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梗死康复的护理体会

钟萍

关键词:脑梗死, 康复, 护理
摘要:脑梗死恢复期的护理是指患者的体力、智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在不同程度上逐渐恢复的过程.由于神经系统受到损害,而使其在认知、交流、运动、感觉等方面的功能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而出现失认、失用、失语、瘫痪.吞咽困难感觉缺失等多方面的问题,患者必须要渡过较长的康复期,这就需要护理人员随着病人病情的恢复,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护理,因此做好家属及病人的康复指导对患者的康复效果非常重要[1].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妇科手术前后患者的焦虑情绪及相关因素.方法 评定60例患者的焦虑状况.结果 妇科手术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结论 对妇科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应及时给予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闵兰琳;邵洪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RT-PCR检测大鼠心肌BNP及ACE2mRNA的表达研究

    目的 探讨心肌组织中BNP及ACE2 mRNA的表达.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成6组.用RT-PCR法测定心肌组织中BNP及ACE2 mRNA的表达.结果 心肌肥厚标志性基因BNP在C、D、E组心肌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明显低于F组.结论 RT-PCR技术不仅实现了PCR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而且具有特异性更强、有效解决PCR污染问题、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作者:曾能初;刘海泉;周华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诺和灵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诺和灵(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9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住院的期间除要求很好控制饮食外、还需适当的进行锻炼体育,同时要诺和灵N每天睡前皮下注射、诺和灵30R三餐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血糖降低后换成诺和灵30R早餐晚餐二次餐前半小时,一共治疗时间90d.对照组(33例)给予严格的饮食控制和适当体育锻炼;配合服用格列吡嗪.结果 治疗组使用胰岛素血糖达标所用时间为(10±3)d,对照组为(2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发2型糖尿病给予诺和强化的治疗,可以快速降低血糖,改善高葡萄糖的毒性作用,从而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恢复,减轻胰岛素抵抗.

    作者:谢卫民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肺力咳合剂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肺力咳合剂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110例支气管炎的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抗感染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肺力咳合剂.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好转情况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包括退烧时间、咳嗽咳痰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平均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力咳合剂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炎安全有效,患儿依从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美品;刘志刚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颅脑外伤后迟发性颅内血肿诊治分析

    目的 对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病情进行密切地观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4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在入院48h内每隔15~30min观察1次,观察项目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颅内压、骨窗张力、神经系统情况.结果 经过观察,我们早期发现13例迟发性血肿,由于确诊和手术及时,保障了患者生命安全.结论 经CT扫描发现,外伤性迟发性血肿大部分出现于急性血肿的对侧,此结论可在临床上为该类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周世军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大蒜素胶囊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大蒜素胶囊治疗小儿的腹泻的不良反应和疗效.方法 将102例患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大蒜素胶囊,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片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粪便形态的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例.结论 大蒜素胶囊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较好,基本无不良反应.对纠正抗生素在本病中的不合理应用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富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不同外科术式治疗贲门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外科术式治疗贲门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贲门癌患者86例,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43例.A组患者采用经胸术式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经胸腹联合切口术式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术后的淋巴结清除个数明显多于A组患者;B组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患者;B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略短于A组患者.结论 采用经胸腹联合切口手术的方法对患有贲门癌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陈宝庆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幽门螺杆菌阳性联合溃疡局部加胃窦切除患者的整体护理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阳性联合溃疡局部加胃窦切除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法 依胃横轴行溃疡灶纵切横缝局部切除,保留幽门的胃窦切除行胃十二指肠吻合51例,术后口服抗HP药物.实行经管护士负责制,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进行心理、生理、社会护理等.结果 术后随访5年,51例患者HP感染均为阴性,定期胃镜复查无溃疡复发.结论 本方法创伤小,操作简单,防止复发,且保留幽门,术后并发症少;饮食、心理指导是保证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周敏霞;邵洪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与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88例符合入组标准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4例,联合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静脉点滴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前后症状变化情况,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治疗前后hs-CRP、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1)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常规组的总有效率为6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联合组、常规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hs-CRP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联合组、常规组治疗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LDL)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TG、CHO、LDL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HDL较常规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联合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常规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不明显;治疗后,联合组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与其降低hs-CRP水平,改善脂代谢障碍和血液流变学有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贺丹娜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盐酸文拉法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和盐酸文拉法辛联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5月对110例FD患者,分为治疗组(55例)与对照组(55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药联合治疗FD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作者:李劲松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难治性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理想,容易导致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足部溃疡的发生,增加了病人的经济及生活负担.目前新开展的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技术能够明显加速溃疡生长,促进溃疡愈合.

    作者:王晓东;张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以下肢单瘫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一例报告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从而造成主动脉真假两腔分离的一种病理改变,本病起病突然,病情严重,进展迅速,可涉及身体不同部位,临床表现多变,如不及时诊治,预后极差.本例患者以左下肢无力为主要表现,极易误诊、漏诊,特报道如下.

    作者:吴芬香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的评价及并发症处理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评价方法及并发症处理.方法 对我科78例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危重症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及处理并发症.结果 经系统治疗和良好肠内营养支持后,患者营养状况、白蛋白、总淋巴细胞均高于治疗前.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对于ICU危重症患者非常必要,为取得良好效果应对其进行良好管理.

    作者:西艾木西卡买尔·艾合买提;玛丽叶古·阿吾提;王在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HP)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反流性食管炎组(286例)和对照组(240例),采用抗HP-IgG抗体血清学检测、病理学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结果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HP感染率为20.3%,而对照组为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存在逆相关性.

    作者:时兢;王延秋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危重患者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药物外渗到血管以外组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外渗性组织损伤,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只要做好预防和早期处理,可以减少病人的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钟国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合理应用甘露醇治疗脑血管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合理应用甘露醇治疗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使用甘露醇治疗脑血管病患者100例,观察疗效.结果 在这100例患者中,在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6%,其中少尿2例,血尿1例,蛋白尿2例,镜下红细胞1例.对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立即停止使用甘露醇,给予及时纠正治疗后,患者肾功能均得到有效恢复.结论 在临床使用甘露醇治疗脑血管病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剂量、滴速、配伍以及间隔时间,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王忠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脑干出血早期机械通气及综合治疗的护理与预后

    目的 分析早期机械通气及综合治疗在脑干出血患者中的护理与预后.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9例脑干出血患者,经呼吸机早期辅助机械通气+综合性治疗,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观察疗效.结果 经早期机械通气及综合治疗,加强护理,17例病情好转出院,10例自动出院,12例院内死亡.结论 在脑干出血早期机械通气及综合治疗的患者中,提高护理水平,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

    作者:郑书芬;陈永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由幽门螺杆菌(Hp)引起的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6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经胃镜检查确诊并经快速尿素酶检测确定为Hp阳性.治疗组(35例)口服奥美拉唑10mg,克拉霉素0.5g,阿莫西林1g,2次/d,治疗1周后剂量减半.对照组(32例)单独服用奥美拉唑10mg,2次/d,加服铝镁加混悬液1.5g,2次/d,连续1周后剂量减半,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观察溃疡症状的改善程度,胃镜检查观察溃疡愈合并检测Hp清除率.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94.3%、81.3%;溃疡愈合总有效率分别为88.6%、65.6%,Hp清除率分别为77.1%、53.1%.结论 两组方案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时均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并能有效清除Hp.但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在促进溃疡愈合和Hp清除方面均显著优于单独服用奥美拉唑.

    作者:王彩玲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阿司匹林过敏致多脏器损害一例分析

    1例23岁女性患者,因体温升高两天内反复服用阿司匹林6片(0.5g/片)后出现上腹部不适,伴有恶心,并出现面部皮疹,入院治疗,患者皮疹进行性加重,发展为全身麻疹样红斑,且出现胸闷气急,查生化示ALT373U/L,AST 230U/L,TP 54.1g/L,ALB28.9g/L,患者肝功能异常和低蛋白血症,并出现下肢水肿、胸腔和盆腹腔积液,病情急剧恶化,转上级医院治疗.

    作者:沈正林;赵玉琴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干眼症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聚乙烯醇滴眼液滴眼,对照组给予0.1%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连续用药1周后评价疗效,并记录患者干眼症状的变化及记录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结果.结果 两组眼部各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组BUT较对照组明显延长.结论 聚乙烯醇滴眼液是一种治疗干眼症的有效药物.

    作者:余玮 刊期: 2012年第2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