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琴
便秘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精细化,便秘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不仅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因素,因此,有必要对功能性便秘(FC)的治疗进行研究.气虚便秘是一组多人群发病、多因素存在,以排便困难、排便不适感及排便时间延长为主诉的症候群.本科室应用六磨汤治疗气虚便秘,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山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各类皮肤疾病患者1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注重沟通技巧,进行综合护理.比较2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肤科护理中注重护患沟通技巧是人性化护理的一部分,可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治愈率和满意度,有助于患者及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琴 刊期: 2012年第28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目前糖尿病(DM)的发病率越来越高.DM是一种慢性病,需长期用药,而口服降糖药仍是其主要的治疗措施.正确合理服用降糖药,对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现就合理应用口服降糖药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华海;邱星安;邓小凡;谭新庆;陈源耀 刊期: 2012年第28期
输尿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输尿管中下段结石X 线检查因肠道内容物干扰、盆腔骨骼影响等易出现假阳性.另外,X线假阴性结石并不少见,因此难以确诊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特别是部分小结石,笔者通过充足的检查前准备及正确的探测方法,得到了较准确的检查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楠;张海霞;李晓斌;李晶晶;霍江涛 刊期: 2012年第28期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患者妇科手术逐渐增加,由于手术技术及条件的改进,高龄妇女可接受大手术治疗.笔者通过对高龄妇科患者17例的护理观察,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许喜英;刘丽芳;李云平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辅治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仅予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口服治疗,4粒/次,每天3次.治疗8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绞痛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可显著提高常规治疗的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建国 刊期: 2012年第28期
各种病原微生物所导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性感染为常见.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过程中,护理人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医师合理应用治疗药物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于护士的信息反馈、正确操作.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临床护士向药学部提出的抗菌药物相关问题,包括抗菌药物的皮试浓度,皮试液的配制方法、溶液配制、放置时间、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归纳,现报道如下.
作者:顾媛媛;张彦丽;桂玥;巩颖 刊期: 2012年第28期
急性全身性黄疸是指短时期内血清中胆红素的浓度升高,使巩膜、黏膜、皮肤、体液和其他组织黄染的现象.正常血清总胆红素为1.7~17.1μmol/L;当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时,临床上无肉眼可见的黄疸,称为隐性或亚临床性黄疸;当总胆红素≥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见到肉眼黄疸.急性全身性黄疸常见于肝胆疾病,但其他系统疾病也可出现[1].笔者应用厄贝沙坦片控制血压,在治疗1例脑出血昏迷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时,仅服用150mg后即出现急性全身性黄疸,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平;鲁铁凝 刊期: 2012年第28期
先兆流产通常表现为不规则的轻微下腹痛、腰酸、腰坠及少量的阴道流血等症状,但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妊娠产物未排出.经休息及治疗后,若流血或腹痛消失,妊娠可继续进行;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流产.
作者:闫沙沙;周爱玲;赵金荣;李金凤;王海波;高丽彩;李秀娟;韩慈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影响及效果.方法 将社区高血压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在药物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常规家庭护理,观察组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及治疗依从性、知晓率和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2组血压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血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依从性、知晓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建芬;张晓强 刊期: 2012年第28期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指术前无精神异常的患者术后出现大脑功能紊乱,导致意识、认知、记忆功能等脑功能暂时性机能障碍.随着医学的发展,更多的老年危重疑难病患者需手术治疗,老年外科患者POCD发病率增高[1],常导致患者康复延迟、生活质量下降、医疗费用增加.现将我科近年老年POCD患者的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杜裕涛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评价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该院1030份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该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单药使用、二联用药、三联用药分别占:74.56%、21.65%、3.79%;不合理用药类型有选药不当、药理拮抗、溶媒不当.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不合理现象,部分药品日均费用偏高,抗菌药物的使用需进一步规范.
作者:崔晶 刊期: 2012年第28期
随着全自动生化仪的普及,在给检验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探针的残留携带,是造成检测项目间试剂交叉污染、相互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1].我科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部分血清标本的总胆汁酸(TBA)结果都很高,有时单经复查却是正常.为探寻其原因,我科采用日立7180生化分析仪进行相关实验,实验情况如下.
作者:孙金莲 刊期: 2012年第28期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和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开展,护患沟通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建立相互信任、配合、友好医患关系的有效方法,是医院现代化服务理念的需求,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需求.有效的护患沟通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身心状态,向患者获取准确的信息,进而对患者进行亲情化的健康指导,这是实现为患者服务、减轻患者身心痛苦的捷径,也是促进护患间理解与支持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的需要.本文就如何运用沟通技巧进行知识宣教,使患者掌握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悦捧;杨瑞卿;马春莲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发生规律和特点.方法 对184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4例ADR中,由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居首位137例(64.0%);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常见183例(52.7%);严重的ADR 16例(8.7%);由静脉滴注给药引起ADR多[167例(78 0%)].结论 ADR监测工作仍需努力改进,报告的例数和质量有待提高;加强合理用药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不断提高用药安全和ADR监测技术.
作者:罗丽清;刘厚东;黄斌学;姚波林;曾春生;莫锦伦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腹部横切口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行腹部横切口子宫切除术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腹部纵口子宫切除术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发病率及术后拆线时间.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拆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横切口子宫切除术具有切口小而美观、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患者康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艳霞 刊期: 2012年第28期
气管切开术是外科抢救危重症患者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措施,当患者病情稳定、呼吸肌功能恢复、咳嗽有力、自行排痰、气管通畅时,可做拔管前准备,即对常规更换金属气管套管的患者行全堵管观察24~48h后,血气分析结果正常,患者能自行咯痰即可拔管.但临床无专门的材料用于封堵气管,常规使用胶布及橡皮塞进行堵塞,但易脱出及污染,不易固定,且胶布堵管随着呼吸浮动易进入气道而发生误吸,易污染管口.我科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20ml)针头套堵管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萍萍;姜秀民 刊期: 2012年第28期
连花清瘟颗粒和胶囊是国家卫生部首推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一线用药.经大量医学临床实践证实,连花清瘟颗粒和胶囊对各种流感病毒均有良好的疗效.连花清瘟的抗流感病毒效果要从流感病毒的生理结构、生物特性及其所含的重要化学成分中分析得出.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新侃 刊期: 2012年第28期
肋骨骨折时,骨折断端可刺破胸膜或肺组织造成气胸、血胸、皮下气肿等[1].相邻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后,因失去完整肋骨的支撑而出现相应部位胸壁软化,可出现异常呼吸运动.若软化区范围广泛,会导致纵隔摆动,严重者可发生呼吸和循环衰竭[2].肋骨骨折合并气血胸是骨伤科常见的急症之一,临床以胸痛、胸闷、气促、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为特征,易并发休克、急性肺水肿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甚至危及生命[3].2005-2007年我科收治肋骨骨折合并气血胸患者36例,实施抢救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丽爱 刊期: 2012年第28期
产后1~2个月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发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与产后使用大量止血药物和产后恢复期间活动过少有关,产妇在产褥期常闭门不出甚至卧床不起,活动量减少,血液循环速度减慢,构成了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本文探讨产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钰;赵金荣;李金凤 刊期: 2012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