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附28例报告)

牛洪明;孙传义;郝志侠;赵海声;王慧;安庆来

关键词:鼻内镜下, 鼻腔泪囊造口术, 术治疗, 慢性泪囊炎, 现报告如下, 新方法, 患者
摘要: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是近年来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新方法,自1999年1月至2003年1月,我们采用该方法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28例(28眼),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相关文献
  •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在突发性耳聋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在突发性耳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40例诊断明确、发病在7 d以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49只耳),42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其血液流变学、血生化、全血细胞计数、凝血功能作检测,检测结果输入SPSS软件作处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突发性耳聋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血生化和全血细胞计数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提高可能是突发性耳聋血管性病因中的主要因素.

    作者:陆良钧;于银坤;钟志生;周书芳;陈兵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面神经手术(耳显微外科〈十九〉)

    颅外伤面瘫手术根据骨折类型和面神经损伤范围,有三种手术进路.颅中窝进路主要用于岩骨纵向骨折、面神经损伤局限在岩骨内迷路段、膝状神经节及部分鼓段的范围内.颞部皮肤准备包括剃去术侧颞部毛发,离发际至少8~10 cm.

    作者:王正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提高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成像质量的临床研究

    目的为了提高准分子激光术后的成像质量,研究切实可行的临床措施.方法通过不同的验光方法、激光设备和手术方法,研究激光术后成像质量和手术疗效.结果采用激光线性小区域扫描和飞点大区域扫描,术后出现眩光的发生率分别为33.64%和15.89%,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术前采用医学验光法,LASIK组和LASEK组术后出现视疲劳的发生率均小于常规验光法组,两种方法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采用TOSCA对LASIK术后明显偏心者5例6眼进行治疗,术后患者重影和眩光主诉明显好转,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均明显提高.LASIK与LASEK比较,术后对比敏感度LASEK组下降幅度小于LASIK组,术后3月LASIK组高阶像差增加明显大于LASEK组.结论术前采用医学验光,选择飞点大区域的激光扫描设备,采用TOSCA技术以及开展LASEK手术是当前提高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手术成像质量的可行措施.

    作者:戴锦晖;周行涛;褚仁远;熊瑛;王晓瑛;薛枫;汪琳;于志强;周浩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低温消融等离子体治疗慢性鼻塞

    目的评价低温消融等离子体减小下鼻甲体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下鼻甲肥大并对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鼻塞患者38例,应用等离子射频电极在每侧下鼻甲打2~3个孔,于术后3 d、2wk、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分别进行随访.结果手术在10 min左右完成,术后无疼痛、结痂或出血等,肥大的下鼻甲不同程度缩小,主观症状得到改善,并在4~6wk显示佳效果.结论等离子体手术操作简单,有效减小下鼻甲体积,仅对患者引起很小的不适,是一种耳鼻喉科新颖的微创技术,但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周卫东;杨代茂;盛晓东;王德齐;王晓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单纯性非穿透小梁手术临床疗效观察

    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传统方法是小梁切除术,此种滤过性手术的并发症较多.如前房炎性反应、浅前房、脉络膜脱离、低眼压、眼内炎等[1].近几年开展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PIS)联合透明质酸生物胶植入术对开角型青光眼治疗,完全可能取代小梁切除术.但生物胶价格较高.本文对不能承受此费用患者进行了单纯性NPIS10例12眼,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虞鸿祥;李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硬管支气管镜在气管狭窄内支架置入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支气管镜在气管内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技术.方法表面麻醉下经气管镜或麻醉插管进行气管内支架置入.结果全部7例气管狭窄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症状缓解.随访4~16个月,气道通畅,支架位置良好.结论支气管镜下内支架置入术,具有麻醉简单、手术简便、安全可靠、损伤小、起效快的优点.

    作者:彭嘉;张瑞华;翟仁友;张桂秀;尹修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32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出及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远、近视力的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远视力≥1.0者26眼占81.25%,0.8者5眼占15.63%,0.6者1眼占3.13%.术后近视力,Jaeger4者5眼占15.63%,Jaeger3者9眼占28.13%,Jaeger2以上者18眼占56.25%.结论 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远、近视力均较理想,无需配戴眼镜,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庆瑛;宫献珍;刘静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24例喉结核临床分析

    近年来喉结核的发病率有增长的趋势,症状和病变类型也有所改变,临床上容易被误诊或漏诊.1998年10月~2002年7月,诊治了喉结核患者24例,报告如下:

    作者:黄永久;马兆鑫;鲍学礼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过氧化氢诱导鼠晶状体上皮细胞核因子-κB mRNA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诱导鼠白内障形成过程中晶状体上皮细胞NF-κBmR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大鼠晶状体器官离体培养后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晶状体上皮细胞中NF-κBmRNA的表达.结果随过氧化氢损伤时间的延长,晶状体上皮细胞内NF-κBmRNA的表达逐渐增强(培养3h为24.18±8.54,12h为47.58±9.14,24h为62.48±8.22),与晶状体混浊程度正相关(r=+0.897,P<0.001).结论过氧化氢可以诱导鼠晶状体上皮细胞NF-κBmRNA的表达,后者在白内障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赵宏伟;唐罗生;游志鹏;李国栋;姜德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干眼患者结膜上皮细胞的凋亡与炎症

    目的了解干眼患者结膜上皮细胞是否存在凋亡与炎症状态,进一步理解干眼的发病机制.方法印迹细胞法获得干眼6例22眼和正常人7例10眼的结膜上皮细胞.Annexin V-FrTC./PI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ic,FCM)定量检测凋亡;免疫印迹细胞化学染色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干眼患者结膜上皮细胞的凋亡指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NF-κB和TGF-β1的表达较正常增强.凋亡指数与NF-κB和TGF-β1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干眼患者结膜上皮存在细胞凋亡及炎症,眼表上皮细胞的炎症可能是引起细胞凋亡的重要原因,抑制炎症是干眼的重要治疗方法.

    作者:罗丽辉;刘祖国;林建贤;张梅;张志红;肖启国;陈家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结节病葡萄膜炎1例

    女性患者,38岁,2002年12月因为双眼红,视物模糊,伴全身乏力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双眼葡萄膜炎.因病情迁延,2003年4月来我院.首诊眼部检查:右视力0.3,左0.4,矫正无助.双眼结膜充血,角膜明,角膜后羊脂状kp(+),虹膜及晶状体(-),玻璃体弥漫性炎性细胞(+),并伴腊样团块状混浊,以下方居多.

    作者:叶辉;王文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推助器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2000年5月~2003年1月,我科进行34例38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并使用推助器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切口3.5~4mm,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杰;钟晓东;郭桂兰;何爱群;梁婧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光动力疗法在脉络膜新生血管治疗中的应用

    光动力疗法(pht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利用光化学反应特异性地阻塞新生血管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新技术.近年来对PDT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就光动力疗法的原理、光敏剂种类以及它在脉络膜新生血管治疗上的一些进展作综述.

    作者:顾起宏;朱美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我国青光眼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上)

    目前,青光眼被定义为:病理性眼压升高导致特征性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的一组疾病.这一定义主要强调了两点:[1]青光眼的发生、发展与个体病理性高眼压关系密切;[2]特征性视神经损害以及相关的视野缺损(视功能损害)是青光眼的主要病理改变.这两点相互联系,提示了青光眼发病机理中眼压的重要作用.围绕青光眼与眼压关系的研究构成了长期以来青光眼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基本问题和主要线索,在此基础上其他临床和基础研究得以深入和展开.本文试就我国青光眼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一概述,以馈读者.

    作者:葛坚;范志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失神经后面肌萎缩的防治作用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面肌萎缩的防治作用.方法 28只新西兰大白兔,其中4只为正常组.手术切断24只家兔左侧面神经,造成面肌失神经支配,术后随机分6组,每组4只,其中3组为实验组,向左鼻唇提肌内注入0.1 ml的bFGF,每wk1次,共注射5次,另3组为对照组不注射药物.动物分批结束实验,取肌组织做常规病理检查及计算机图象分析.结果光镜下失神经90d内家兔面肌出现迅速严重的肌萎缩,与正常组相比较,各对照组肌纤维横截面积和短径明明显减小(P<0.05),bFGF各组与正常组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失神经后靶肌注射bFGF有防治面肌萎缩的作用.

    作者:李健东;李学佩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前列腺素E1等药物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观察及分析

    目的明确前列腺素E1等药物对神经性耳鸣的疗效及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对381例神经性耳鸣患者分别使用前列腺素E1、盐酸培他啶、尼莫地平,静脉给药后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前列腺素E1、盐酸培他啶、尼莫地平静脉给药后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2.5%、71.8%、71.3%.疗效与病程有关.结论 大多数神经性耳鸣患者对上述药物治疗是有效的.其中前列腺素E1具有疗程价格低廉、疗效高、安全、使用方便等相对优点.

    作者:张宗芬;刘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铁水烫伤致眼球穿通伤自体巩膜移植1例

    患者男,20岁,于1997年5月10日在单位工作时不慎被铁水烫伤右眼,致疼痛流泪,视物模糊,眼科情况:右眼视力0.5,球结膜充血水肿,6-7点角巩膜缘处苍白.入院诊断:右眼铁水烫伤.

    作者:耿祥娥;臧传海;孙建一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爆裂性眶壁骨折的手术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眼眶壁爆裂性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总结我院1998年8月~2002年1月间因眼眶壁爆裂性骨折而行修复手术治疗的病例68例70眼.结果 52例眼球运动障碍患者中,31例眼动恢复正常,复视消失;其中伤后2wk内手术者21眼,占75%(21/28);2wk~2月者8眼,占25.6%(8/31);超过2月者2眼,占18.1%(2/11);超过2wk以上者眼球内陷的术前均值3.5 mm,术后均值1.5 nmm,明显改善.结论 伴有复视、眼球运动障碍的眼眶壁爆裂性骨折应尽早手术治疗.

    作者:张瑞君;张薇;张柏新;傅永艳;刘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附28例报告)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是近年来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新方法,自1999年1月至2003年1月,我们采用该方法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28例(28眼),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牛洪明;孙传义;郝志侠;赵海声;王慧;安庆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电脑验光仪的临床使用疗效观察

    本文用NIDEK ARK-700A型电脑验光仪验光并与检影验光作对比,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左磊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