜德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u-PA和TGF-β1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喉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了84例喉癌与10例正常喉组织中的u-PA和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喉癌组织中u-PA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织学分型和发生部位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部分喉癌组织中(89.29%)TGF-β1表达较高,与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组织学分型和发生部位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u-PA和TGF-β1在喉癌中的表达和在正常喉黏膜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PA和TGF-β1与喉癌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它们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喉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张丹;杨成章;孔维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评价低温消融等离子体减小下鼻甲体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下鼻甲肥大并对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鼻塞患者38例,应用等离子射频电极在每侧下鼻甲打2~3个孔,于术后3 d、2wk、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分别进行随访.结果手术在10 min左右完成,术后无疼痛、结痂或出血等,肥大的下鼻甲不同程度缩小,主观症状得到改善,并在4~6wk显示佳效果.结论等离子体手术操作简单,有效减小下鼻甲体积,仅对患者引起很小的不适,是一种耳鼻喉科新颖的微创技术,但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周卫东;杨代茂;盛晓东;王德齐;王晓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眼眶壁爆裂性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总结我院1998年8月~2002年1月间因眼眶壁爆裂性骨折而行修复手术治疗的病例68例70眼.结果 52例眼球运动障碍患者中,31例眼动恢复正常,复视消失;其中伤后2wk内手术者21眼,占75%(21/28);2wk~2月者8眼,占25.6%(8/31);超过2月者2眼,占18.1%(2/11);超过2wk以上者眼球内陷的术前均值3.5 mm,术后均值1.5 nmm,明显改善.结论 伴有复视、眼球运动障碍的眼眶壁爆裂性骨折应尽早手术治疗.
作者:张瑞君;张薇;张柏新;傅永艳;刘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不同色光对RPE细胞分泌生长因子的影响,从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RPE细胞在有色光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方法将第二代RPE细胞以每孔5×104的密度接种于4个6孔板,培养3 d后,将培养液换为含1%胎牛血清的F12培养液,置于各种色光下培养,分别于4、8、12、24、48h后收集培养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TCF-β的量;将置于红色、黄色和蓝色光下照射24h后的细胞取出,采用Trizol一步法提取RPE细胞总RNA,通过RT-PCR检测不同色光照射后RPE细胞TGF-β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ELISA结果显示人胚RPE细胞可分泌TGF-β,在受到不同波长的光照射后,不同时段TGF-β的分泌量也不一样,数据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T-PCR结果显示不同色光照射24h后RPE细胞TGF-β的mRNA表达水平不同.结论有色光线可能引起RPE细胞蛋白质合成功能受阻,进而对眼球的生长发育产生作用.
作者:陈冬红;褚仁远;周国民;胡诞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索支气管镜在气管内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技术.方法表面麻醉下经气管镜或麻醉插管进行气管内支架置入.结果全部7例气管狭窄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症状缓解.随访4~16个月,气道通畅,支架位置良好.结论支气管镜下内支架置入术,具有麻醉简单、手术简便、安全可靠、损伤小、起效快的优点.
作者:彭嘉;张瑞华;翟仁友;张桂秀;尹修民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