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转运呼吸机在机械通气患者转运过程中的效果观察

黄庆

关键词:转运呼吸机, 机械通气
摘要:目的 比较Shangrila510转运呼吸机和IMPACT750多功能便携式呼吸机在机械通气患者转运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Shangrila510组和IMPACT750组各40例.转运时Shangrila510组使用Shangrila510转运呼吸机;IMPACT750组使用IMPACT750多功能便携式呼吸机.比较2组转运前后呼吸、心率、血气分析变化.结果 80例患者中出现病情变化4例,其中因恶性心律失常死亡2例,积极抢救后好转2例,其余患者在转运前后呼吸、心率、血气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功能便携式呼吸机在机械通气转运中效果较好,但使用中应据患者病情调整呼吸模式并定期对呼吸机进行维护,是安全、有效使用该设备的关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厄贝沙坦口服致急性全身性黄疸1例

    急性全身性黄疸是指短时期内血清中胆红素的浓度升高,使巩膜、黏膜、皮肤、体液和其他组织黄染的现象.正常血清总胆红素为1.7~17.1μmol/L;当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时,临床上无肉眼可见的黄疸,称为隐性或亚临床性黄疸;当总胆红素≥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见到肉眼黄疸.急性全身性黄疸常见于肝胆疾病,但其他系统疾病也可出现[1].笔者应用厄贝沙坦片控制血压,在治疗1例脑出血昏迷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时,仅服用150mg后即出现急性全身性黄疸,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平;鲁铁凝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影响及效果.方法 将社区高血压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在药物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常规家庭护理,观察组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及治疗依从性、知晓率和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2组血压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血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依从性、知晓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建芬;张晓强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女性慢性盆腔痛568例临床分析

    慢性盆腔痛是指时间≥6个月的非周期性盆腔疼痛,在妇科门诊就诊患者中占较大比例,是妇科门诊常见疾病之一.本文通过对本院568例慢性盆腔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引起慢性盆腔痛的原因,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赵金华;姜孔娣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某院门诊处方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探讨

    目的 探讨某院门诊处方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及预防措施.方法 调查3850张西药处方抗生素应用情况.结果 3850张处方中应用抗生素处方1570张(40.78%);抗生素处方用药例次占居前3位的分别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口服抗生素820张(52.23%),静脉注射610张(38.85%),肌内注射140张(8.92%).1570张抗生素处方中不合理应用85例(5.41%):无适应证使用抗生素37例、用法用量不合理28例、联合用药不合理11例、抗生素使用档次过高9例.结论 该院门诊处方的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尚存在不足之处,应严格抗生素合理应用管理,加强抗生素的合理、加强检查与监督,不断提高抗生素的应用水平.

    作者:戴广文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戊酸雌二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用于围绝经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戊酸雌二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用于围绝经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有围绝经期症状患者59例采用戊酸雌二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E2、FSH、子宫内膜厚度等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戊酸雌二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用于围绝经期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维娜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门诊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该院门诊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25 422张处方,统计应用中药注射剂患者的年龄、诊断、用药品种、类别、科室等,以药品说明书及<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要求为依据,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该院门诊中药注射剂处方3096张,占门诊处方的12.18%.1~18岁年龄段使用中药注射剂比例较大,占总使用量的79.43%.其中,儿科急门诊开具的中药注射剂处方2446张,占门诊中药注射剂处方的79.01%,主要为清热解毒类处方2772张占89.53%.共检出应用不合理处方2467张,其中频次不合理1418张(45.80%)、疗程不合理524张(16.92%)、超适应证用药228张(7.36%).结论 该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有待改善.

    作者:董红妮;蒲文;孙新康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不同转运呼吸机在机械通气患者转运过程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Shangrila510转运呼吸机和IMPACT750多功能便携式呼吸机在机械通气患者转运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Shangrila510组和IMPACT750组各40例.转运时Shangrila510组使用Shangrila510转运呼吸机;IMPACT750组使用IMPACT750多功能便携式呼吸机.比较2组转运前后呼吸、心率、血气分析变化.结果 80例患者中出现病情变化4例,其中因恶性心律失常死亡2例,积极抢救后好转2例,其余患者在转运前后呼吸、心率、血气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功能便携式呼吸机在机械通气转运中效果较好,但使用中应据患者病情调整呼吸模式并定期对呼吸机进行维护,是安全、有效使用该设备的关键.

    作者:黄庆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氟尿嘧啶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氟尿嘧啶化疗方案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87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在肝动脉中灌注奥沙利铂、表柔比星、5-氟尿嘧啶行化疗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87例患者中完全有效(CR)3例(3.4%),部分有效(PR)55例(63.2%),稳定(SD)23例(26 4%),进展(PD)6例(6.9%),总有效率为66.7%(58/87),甲胎蛋白下降幅度为69 3%(52/75).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及外周神经毒性,绝大多数为1~2级,无4级不良反应.结论 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较好,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涛;解皓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手术室改进护理模式对胸外科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程度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改进护理模式对胸外科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程度的效果.方法 将胸外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采用改进的护理模式护理,B组按传统护理模式护理.比较2组患者苏醒期血压、心率(HR)及躁动程度.结果 A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基础值与苏醒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SBP、DBP、HR基础值与苏醒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B组SBP、DBP、HR均低于A组(P<0.05).A组躁动总发生率为20 0%低于B组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改进护理模式对减轻胸外科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减少术后意外事件的发生均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申娟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护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机械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治愈率、病死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SAP患者非手术治疗部应用护理干预,可大大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秀芳;卜令梅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不同护理方式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水平和术后疼痛感知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方式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水平和术后疼痛感知的影响.方法 将42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观察记录患者术前焦虑水平及术后疼痛感知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汉密尔焦虑量表(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焦虑情绪,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知情况,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状态,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5例.试验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其他对照药物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但不良反应较严重,应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王新立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抗菌药物在护理中的应用

    各种病原微生物所导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性感染为常见.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过程中,护理人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医师合理应用治疗药物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于护士的信息反馈、正确操作.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临床护士向药学部提出的抗菌药物相关问题,包括抗菌药物的皮试浓度,皮试液的配制方法、溶液配制、放置时间、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归纳,现报道如下.

    作者:顾媛媛;张彦丽;桂玥;巩颖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2组均予退热、对症常规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气雾剂鼻喷加口喷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高于对照组的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利巴韦林气雾剂鼻喷加口喷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阙艳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罗红霉素口服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19岁.主因受凉后出现发热,伴咽痛、干咳2d来诊.体格检查:T 38℃,精神状态可,咽红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表面可见脓苔,心、肺、腹、四肢等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12.0×109 /L,中性粒细胞0.75.遂给予罗红霉素胶囊150mg口服,每天2次.患者口服药物约15min后,突然出现头晕、脸色苍白、手足发凉、出冷汗,立即送急诊室救治,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

    作者:谭落娇;刘辉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腹腔镜治疗肝血管瘤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6例肝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切肝时间、术中出血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SA)评分、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切肝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腹腔镜治疗肝血管瘤创伤小,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耀刚;周春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癌症患者临终关怀体会

    临终关怀是近年引起人们关注的一项护理工作,随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生存质量与死亡的理解也有了较大变化,临终关怀的任务并不是使患者康复,而是使患者在有限的生存期间内,在充满人间温暖的氛围中安详而平和、舒适而尊严、无憾无怨地离开人世.临终关怀除必要的治疗外,主要是人性上的关怀,在临终关怀工作中老年人对临终关怀的需要更为普遍.

    作者:孛淑霞;郑琼;岳智玲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 评价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该院1030份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该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单药使用、二联用药、三联用药分别占:74.56%、21.65%、3.79%;不合理用药类型有选药不当、药理拮抗、溶媒不当.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不合理现象,部分药品日均费用偏高,抗菌药物的使用需进一步规范.

    作者:崔晶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滴虫性阴道炎临床治疗体会

    滴虫性阴道炎是常见的阴道炎,由阴道滴虫引起阴道内炎症,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外阴瘙痒、有腥臭味,瘙痒部位主要为阴道口及外阴,伴有灼热、疼痛,如治疗不得当,可能会导致宫颈炎、盆腔炎的发生.奥硝唑是新一代的抗厌氧菌和抗滴虫的药物,我院采用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临床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东平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缺氧,宫内窘迫致出生后呼吸抑制,严重时呼吸障碍,血氧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滞留并引起脑血流减少或血流暂停,从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脑损伤.国内发病率约为5%~10%,是导致新生儿伤残和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做好产前检查、健康教育工作及产后的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才能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1].

    作者:陈洁;韩凤娟 刊期: 2012年第2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