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近期临床观察

孟宪清

关键词:根管治疗, 根管充填一次性, 非急性根周炎
摘要:目的 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近期疗效,评价其可行性.方法 非急性根尖周炎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多次根管治疗法,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比较2组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2组术后1周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非急性根尖周炎的治疗中可以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种不同给药方法防疗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的效果对比

    目的 评价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种不同给药方法防疗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181例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患者按给药方法分为A法组109例和B法组72例.A法组给药方案为日剂量单次给予,B法组为日剂量分2次给予.比较2组术前和术后第3天白细胞(WB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术前和术后3d内体温,以及切口感染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2组术前及术后第3天血生化指标检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术后第3天ALT检测值高于术前.A法组体温恢复正常较B法组快,切口感染率低于B法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应用于治疗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以术前30min予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4g静脉滴注,术后予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4g(1次/d)为优.但临床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监测患者的肝功能.

    作者:林小明;周永淳;郑逸川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消毒供应中心担负着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贮存、发放等工作,是集中处理大量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更是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部门.工作人员每日与致病菌、锐器、化学消毒液、压力蒸汽灭菌器接触,操作不慎就会造成工作人员健康损害.因此,消毒供应中心人员需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掌握相关的防护知识,避免各种危险因素.

    作者:杨丽燕;黄曼华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予以艾司西酞普兰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以文拉法辛口服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第6周末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8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第1周末始HAMD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但2组治疗后第2、4、6周末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与文拉法辛相当,且起效较文拉法辛快,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作者:张洪亮;邱述领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功能性或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心绞痛)或心肌坏死(心肌梗死)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1].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现已成为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的首要死因.目前,我国冠心病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主要与人们摄入过多动物脂肪及胆固醇、工作紧张、运动量减少、吸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增加密切相关[2],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遵医行为是冠心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改变其不良生活方式和遵医行为是降低冠心病的复发率和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瑶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护理干预对肾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肾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62例肾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4周后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尿素氮(BUN)、肌酐(Scr)、K+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9%,高于对照组的67.7%;2组护理后BUN、Scr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前、后K+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肾性高血压患者的症状.

    作者:李英;朱世瑶;周盛英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早产儿的护理进展

    活产婴儿中的早产儿发生率为10.61%[1],双胎妊娠产妇早产率高达34.33%[2],护理在医疗体系中占很重要的地位[3].提高护理技能可以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护理学科发展永远改变不了以患者为本的核心,高效的护理技能是提高医疗效果的关键[4],现将早产儿的护理进展总结如下.

    作者:赵璐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Rh血型鉴定的临床应用

    Rh血型是目前复杂的血液系统,由于Rh血型不符可以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以及新生儿溶血反应,为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在给患者输血前,除了常规的ABO血型系统鉴定外,还必须进行Rh血型的检验[1].我科自2011年开始,对所有输血前、产前和手术前患者进行ABO血型鉴定的同时,常规检查Rh血型,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侯艳丽;翟秀英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产科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母乳是婴儿理想的食品,任何代乳品都无法代替.母乳喂养不仅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极为有利,而且可促进母婴间感情的交流,减少产妇乳房疾病的发生,并有效促进产后子宫的恢复.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产后母乳喂养率呈下降趋势.2011年1~12月,笔者调查分析了我院360例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士玖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先天性下肢淋巴水肿2例

    例1:男,15d,主因出生后发现双下肢进行性粗大15d入院.该患儿为附近一农妇所生(无正规产前检查).足月顺产,出生时哭声响亮,Apgar评分不详,已开奶,吃奶可,无呕吐,尿、便正常.出生后患儿双下肢较正常新生儿粗(具体不详),家长未在意,之后患儿双下肢进行性增粗而就诊.入院体质量3550g.查体:体温正常,全身皮肤黏膜无明显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前囟平软,胸廓对称无畸形,心、肺、腹未见异常.脐部干燥.双臀部及阴囊发育正常.双下肢弥漫性粗大,肤色及皮温正常,运动不受限.双下肢大周径为25.3cm(同体质量足月儿双下肢大周径约为16cm).肝、胆、脾及心脏B型超声未见异常,临床生化指标与正常新生儿无明显差异,联系省级医院同位素淋巴造影提示:双下肢深组淋巴液回流正常,浅组淋巴液回流受阻.

    作者:国献素;焦保权;王红艳;刘树刚;冯永格;陈英会;葛林明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葛根素对噪声性耳聋的防治效果分析

    目的 对葛根素预防和治疗噪声性耳聋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54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2例.给予研究对象相同程度噪声,观察组予以葛根素注射液防治,对照组予以复方丹参防治.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预防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高于对照组的72.7%;听力受损率和耳聋率分别为15 6%、12.5%,低于对照组的50.0%、5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噪声性耳聋,效果较好,耳聋率较低,有效率较高.

    作者:郑荣群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门诊药师审方的重要性

    门诊药师审方能力是一家医院门诊药房药学水平的综合体现,且药师审核处方,对确保临床安全、合理用药非常重要.处方审核包括处方组成、用法用量、给药频次、诊断与用药、联合用药、治疗方案、特殊人群用药、药物配伍等方面.1 药师审方的意义 处方是医师和药师对患者共同负责的重要医疗文书,具有法律、技术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意义,处方书写正确与否,用药是否合理、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命安全.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及新修订的<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将医院药学工作的重心转向合理用药为核心方向转变.

    作者:徐陈云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我院门诊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1~6月份处方3600张,根据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资料,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60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数720张(20%).存在问题主要包括给药方案不当、药物配伍不当、溶媒使用不当、不对症用药、老年人用药、剂型使用不当、超剂量使用.结论 我院不合理用药情况严重,尤其是抗菌药使用不合理.

    作者:王刚要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农村居民踝关节骨折的治疗误区与应对措施

    踝关节骨折是农村居民的常见病,患者伤后受医疗条件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常在家中静养或让乡医简单理疗,效果不佳才到医院或卫生院诊治.而一旦确诊,往往又受医务工作者医疗水平的限制,多种治疗误区导致许多患者延误了病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任行功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困难原因及护理对策

    母乳是婴儿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中含有多种抗体和抗感染物质.母乳喂养不仅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还能促使母体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加速子宫复旧.母乳养困难是指多种原因引起乳汁不足,不能满足新生儿生理需要导致婴儿体质量下降、尿液减少、脱水热等症状.剖宫产产妇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对母乳喂养失去信心,影响产后母乳喂养.

    作者:祁向梅;陈丽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血液透析治疗后并发症分析

    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毒物中毒的有效替代疗法之一,随着血透设备、血透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医疗配套技能的不断提高,临床应用日趋完善.但在透析过程中仍可发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并严重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时间.正确预防和处理,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透析质量及患者生命质量至关重要.

    作者:周冰宣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上呼吸道感染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给予炎琥宁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0.0%、95.0%,高于对照组的60.0%、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泉;付莺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胎儿肺动脉狭窄的超声诊断价值

    肺动脉狭窄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占全部先天性心脏病的10%~20%[1].肺动脉狭窄的产前诊断对指导临床、改善预后、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现对9例胎儿肺动脉狭窄的异常声像图进行总结,探讨产前超声对诊断胎儿肺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6年9月-2010年9月经产前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各种类型肺动脉狭窄患者22例,其中9例单纯肺动脉狭窄(经引产后尸体解剖证实),孕龄25~38(29 12±3.02)周.

    作者:郭静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相似因子法评价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主药成分的体外溶出度

    目的 建立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中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咖啡因3个组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应用此方法观察3种组分的体外溶出差异.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Agilent C18色谱柱,以甲醇-磷酸二氢钾(0.05mol/L)-三乙胺(25:75:0.02,用磷酸调节pH值至3.4)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72nm,柱温为30℃.溶出度采用转篮法,以盐酸溶液(稀盐酸24ml加水稀释)1000ml溶出介质,转速为100r/min,温度为(37±0.5)℃,分别在不同时间取样计算各成分的累积溶出百分率,采用相似因子f2进行溶出曲线相似性比较.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咖啡因的安全线性范围分别为13.69~273.84μg/ml、18.18~363.60μg/ml、4.20~84.08μg/ml,r分别为1.0000、0.9999、0.9999.阿司匹林、咖啡因与对乙酰氨基酚的相似因子分别为28、78.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能准确测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中3种主要成分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该片剂中3种组分不具有同步溶出的特点.

    作者:徐力;孟月兰;尹萌;朱静毅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凝血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开展凝血检测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除了对出血性疾病的筛选与诊断外,还可用于血检前状态的检查.因此,保证凝血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但在实际的凝血检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因素,笔者现对此做以下总结分析,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作者:翟秀英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左西孟旦与米力农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比较

    目的 比较左西孟旦与米力农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加用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加用米力农注射液治疗.治疗48h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每搏心输出量(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8.0%;2组治疗后SV、LVEF检测值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

    作者:刘子文 刊期: 2012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