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戊酸雌二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用于围绝经期的临床观察

史维娜

关键词:戊酸雌二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 围绝经期
摘要:目的 观察戊酸雌二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用于围绝经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有围绝经期症状患者59例采用戊酸雌二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E2、FSH、子宫内膜厚度等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戊酸雌二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用于围绝经期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脑出血69例观察与护理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1].脑出血80%发生于大脑半球,20%发生于脑干和小脑.高血压性脑出血常见,属严重病症.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珍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氢化可的松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探讨氢化可的松乳膏的制备过程及质量控制.方法 以氢化可的松为主药制备乳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乳膏中氢化可的松的含量.结果 氢化可的松在242nm处有大吸收.氢化可的松的平均回收率为100.09%,RSD为0.17%.结论 该乳膏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性质稳定,质量可控,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锦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周围静脉压测定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首位疾病,而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类型心血管疾病的严重或终末阶段.普通人群发病率高达1.3%~5.6%,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升高.心衰时心排血量减少,心室舒张末压增高,回心受阻,可引起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故右心衰竭及全心衰竭均可引起周围静脉血回流受阻,压力增高.中心静脉压是测定心功能和了解血容量的重要依据,但需行深静脉穿刺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肘静脉压接近中心静脉压,且与中心静脉压呈正相关.在临床实践中,采用肘静脉压测定代替中心静脉压测定,简单易行,可在任何情况下测量,特别是在补液和利尿的治疗中,可通过治疗前后的压力变化,反映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欣;张林红;胡波;牛月海;王振国;陈娜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原发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导致原发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324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按血肿是否扩大分为血肿扩大组31例和非血肿扩大组29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CT动态检查资料.结果 原发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高峰期为起病后6~24h,血肿扩大组病死率为67.74%明显高于无血肿扩大组的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与平均动脉压、收缩压、出血部位、血肿形态及血糖水平、肝肾功能异常、长期酗酒病史有关(P<0.05或P<0.01).结论 对原发性脑出血伴有继续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密切监测神经体征变化,血压、血糖及头颅CT的动态检测,以尽早采取相关措施,防止病情进行性恶化,降低病死率.

    作者:刘万平;石兴兵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急性肠胃炎患者14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78例和对照组70例.2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肠胃炎疗效确切、患者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云建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心身同治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更年方结合心理干预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运用自拟更年方结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仅运用自拟更年方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更年方结合心理干预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较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秀萍;谷庆军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戊酸雌二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用于围绝经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戊酸雌二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用于围绝经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有围绝经期症状患者59例采用戊酸雌二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E2、FSH、子宫内膜厚度等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戊酸雌二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用于围绝经期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维娜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 分析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发生误差的原因,探讨解决对策.方法 选取行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出现误差患者42例,综合分析归类得出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常见原因.结果 42例患者中,由于样本采集问题导致分析前误差38例(90.48%),其中采集前因素导致分析前误差24例(57.14%),采集中因素导致分析前误差9例(21.43%),采集后因素导致分析前误差5例(11.9%);由仪器试剂问题导致分析前误差4例(9.52%).结论 从样本采集前、采集中和采集后全程采取严格的质量管理措施,可从根本上降低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发生率,进一步保证临床诊疗价值.

    作者:冷先治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药品不良反应84例分析

    目的 分析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方法 对该院收集的ADR报告84例,按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发生ADR的药品种类、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随年龄增长,ADR发病率逐渐增高.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口服次之,肌内注射、关节腔注射、阴道用药少.引发ADR的药物中抗感染药居首位(25.00%),活血化瘀药居第2位(21.43%).ADR可累及多器官或系统.结论 应加强对ADR的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付振华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阑尾穿孔与异位妊娠内出血的急诊观察护理

    我院2009-2011年救治急腹症住院患者120例,其中阑尾穿孔88例,异位妊娠内出血32例,笔者分析并总结了急诊护士对急腹症初诊时的观察和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慧芬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产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产后1~2个月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发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与产后使用大量止血药物和产后恢复期间活动过少有关,产妇在产褥期常闭门不出甚至卧床不起,活动量减少,血液循环速度减慢,构成了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本文探讨产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钰;赵金荣;李金凤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分析

    抑郁症是老年期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它指首次发作时年龄>60岁,以抑郁综合征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老人占老年人口的7%~10%.随着社会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和老年性疾病发病率的增高,老年人抑郁症的患病率也相应提高.老年人脑功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退,心理也逐渐衰老,退休、丧偶 、经济来源等悲观因素也会诱发老年人心理上的焦虑、孤独、不安,终导致抑郁症的发生.老年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尤其在>75岁的老人中更加普遍,长期处于情绪低落的抑郁状态,易引发心肌梗死、高血压、冠心病等躯体疾病,从而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本文分析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措施,促进老年人早日康复,现报道如下.

    作者:简毅荣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

    随着现代科技与经济的日益发展,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逐渐增多,居全身各部位损伤的第2位,但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均居首位.患者由于昏迷程度深,正常的咳嗽反射和吞咽功能丧失且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舌后坠而导致呼吸道梗阻[1].气管切开则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我科近年对重症颅脑损伤后行气管切开的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措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书平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 评价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该院1030份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该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单药使用、二联用药、三联用药分别占:74.56%、21.65%、3.79%;不合理用药类型有选药不当、药理拮抗、溶媒不当.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不合理现象,部分药品日均费用偏高,抗菌药物的使用需进一步规范.

    作者:崔晶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呋喃唑酮糊剂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呋喃唑酮糊剂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局部涂抹呋喃唑酮糊剂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涂抹冰硼散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平均溃疡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平均溃疡期为(4.21±1.49)d短于对照组的(6.18±1.6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呋喃唑酮糊剂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显著,使用方便,经济合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珊;王志力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参松养心胶囊辅治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辅治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仅予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口服治疗,4粒/次,每天3次.治疗8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绞痛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可显著提高常规治疗的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建国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4例合并重症肺炎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给予生素降阶梯方案,对照组予一般抗生素用药方案.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用时.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为81.8%高于对照组的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治疗用时、重症监护室(ICU)治疗用时和机械通气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或P<0.01).结论 对合并重症肺炎的COPD病例使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可获得较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红馨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厄贝沙坦口服致急性全身性黄疸1例

    急性全身性黄疸是指短时期内血清中胆红素的浓度升高,使巩膜、黏膜、皮肤、体液和其他组织黄染的现象.正常血清总胆红素为1.7~17.1μmol/L;当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时,临床上无肉眼可见的黄疸,称为隐性或亚临床性黄疸;当总胆红素≥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见到肉眼黄疸.急性全身性黄疸常见于肝胆疾病,但其他系统疾病也可出现[1].笔者应用厄贝沙坦片控制血压,在治疗1例脑出血昏迷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时,仅服用150mg后即出现急性全身性黄疸,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平;鲁铁凝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如何防范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

    护理安全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严格遵循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实施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在治疗中获得身心安全.随着我国法制体系的不断健全与完善,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明显增强,近年来护理纠纷也呈不断上升趋势.妇产科又是医院医疗纠纷高发的科室,风险大,对妇产科护士的知识要求广,应急能力要求强,无菌要求高,是不同于一般临床科室的高危科室.建立一套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系统,并围绕质量管理要求,不断改进各环节中潜在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消除护理隐患,为患者提供安全护理,有效保障患者安全,从而杜绝护理差错及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徐明菊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皮肤科护理中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各类皮肤疾病患者1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注重沟通技巧,进行综合护理.比较2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肤科护理中注重护患沟通技巧是人性化护理的一部分,可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治愈率和满意度,有助于患者及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琴 刊期: 2012年第2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