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丹参输卵管灌注液中枯矾含量的测定

杨辉;苏健芬;刘佩坚

关键词:复方丹参输卵管灌注液, 枯矾, 含量
摘要:目的 对自制复方丹参输卵管灌注液中枯矾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 用EDTA络合滴定法对枯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3批样品中含量均大于0.5mg/ml,平均回收率为98.16%,RSD为0.21%.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本品的质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液联合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8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液联合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下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液联合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液联合硫酸阿米卡星治疗,比较2组细菌清除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细菌清除率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液联合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崇芝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卡托普利与螺内酯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与螺内酯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6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地高辛+硝酸异山梨醇酯+呋塞米+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口服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血压、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0.83%,高于对照组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压SBP、DBP、心率(HR)低于治疗前,心功能分级优于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压及心功能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卡托普利与螺内酯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曹建中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老年COPD并发肺性脑病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COPD并发肺性脑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纳洛酮、醒脑静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使用呼吸机时间、住院时间、血气分析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使用呼吸机时间为(78.0±10.5)h,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22±25)h;住院时间为(15±2)d,短于对照组的(20±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1、3、7d后pH、PaO2、PaC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耐受性良好,无中止治疗患者.结论 纳洛酮、醒脑静联合治疗COPD并发肺性脑病,可改善酸碱失衡,提高PaO2,降低PaCO2,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何建文;周承操;钟小民;蒋小献;周宗华;龙岩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面部痤疮患者LED红蓝光照射辅助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面部痤疮患者行LED红蓝光照射辅助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接受LED红蓝光照射辅助治疗的面部痤疮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2组均接受LED红蓝光照射辅助治疗8次,在此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5%,高于对照组的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LED红蓝光照射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从而获得佳治疗效果.

    作者:张璇君;李春香;杨洁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科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62例疑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检查,取得了满意效果,诊断符合率较高,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雪莉;林虹;达睿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2种护理模式有机结合的探讨

    慢性肾功能衰竭在我国是一种常见多发性疾病,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损害进展恶化达终末期的表现.由于肾功能慢性进行性减退,肾实质广泛性损坏,引发临床多种并发症,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代谢产物潴留、全身各系统症状等.血液透析作为主要的临床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但长期血液透析治疗易引起患者不良感(特别对于老年人),采用何种护理方式是需要各大医疗机构认真研究的问题[1].目前,护理方法主要有人性化护理和舒适护理两种模式,现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以更好的护理水平服务于患者.

    作者:李领香;胡建军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196例临床分析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定义为: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目前,欧洲和北美洲报道成人CAP发病率达5~12例/万人,而我国估计每年CAP患者会在3000万例以上[1].CAP的主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其次为支原体、衣原体、军团杆菌等.本文通过分析2010年6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96例CAP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增强对CAP的认识,提高CAP的治疗水平.

    作者:曹伟灵;谢贤伟;许夏燕;宋芳;林丽娜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500ml,往往来势凶猛,病情发展快,如果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生命.产后出血发生于产后2h内占70%[1],只要早期发现早期处理,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以避免的.现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自然分娩的31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靳李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单纯予以常规抗支原体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孟鲁司特钠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25%,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且药物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淑敏;赵莉;杨英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鼻内镜下半导体激光治疗难治性鼻出血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半导体激光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难治性鼻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鼻内镜下探查鼻腔,明确出血点后观察组采用半导体激光止血,对照组采用微波止血,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0.0%、97.5%,高于对照组的60.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积极对症处理,所有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鼻内镜下半导体激光治疗难治性鼻出血,效果可靠,方法 简便,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佳;颜永毅;于锋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高年资护士现状与职业发展分析

    根据卫生部对126所医院进行的人力资源状况调查结果显示,>40岁的护士约占23%,其护龄至少有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这些护士在本专业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劣势.1 优势1.1 阅历深,临床经验丰富 由于临床工作时间长,接触的患者多,病种也多,所以对疾病的临床表现、进展过程、预后情况、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知识面相对较广,特别是在护理危重患者和病情观察上要比年轻护士更加有经验.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人性化护理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体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整体健康意识的增强,促使预防保健的需求越来越高;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观念使护理对象从患者扩展到健康者的预防保健.在激烈竞争的健康体检市场中,由于提供人性化工作环境,以人为本,关爱生命,营造温馨、舒适、安全、舒心的体检环境,实施人性化护理项目,满足顾客的健康服务需求,赢得了社会的信任,为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笔者现将我中心人性化护理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罗聪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手术室外来器械的规范化管理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手术种类日渐增多,手术器械也不断更新,目前许多医院手术室观测试用器械商所提供的器械,这类器械更趋于专业化,有针对性,又减少了医院的成本,但这类器械频繁在各类医院间流动,重复使用,同时也存在隐患,如不能严把清洗、消毒、灭菌关,会造成不可预计的后果.

    作者:刘莉莉;宋家玉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优质护理服务中绩效考核的探究

    绩效考核评价是组织采取特定的方法和工具对组织成员的工作效果进行考查评价的过程[1],也是对各级护理人员工作中的成绩和不足进行系统调查、分析、描述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增强组织的运行效率,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技能,推动护理工作的良性发展.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与评价,能有效地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护士的责任心,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各项工作常规化、程序化、规范化.我科于2009年开始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及护士绩效考核.通过3年来的不断探索与研究,笔者认为护士的绩效考核既要客观公正、符合民意,又要体现护士的劳动价值.不断探索优质护理服务中护士工作绩效考核指标,进行护理质量监控,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分配结合起来,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原则,能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护理管理逐渐规范化、科学化,终实现安全、优质、高效的护理目标,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郎双婷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诊治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76例,入院后均首先采取积极非手术治疗,待病情稳定后根据情况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探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 合理的全身综合治疗、选择好手术时机及个性化治疗是提高胆源性胰腺炎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侯俊;吴涛;何平;郭晓东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体会

    麻醉药品是指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如果连续使用、滥用或者不合理使用,易产生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1].麻醉药品合理使用有利于患者的疼痛治疗,反之就会危害社会,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社会吸毒、贩毒人员的增加和医院手术量的增加,使得麻醉药品管理压力加大.医院的手术室是麻醉药品用量大的科室,每天都有一定的使用量,做好手术室麻醉药品的管理是麻醉药品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我院通过学习<麻醉药品管理制度>,并根据手术室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规范、实用的麻醉药品管理办法,以确保手术患者的使用,并使麻醉药品的管理切实做到规范化、制度化,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我院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戴云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随着人类对医疗技术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内镜技术飞速发展.据资料显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切除病灶2.0cm的病变复发率高达20%,与病变直径大,须分片切除,易致病变残留有关[1].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可单次完整切除病变,深度可包含黏膜全层、肌层、黏膜下层,明显降低肿瘤的残留及复发率.现将我科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的20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熊李燕;饶慧燕;杨玉荣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肥胖患者行经皮肾镜弹道碎石术麻醉分析

    目的 探讨肥胖患者行经皮肾镜弹道碎石术(PCNL)的麻醉方法.方法 将107例择期PCNL术患者按麻醉方法 分为硬膜外麻醉组76例和全麻组31例.硬膜外麻醉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全麻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监测并记录2组术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全麻组同时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且23例记录气管插管后10min、俯卧位后10min不同时点的呼吸道压力峰值(Pmax)、潮气量(VTE)值.结果 硬膜外麻醉组镇痛完善.全麻组俯卧位后VTE降低,Pmax及PETCO2增高,23例行气管插管后10min、俯卧位后10min不同时点Pmax分别为(18.73±2.96)、(24.81±2.69)cm H2O;VTE分别为(518±33.29)、(439±40.1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2组术后均无呼吸、循环系统意外发生.结论 肥胖患者俯卧位行PCNL术,气管插管全麻应为首选.

    作者:赵兵;苏秀霞;刘文东;齐生伟;刘树刚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胃肠道良恶性间质瘤CT征象及其与临床病理对照研究

    目的 分析胃肠道良恶性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评价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GIST患者35例CT平扫及增强影像,以临床病理学结果 及免疫组化结果 将病灶分为良性、交界性及恶性3组,比较3组病灶的生长部位、体积、形态、密度、强化程度、有无转移等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 35例GIST患者均为单发病灶,其中良性肿瘤13例,交界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16例.良性、交界性及恶性间质瘤病灶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强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灶的边缘光滑程度、病灶形态分叶性状及密度均匀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间质瘤CT平扫示密度多均匀,边缘多光滑,增强程度11~62Hu,肿瘤大径线均<5 0cm;交界性、恶性间质瘤CT平扫密度大多不均匀,边缘光滑或不规则,增强扫描均呈不均匀强化,大直径均>5cm.结论 CT可作为GIST良恶性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

    作者:秦磊;张金虎;宋丹丹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ICU病房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近4年来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状况和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1年7月ICU鲍曼不动杆菌培养阳性患者146例病例资料,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及其耐药性.结果 146例患者病死率为24.0%,存活患者平均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评分低于死亡患者,住ICU时间长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鲍曼不动杆菌阳性标本的采集来源主要以呼吸道痰液标本为主,血行感染者病死率高,血液和其他部位标本患者病死率高于痰液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液与其他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以ICU内为主,有ICU内相邻或同病房疑似交叉感染的患者118例(80.8%).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逐渐升高,常用药物耐药率高达60%以上,呈多重耐药,对阿米卡星及米诺环素敏感性较高.结论 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以呼吸道为主,血行感染者病死率高;鲍曼不动杆菌耐药非常严重,呈泛耐药现象,目前对其敏感药物为阿米卡星及米诺环素,应根据药敏结果 选择合适抗生素;加强对该菌的监测和交叉感染的预防,以免导致暴发流行.

    作者:郑春和;曹相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