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产胎膜早破妊娠200例临床分析

吴风姣;刘俊红;杨建英

关键词:早产, 胎膜早破, 分娩, 新生儿
摘要:目的 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PROM)的发生因素、分娩方式、处理及妊娠结局.方法 对PPROM产妇20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导致PPROM相关因素中以不明原因、头盆不称为主;孕28~35周与孕36~37周PPROM产妇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28~35、孕36周产妇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孕37周者;孕28~35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感染率、围产儿病死率明显高于孕36、37周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PROM应先排除宫内感染,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孕28~35周采用期待疗法,以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孕36~37周者与足月妊娠的PPROM处理相同.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审批同意书在病案复印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病案的使用已不仅局限于医院内部,在保险业、公安司法、伤残鉴定、医保报销、继续治疗、转院治疗、医疗纠纷等行业病案资料的利用率亦较高,时间性、实用性很强[1].据不完全资料统计,近几年在我院患者出院后即要求病案复印的人数高达70%以上,复印工作占病案室工作量很大的份额.然而,由于人们对复印条款的理解不够全面,再加上病案管理(包括书写和归档)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在病案复印中往往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使复印者不能顺利地得到预期的资料,从而影响到病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作者:林梅;刘东璐;郑凤霄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金属烤瓷全冠修复老年人活髓隐裂牙临床观察

    临床上,牙隐裂是一种非龋性的牙体疾病,又称不全牙裂或牙微裂,多发于中、老年患者.患者常常会感觉到牙痛,而导致牙痛的主要原因是裂纹渗入到了牙本质.这种牙体的裂纹不容易被发现,所以经常因为得不到及时的修复和治疗而导致其恶化为牙髓炎,甚至是牙折等[1].本文通过对66例活髓隐裂牙病老年患者实施金属烤瓷全冠修复,并跟踪调查2年,观察其实际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崇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消化性溃疡复发原因及护理分析与对策

    消化性溃疡为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有资料显示,约有10%的人一生中曾患有消化性溃疡[1].临床上多采用以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明显.但消化性溃疡11年内复发率高达80%[2].本文旨在讨论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原因,并试图通过护理干预降低其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亚英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抗生素联合碘伏冲洗预防切口感染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抗生素联合碘伏冲洗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手术患者17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96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常规使用抗生素,试验组使用抗生素联合碘伏冲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 8%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中常规使用抗生素联合碘伏冲洗预防切口感染,临床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作者:黄川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复方丹参输卵管灌注液中枯矾含量的测定

    目的 对自制复方丹参输卵管灌注液中枯矾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 用EDTA络合滴定法对枯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3批样品中含量均大于0.5mg/ml,平均回收率为98.16%,RSD为0.21%.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本品的质量.

    作者:杨辉;苏健芬;刘佩坚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不同发现方式在结控项目患者发现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 通过对采用X线团体检查发现方式发现活动性肺结核在结控项目患者发现中作用的探讨,来研究不同发现方式对结控项目患者发现的影响.方法 对X线团体检查发现方式在结控项目患者发现中的作用,及结控项目实施早期发现患者和对病情较轻患者发现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X线团体检查发现方式发现患者分别占全部结控项目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涂阳患者的17.2%和15.7%;占结控项目早期(前3年)发现上述患者的29 8%和28.7%;占结控项目后期(后7年)发现上述患者的13.7%和10.6%.被动发现方式发现病情较轻的患者占总数的66.3%.结论 结控项目患者发现除了因症就诊发现方式外,在一些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和归口管理力度不够的地区,适当采用X线团体检查发现方式来发现患者,特别是对结控项目早期和一些病情较轻的患者,仍起到较好的作用,可作为结控项目患者高发现目标单纯采用因症就诊发现方式的一种补充.

    作者:陈恩泰;李进升;苏丽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酚酞的快速检测方法

    目的 建立一种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酚酞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选用一般化学显色和薄层色谱法对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酚酞进行快速筛查.结果 该法可对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酚酞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结论 该方法 可适用于大批量保健食品的快速检验工作.

    作者:陈叶平;高婷婷;许红叶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循序渐进的外科学基本技能操作程序在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外科手术操作技能是医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是医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加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性.特别是卫生士官,是将来要面向基层的技能型人才,外科手术操作技能尤为重要.掌握手术基本操作、增强动手能力,提前进入临床境界,可为学员今后进入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外科手术操作技能的掌握也是临床实践性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我院外科教研室对卫生士官专业设计了科学的、有条不紊的、循序渐进的外科总论实验课教学流程,以充分体现人文教育理念,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秀娟;杨晓明;周爱玲;王海波;逯彩虹;李晓斌;霍江涛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迁延性慢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将180例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予以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常乐康)治疗,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1.1%、96.7%,高于对照组的45.6%、8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微生态制剂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迁延性慢性腹泻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向军;栗绪娥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体会

    临床带教是培养护理人才的必经之路,是护理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的过渡,也是训练护生基本功、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主要阶段[1].带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护生对护理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决定护生在临床实习结束后能否顺利走上护理岗位,适应护理的需要.作为一名神经内科具备主管护师的带教老师,自2007年以来,笔者在对72名护生带教过程中,注重全面培养护生的工作能力,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安丽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超声雾化吸入麻醉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超声雾化吸入麻醉用于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行纤支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以超声雾化吸入麻醉,对照组予以环甲膜穿刺注药麻醉.比较2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雾化吸入法操作简便、安全、无损伤,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海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重症患者组织灌注与血糖波动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组织灌注不同状态下血糖波动的特点,探讨组织灌注与血糖波动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3~8月我院ICU接受血糖和血压监测的重症患者514例,根据患者入科时动脉血乳酸(Lac)、24h收缩压均值(SBPM)、24h收缩压波动系数(SBPV)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血糖波动均值(GM)与系数(GV)的变化.结果 514例患者平均年龄(55.15±18.00)岁,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为(15.19±6.73)分.按照Lac水平分为3组后,各组间SBPV、SBPM、G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SBPV值分为4组后,各组间GV、GM、SBP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SBPM值分为2组后,2组间Lac、SBP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患者的血压波动与血糖波动之间存在相关性,组织灌注水平改变可以引起重症患者血糖波动变化.

    作者:曲楠;曹相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合理使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治疗失眠症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竞争的日渐激烈,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眠.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因使用方便、效果良好,成为抗焦虑和失眠领域应用广泛的药物.该药的使用,控制或减轻了许多患者的病痛,但服药人数众多、服药时间过长、服药剂量过大等滥用倾向也越来越明显,滥用带来的后果令人担忧.合理使用镇静催眠药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刘玉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术结合植骨治疗跟骨移位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术结合植骨治疗跟骨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跟骨移位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空心钉组和钢板组各30例.空心钉组行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术结合植骨治疗,钢板组行钢板内固定术.比较2组术后跟骨Maryland评分、跟骨结节关节角(Bohler角)和跟骨交叉角(Gissane角)角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空心钉组Maryland评分为47~93(80.1±11.2)分,钢板组Maryland评分为45~92(78.20±10.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心钉组治疗后Bohler角为(27.8±8.4)°,Gissane角为(124.3±4.2)°;钢板组治疗后Bohler角为(24.3±8.4)°,Gissane角为(129.6±8 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心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钢板组的16.7%(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术结合植骨治疗跟骨移位骨折疗效显著,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崔玉增;徐群生;苗振林;王清虎;李海冰;贾科峰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颅内多发性动脉瘤手术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

    目的 探讨影响颅内多发性动脉瘤(MIA)手术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MIA患者51例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瘤破裂、Hunt-Hess分级、治疗时机5项因素对手术预后有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顾分析显示,Hunt-Hess分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R=6.361).结论 动脉瘤的手术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Hunt-Hess分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级别越高,预后越差.

    作者:虞德明;李和;刘文晶;陈红亮;江竟成;永利容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LEEP刀用于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观察

    宫颈病变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1].宫颈病变包括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我院采用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患者66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华枝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宣教体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中青年人患高血压的发病率正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再加上中青年人主观上缺乏自我保健意识,无暇顾及健康问题,不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能对疾病本身具有充分认识和重视,导致高血压病的各种并发症日益增加,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因此,很有必要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体会如下.

    作者:陈少英;谭治双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老年COPD并发肺性脑病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COPD并发肺性脑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纳洛酮、醒脑静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使用呼吸机时间、住院时间、血气分析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使用呼吸机时间为(78.0±10.5)h,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22±25)h;住院时间为(15±2)d,短于对照组的(20±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1、3、7d后pH、PaO2、PaC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耐受性良好,无中止治疗患者.结论 纳洛酮、醒脑静联合治疗COPD并发肺性脑病,可改善酸碱失衡,提高PaO2,降低PaCO2,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何建文;周承操;钟小民;蒋小献;周宗华;龙岩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河北省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设置标准的探讨

    感染性疾病科是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呼吸道门诊和传染病科的整合.2011年,笔者在对全省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的检查中发现,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设较前已有较大的改观,但并不完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感染性疾病科功能设置中的选址和平面布局:(1)选址:60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感染性疾病科与其他建筑物的设置距离<30m的达32%;(2)平面设置:单片、单区存在的呼吸道门诊或肠道门诊(冬春、夏秋交替使用)作为感染性疾病科的70%,(急诊室、放射科)呼吸道门诊和传染科门诊两独立片、两区整合感染性疾病科的10%;多病区、多门诊(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肝病、发热、肠道门诊)多独立片并存整合的5%.

    作者:杨会玲;陈伟伟;杨金锁;王海森;钟辉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不同分期中CRP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不同分期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98例,根据病情分为急性发作组和缓解组各49例,另选健康体检者49例作为对照组.观察FEV1占预计值百分数、呼吸困难分级记分、及其与血清CR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发作组FEV1占预计值百分数低于缓解组,呼吸困难分级记分高于缓解组,血清CRP水平为(78.03±7.93)mg/L,高于缓解组的(10.98±2.73)mg/L和对照组的(5.18±0.9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P水平与FEVl占预计值百分数呈负相关(r=-0 956,P<0.01),与呼吸困难分级记分呈正相关(r=0.716,P<0.01).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CRP仍高于正常,不同分期中CRP呈现显著变化,动态了解CRP水平变化对临床分期、病情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CRP越高提示临床病情越重,CRP下降提示病情好转;CRP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炎性反应指标之一.

    作者:邢学勇;李慧 刊期: 2012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