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数码互动显微技术在血液检验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高英

关键词:数码互动, 显微系统, 血液检验学
摘要:目前,数码互动显微技术在医学形态教育界倍受青睐,是形态教学领域的一项革新与突破[1].血液检验学是医学检验专业主要课程之一,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由于理论较抽象,它对学生的形态学知识及综合分析能力有较高要求[2].血液检验学实验教学过程需借助显微镜来观察血细胞的形态,培养学生对血细胞的辨认与分析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随着我院HDM2006数码网络型显微互动实验室的建成,它将观察、示范、讲解、问答、测试和监控等环节有机地接合起来,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形态教学模式,显著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和效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饮片质量下降的原因分析和改进对策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按中医药理论和炮制方法,经加工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其质量与临床医疗效果息息相关.本文对中药饮片在生产、流通和使用等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华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锁定加压钢板小切口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小切口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0例采取锁定加压钢板小切口入路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7~18个月,患者无并发症发生,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3.8个月.30例患者:优秀14例(46.7%),良好11例(36.7%),一般3例(10.0%),差2例(6.7%),总有效率为93.3%.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小切口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可减少和消除骨折部位的血肿,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极大地促进了骨折的愈合.

    作者:叶银静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中医综合治疗梅尼埃综合征的临床护理

    梅尼埃综合征又称耳源性眩晕、迷路积水,是由内耳膜迷路水肿引起的,以突然发作的旋转性眩晕、耳鸣、耳聋等耳蜗症状及恶心、呕吐、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表现的疾病.因其病因复杂,为反复发作或持续性发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疑难病.2010年1月以来我院对梅尼埃综合征患者57例进行中医综合治疗,并给予优质的临床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晓莉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社区老年人护理需要与对策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生活活动能力等逐步下降,他们更需要在自己生活的社区内获得方便、经济的医疗保健服务.他们对医疗、保健及生活服务的需求大大超过其他人群,而我国由于经济欠发达,社会福利及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远不能满足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老年人的社区医疗保健及护理值得广泛关注.

    作者:许腊梅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早期急诊手术治疗嵌顿性痔的临床观察

    自2008年始我科采用早期急诊手术治疗急性嵌顿性痔22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嵌顿性痔患者22例,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25~68岁;发病时间<3d 12例,3~5d 5例,>5d 5例.致病因素有进食辛辣食物、饮酒过多、大便干结困难及剧烈咳嗽等.临床表现为肛门剧烈疼痛,肛缘充血水肿,内痔核脱出肛门外且肿胀,手法不能回纳肛内,大多伴有血性渗出及黏膜糜烂.其中伴发小便困难4例,伴发绞窄性坏死2例.

    作者:万先彬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健康干预探讨

    消化内科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及新兴的纳米技术在消化病领域不断交叉与渗透,消化疾病谱也会随之改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笔者结合当今消化疾病研究的发展趋势,现对我国消化内科健康干预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叶宝铭;梁庭芳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通心络胶囊辅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合并高黏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辅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合并高黏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TIA合并高黏血症患者50例给予通心络、拜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1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50例患者基本治愈23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恶化2例,总有效率为90.0%;本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通心络胶囊辅治TIA合并高黏血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子春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静脉留置针输液法的教学实践及体会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代用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刺激小、安全迅速、易于操作、便于固定、减少护士工作量、减少患者痛苦及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等优点[1].特别是在部队运送伤员过程中,对静脉输液的伤员可有效防止穿刺针脱出,为确保静脉通道液路通畅创造条件.近年来我校培训对象转变为基层部队护理士官,从2008年开始笔者在护理技能教学内容和技能训练侧重点上进行了改革,在静脉输液教学中增加了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方法的技能训练,为其在基层部队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并收到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雅丽;寻丽彬;胡宝军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奥沙利铂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女,47岁.因降结肠癌术后5个月,拟行第4次化疗于2012年1月21日入院.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神志清楚,体温36℃,脉搏8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0/70mm Hg.精神可,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正常,心率88次/min,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外形正常,腹部可见一长约12cm陈旧手术瘢痕,肋下未触及肝脾,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二便正常.

    作者:高大蓉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老年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目的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的数据库及网络架构,开发和构建适合基层医院使用的老年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监控软件系统,促进老年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运用Delphi 7.0开发工具,采集医院信息系统中老年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有关数据,设计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依据、联合用药、预防用药等查询功能,对临床老年人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有效监控.结果 从2011年8月-2012年5月,各病区老年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前期相比,各种指标均有较大的改进.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从42.77%降至28.35%,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了8.39%,预防用药比例下降了16.78%,联合用药比例从56.83%降至39.12%.结论 该系统使用方便、快捷,为临床老年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作者:钱慕仪;梁汉昌;王君宁;黄健华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 将失眠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各40例.治疗组予以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对照组仅予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失眠有较好的疗效,且能减轻酒石酸唑吡坦片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伟河;刘琼;林贵喜;姚键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老年患者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心电图对长R-R间期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行动态心电图检测的老年患者102例,分析导致其R-R间期长的原因及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 102例患者中,房性早搏未下传(27.5%)、二度Ⅰ型房传导阻滞(13.7%)、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13.7%)、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10.8%)是引起老年患者长R-R间期心电图改变的主要原因.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测对老年患者长R-R间期的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正确判断各类心电图的改变,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效率.

    作者:谭振朝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全程陪伴责任助产模式与传统服务模式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全程陪伴责任助产模式与传统服务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行全程陪伴责任助产模式分娩的初产妇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传统服务模式下分娩的初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产程、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全程陪伴助责任产模式优于传统服务模式,有利于母婴健康和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作者:胡双英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负压置换治疗儿童鼻窦炎的护理体会

    鼻窦炎是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并发症.因病程长、易复发,常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导致其休息及生活困难,影响学习,造成生活质量下降.负压置换疗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费用低、用药安全、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已成为儿童慢性副鼻窦炎的常用疗法[1].2011年1-12月我院门诊行鼻窦负压置换治疗儿童鼻窦炎378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莉娜;潘娴;韦秋瑜;覃桂姣;甘柳萍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相邻椎体发生骨折的情况.方法 对OVCF患者32例行PVP,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透视引导下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注入骨水泥.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其疗效及相邻椎体骨折发生情况.结果 32例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中骨水泥渗漏至椎间隙内5例,椎旁4例.32例患者中骨折38椎体,行PVP治疗22个椎体,行球囊扩张(PKP)治疗16个椎体.对伤椎术前高度与术后高度测量值、Cobb角进行比较,行PVP治疗者手术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行PKP治疗者有明显差异(P<0.05).疼痛再发患者5例,其中3例经MRI证实手术相邻椎体发生新鲜骨折.结论 对OVCF患者行PVP安全有效,但注入骨水泥后应力集中、骨水泥渗漏椎间隙等因素增加了术后相邻椎体再次发生骨折的危险.

    作者:宋晋刚;苗艳;崔易坤;尹振宇;黄海锋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短程化疗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对肝功能的影响及处理

    目的 探讨抗结核治疗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肝功能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方法 将500例肺结核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阳性患者156例作为HBVM阳性组,另将HBVM阴性患者344例作为HBVM阴性组.HBVM阳性组又分为3个亚组,其中Ⅰ亚组(HBsAg、HBeAg、HBcAb阳性,余阴性)52例,Ⅱ亚组(HBsAg、HbeAb、HbcAb阳性,余阴性)56例,Ⅲ亚组(HBs-Ab外,1或2项阳性)48例.分析2组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 HBVM阳性组肝功能损害率为45.5%高于HBVM阴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亚组肝功能损害率高于Ⅲ亚组(P<0.05).HBVM阳性组全身乏力、恶心呕吐、腹胀、纳差、巩膜黄染、肝脾肿大发生率高于HBVM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M阳性组ALT、TBIL及DBIL水平均高于HBVM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M阳性组肝功能损害出现时间短于阴性组,恢复时间长于HBVM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结核治疗中HBVM阳性患者发生肝功能损害比率明显增加,损害程度也明显增高,因此在抗结核治疗前检查HBVM及肝功能十分必要,之后密切监测肝功能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处理.

    作者:陈恩泰;何晴;苏丽芳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贝那普利组和氨氯地平组各42例.联合用药组给予贝那普利片10mg+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治疗,贝那普利组给予贝那普利片20mg治疗,氨氯地平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24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血压和24h尿微量白蛋白下降程度较单独用药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可有效控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明显的肾脏保护作用,较单一用药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春宁;陈经云;周善存;潘文利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12例临床观察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60~70岁中老年人中约1/3有骨质疏松症,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半数以上有骨质疏松症[1].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是骨吸收和骨重建失衡的结果.帕米膦酸二钠属第2代二膦酸钠盐类药物,为破骨细胞活性抑制剂,现临床上多用于治疗乳癌、肺癌或肾癌等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的大量骨溶解.我所近4年来采用帕米膦酸二钠治疗骨质疏松症12例疗效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彭德尚;刘和叶;付慧兰;徐光辉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糖尿病足感染细菌培养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患者感染细菌常见类型及耐药情况,探讨可能影响愈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集糖尿病足患者73例病灶的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同时查糖化血红蛋白并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 73例患者中,细菌培养阳性59例,阳性率为80.8%;共得到70株菌株,革兰阳性(G+)球菌32株(45.7%),耐药菌株22株(68.8%);革兰阴性(G-)杆菌34株(48.6%),耐药菌株6株(17.6%).糖尿病足D期患者细菌混合感染率为19.6%明显高于B期的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均值为(9.07±2.18)%.结论 对糖尿病足患者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同时重视血糖控制、积极改善局部血运才能真正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预后.

    作者:温志刚;郑亮;林小玲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2009~2011年我院分娩早产儿状况及护理

    目的 了解该院住院分娩新生早产儿现状.方法 对2009-2011年该院住院分娩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9-2011年,该院住院分娩新生儿14 860例,早产儿922例,发生率为6.20%;其中,2009年住院分娩新生儿3947例,早产儿206例,发生率为5.22%;2010年住院分娩新生儿5098例,早产儿327例,发生率为6.41%;2011年住院分娩新生儿5815例,早产儿389例,发生率为6.69%.结论 早产儿发生率呈上升发展趋势,应加强围生保健工作,降低早产儿发生率,提高人口出生素质.

    作者:黎秋波 刊期: 2012年第2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