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左旋咪唑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刘英

关键词:盐酸左旋咪唑片, 溶出度, 质量控制
摘要:目的 建立盐酸左旋咪唑片的佳溶出度方法.方法 采纳《中国药典》2005年版盐酸左旋咪唑片的溶出介质,通过对转速和取样时间的选择,确定盐酸左旋咪唑片的溶出度方法,同时对方法的回收率和线性进行考察.结果 回收率为100.1%,相对标准偏差(RSD)=0.5%(n=5).结论 本方法符合溶出度方法的建立原则,可控制盐酸左旋咪唑片的内在质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慢性并发症,2种疾病并存是引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等致死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在有效控制糖尿病基础之上,对高血压给予积极治疗,有利于减少血管损伤并发症,心血管疾病的发生[1].为此本文将探究选择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20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经临床综合治疗,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邹永红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麻疹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

    人体通过麻疹病毒( measles virus)的感染所引发的一种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在临床上称为麻疹.全身性斑丘疹、结膜炎、高热、心率加快、口腔麻疹黏膜斑、咳嗽、腹泻等是麻疹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症状表现,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产生肝功能损坏、心肌炎、喉部发炎、脑炎及支气管炎等严重并发症[1].目前对于麻疹病毒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对人体进行麻疹疫苗的注射,随着该方法的普及,我国低龄人群的麻疹发病率正在逐年降低.麻疹的发病趋向大龄化,并且患者在临床症状方面的表现也出现了很大变化,这样容易导致误诊、漏诊现象的产生,从而使患者的病情加重,甚至产生并发症[2].以下对于2008年6月- 2010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麻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对治疗、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

    作者:熊琼春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医院药库管理

    药库管理是医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的严格与否直接影响药品质量及临床治疗效果.加强药库管理、保证药品质量、控制药品积压、加快资金周转是药库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

    作者:张茜;李涛;张涛;苏秀霞;徐赟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环氧化酶-2与金属基质蛋白酶-9在侵袭性垂体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侵袭性垂体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为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侵袭性垂体瘤36例、非侵袭性垂体瘤28例中的COX-2、MMP-9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以及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COX-2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强阳性表达率和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8%、91.7%,高于在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10.7%、57.1%;MMP-9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强阳性表达率和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86.1%,高于在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14.3%、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侵袭性垂体腺瘤中COX-2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COX-2、MMP-9对侵袭性垂体瘤生长过程均有促进作用,并相互促进.

    作者:董晓辉;王春生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老年痴呆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老年痴呆症又名阿尔茨海默病,是发生在人类老年前期及老年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觉空间辨认、自身情绪控制等方面的障碍.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大脑皮质萎缩,并伴有β-淀粉样蛋白沉积,神经原纤维缠结,大量记忆性神经元数目减少,以及老年斑的形成.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或逆转疾病进展的治疗药物[1].

    作者:梅艳;王虹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将6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仅实施常规的护理指导;观察组则实施制定的健康教育计划.比较2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对COPD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患者对COPD的认知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杨娟;张金龙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心力衰竭常用药物致药源性疾病的预防对策

    200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 ESC)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器械治疗指南肯定了6类药物对心衰治疗有益,其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4类药物经临床试验证实可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降低全因病死率和心血管病死率与发病率;而利尿剂和强心药虽不能改善预后,但能改善心衰的症状,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且长期应用不会对病死率产生不良影响[1].但上述药物在治疗心衰的同时也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导致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孙树印;李文;李慧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长托宁与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8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长托宁与阿托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 80例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取长托宁肌肉注射,对照组采用阿托品静脉注射.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给药次数、住院时间上及不良反应上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长托宁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抗胆碱药物阿托品,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淑梅;付印;苏秀霞;王聪;刘玉晶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30例需手术治疗的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观察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开始进食时间、离床活动时间.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开始进食时间、离床活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安全可靠.

    作者:陈勇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肺栓塞护理体会

    肺栓塞是肺动脉及其分支被血液和其他类型的栓子堵塞引起肺循环障碍的病理生理综合征[1 ],栓子的来源可以是血栓、脂肪空气或其他外来物质.在美国,每年约有70万例患者患病,其中有20%死亡,占死因的第3位[2].临床工作中具有高发病、高误诊、高病死的特点,近年来,随着诊断水平和治疗水平的提高,急性肺栓塞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使得抢救成功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病死率下降.笔者于2008年3月-2011年12月,对本科收治14例诊断肺栓塞的病例,经过积极抢救治疗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伟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男性乳腺癌29例治疗体会

    男性乳腺癌是一种临床少见的恶性肿瘤.有文献报道发病率为乳腺癌的0.38%~1.5%,平均1%[1].发病平均年龄60岁,较女性高出6 ~11岁,且60岁以上占34%.2006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共收治男性乳腺癌29例,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9例患者年龄42 ~ 81岁,中位年龄58岁.

    作者:雷双根;谢春伟;余小芬;杨世昕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疗进展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是颅脑外伤后相对较少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0.17% ~ 1.01%,约占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的75%[1,2].随着病情的进展,TCCF会导致功能障碍,例如失明及偏瘫,部分病例进展迅速,短期内导致神经功能的不可逆损害,甚至在短时间内死亡[3].本文主要就TCCF的诊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文雯;张紫寅;郭海志;刘旭东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全程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作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以气流受限为特征气流受限不能完全逆转的一类疾病[1],临床上常伴有咳嗽、咯痰、气喘等症状.由于吸烟、感染、大气污染等因素使COPD呈上升趋势.大多COPD患者缺乏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因此为了有效提高COPD患者的健康预防知识,特对COPD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健康教育,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绪荣;安淑霞;陈雪芹;郭彦菊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肥胖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 2011年12月肥胖患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1 13例,探讨肥胖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13例肥胖患者[体质量指数(BMI)>30kg/m2],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或卵巢囊肿切除术(子宫肌瘤67例,卵巢囊肿46例).年龄30 ~57岁.合并有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疾病52例(ASAⅢ级),均经内科会诊治疗后行择期手术.

    作者:赵兵;李景娅;刘树刚;苏秀霞;齐生伟;任国庆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药物化学教学研究

    药物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药学专业必修课,涉及到药理学、生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有机化学等专业,特别是与有机化学、药理学联系更加紧密.而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有机化学是其学习药物化学的软肋,因为药学专业用的有机化学有许多内容并未涉及,此外药物化学各个章节中涉及到的药物种类繁多,结构各异,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1].教师则为了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采用填鸭式教育,学生只能以记忆为主,来不及吸收和消化,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对药物化学课程进行了教学研究和初步探索.

    作者:曹轩;唐国涛;彭翔;喻翠云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血小板假性减少原因分析

    血细胞分析仪具有快速、方便、重复性好、工作效率高等优点,但由于自身检测原理的限制以及血小板易凝集、易破碎和易聚集的特点,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经常会遇到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现象,为了给临床提供客观、可靠、准确的数据,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现将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假性减少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翟秀英;侯衍丽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干髓术治疗后牙牙髓炎远期疗效观察

    干髓术是后牙牙髓炎的一种治疗方法,其远期疗效报道不多.笔者对2009年1~12月行干髓术治疗病例的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共87例90颗牙,男45例,女42例,年龈25 ~ 73岁;第1磨牙14例,第2磨牙70例,第3磨牙6例.

    作者:孟宪清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冠心病的运动疗法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运动疗法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冠心病患者78例,根据患者病情给予不同的个体化运动疗法,在运动治疗前后采用SF-36简明量表评估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运动治疗后,患者的活力/精力、综合健康情况评分高于运动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疗法可以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玉兰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

    人工心脏起搏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脉冲电流,通过导线和电极的传导刺激心肌,使其兴奋收缩,从而代替正常心脏起博点,治疗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1 术前护理1.1 根据不同的病情进行护理和治疗如心脏功能不强者,可制定适当的活动计划,调节饮食,睡眠障碍的应给予地西泮片口服,以保证充分的睡眠.

    作者:麻丽娜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盐酸胺碘酮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胺碘酮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3例发作频繁的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在规范治疗原发病及有效抗凝治疗基础上单用盐酸胺碘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贝那普利治疗.2组均治疗随访1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9%,高于对照组的76.6%,且治疗后左心房内径小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胺碘酮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阵发性房颤,对预防房颤的复发和持续性房颤的发生疗效显著,并能缩短左心房内径,延缓左心房扩大,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盐酸胺碘酮.

    作者:张健;石文静;孙玉香;代汝佃;朱晓晨 刊期: 2012年第2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