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张春英;肖黎丽
目的 查找结核病和疑似结核病者转诊未到位的原因;调查结核病病人服药情况,及时发现并进行系统管理.方法 在全县2009-2010年的年中和年终结核病控制项目检查中,随机抽查转诊未到位的结核病和疑似结核病以及正在服药的结核病者445例,督导员亲自到病人家中了解情况,如实记录,后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新发375例,复治7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结核病病免费治疗.年龄35~44岁的患者有明显的集中现象,结核病基本上为Ⅲ型.我县结核病的产生同个人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结论 目前还存在着多种使病人不能及时到位、规范用药的原因.今后应加大追踪、访视工作力度,提高结核病病人的追踪到位率和系统管理率.
作者:韩海峰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88例符合入组标准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4例,联合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静脉点滴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前后症状变化情况,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治疗前后hs-CRP、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1)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常规组的总有效率为6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联合组、常规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hs-CRP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联合组、常规组治疗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LDL)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TG、CHO、LDL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HDL较常规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联合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常规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不明显;治疗后,联合组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与其降低hs-CRP水平,改善脂代谢障碍和血液流变学有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贺丹娜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对低血糖脑病的认识、早期诊断,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方法 根据低血糖的严重程度,先静脉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再静脉滴注10%葡萄糖注射液.结果 经治疗后19例血糖恢复,症状消失;1例死亡.结论 糖尿病脑病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漏诊.急诊工作中以神经症状为主要表现,应及时查血糖.
作者:丁惠霞;谢振林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将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4例为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1次/d;B组28例为对照组,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古拉定)治疗,1次/d,两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V型胶原(IV-C)及HBV-DNA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对降低肝纤维化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但在改善肝功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 应用复方甘草酸苷可以早期预防和阻止慢性乙型肝炎向肝硬化发展.
作者:刘华龙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早期机械通气及综合治疗在脑干出血患者中的护理与预后.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9例脑干出血患者,经呼吸机早期辅助机械通气+综合性治疗,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观察疗效.结果 经早期机械通气及综合治疗,加强护理,17例病情好转出院,10例自动出院,12例院内死亡.结论 在脑干出血早期机械通气及综合治疗的患者中,提高护理水平,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
作者:郑书芬;陈永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对于普外科患者手术后胃肠减压的不适症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的恢复.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普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96例患者,对其在术后胃肠减压期间的不适应证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在胃肠减压期间主要的不适应证有咽喉部不适(100%)、痰液排出困难(97.9%)、口干口渴(73.9%),睡眠不好(51.0%)、恶心呕吐(12.5%),针对上述不适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改善,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胃肠减压期间患者的不适应证状进行相应的护理,能够明显改善其不适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赵春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描述分析了不同的空调系统对细菌传染风险的影响机制,通过细菌采样-培养-计测的方法对3种不同的空调系统(分体式空调系统、集中式全空气系统、集中式风机盘管系统)服务下的病房内的细菌菌株数量进行了计测,结合空调系统的原理,对比分析了计测结果.结果 显示,空调系统会增大细菌感染的风险,在本文所研究的空调运行状况下,增大感染风险至无空调状态的2.5~3.5倍,集中式全空气空调系统相对于另外两种空调系统感染风险更高.
作者:周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法舒地尔联合血栓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法舒地尔6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或法舒地尔3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中静脉滴注,2次/d);血栓通注射液50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共7d.对照组予血栓通注射液50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共7d.观察两组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都有明显疗效,但治疗组完全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完全显效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法舒地尔联合血栓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王红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手部压榨伤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例手部压榨伤患者行VSD:创面彻底清创,取出创面形状接近,面积相似的医用泡沫敷料填塞创面,用半透膜覆盖封闭整个创面,创面上置引流管,形成负压封闭引流状态,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结果 患者平均经2次手术后治愈,随访2~3个月患者创面愈合,肢体功能良好,无并发症发生.与传统治疗方法对比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降低了治疗费用,减少了换药次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 在VSD治疗手部压榨伤的过程中正确、有效的护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廖宗梅;李小燕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对12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早期静滴阿奇霉素症状改善后改为口服,观察疗效.结果 120例全部临床治愈,总疗程平均为4周.其中98例3个月后复查无复发,肝功能正常.结论 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燕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阳性联合溃疡局部加胃窦切除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法 依胃横轴行溃疡灶纵切横缝局部切除,保留幽门的胃窦切除行胃十二指肠吻合51例,术后口服抗HP药物.实行经管护士负责制,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进行心理、生理、社会护理等.结果 术后随访5年,51例患者HP感染均为阴性,定期胃镜复查无溃疡复发.结论 本方法创伤小,操作简单,防止复发,且保留幽门,术后并发症少;饮食、心理指导是保证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周敏霞;邵洪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骨科手术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观察低分子肝素对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5月-2011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治疗组在术后以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治疗;对照组无预防措施.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髋关节与膝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合并软组织损伤发生率、DVT总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高龄及合并糖尿病为骨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高发因素.结论 低分子肝素有效降低了骨科手术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在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善能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对症处理,如物理降温、消炎痛栓或复方氨基比林针等治疗.治疗组采用热毒宁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1次/d,连用1周,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或下降,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疗效肯定,且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魏志平;应荣彪;李建军;胡哲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HP)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反流性食管炎组(286例)和对照组(240例),采用抗HP-IgG抗体血清学检测、病理学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结果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HP感染率为20.3%,而对照组为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存在逆相关性.
作者:时兢;王延秋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肾脏损害患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7年1月-2012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出现肾脏损害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好转47例(包括肾功能改善、水肿消退、尿蛋白减少),41例需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5例死于急性左心衰合并肺部感染,4例死于脑出血,3例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 早期诊断高血压,并早期治疗控制高血压肾损害,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延长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俐;胡尽香 刊期: 2012年第24期
饮食营养是维持生命、保持健康的物质基础,在很大程度上饮食对机体的功能和状态有重要的影响.据有关资料报告,女性50%以上癌症死亡率、男性30%以上癌症死亡率均与营养素有关;美国妇女癌症60%及男性癌症40%,病因均与食物有关;在我国与饮食直接有关的肿瘤有胃癌、肝癌、食管癌、肠癌、乳腺癌,以上各种癌症患者死亡率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45%.肿瘤化疗患者饮食护理的目的,就是通过合理调配饮食,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肿瘤患者的合理饮食护理,可改善患者全身营养状况,使其更好地接受化疗,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刘琳琳;张丽赢;索艳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腹式深呼吸在剖宫产手术中仰卧位低血压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 2011年10月-2012年2月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522例,日期为单日手术的270例为对照组;日期为双日手术的252例为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而实验组在麻醉后由侧卧位变为仰卧位马上进行术前已掌握的腹式深呼吸的方法进行防治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出现呕吐胸闷情况,以及新生儿娩出后1min、5min的Apgar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调查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中仰卧位低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娩出后1min、5min的Apgar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腹式深呼吸能有效降低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的发生,从而减轻患者痛苦,保证母婴安全,促进护患和谐.
作者:章凤强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阿昔洛韦联合溶菌酶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238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按常规给予相同对症治疗,给予阿昔洛韦10mg/kg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加用溶菌酶肠溶片1~2mg/kg口服,3次/d,观察两组疗效和症状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皮疹消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菌酶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显著,症状恢复时间短,减少了患儿不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仕兴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精密过滤输液器预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采用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对照组(50例)使用普通过滤输液器,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84%,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8%.结论 采用精密过滤输液器静脉输注七叶皂苷钠可减轻患者的痛苦,预防静脉损伤.
作者:王佩丽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老年患者经尿道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择期拟行经尿道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CSEA组和硬膜外麻醉(CEA)组,每组30例.记录患者麻醉前、麻醉后1、5、10、15、30min,术毕的SBP、DBP、HR及SPO2.观察记录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平面达T10时间,麻醉效果,辅助静脉用药,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的麻醉效果均能满足手术的需要.但CSEA组麻醉效果优于CEA组(P<0.01),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平面达T10时间明显短于CEA组(P<0.01),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于CEA组(P<0.05),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于CEA组(P<0.05).结论 CSEA用于老年患者经尿道手术安全、起效快、并发症少,麻醉效果优于CEA.
作者:胡元建 刊期: 2012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