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效果观察

杨红玲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脐带绕颈, 诊断
摘要:脐带绕颈是常见的产科疾病,是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的主要原因之一, 严重威胁围生儿的生命.其发生原因与脐带过长、羊水过多、胎动过频、体位变化有关,发生率约为分娩总数的20%[1].产前多无特异临床表现,无法判断有无脐绕颈,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及时准确提示有无脐带缠绕及周数,为临床预测胎儿宫内窘迫、决定分娩方式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诊断依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心身同治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更年方结合心理干预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运用自拟更年方结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仅运用自拟更年方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更年方结合心理干预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较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秀萍;谷庆军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膀胱冲洗联合护理干预在长期留置导尿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膀胱冲洗联合护理干预对控制与导尿相关的泌尿系统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长期留置导尿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73例和对照组57例.干预组在行膀胱冲洗时加用护理干预,对照组单纯行膀胱冲洗.比较2组在第2、6、10、14天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几率.结果 留置导尿第2天及第14天,2组泌尿系统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6天及第10天,干预组泌尿系统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在长期留置导尿患者中,膀胱冲洗加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泌尿系统感染几率,但留置导尿时间过长(≥14d),泌尿系统感染率均升高,膀胱冲洗联合护理干预亦不能起到较好控制感染的效果.

    作者:张会琼;叶阳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急性肠胃炎患者14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78例和对照组70例.2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肠胃炎疗效确切、患者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云建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产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产后1~2个月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发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与产后使用大量止血药物和产后恢复期间活动过少有关,产妇在产褥期常闭门不出甚至卧床不起,活动量减少,血液循环速度减慢,构成了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本文探讨产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钰;赵金荣;李金凤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先兆流产孕妇的护理

    先兆流产通常表现为不规则的轻微下腹痛、腰酸、腰坠及少量的阴道流血等症状,但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妊娠产物未排出.经休息及治疗后,若流血或腹痛消失,妊娠可继续进行;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流产.

    作者:闫沙沙;周爱玲;赵金荣;李金凤;王海波;高丽彩;李秀娟;韩慈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六磨汤治疗气虚便秘的疗效观察

    便秘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精细化,便秘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不仅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因素,因此,有必要对功能性便秘(FC)的治疗进行研究.气虚便秘是一组多人群发病、多因素存在,以排便困难、排便不适感及排便时间延长为主诉的症候群.本科室应用六磨汤治疗气虚便秘,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山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产后子痫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子痫是子痫前期产妇病情发展到严重的阶段,可能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产后子痫多发生在产后1~10d内,故产后不应放松对子痫的预防.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共发生产后子痫16例,其中剖宫产术后14例,给予地西泮及硫酸镁静脉推注控制抽搐,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后,均健康出院,现将其原因及护理体会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杨春霞;刘凤华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阿奇霉素致不良反应96例分析

    阿奇霉素为新一代半合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结构与红霉素相似,但其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如:组织选择性高、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在酸性环境中稳定等[1],与红霉素相比,抗菌谱更广、作用更强,临床应用日益广泛[2],已成为治疗感染的一线药物.但随着阿奇霉素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并呈多样化,甚至引起过敏性休克等一些少见的、严重的不良反应.本文将我院2010年7月-2011年9月报道的阿奇霉素不良反应96例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勇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舒适护理在膀胱尿道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膀胱尿道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4例对膀胱尿道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配合度、治疗时间、一次操作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配合度、一次操作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膀胱尿道检查中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分析

    抑郁症是老年期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它指首次发作时年龄>60岁,以抑郁综合征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老人占老年人口的7%~10%.随着社会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和老年性疾病发病率的增高,老年人抑郁症的患病率也相应提高.老年人脑功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退,心理也逐渐衰老,退休、丧偶 、经济来源等悲观因素也会诱发老年人心理上的焦虑、孤独、不安,终导致抑郁症的发生.老年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尤其在>75岁的老人中更加普遍,长期处于情绪低落的抑郁状态,易引发心肌梗死、高血压、冠心病等躯体疾病,从而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本文分析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措施,促进老年人早日康复,现报道如下.

    作者:简毅荣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癌症患者临终关怀体会

    临终关怀是近年引起人们关注的一项护理工作,随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生存质量与死亡的理解也有了较大变化,临终关怀的任务并不是使患者康复,而是使患者在有限的生存期间内,在充满人间温暖的氛围中安详而平和、舒适而尊严、无憾无怨地离开人世.临终关怀除必要的治疗外,主要是人性上的关怀,在临终关怀工作中老年人对临终关怀的需要更为普遍.

    作者:孛淑霞;郑琼;岳智玲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 分析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发生误差的原因,探讨解决对策.方法 选取行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出现误差患者42例,综合分析归类得出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常见原因.结果 42例患者中,由于样本采集问题导致分析前误差38例(90.48%),其中采集前因素导致分析前误差24例(57.14%),采集中因素导致分析前误差9例(21.43%),采集后因素导致分析前误差5例(11.9%);由仪器试剂问题导致分析前误差4例(9.52%).结论 从样本采集前、采集中和采集后全程采取严格的质量管理措施,可从根本上降低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发生率,进一步保证临床诊疗价值.

    作者:冷先治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某院门诊处方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探讨

    目的 探讨某院门诊处方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及预防措施.方法 调查3850张西药处方抗生素应用情况.结果 3850张处方中应用抗生素处方1570张(40.78%);抗生素处方用药例次占居前3位的分别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口服抗生素820张(52.23%),静脉注射610张(38.85%),肌内注射140张(8.92%).1570张抗生素处方中不合理应用85例(5.41%):无适应证使用抗生素37例、用法用量不合理28例、联合用药不合理11例、抗生素使用档次过高9例.结论 该院门诊处方的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尚存在不足之处,应严格抗生素合理应用管理,加强抗生素的合理、加强检查与监督,不断提高抗生素的应用水平.

    作者:戴广文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参松养心胶囊辅治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辅治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仅予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口服治疗,4粒/次,每天3次.治疗8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绞痛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可显著提高常规治疗的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建国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脑出血69例观察与护理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1].脑出血80%发生于大脑半球,20%发生于脑干和小脑.高血压性脑出血常见,属严重病症.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珍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厄贝沙坦口服致急性全身性黄疸1例

    急性全身性黄疸是指短时期内血清中胆红素的浓度升高,使巩膜、黏膜、皮肤、体液和其他组织黄染的现象.正常血清总胆红素为1.7~17.1μmol/L;当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时,临床上无肉眼可见的黄疸,称为隐性或亚临床性黄疸;当总胆红素≥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见到肉眼黄疸.急性全身性黄疸常见于肝胆疾病,但其他系统疾病也可出现[1].笔者应用厄贝沙坦片控制血压,在治疗1例脑出血昏迷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时,仅服用150mg后即出现急性全身性黄疸,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平;鲁铁凝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医院中药注射剂临床不合理使用情况分析及防范对策

    中药注射剂是中医药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成果,是中药现代化和中药再开发的重点发展方向.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中药注射剂的品种不断增加,临床应用的范围日渐广泛,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和死亡报道也随之增多.据2009年中国ADR监测报告称全年共收到ADR事件报告638 996份,其中引起ADR的药物类别第1位是抗生素(305 800份,约占48%),第2位是中药注射剂(43 900份,约占7%).近年来,鱼腥草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炎毒清注射液等多个品种的中药注射剂因发生严重ADR被暂停销售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广受质疑.笔者认为,中药注射剂功能独特,疗效显著,是我国传统医学发展和自主创新的新剂型,在治疗部分疾病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保证人民用药安全.中药注射剂ADR与药物因素、患者体质、临床不合理用药三方面有关.有数据显示,70%的中药注射剂ADR是临床不合理使用造成的[1].因此,分析临床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情况,并结合我院实际和国家有关法规,找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可大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韦光华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无创通气治疗重度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治疗重度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重度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气道双水平正压(BiPAP)无创通气.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无创通气治疗重度哮喘疗效确切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庄梁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产科术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

    妊娠、生产是女性生命中的重要事件,是从身体巨变到心理变化的种种体验,部分孕妇会因某些原因无法自然分娩,需经剖宫产将胎儿取出以保障母婴安全,使得这些产妇经历产科与手术带来的双重疼痛.正确处理产科术后疼痛问题,可帮助产妇顺利渡过这一关键时刻.现将我院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周丽萍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尿路感染54例临床治疗观察

    尿路感染是指病原体侵犯尿路黏膜或组织引起的尿路炎性反应.本病好发于育龄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 8,解剖因素(女性尿道相对短,肛门距离尿道口近)可能是女性尿路感染比男性更普遍的原因.治疗以消灭病原体、控制临床症状、去除诱发因素及防止复发为主.笔者对2011年2月-2012年2月尿路感染患者54例采用药物治疗控制感染,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建渝 刊期: 2012年第2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