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志强;罗山铖;周祥荣;杨小东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DM)下肢血管病变的诊疗价值.方法 选取DM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0例作为DM组,另选取同期无DM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DM组管腔内膜光滑率低于对照组,下肢动脉斑块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下肢动脉狭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直观的对下肢动脉硬化定性并判断病变部位和严重程度,对DM下肢动脉病变的诊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冉红梅 刊期: 2012年第28期
各种病原微生物所导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性感染为常见.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过程中,护理人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医师合理应用治疗药物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于护士的信息反馈、正确操作.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临床护士向药学部提出的抗菌药物相关问题,包括抗菌药物的皮试浓度,皮试液的配制方法、溶液配制、放置时间、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归纳,现报道如下.
作者:顾媛媛;张彦丽;桂玥;巩颖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6例肝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切肝时间、术中出血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SA)评分、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切肝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腹腔镜治疗肝血管瘤创伤小,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耀刚;周春 刊期: 2012年第28期
连花清瘟颗粒和胶囊是国家卫生部首推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一线用药.经大量医学临床实践证实,连花清瘟颗粒和胶囊对各种流感病毒均有良好的疗效.连花清瘟的抗流感病毒效果要从流感病毒的生理结构、生物特性及其所含的重要化学成分中分析得出.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新侃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是一种常见现象且病死率极高,本文通过分析精神病患者自杀的特点、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以预防和减少自杀行为,促进社会和谐.医护工作者要多学习,了解发病原因和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心与心的治疗和沟通,使患者快速回复和进入社会,保护生命,减少死亡悲剧的产生.
作者:丰淑君 刊期: 2012年第28期
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基础理论向临床实践过渡的中间环节,是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如何改善临床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等相关问题,已成为我院面临的新课题,现结合笔者多年参与教学管理工作实践,探讨如下.
作者:王会彬;张国锋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术后予自行锻炼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疗效明显优于自行锻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海雁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利奈唑胺联合莫西沙星(拜复乐)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16例.在治疗原发症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利奈唑胺和拜复乐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和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治疗,2组均7~14d为1个疗程,并予适当护理.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各指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奈唑胺联合拜复乐治疗重症肺炎配合积极的护理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欣;张林红;胡波;牛月海;王振国;张树峰 刊期: 2012年第28期
我院2009-2011年救治急腹症住院患者120例,其中阑尾穿孔88例,异位妊娠内出血32例,笔者分析并总结了急诊护士对急腹症初诊时的观察和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慧芬 刊期: 2012年第28期
为了解我院近几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利于为合理用药提供经验,笔者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患者800例(每年200例)病案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梅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该院门诊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25 422张处方,统计应用中药注射剂患者的年龄、诊断、用药品种、类别、科室等,以药品说明书及<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要求为依据,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该院门诊中药注射剂处方3096张,占门诊处方的12.18%.1~18岁年龄段使用中药注射剂比例较大,占总使用量的79.43%.其中,儿科急门诊开具的中药注射剂处方2446张,占门诊中药注射剂处方的79.01%,主要为清热解毒类处方2772张占89.53%.共检出应用不合理处方2467张,其中频次不合理1418张(45.80%)、疗程不合理524张(16.92%)、超适应证用药228张(7.36%).结论 该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有待改善.
作者:董红妮;蒲文;孙新康 刊期: 2012年第28期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1].脑出血80%发生于大脑半球,20%发生于脑干和小脑.高血压性脑出血常见,属严重病症.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珍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予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病情恢复(退热、咳喘消失、啰音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高于对照组的80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有效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秀莉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该院儿科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抽取该院2007年2月-2010年10月住院部儿科病历600份,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600份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470份,使用率为78.3%,其中二联用药率为240份(51.1%),三联用药16份(3.4%).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32份,占被抽查病历的5.3%.结论 该院儿科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情况,有待改进.
作者:张秀英 刊期: 2012年第28期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缺氧,宫内窘迫致出生后呼吸抑制,严重时呼吸障碍,血氧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滞留并引起脑血流减少或血流暂停,从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脑损伤.国内发病率约为5%~10%,是导致新生儿伤残和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做好产前检查、健康教育工作及产后的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才能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1].
作者:陈洁;韩凤娟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CT检查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5例肺结核患者均接受X线片和CT检查.比较2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 X线片显示空洞、卫星病灶、支气管播散和胸膜增厚的检出率均低于CT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片检查是肺结核筛查和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方法,CT在肺结核鉴别诊断及判断病变程度方面具有更重要意义.
作者:罗光慧;张建平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各类皮肤疾病患者1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注重沟通技巧,进行综合护理.比较2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肤科护理中注重护患沟通技巧是人性化护理的一部分,可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治愈率和满意度,有助于患者及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琴 刊期: 2012年第28期
气管切开术是外科抢救危重症患者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措施,当患者病情稳定、呼吸肌功能恢复、咳嗽有力、自行排痰、气管通畅时,可做拔管前准备,即对常规更换金属气管套管的患者行全堵管观察24~48h后,血气分析结果正常,患者能自行咯痰即可拔管.但临床无专门的材料用于封堵气管,常规使用胶布及橡皮塞进行堵塞,但易脱出及污染,不易固定,且胶布堵管随着呼吸浮动易进入气道而发生误吸,易污染管口.我科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20ml)针头套堵管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萍萍;姜秀民 刊期: 2012年第28期
脐带绕颈是常见的产科疾病,是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的主要原因之一, 严重威胁围生儿的生命.其发生原因与脐带过长、羊水过多、胎动过频、体位变化有关,发生率约为分娩总数的20%[1].产前多无特异临床表现,无法判断有无脐绕颈,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及时准确提示有无脐带缠绕及周数,为临床预测胎儿宫内窘迫、决定分娩方式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诊断依据.
作者:杨红玲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自拟更年方结合心理干预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运用自拟更年方结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仅运用自拟更年方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更年方结合心理干预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较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秀萍;谷庆军 刊期: 2012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