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重建钢板治疗肱骨远段骨折17例临床观察

赵强;严伟;余泳

关键词:肱骨骨折, 内固定, 重建钢板
摘要:肱骨骨折内固定可选择髓内钉、普通肱骨钢板或锁定钢板,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1].我院骨科2008年6月-2011年12月采用双重建钢板治疗肱骨远段骨折17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阿替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笔者对部分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心力衰竭患者加用小剂量阿替洛尔(氨酰心安)治疗,收到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彩云;万里;张涛;苏秀霞;张茜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DIC)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53例随机分为DCI组32例和未发生DCI组121例.对比2组性别、发病年龄、发病时有无意识丧失、入院时Hunt-Hess评分、Fisher评分、脑室外引流率及动脉瘤处理情况.结果 DCI组女性、发病时意识丧失、Hunt-Hess 4~5级、Fisher 3~4级及需脑室外引流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未发生DC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发病时症状重、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较多者易发生DCI.

    作者:郑宇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影响护生角色行为适应的因素及对策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是护生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是护生向护士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1].护生从护校生活到医院实习,会面临环境陌生、工作负荷大、理想与现实落差大、患者投诉等各方面的压力,使护生角色适应有一定困难.而此阶段能否顺利适应角色并完成实习任务,对今后工作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笔者对护生角色行为适应的因素进行探讨,并给予相应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叶小琴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12例临床观察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60~70岁中老年人中约1/3有骨质疏松症,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半数以上有骨质疏松症[1].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是骨吸收和骨重建失衡的结果.帕米膦酸二钠属第2代二膦酸钠盐类药物,为破骨细胞活性抑制剂,现临床上多用于治疗乳癌、肺癌或肾癌等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的大量骨溶解.我所近4年来采用帕米膦酸二钠治疗骨质疏松症12例疗效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彭德尚;刘和叶;付慧兰;徐光辉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Ⅱ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低血糖反应的临床分析和预防

    低血糖反应是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Ⅱ型糖尿病以老年患者居多,老年人更易发生低血糖症,且发生后症状不典型,如处理不及时,可引起脑功能损害,严重者发生昏迷甚至死亡.本病临床上易误诊,若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可危及生命或造成不同程度的心脑等重要脏器的损害[1].笔者对该院2010年2月-2011年12月老年Ⅱ型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丽娟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干预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T2DM)占90%.T2DM具有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缺陷的双重机制,初诊的T2DM患者平均B细胞功能已丧失50%左右[1],随着病程的发展及病情波动的不稳定,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逐渐衰竭导致体内胰岛素不足,血糖波动不稳定,糖尿病的并发症过早出现,所以大部分患病时间长的T2DM患者需使用外援性胰岛素治疗.

    作者:滑丽美;周立颖;邱建宏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中药饮片质量下降的原因分析和改进对策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按中医药理论和炮制方法,经加工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其质量与临床医疗效果息息相关.本文对中药饮片在生产、流通和使用等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华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胫骨穿刺骨髓腔输液在危重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胫骨穿刺骨髓腔输液在危重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及优势.方法 对49例危重患者采用胫骨近端穿刺骨髓腔输液并给予抢救药物.分析其效果.结果 49例危重患者在循环衰竭外周静脉建立困难时,采用胫骨近端穿刺输液,均能在40~150s内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结论 经胫骨近端骨髓腔穿刺输液在危重患者急救中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为抢救赢得了时间,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作者:罗斌;梁隆斌;徐尚刚;余明海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晚期妊娠羊水过少分娩方式探讨

    目的 探讨晚期妊娠羊水过少患者的分娩方式.方法 随机抽取晚期妊娠羊水过少分娩产妇病历225例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非羊水过少分娩产妇病历955例为对照组.对2组作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的分娩方式差异.结果 研究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经阴道分娩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晚期妊娠羊水过少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

    作者:宁丰;肖相云;宁思婷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我院2011年口服降糖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对该院2011年住院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该院2011年住院患者口服降糖药的用药频度(DDDs)、销售金额、日用药金额(DDC)及销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2011年住院患者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排序前3位为阿卡波糖、瑞格列奈、二甲双胍;DDDs排序前3位为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瑞格列奈;格列本脲DDC值低;二甲双胍销量位列第一.结论 该院口服降糖药应用情况较为合理.

    作者:李志勇;陈丽莲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

    创伤性休克是由于创伤引起机体内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生理病理过程[1,2].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救治过程中,需给予及时的急救及护理,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而恰当的护理措施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卫伟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静脉留置针输液法的教学实践及体会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代用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刺激小、安全迅速、易于操作、便于固定、减少护士工作量、减少患者痛苦及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等优点[1].特别是在部队运送伤员过程中,对静脉输液的伤员可有效防止穿刺针脱出,为确保静脉通道液路通畅创造条件.近年来我校培训对象转变为基层部队护理士官,从2008年开始笔者在护理技能教学内容和技能训练侧重点上进行了改革,在静脉输液教学中增加了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方法的技能训练,为其在基层部队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并收到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雅丽;寻丽彬;胡宝军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急性胃穿孔的手术治疗

    急性胃穿孔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1],造成胃穿孔的原因很多,包括外伤性穿孔、癌性穿孔和溃疡性穿孔.如治疗不及时会造成全腹膜炎,严重时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2],所以对该疾病应引起重视.笔者对2009年2月-2011年7月急性胃穿孔患者80例进行手术治疗,收到较为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新明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临床路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0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取传统医疗护理模式.对比2组治愈率、康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种类.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康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种类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肺炎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可提高治愈率、缩短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俊兰;桂红;董会民;李增欣;朱玉欣;胡雅萍;马倩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贝那普利组和氨氯地平组各42例.联合用药组给予贝那普利片10mg+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治疗,贝那普利组给予贝那普利片20mg治疗,氨氯地平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24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血压和24h尿微量白蛋白下降程度较单独用药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可有效控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明显的肾脏保护作用,较单一用药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春宁;陈经云;周善存;潘文利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老年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目的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的数据库及网络架构,开发和构建适合基层医院使用的老年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监控软件系统,促进老年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运用Delphi 7.0开发工具,采集医院信息系统中老年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有关数据,设计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依据、联合用药、预防用药等查询功能,对临床老年人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有效监控.结果 从2011年8月-2012年5月,各病区老年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前期相比,各种指标均有较大的改进.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从42.77%降至28.35%,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了8.39%,预防用药比例下降了16.78%,联合用药比例从56.83%降至39.12%.结论 该系统使用方便、快捷,为临床老年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作者:钱慕仪;梁汉昌;王君宁;黄健华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予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联合庆大霉素治疗.30d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高于对照组的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能极大提高溃疡愈合率并降低溃疡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勤梅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羊水栓塞6例临床诊断与分析

    目的 探讨羊水栓塞(AFE)的早期诊断及处理原则.方法 对医院6例发生羊水栓塞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AFE患者中,发病诱因:子痫前期(重度)1例,过期妊娠1例,前置胎盘1例,巨大胎2例,瘢痕子宫1例.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恰当的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DIC的分期不是绝对的,三期可能有重叠或交叉现象,对突然出现原因不明呼吸困难、发绀及胸闷等心肺功能障碍的孕产妇,应高度警惕羊水栓塞的可能.同时予抗休克、纠正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处理.

    作者:李咏梅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肺源性心脏病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抗感染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为(15±4)d短于对照组的(2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参麦注射液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东霞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护理干预在角膜溃疡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角膜溃疡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58例角膜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观察2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高于对照组的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角膜溃疡患者的预后.

    作者:郑琼跃 刊期: 2012年第2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