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服降糖药的合理应用

王华海;邱星安;邓小凡;谭新庆;陈源耀

关键词:口服降糖药, 合理应用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目前糖尿病(DM)的发病率越来越高.DM是一种慢性病,需长期用药,而口服降糖药仍是其主要的治疗措施.正确合理服用降糖药,对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现就合理应用口服降糖药体会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术式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术式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19例和B组17例.A组行大骨瓣减压术治疗,B组行常规颞顶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观察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病死率为15.8%低于B组的17.6%,重度残疾率为42.1%亦低于B组的52.9%(P<0.05).结论 大骨瓣减压术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一种有效的抢救手段,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伟巍;薛少华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桂枝茯苓胶囊辅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桂枝茯苓胶囊辅治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将慢性盆腔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月经期静脉滴注抗生素7d,月经后静脉滴注甲硝唑0.5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胶囊.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桂枝茯苓胶囊辅治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稳定持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淳会蓉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超声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1126例分析

    输尿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输尿管中下段结石X 线检查因肠道内容物干扰、盆腔骨骼影响等易出现假阳性.另外,X线假阴性结石并不少见,因此难以确诊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特别是部分小结石,笔者通过充足的检查前准备及正确的探测方法,得到了较准确的检查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楠;张海霞;李晓斌;李晶晶;霍江涛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个体化护理体会

    随着国民寿命明显延长,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股骨颈骨折是骨科常见病之一,且老年人群的发病率一直较高.老年患者由于社会生理心理的变化和合并症较多,临床诊治和护理较棘手.我院近年来对股骨颈骨折高龄患者96例围术期实施个体化护理,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芳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产后大出血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总结致产后大出血的原因,探讨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产后大出血患者53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出血原因及与出血量的关系.结果 引起产后大出血的原因有宫缩乏力、巨大儿、胎盘因素、生产创伤、凝血功能障碍,其中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产后大出血出血量多.结论 产后大出血的治疗需广大医护人员提高警觉性,加倍细心对待处于危险期的产妇,积极采取各项措施,确保产妇健康.

    作者:杨亚琴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将7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予胺碘酮0.2g口服,每天3次;1周后改为胺碘酮0.2g口服,每天2次;1周后改为0.2g,每天1次维持.对照组不作抗心律失常处理.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0.77%高于对照组的45 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作者:周嘉琼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疗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DM)下肢血管病变的诊疗价值.方法 选取DM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0例作为DM组,另选取同期无DM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DM组管腔内膜光滑率低于对照组,下肢动脉斑块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下肢动脉狭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直观的对下肢动脉硬化定性并判断病变部位和严重程度,对DM下肢动脉病变的诊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冉红梅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先兆流产孕妇的护理

    先兆流产通常表现为不规则的轻微下腹痛、腰酸、腰坠及少量的阴道流血等症状,但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妊娠产物未排出.经休息及治疗后,若流血或腹痛消失,妊娠可继续进行;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流产.

    作者:闫沙沙;周爱玲;赵金荣;李金凤;王海波;高丽彩;李秀娟;韩慈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术后予自行锻炼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疗效明显优于自行锻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海雁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护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机械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治愈率、病死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SAP患者非手术治疗部应用护理干预,可大大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秀芳;卜令梅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女性慢性盆腔痛568例临床分析

    慢性盆腔痛是指时间≥6个月的非周期性盆腔疼痛,在妇科门诊就诊患者中占较大比例,是妇科门诊常见疾病之一.本文通过对本院568例慢性盆腔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引起慢性盆腔痛的原因,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赵金华;姜孔娣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 分析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发生误差的原因,探讨解决对策.方法 选取行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出现误差患者42例,综合分析归类得出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常见原因.结果 42例患者中,由于样本采集问题导致分析前误差38例(90.48%),其中采集前因素导致分析前误差24例(57.14%),采集中因素导致分析前误差9例(21.43%),采集后因素导致分析前误差5例(11.9%);由仪器试剂问题导致分析前误差4例(9.52%).结论 从样本采集前、采集中和采集后全程采取严格的质量管理措施,可从根本上降低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发生率,进一步保证临床诊疗价值.

    作者:冷先治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阿奇霉素致不良反应96例分析

    阿奇霉素为新一代半合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结构与红霉素相似,但其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如:组织选择性高、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在酸性环境中稳定等[1],与红霉素相比,抗菌谱更广、作用更强,临床应用日益广泛[2],已成为治疗感染的一线药物.但随着阿奇霉素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并呈多样化,甚至引起过敏性休克等一些少见的、严重的不良反应.本文将我院2010年7月-2011年9月报道的阿奇霉素不良反应96例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勇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7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P)是发生于皮肤间叶组织的低度恶性肿瘤,具有侵袭性生长、易复发、罕见转移等特点.近年我院共收治DP患者7例,均行手术治疗,现将DP的临床与病理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章栽良;陈扬;李夏良;舒莉莉;陆亚琪;王钊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膀胱冲洗联合护理干预在长期留置导尿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膀胱冲洗联合护理干预对控制与导尿相关的泌尿系统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长期留置导尿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73例和对照组57例.干预组在行膀胱冲洗时加用护理干预,对照组单纯行膀胱冲洗.比较2组在第2、6、10、14天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几率.结果 留置导尿第2天及第14天,2组泌尿系统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6天及第10天,干预组泌尿系统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在长期留置导尿患者中,膀胱冲洗加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泌尿系统感染几率,但留置导尿时间过长(≥14d),泌尿系统感染率均升高,膀胱冲洗联合护理干预亦不能起到较好控制感染的效果.

    作者:张会琼;叶阳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如何防范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

    护理安全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严格遵循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实施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在治疗中获得身心安全.随着我国法制体系的不断健全与完善,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明显增强,近年来护理纠纷也呈不断上升趋势.妇产科又是医院医疗纠纷高发的科室,风险大,对妇产科护士的知识要求广,应急能力要求强,无菌要求高,是不同于一般临床科室的高危科室.建立一套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系统,并围绕质量管理要求,不断改进各环节中潜在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消除护理隐患,为患者提供安全护理,有效保障患者安全,从而杜绝护理差错及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徐明菊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护理安全管理探讨

    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基础,是优质服务的关键,也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重要环节[1].护理安全是指护理服务全过程中,不因护理失误或过失而使患者的机体组织、生理功能、心理健康受到损害,甚至发生残疾或死亡[2].怎样做好护理安全管理,是每位管理者应当认真思索的问题.

    作者:刘建红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利奈唑胺联合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利奈唑胺联合莫西沙星(拜复乐)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16例.在治疗原发症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利奈唑胺和拜复乐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和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治疗,2组均7~14d为1个疗程,并予适当护理.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各指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奈唑胺联合拜复乐治疗重症肺炎配合积极的护理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欣;张林红;胡波;牛月海;王振国;张树峰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调脂及抑制动脉炎性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调脂及抑制动脉炎性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高脂血症患者1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3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TC、LDL-C、HDL-C、hs-CRP水平均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结束后肝功能复查无异常,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能显著改善HDL-C、hs-CRP水平,对改善血脂成分、抑制血管内膜炎性反应、稳定动脉粥样斑块、进一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抑制斑块破裂导致的急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永康;陆青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氢化可的松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探讨氢化可的松乳膏的制备过程及质量控制.方法 以氢化可的松为主药制备乳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乳膏中氢化可的松的含量.结果 氢化可的松在242nm处有大吸收.氢化可的松的平均回收率为100.09%,RSD为0.17%.结论 该乳膏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性质稳定,质量可控,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锦 刊期: 2012年第2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