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羽宇
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医疗机构应当配备临床药师.临床药师应当全职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指导患者安全用药.又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三级医院应配备>5名临床药师,全职专科从事临床药物治疗工作,在≥4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中设有临床药师,其工作覆盖≥4个临床专业科室.为适应医院药学发展的要求,我院于2006年开始开展临床药学.笔者先后到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10多个临床科室轮转学习,实践临床药学;又于2010年开始在呼吸内科开展专科临床药学.现将3年来的工作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郑祥云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 调查了解城市小学生近视发病情况,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36名小学生的近视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在136名学生中,近视9名(6.62%),不近视127名(93.3%).低年级学生为轻度近视,高年级学生近视程度有发展趋势.高班级近视率高于低班级(P<0.05).性别对小学生近视无影响(P>0.05).结论 小学生近视与其学习环境、学业负担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建议家长及学校有针对性地进行社区干预,降低小学生的近视发病率.
作者:王佳菲 刊期: 2012年第31期
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大多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本文旨在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报道如下.1 现代医学现状Hp是一种革兰阴性螺旋状细菌,我国普通人感染率为50%~80%,在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中的检出率约为90%、在胃溃疡(GU)中的检出率约为70%~80%[1].现代研究确认Hp为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大量文献报道采用常规抑酸治疗后溃疡的年复发率为50%~70%,而根除Hp可使溃疡复发率降至5%以下,表明去除病因后消化性溃疡可治愈.
作者:陈伟强;韩义强;李素娟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佐治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铝碳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0%优于对照组的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胡疏肝散加减佐治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肯定.
作者:吴周军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在制备血清时选择使用分离胶对检验结果中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在制备血清时分别选择使用分离胶(1号、2号采血管)和一般方法(3号采血管),检验过程中选择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将制备好的血清置于分析仪中检测其生化指标,并对比2种分离方法所得到的生化指标检验结果.结果 分离胶1号与分离胶2号检测出的Glu水平高于一般方法,AMY及CK水平低于一般方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确保检验结果符合标准,需选用新鲜样本,在应用真空采血管时对比其得到的生化指标,并保证能满足血清检验的质量要求,以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屈锐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在脑损伤时对脑细胞凋亡及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及其相关介质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18只分为模型组(IR组)、灯盏花素组及假手术组各6只.用线栓法制成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IR)模型,用TUNEL法检测脑细胞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PLA2在脑细胞中的表达,用[3H]标记大肠杆菌膜为底物的液闪方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中sPLA2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 缺血0.5h再灌注24h,IR组海马与皮质凋亡细胞数均多于假手术组和灯盏花素组(P<0.01).缺血0.5h再灌注12h,IR组海马sPLA2阳性细胞数及皮质sPLA2细胞数多于假手术组和灯盏花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0.5h再灌注12h,IR组TNF-α、sPLA2及PGE2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和灯盏花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灯盏花素对MCA-IR脑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机理在于抑制sPLA2的激活、表达及其相关介质的水平.
作者:刘鹏年;孙国宗;武凡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二线治疗晚期肺腺癌和肺大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肺腺癌和肺大细胞癌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化疗4周期后,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客观有效率为18.8%(6/32),疾病控制率为62.5%(20/32).随访5~29个月,平均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为4.2个月,平均生存期(OS)为9.9个月,1年生存率为40.6%.ⅢB期客观有效率明显高于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度以上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2例(6.2%)、血红蛋白降低2例(6.2%)、血小板减少1例(3.1%).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二线治疗肺腺癌和肺大细胞癌疗效确切,可提高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作者:唐红梅;赵兰兰;蔡礼欢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机体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82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试验组术后24h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待术后肠蠕动正常开始正常进食,即普通的肠外营养.比较2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红蛋白、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结果 试验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更有利于胃癌患者的身体恢复,能更好地增加营养支持,可降低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艳枝;郭振峰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持续输注辅以异氟烷吸入麻醉应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行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18例,麻醉诱导后,以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持续输注辅以异氟烷吸入行麻醉维持,于完成脊柱矫形内固定术时行唤醒试验,唤醒成功后以丙泊酚、芬太尼加深麻醉后维持.记录患者手术用时、唤醒时间及苏醒时间,并观察患者唤醒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变化情况.结果 手术用时(316±47)min,唤醒时间(524±85)s,唤醒质量均满意,苏醒时间(397±83)s.唤醒后MAP、HR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持续输注辅以异氟烷吸入麻醉应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中可控性好,生命体征平稳,唤醒质量高,术后苏醒及时,无术中知晓,是1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张宁平;赵丽囡;潘志强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1例和对照组39例,研究组采用微创治疗,对照组采用内科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5.2%高于对照组的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劲松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 建立复方归芪颗粒的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分别对方中的黄芪、枸杞子、葛根进行鉴别.结果 经过多次筛选,后选用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乙酸乙酯-三氯甲烷-甲酸(3:2:1),三氯甲烷-甲醇-水(7:2.5:0.25)分别作为黄芪、枸杞子、葛根的展开剂,分离效果良好,斑点清晰无干扰.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斑点清晰、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归芪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丽军;刘丽萍;张然然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的效果.方法 将36例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各18例.EN组采用液囊空肠导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PN组给予常规的营养支持.比较2组间手术前后体质量、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转铁蛋白水平,并观察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2组间手术前后体质量、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转铁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用于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可早期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平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 比较观察单侧与双侧穿刺疗法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1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均采取经皮穿刺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试验组经单侧穿刺后注入骨水泥,对照组经双侧穿刺后注入骨水泥.观察2组骨水泥注入量、手术时间、穿刺时的透视次数及Cobb角.结果 试验组骨水泥注入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过程中均未发生脊髓损伤、神经损伤和球囊破裂.结论 单侧穿刺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更佳,而且创伤小、射线暴露时间短、操作时间较短,优于双侧穿刺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贺玉星 刊期: 2012年第31期
通过对皮肤创伤愈合大鼠模型的类型、麻醉剂和止痛剂使用等方面比较,使其能更好地应用于皮肤创伤愈合的治疗报道如下.1 模型的类型以Davidson等[1]描述的各种动物创伤愈合模型为框架,结果显示,55个研究中有10例所用模型属慢性创伤模型.为了复制缺血条件,9例研究应用皮瓣手术,1例研究应用阿霉素溢出法制备皮肤坏死模型.有些研究属几种类型,如某研究中部分应用了36个月龄的大鼠,应归为衰老和创伤愈合的复合型模型.据Gottrup等[2]的报道,没有可与人的慢性不愈性创伤相比的大鼠慢性创伤模型,大部分应用急性外科创伤模型,可分为切口和切除模型.其他模型有死亡空间、创伤腔室、烧伤及功能减弱.
作者:甘露;宋文静;徐春艳;秘淑萍 刊期: 2012年第31期
患者,女,42岁.因三叉神经痛服用卡马西平,3d后患者面部出现红斑、丘疹,伴瘙痒,未予重视及诊治,继续服用卡马西平2d后,皮疹泛发全身,面部可见水疱,口腔黏膜糜烂,瘙痒加重伴发热,入住我院中西医结合科.查体:T 39℃,心率(HR)94次/min,P 20次/min,BP 100/80mm Hg;神清,全身皮肤可见弥漫性红斑,面部可见水疱、糜烂,伴有结痂,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9.2×109/L,N 0.79,L 0.20,E 0.01,血红蛋白(Hb) 124.6g/L,血小板计数(PLT)238×109/L;尿常规: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肝功能及肾功能正常.
作者:刘红静;苑凤未;张桂荣;陈健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肝素混合液对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封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长期留置导管维持透析的尿毒症患者5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每次透析结束后以肝素钠溶液封管,试验组以尿激酶肝素混合液替代每周中间1次肝素钠(其他2次使用肝素钠)封管,2组均连续使用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组透析血流量、尿素清除指数(KT/V)和观察期内导管阻塞率、溶栓后再通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透析血流量、KT/V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导管阻塞率为1.38%低于对照组的1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肝素混合液用于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封管较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平 刊期: 2012年第31期
骨关节结核占结核病的13%,脊柱结核约占骨结核的75%,是全身常见的骨关节结核.但由于脊柱结核起病隐匿、症状体征不典型等原因,一般临床上所见到的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脊柱畸形甚至截瘫.近年来脊柱结核发病率的增长及治疗手段的多样化已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在抗结核药物正规治疗的同时,积极的手术治疗可有效缩短脊柱结核治疗周期、降低伤残率、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为巩固加强临床疗效,在抗结核药物、手术的基础上加以中药汤剂,临床疗效显著.自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对13例脊柱结核患者施行抗结核药物、手术辅以中药辨证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收到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海峰;张福明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 比较穿琥宁与利巴韦林(病毒唑)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试验组给予穿琥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穿琥宁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效果优于病毒唑,是一种良好的抗病毒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申海云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医学营养的治疗模式.方法 将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医学营养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药物治疗同时配合医学营养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郜晓红 刊期: 2012年第31期
低血糖症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血浆葡萄糖(血糖)浓度过低,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细胞缺糖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一般以血糖浓度<2.8mmol/L作为低血糖症的诊断标准[1].低血糖昏迷是由低血糖症中的重度低血糖导致,属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之一.本文通过分析32例院外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寻找原因,旨在预防低血糖症尤其是低血糖昏迷的发生.
作者:张翠兰 刊期: 2012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