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宏伟;邓家刚;运晨霞;侯光菡;杜军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软件,分析卢尚岭教授治疗头风病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卢尚岭教授治疗头风病的病案,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该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卢尚岭教授治疗头风病的用药经验.结果:对筛选出的86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演化得到核心组合33个、新处方9个.结论: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可用于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分析与总结.
作者:卢笑晖;单崎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复方昆丹胶囊中多种成分含量的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复方昆丹胶囊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以5,7-二甲氧基香豆素,白术内酯Ⅰ和白术内酯Ⅲ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及用量等因素的影响,优化提取条件.结果:佳提取工艺条件为8倍量75%乙醇提取3次,每次0.5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多种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均较高,适用于生产.
作者:朱莹;陈婷;赵瑞芝;阳宇;许平;王智园;黄海定;郑广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运用总量统计矩法,以HPLC指纹图谱方式,研究补阳还五汤分煎与合煎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以常规方法制备补阳还五汤分煎与合煎的提取物,并采用总量统计矩法对补阳还五汤的分煎与合煎提取物指纹图谱参数进行计算,比较参数的差异.结果:单个对照品统计矩加合参数与混合对照品统计矩参数比较可知,(-λ)T.j=1的加合性为96.21%,12σr.i=1的加合性为129.6%,平均加合性为97.47%.单味药材统计矩加合参数与药材处方液统计矩参数比较可知(-λ)T.j=1的加合性为70.50%,(-2σ)r.i=1的加合性为81.97%,平均加合性为50.55%.结论:分煎与合煎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组成存在差异,该法具有对指纹图谱进行加合性分析的功能.
作者:周晋;邓凯文;贺福元;石继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左归丸对大鼠卵巢卵泡发育与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160~170 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结合雌激素组(B组)、左归丸成药低(C组)、高剂量组(D组)、左归丸浸膏低(E组)、高剂量组(F组),各组n=10.分别灌服蒸馏水20 g·kg-1、结合雌激素混悬液65μg·kg-1、左归丸混悬液1.875,5.625 g·kg-1、左归丸浸膏相当于生药11,33 g·kg-1,每日1次,连续15d.计数大鼠卵巢各级卵泡及黄体;计算生殖器官(卵巢、子宫及阴道)脏器指数;采取酶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水平.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结合雌激素组(65μg·kg-1)、左归丸成药组(5.625 g·kg-1)、左归丸浸膏组(相当于生药33 g·kg-1),各组n=6.应用墨汁灌注法观察卵巢血管.结果:D,F,B组均可增加大鼠窦状卵泡数(21.70±10.40,15.60±2.22,15.60±8.04)个及卵泡总数(32.10±11.57,25.30±5.06,29.10±18.62)个,B~F组均可增加大鼠卵巢指数(0.68±0.11,0.55±0.05,0.68±0.08,0.61±0.10,0.68±0.03),D~F,B组均可提高大鼠血清E2水平(86.92±5.05,68.98±9.19,87.16±10.37,87.39±12.81)ng·L-1,均P<0.01或P<0.05.结合雌激素组、左归丸成药组、左归丸浸膏组的卵巢血管密度和管腔明显增大.结合雌激素组、左归丸浸膏组组可增加卵巢小血管数(13.33±2.50,13.17±3.87)个,结合雌激素组、左归丸成药组、左归丸浸膏组均可增加大鼠卵巢大血管数(33.00±5.44,34.33±8.59,35.83±7.63)个及血管总数(46.33±7.82,45.00±10.84,49.33±11.11)个,P<0.05或P<0.01.结论:左归丸可促进160~170 g大鼠卵泡发育和卵巢血管生成,其促卵泡发育作用与提高雌激素水平、增加雌激素样效应及增加卵巢血管数有关.左归丸浸膏较成药丸剂作用更明显.
作者:段恒;周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建立雷公藤醇提物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进而探讨中医经典方剂归脾汤对其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归脾汤低、中、高剂量组(4.5,9,18 g·kg-1).分别以相应剂量连续ig5 d后,再以雷公藤醇提物(3.2 mg·kg-1)ig3 d造模.检测大鼠肝病理组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SOD,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5),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肝脏病理呈脂肪性病变,肝细胞浑浊.与模型组相比,归脾汤各组均可有效降低血清ALT,AST,MDA水平(P<0.05),提高GSH-Px水平(P<0.05),中、高剂量还可提高SOD水平(P<0.05);归脾汤各组肝脏病理损伤与模型组相比较均有所减轻.结论:归脾汤对雷公藤所致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而且急性肝损伤的发生机制与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周文静;柴智;王永辉;闫润红;周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栀子在炒黄、炒焦和炒炭后脂溶性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比较栀子及炒制品的脂溶性成分组成和含量变化.结果:栀子不同程度炒制后检测到8个新产生的成分,为醇、烯、呋喃及吡喃酮类;同时有8个酸类、酯类成分检测不到或含量降低;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发生不同变化.结论:栀子炒制后脂溶性成分发生变化.
作者:曹玉娜;宋志前;曾林燕;魏征;张琳琳;刘振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方对人结肠癌多药耐药细胞HCT8/V的逆转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人结肠癌HCT8/V多药耐药细胞常规培养,5%健脾解毒方药物血清作用48 h后,MTT法检测HCT8/V细胞对化疗药敏感性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检测耐药细胞内长春新碱(VCR)药物浓度,流式细胞仪分析健脾解毒方对5-氟尿嘧啶(5-Fu)诱导的HCT8/V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健脾解毒方能增加HCT8/V细胞对VCR、顺铂(DDP)、5-Fu、吡柔比星(THP)4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4种化疗药的IC50分别从( 191.08±18.18 )mg·L-1下降到(90.13±6.33 )mg·L-1;(290.79±28.38) mg·L-1下降到(22.16±1.82) mg·L-1;(23.12±1.99) mg·L-1下降到(9.88±0.86 )mg·L-1;(26.40±2.92) mg·L-1下降到(19.41±1.48) mg·L-1;健脾解毒方药物血清作用HCT8/V细胞48 h后细胞内VCR浓度明显增高(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健脾解毒方能提高5-Fu诱导的HCT8/V细胞的凋亡率,使细胞阻滞于G1期.结论:健脾解毒方通过增加结肠癌多药耐药细胞内化疗药物浓度,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逆转HCT8/V细胞株的多药耐药性.
作者:隋华;靳宝辉;殷佩浩;范忠泽;李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苦参与白土苓配伍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小鼠体内抑瘤、镇痛、止血、抗炎四种模型,比较复方苦参注射液(含生药15,7.5,3.75 g·kg-1)、苦参注射液(含生药10.5,5.25,2.63 g·kg-1)、白土苓注射液(含生药4.5,2.25,1.13 g·kg-1)与药效的关系.结果:复方苦参注射液、苦参注射液具有明显的体内抑瘤(高、中剂量)、镇痛(高、中剂量)、抗炎(高剂量)作用和止血作用(高剂量);白土苓注射液仅有一定的镇痛(高、中剂量)、缩短凝血时间(高剂量)作用;苦参与白土苓配伍为复方苦参注射液后,可增强苦参的抑瘤作用(高、中、低剂量),可提高苦参的镇痛作用强度和作用时间,缩短凝血时间(高剂量)和出血时间(高剂量),并提高苦参的抗炎作用(高、中、低剂量).结论:苦参和白土苓配伍应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配伍应用具有合理性.
作者:张志伟;海丽娜;高志远;王金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膝和决津颗粒中β-蜕皮甾酮的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回流法和超声法提取牛膝和决津颗粒中β-蜕皮甾酮,并对提取方法进行优化;采用HPLC测定β-蜕皮甾酮的含量,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 ×250mm,5μm)色谱柱,乙腈-水(17∶83)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2 nm,柱温30℃.结果:牛膝的佳提取条件为加入15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h,决津颗粒的佳提取条件为以水为溶剂超声提取30 min;β-蜕皮甾酮的线性范围为10.37~103.7 mg·L-1,回归方程为Y=24 867X+1563(r =0.9995),牛膝和决津颗粒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98.4%,RSD分别为1.6%,1.4%(n=9).结论:方法准确可行,重复性好,可为评价决牛膝和决津颗粒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王洪明;陈炜;刘冬洁;侯晓虹;梁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决明子提取物Cassia obtusifolia extract(COE)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小鼠晶状体氧化应激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尾静脉注射STZ 130 mg·kg-1造成糖尿病模型后,分成STZ模型组、二甲双胍组(300 mg·kg-1,ig)、决明子提取物低、中、高给药组(50,150,450 mg·kg-1,ig),每组10只,每天ig1次,连续给药10 d后.检测小鼠血糖浓度和晶状体氧化应激状态相关指标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 T-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改善作用.结果:小鼠尾静脉注射STZ 7d后,诱发小鼠血糖值明显增高(P<0.01),同时造成晶状体的氧化损伤.同时与模型组相比,决明子提取物没有显示有效的降血糖作用(P>0.01),但决明子给药均能显著降低小鼠晶状体的氧化应激产物NO和MDA含量(P<0.01),同时提高晶状体的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和GSH水平(P<0.01),并提高小鼠晶状体组织内抗氧化的自由基清除系统相关酶(T-SOD和GSH-Px)的活性(P<0.01).结论:决明子提取物可以改善STZ诱导糖尿病小鼠晶状体内的过氧化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过程实现的.
作者:郑荣波;黄晓丹;何蓉蓉;李维熙;李小迪;李怡芳;栗原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在全面客观地对中医药传承模式及方法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开发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方法:该系统基于个性化需求的自助式服务平台的构建思路进行架构,以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网络科学等学科的方法和技术为支撑,围绕临床诊疗和中医传承工作中的继承、发展、传播和创新4个方面的核心需求,分别构建面向临床数据的中医诊疗信息采集模块、面向中医药本体的知识管理和服务模块、面向传承创新的隐性知识挖掘模块等几大功能模块,有效地解决了中医传承过程中的非标准化、个性化等问题.结果:通过该系统的使用,能够辅助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医师个体经验总结、青年医师学习以及新药处方发现等应用.结论:该系统丰富了传承模式,有效满足了中医传承和发展的需求.
作者:卢朋;李健;唐仕欢;陈建新;左晓晗;刘西;温少欣;高一波;杨洪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对冰片促进口服药物吸收的实验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生物利用度低是口服药物制剂经常出现的情况,选用安全有效的吸收促进剂来增加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方兴未艾.对冰片促进口服药物吸收作用的3种研究方法(在体法、体外法和体内法)的文献报道进行综述并加以探讨,分析认为,冰片对口服药物吸收的调节作用与药物分子结构和给药浓度,冰片的种类、浓度和用法等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吸收机制尚未明确.故针对水溶性差和代谢迅速的药物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冰片促进口服药物吸收的研究将为冰片促吸收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张海燕;邬伟魁;芦乾;贺娅;宋伟;李芳;杨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玉郎伞( YLS)皂苷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YLS皂苷低剂量组(2×10-2g·L-1),YLS皂苷高剂量组(4×10-2g·L-1),阳性对照维拉帕米组(5×10-7 mol·L-1).离体大鼠心脏采用Langendorff法灌流,停灌30 min再灌30 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左心室插入水囊导管,记录YLS皂苷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测定冠脉流量(CF)和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活性以及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YLS皂苷高剂量可显著改善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功能损伤,减少CK,CK-MB,LDH,LDH-1的释放和心肌组织MDA的产生,增加SOD的活性(与模型组相比,P<0.05或P<0.01).结论:YLS皂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作者:李健玲;陈兆霓;吕纪华;黄仁彬;覃斐章;张士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不完全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小儿急性发热出疹性的疑难杂症,病因至今未明,临床缺乏有效治疗方法.通过文献整理与总结,比较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对此病的认识,并对此病的认识进行文献整理与总结,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病的思路,将病程分为3个阶段,提出中西医诊断方法,对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思路进行阐述.以期提高疗效,改善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症状,缩短其病程.
作者:张彦;王军建;张林;秦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火麻仁油对衰老模型小鼠皮肤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D-半乳糖颈背部皮下注射(sc)复制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造模1h后各给药组灌胃(ig)给与不同剂量试验药物,共42 d,同时分别观察火麻仁油高、中、低剂量(12.0,6.0,3.0 mL·kg-1)对衰老模型小鼠皮肤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脂褐质(Lpf)、羟脯氨酸(Hyp)、皮肤水分含量的影响;对比各组实验动物相同部位皮肤的组织病理学形态,表皮及真皮厚度,真皮胶原纤维排列松密情况、弹力纤维面积及形态的差别变化.结果:火麻仁油高剂量组MDA,LPf平均含量分别为7.13 nmol·mg-1和0.83 μg· g-1,中剂量组MDA平均含量为7.29 nmol·mg-1,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下降(P<0.05);高、中剂量组SOD活性平均值分别为21.95 U·mg-1和21.45 U·mg-1;而Hyp含量平均值分别为8.31 μg· mg-1和7.92 μg· mg-1,它们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提高(P <0.01,P<0.05);高、中剂量组也显著升高皮肤水分的水平(P<0.01~P<0.05),低剂量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火麻仁油能改善和促进衰老模型小鼠毛发的生长,病理观察真皮厚度和毛囊数均有增加;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的数量和形态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火麻仁油能够对模型小鼠发挥抗皮肤衰老和抗氧化作用.
作者:李寒冰;马永洁;苗静静;张娟;任汉阳;李根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不同配伍对柴胡皂苷a溶出量的影响.方法:采用L8(27)正交设计法,以HPLC-DAD测定各配伍样品中柴胡皂苷a的含量,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正交设计各因素对柴胡皂苷a溶出率的影响大小为使药>佐药>臣药.单因素对其影响均有显著性差异,交互作用无显著性差异.4组分法中,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药味数分组中,各大组之内不同配伍柴胡皂苷a溶出率不同,各组间溶出率:复方>五五配伍>单煎液>六六配伍、两两配伍>四四配伍>三三配伍.结论:含有白芍、香附、川芎的配伍组中柴胡皂苷a的溶出率较低,含有枳壳和甘草配伍组中柴胡皂苷a的溶出率较高,全方组中柴胡皂苷a的溶出率高.
作者:王林林;王春艳;张丹参;张万明;王治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优选益肾膏滋制备工艺.方法: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淫羊藿苷含量、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益肾膏滋制备工艺.结果:佳制备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煎煮1.5h.结论:优选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稳定可控,可为制备其他膏滋提供参考.
作者:伍小燕;黄权芳;唐爱存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运脾消食汤合多潘立酮治疗脾虚食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60例FD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多潘立酮片,每次10 mg.3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运脾消食汤,水煎分服,1剂/d.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痊愈率观察组为77.50%,对照组为52.5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50%,对照组为77.5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上腹不适、暖气、烧心、反酸等临床症状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运脾消食汤合多潘立酮治疗脾虚食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显著,且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熊瑛;张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通窍汤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梗死并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脑血管科住院患者1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8例,治疗组采用通窍汤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饮水试验积分由(4.51±0.5)分下降至(1.78 ±1.09)分,对照组由(4.57±0.49)分下降至(3.98±0.91)分,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有效率95.5%,对照组有效率76.3%,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通窍汤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梗死并假性球麻痹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唐学敏;石景洋;魏小萌;马锐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以大黄和苍术为代表的寒、温热属性药物对生理条件下大鼠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大黄组和苍术组,每组设两个给药剂量,给药1,7,14,28 d时,用放免法检测各组动物血清和胃组织中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放射配基受体结合法检测各组动物胃组织中MTL和GAS的受体数及受体结合常数.结果:①单次给药:大黄高、低剂量组大鼠血清MTL水平降低,苍术高、低剂量组大鼠血清MTL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大黄高剂量组血清GAS水平显著性降低(P<0.05),苍术组变化不显著.大黄低剂量组GAS受体数和结合常数均明显增加(P<0.05),苍术高剂量组GAS受体数明显增加(P<0.01).两药对组织MTL水平和受体结合常数影响不显著.②多次给药:除苍术低剂量组给药7d时血清MTL水平明显升高(P<0.05)外,二者对血清MTL水平影响均不显著;大黄低剂量组在给药7d时血清GAS水平显著下降(P<0.05),苍术低剂量组略有升高.二者给药14,28 d对血清GAS水平影响均不显著.二者各给药周期对大鼠胃组织MTL,GAS受体结合常数影响均不显著,仅影响受体数.其中给药28 d时大黄高剂量组、14d时苍术高、低剂量组大鼠胃组织MTL受体数明显增加,给药14 d时大黄剂量组和苍术高剂量组、28d时大黄、苍术高、低剂量组大鼠胃组织GAS受体数明显增加.结论:①二者对大鼠血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差异主要体现在给药1次后,表现为对大鼠血清MTL水平的作用趋势相反.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两者对血清MTL和GAS水平的影响趋势逐渐相近.②二者对大鼠胃组织激素水平的影响差异主要体现在给药28 d时对胃组织GAS水平的影响相反.③二者对胃组织受体的影响趋势相近,均可增加大鼠胃组织GAS受体数,不影响受体结合常数.
作者:高杰;曹春雨;贺蓉;徐启华;彭博;黄璐琦;李建荣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