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预防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观察

黎丽;毛向群

关键词:甘草酸二胺肠, 抗结核药, 肝损害,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疗效,提高该类结核病患者的标准治疗的完成率.方法 将2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初治肺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2HRZE/4HR(10HR)方案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同时加服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150mg/次,3次/d;对照组同时加服肌苷片,200mg/次,2次/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2、4、8周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1、2、4、6、8周的肝损害累计比例分别为6%、16%、20%、20%、2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指标ALT、AST、TB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8周后,观察组ALT、AS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B较治疗前差异不明显,对照组ALT、AST、TB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ALT、AST、TB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能够改善肝功能,减轻抗结核药物对肝脏的损伤,早期联用能降低药物性肝炎的发生率,利于结核病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结核治疗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尤其适用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患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 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在救治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进行效果观察.方法 抽取3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15例.对照组在救治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救治过程中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患者心理状态评价指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撤机时间、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心理护理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建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干眼症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聚乙烯醇滴眼液滴眼,对照组给予0.1%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连续用药1周后评价疗效,并记录患者干眼症状的变化及记录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结果.结果 两组眼部各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组BUT较对照组明显延长.结论 聚乙烯醇滴眼液是一种治疗干眼症的有效药物.

    作者:余玮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金贝痰咳清颗粒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金贝痰咳清颗粒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74例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金贝痰咳清颗粒治疗,10d为1个疗程,并与纯西药对照组比较,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5%)、显效率(5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9.41%)、显效率(23.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贝痰咳清颗粒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能显著减轻病情、改善症状、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赵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老年溃疡性结肠炎76例诊治分析

    本研究分析76例老年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治疗过程及预后情况,总结临床经验,为老年型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治疗及预后展望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史艳伟;杨俊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柳氮磺吡啶联合金双岐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柳氮磺吡啶联合金双岐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2011年3-11月来我院就诊并治疗的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4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0.25%,对照组的复发率1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柳氮磺吡啶联合微生态制剂金双岐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的效果,同时降低复发率.

    作者:费春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预防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疗效,提高该类结核病患者的标准治疗的完成率.方法 将2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初治肺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2HRZE/4HR(10HR)方案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同时加服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150mg/次,3次/d;对照组同时加服肌苷片,200mg/次,2次/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2、4、8周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1、2、4、6、8周的肝损害累计比例分别为6%、16%、20%、20%、2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指标ALT、AST、TB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8周后,观察组ALT、AS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B较治疗前差异不明显,对照组ALT、AST、TB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ALT、AST、TB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能够改善肝功能,减轻抗结核药物对肝脏的损伤,早期联用能降低药物性肝炎的发生率,利于结核病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结核治疗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尤其适用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患者.

    作者:黎丽;毛向群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中医辨证论治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论治方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2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患者在饮食治疗、降糖治疗以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中医辨证论治+氯沙坦安慰剂为A组;接受中医辨证论治安慰剂+氯沙坦为B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A组显效30例,有效50例,无效20例;B组显效24例,有效43例,无效33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论治效果确切,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王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喘息型支气管炎患儿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喘息型支气管炎患儿的疗效,以及其对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收集70例喘息型支气管炎的患儿,依入院顺序和随机区组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共35例,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共3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对血清中CRP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CRP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喘息型支气管炎患儿积极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明显,且能有效下调血清中CRP的含量,进而有效调节机体的内环境,并使炎性环境维持平衡,临床中应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燕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阿司匹林过敏致多脏器损害一例分析

    1例23岁女性患者,因体温升高两天内反复服用阿司匹林6片(0.5g/片)后出现上腹部不适,伴有恶心,并出现面部皮疹,入院治疗,患者皮疹进行性加重,发展为全身麻疹样红斑,且出现胸闷气急,查生化示ALT373U/L,AST 230U/L,TP 54.1g/L,ALB28.9g/L,患者肝功能异常和低蛋白血症,并出现下肢水肿、胸腔和盆腹腔积液,病情急剧恶化,转上级医院治疗.

    作者:沈正林;赵玉琴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中风患者康复期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中风患者康复期心理护理对康复效果的影响及对策.方法 对68例康复期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 其中35例痊愈,27例好转,总有效率91.2%.结论 通过对这些患者的康复护理,我们体会到,作为一名中风科护理人员,除做好基础护理和专业护理外,更要重视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保持佳心理状态,才能达到尽快康复和全面康复的目的.

    作者:李霞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颅脑外伤后迟发性颅内血肿诊治分析

    目的 对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病情进行密切地观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4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在入院48h内每隔15~30min观察1次,观察项目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颅内压、骨窗张力、神经系统情况.结果 经过观察,我们早期发现13例迟发性血肿,由于确诊和手术及时,保障了患者生命安全.结论 经CT扫描发现,外伤性迟发性血肿大部分出现于急性血肿的对侧,此结论可在临床上为该类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周世军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幽门螺杆菌阳性联合溃疡局部加胃窦切除患者的整体护理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阳性联合溃疡局部加胃窦切除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法 依胃横轴行溃疡灶纵切横缝局部切除,保留幽门的胃窦切除行胃十二指肠吻合51例,术后口服抗HP药物.实行经管护士负责制,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进行心理、生理、社会护理等.结果 术后随访5年,51例患者HP感染均为阴性,定期胃镜复查无溃疡复发.结论 本方法创伤小,操作简单,防止复发,且保留幽门,术后并发症少;饮食、心理指导是保证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周敏霞;邵洪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性肺炎三例报告

    目的 探讨3例患者应用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对3例应用万古霉素治疗MRSA性肺炎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万古霉素治疗MRSA性肺炎有较高的疗效,对MRSA敏感且不易产生耐药,但是存在胃肠道不良反应以及肝损害、肾毒性.结论 合理的应用万古霉素治疗MRSA性肺炎疗效强,但在高龄老年患者中使用万古霉素应该谨慎.

    作者:佟淑平;杜闻博;刘晓翠;周所霞;李志斌;吕福云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老年性低血糖脑病20例救治分析

    目的 通过对低血糖脑病的认识、早期诊断,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方法 根据低血糖的严重程度,先静脉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再静脉滴注10%葡萄糖注射液.结果 经治疗后19例血糖恢复,症状消失;1例死亡.结论 糖尿病脑病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漏诊.急诊工作中以神经症状为主要表现,应及时查血糖.

    作者:丁惠霞;谢振林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血必净注射液对颅脑手术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颅脑手术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血必净对其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各型颅脑手术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84例,随机分为血必净治疗组(52例)与对照组(28例).血必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50ml/次,2次/d,两组患者分别于感染第2天、治疗7d后检测血清hs-CRP,并结合患者血细胞、血气分析和APACHEⅡ评分,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hs-CRP水平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水平均降低,以治疗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细胞、血气分析及APACHEⅡ评分均有改善,以治疗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血必净能改善血清hs-CRP水平,能提高颅脑手术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

    作者:尧国胜;黄高;李军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锌剂联合维生素治疗婴幼儿VitD缺乏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锌剂联合维生素治疗婴幼儿VitD缺乏症的疗效.方法 将90例VitD缺乏症婴幼儿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3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再给予锌剂,两组均治疗8周,治疗前后观察患儿症状、骨骼、左手腕骨X射线检查变化情况,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为62.22%,总有效率为97.78%;观察组的治愈率为31.11%,总有效率为71.1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tD缺乏症补锌治疗可协同提高婴幼儿VitD缺乏症的临床疗效,改善患儿神经精神状态及骨骼畸形,且不影响钙的吸收,是有效防治VitD缺乏症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谭燕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脑梗死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术的围术期护理

    脑梗死是严重危害我国中老年人健康及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而动脉粥样硬化所至的脑动脉狭窄是脑梗死的主要发病因素,早期正确寻找到发病因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1].近年来,随着各种神经血管造影技术的飞速发展,脑动脉狭窄的检出率已明显提高.本研究对我科2011年2月-2012年2月52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谢灵;张春英;肖黎丽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肝胆外科病房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诊治分析

    目的 对肝胆外科的病房出现白色念珠菌深部感染的各危险因素与防治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院2008年11月-2011年11月于我科治疗的24例白色念珠菌深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经治疗两周后,有19例患者进行真菌培养的复查呈阴性,后好转出院,约79.2%;共死亡5例,约占20.8%.结论 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为肝胆外病房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需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并警惕出现深部的真菌感染,尽可能早期诊断,并及时予以治疗.

    作者:潘海燕;贾英斌;苏永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六味地黄丸的临床应用

    运用六味地黄丸加减,临证治疗:高血压,证属阴虚阳亢,治宜育阴潜阳,柔肝息风;脚后跟痛证属肾精不足,治宜补益肾精;糖尿病证属肾阴亏虚,治宜滋阴固肾;痛风,证属脾肾两虚,湿热夹杂,治宜滋阴补肾,清热利湿.

    作者:何杰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临床危重患者细菌感染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危重患者细菌感染的耐药性及临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危重合并感染患者,对其细菌感染及耐药谱分析.结果 本组中伴有感染的危重患者内共检出病原菌153株,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共98株,占64.1%;革兰阳性(G+)球菌31株,占20.3%;真菌24株,占15.6%,危重患者伴发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4.1%.结论 重症患者容易合并多重耐药菌株,按药敏培养结果采取针对性诊疗措施,能够大限度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段龙士;匡刚;龚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