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红花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徐庆锋

关键词:红花注射液, 前列地尔, 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
摘要:目的 探讨红花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DN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均予基础糖尿病治疗外,治疗组给予红花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仅予前列地尔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微量白蛋白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改善,且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红花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在DN的防治和延缓中有协同作用,临床疗效较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是一种常见现象且病死率极高,本文通过分析精神病患者自杀的特点、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以预防和减少自杀行为,促进社会和谐.医护工作者要多学习,了解发病原因和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心与心的治疗和沟通,使患者快速回复和进入社会,保护生命,减少死亡悲剧的产生.

    作者:丰淑君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氢化可的松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探讨氢化可的松乳膏的制备过程及质量控制.方法 以氢化可的松为主药制备乳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乳膏中氢化可的松的含量.结果 氢化可的松在242nm处有大吸收.氢化可的松的平均回收率为100.09%,RSD为0.17%.结论 该乳膏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性质稳定,质量可控,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锦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局部药液注射联合针刀微创治疗骨刺性跟痛症280例疗效观察

    骨刺性跟痛症是骨科门诊常见的足部疾患,治疗方法有针炙、理疗、中药足浴、局部药液注射、外科手术、针刀术等.但这些治法常复发,患者痛苦较大.2005-2011年笔者采用局部药液注射联合针刀综合治疗骨刺性跟痛症280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于西平;李会杰;李特;刘军峰;李广;冯奇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BD静脉留置针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BD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其优点是柔韧性好、管壁光滑、管径粗、扭曲后易恢复、不易穿针,既保证了术中需要的流量又避免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因其是生物材料制成,可随着血液的温、湿度进一步软化,减少对血管壁的机械刺激;导管的V型尾端,方便连接输液管、静脉推药和封管,易于操作和固定,尤其与三通管相连接,方便了术中给药,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给危重患者抢救和休克患者输血补液提供有效的治疗通道;手术结束时可带回病房继续使用,给患者带来极大方便.现将术中应用套管针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解红樱;杨雪梅;吴跃华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儿科住院患者600例抗菌药物使用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该院儿科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抽取该院2007年2月-2010年10月住院部儿科病历600份,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600份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470份,使用率为78.3%,其中二联用药率为240份(51.1%),三联用药16份(3.4%).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32份,占被抽查病历的5.3%.结论 该院儿科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情况,有待改进.

    作者:张秀英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老年性糖尿病患者不良心理分析和护理干预体会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老年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60~80 岁为糖尿病高发期[1].笔者对我院内科近年收治的老年性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进行测试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作者:储小丽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护理安全管理探讨

    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基础,是优质服务的关键,也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重要环节[1].护理安全是指护理服务全过程中,不因护理失误或过失而使患者的机体组织、生理功能、心理健康受到损害,甚至发生残疾或死亡[2].怎样做好护理安全管理,是每位管理者应当认真思索的问题.

    作者:刘建红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个体化护理体会

    随着国民寿命明显延长,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股骨颈骨折是骨科常见病之一,且老年人群的发病率一直较高.老年患者由于社会生理心理的变化和合并症较多,临床诊治和护理较棘手.我院近年来对股骨颈骨折高龄患者96例围术期实施个体化护理,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芳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某院门诊处方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探讨

    目的 探讨某院门诊处方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及预防措施.方法 调查3850张西药处方抗生素应用情况.结果 3850张处方中应用抗生素处方1570张(40.78%);抗生素处方用药例次占居前3位的分别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口服抗生素820张(52.23%),静脉注射610张(38.85%),肌内注射140张(8.92%).1570张抗生素处方中不合理应用85例(5.41%):无适应证使用抗生素37例、用法用量不合理28例、联合用药不合理11例、抗生素使用档次过高9例.结论 该院门诊处方的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尚存在不足之处,应严格抗生素合理应用管理,加强抗生素的合理、加强检查与监督,不断提高抗生素的应用水平.

    作者:戴广文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84例分析

    目的 探讨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发生规律和特点.方法 对184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4例ADR中,由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居首位137例(64.0%);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常见183例(52.7%);严重的ADR 16例(8.7%);由静脉滴注给药引起ADR多[167例(78 0%)].结论 ADR监测工作仍需努力改进,报告的例数和质量有待提高;加强合理用药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不断提高用药安全和ADR监测技术.

    作者:罗丽清;刘厚东;黄斌学;姚波林;曾春生;莫锦伦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硝酸咪康唑治疗小儿皮肤真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硝酸咪康唑对治疗小儿皮肤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皮肤念珠菌感染患儿78例随机分为A组46例和B组32例.A组患儿使用硝酸咪康唑治疗;B组患儿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10万U/ml)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耐受性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耐受性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硝酸咪康唑治疗小儿皮肤真菌感染效果显著、耐受较好、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同强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腹腔镜治疗肝血管瘤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6例肝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切肝时间、术中出血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SA)评分、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切肝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腹腔镜治疗肝血管瘤创伤小,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耀刚;周春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镇痛对分娩的影响.方法 将初产产妇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分娩镇痛;对照组采用常规经阴道顺产分娩,未行分娩镇痛.比较2组各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结果 治疗组总产程、第一和第二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第三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和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镇痛应用于分娩镇痛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玉兰;廖建玲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瘢痕子宫产妇中期药物引产的护理和体会

    随着意外妊娠和计划生育的要求及剖宫产率的上升,需引产的瘢痕子宫产妇比例逐年升高.我院妇产科近年来共收治行中期药物引产的瘢痕子宫产妇10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举措和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蒋海燕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 评价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该院1030份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该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单药使用、二联用药、三联用药分别占:74.56%、21.65%、3.79%;不合理用药类型有选药不当、药理拮抗、溶媒不当.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不合理现象,部分药品日均费用偏高,抗菌药物的使用需进一步规范.

    作者:崔晶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我院2009-2011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与思考

    目的 分析该院2009-2011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和分布情况.方法 对该院抗菌药物ADR报告102例按性别年龄分布、抗菌药物种类、ADR临床表现、给药途径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并分析其发展趋势.结果 102例抗菌药物ADR报告中涉及的抗菌药物有9大类,29个品种;其中,头孢菌素类居首位,其次是喹诺酮类;以静脉给药为主;主要ADR损害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消化系统损害等.结论 医疗机构必须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及其ADR的监测,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陈清霞;吕永丰;梁丹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产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产后1~2个月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发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与产后使用大量止血药物和产后恢复期间活动过少有关,产妇在产褥期常闭门不出甚至卧床不起,活动量减少,血液循环速度减慢,构成了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本文探讨产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钰;赵金荣;李金凤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急性肠胃炎患者14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78例和对照组70例.2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肠胃炎疗效确切、患者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云建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危重新生儿转运的护理体会

    危重新生儿的急救包括现场急救、路途转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3个方面.这3方面必须紧密配合才能发挥出很好的抢救效果,才能提高成活率、减少伤残率.因此,危重新生儿的转运是新生儿急救工作的重要环节[1].基层医院抢救技术力量薄弱,抢救设备、监护仪器缺乏,危重新生儿需转入上级医院诊治.我科室有专业的新生儿医护人员、转运设备、快捷的通信网络,形成了危重新生儿院前急救和转运团队.现将转运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英华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尿路感染54例临床治疗观察

    尿路感染是指病原体侵犯尿路黏膜或组织引起的尿路炎性反应.本病好发于育龄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 8,解剖因素(女性尿道相对短,肛门距离尿道口近)可能是女性尿路感染比男性更普遍的原因.治疗以消灭病原体、控制临床症状、去除诱发因素及防止复发为主.笔者对2011年2月-2012年2月尿路感染患者54例采用药物治疗控制感染,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建渝 刊期: 2012年第2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