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强;韩义强;李素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与骨质疏松的指标变化观察.方法 将60例T2DM患者根据骨密度测定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A组)27例和非骨质疏松组(B组)33例,并与正常健康人15例(正常组)作对照.3组均行常规治疗,在治疗第1、2、6周检测骨密度(BMD)及血清骨钙素(BGP)、空腹胰岛素(FINS)变化情况.结果 A、B组第1、2周BGP、BMD及FINS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A组治疗后第6周BGP和BMD水平高于治疗后第1、2周,且第2周高于第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第1周BGP和BMD水平低于B组(P<0.05).A、B组治疗后6周FINS水平高于治疗后第1、2周,且第2周高于第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患者BMD、BGP及FINS水平变化与骨质疏松关系密切,密切监测其变化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赖成毅;孙乙铭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在脑损伤时对脑细胞凋亡及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及其相关介质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18只分为模型组(IR组)、灯盏花素组及假手术组各6只.用线栓法制成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IR)模型,用TUNEL法检测脑细胞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PLA2在脑细胞中的表达,用[3H]标记大肠杆菌膜为底物的液闪方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中sPLA2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 缺血0.5h再灌注24h,IR组海马与皮质凋亡细胞数均多于假手术组和灯盏花素组(P<0.01).缺血0.5h再灌注12h,IR组海马sPLA2阳性细胞数及皮质sPLA2细胞数多于假手术组和灯盏花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0.5h再灌注12h,IR组TNF-α、sPLA2及PGE2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和灯盏花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灯盏花素对MCA-IR脑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机理在于抑制sPLA2的激活、表达及其相关介质的水平.
作者:刘鹏年;孙国宗;武凡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奥曲肽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 67例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第1、3、5天诊断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和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率以及病死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第3、5天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可在AP的治疗中发挥协同作用,疗效优于单用奥曲肽注射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超 刊期: 2012年第31期
患者,51岁.于7年前偶然发现腹部肿物,无疼痛,无发热,无恶心呕吐,肿物呈进行性增大.CT检查提示腹膜后实性占位性病变,怀疑为脂肪肉瘤.剖腹探查:见腹膜后巨大肿物,左、右各一,与肾、胰尾无明显粘连.病理检查:巨检:肿物呈不规则形,有包膜,切面实性鲜黄,伴有灶状棕褐色,质较脆;肿物为双侧,左、右各一,左侧10cm×8cm×4cm,右侧20cm×16cm×7cm,两者的切面性质和显微镜检查均相似.镜检:肿瘤主要由成熟脂肪组织组成,其间混以散在的造血细胞岛,表面被覆肾上腺组织.病理诊断:(腹膜后左、右侧)肾上腺髓脂肪瘤.
作者:王术元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在中西药结合非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2组均采取中西药结合非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消化内科急性胰腺炎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护理措施.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贺春燕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门诊导医人际沟通方法与特点.方法 选取门诊导医20名进行门诊导医人际沟通干预,干预前随机选取门诊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干预后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分诊时间、患者满意度及导医焦虑情况.结果 观察组分诊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导医焦虑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诊导医人际沟通具有开放性、服务性、多面性等特点,合理及时正确有效地人际沟通有利于强化医院细节管理及患者就诊,并能缓解导医压力,利于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霞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出血类型患者予以不同治疗.结果 治疗后,2周内未出现活动性出血117例,出血症状持续11例,其中因医治无效死亡3例,治疗有效率为91.4%.128例患者出血诱因分别为药物38例(29.7%),饮酒36例(28.1%),过劳20例(15.6%),精神压力21例(16.4%),诱因不明13例(10.2%).结论 肝硬化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时要及时明确患者的出血病因,探寻出血诱因.质子泵抑制剂(PPI)适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介入治疗适用于门脉高压性胃出血患者;生长抑素及其衍生物有助于降低门静脉压,适用于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
作者:黄锐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人文关怀护理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人文关怀组和常规护理组各30例.人文关怀组在实施专科护理的基础上融入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常规护理组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2组对治疗护理的满意度和护患纠纷的发生情况.结果 人文关怀组各项指标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积极施行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可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志娟 刊期: 2012年第31期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身材矮小逐渐被家长、患儿及社会所重视,身材矮小的病因很多,如垂体性矮小、体质性青春期延迟、宫内发育障碍、甲状腺功能低下、家族性矮小、染色体病变、遗传代谢性疾病及慢性全身性疾病等[1].其中部分矮小病因可通过早期治疗得到达到较理想的身高.生长激素缺乏是引起儿童身材矮小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的诊断及治疗十分重要,但生长激素的分泌是脉冲式的,判断生长激素是否缺乏必须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我院2010年6月-2011年8月,应用胰岛素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24例,配合可乐定口服,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该试验中采取的护理干预总结如下.
作者:程顺姣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冬病夏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1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冬病夏治治疗支气管哮喘并给予相应的护理能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方法简便,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泓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大鼠并发脑缺血后血清抵抗素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T2DM+局灶性脑缺血(CI)组、T2DM组及正常组,每组10只.比较3组大鼠模型血清抵抗素水平及其与血清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FINS敏感指数(ISI)、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结果 T2DM+CI组FBG、FINS、CRP、抵抗素水平高于正常组,ISI值低于正常组;且T2DM+CI组FBG、FINS、CRP及抵抗素水平高于T2DM组,ISI值低于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FBG、FINS、TG、TC、TRP及抵抗素水平均高于正常组,ISI值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抵抗素不仅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还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病,可作为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高危预测因子.
作者:郭少军;陈李华;李茹红 刊期: 2012年第31期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日益密切,追求生命质量和寻求健康知识的欲望日益增强[1].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现代医院质量评价中,决定护理服务质量优劣的首要依据是有无护患纠纷,分析医疗纠纷原因,80%护理纠纷是由护患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引起[2,3].因此,有效地护患沟通对防范医疗纠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胡海鸿 刊期: 2012年第31期
低血糖症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血浆葡萄糖(血糖)浓度过低,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细胞缺糖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一般以血糖浓度<2.8mmol/L作为低血糖症的诊断标准[1].低血糖昏迷是由低血糖症中的重度低血糖导致,属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之一.本文通过分析32例院外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寻找原因,旨在预防低血糖症尤其是低血糖昏迷的发生.
作者:张翠兰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美托洛尔,口服,每次25mg,每天2次,8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每次1袋,每天3次,8周为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心律失常具有明显疗效,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卫娜 刊期: 2012年第31期
患者,男,71岁.因行动迟缓伴,反复手足抽搐6年,头痛1d来我院就诊.实验室检查:血钙1.21mmol/L(正常参考值2.02~2.60mmol/L),血磷2.61mmol/L(正常参考值0.83~1.45mmol/L),肾功能正常.查体:BP 120/68mm Hg.意识较清楚,反应稍迟钝,口齿欠清晰,患者双侧肌体肌力、肌张力基本正常.头颅CT扫描提示:双侧小脑齿状核、双侧基底节区及顶叶内多发钙化灶呈对称性分布,CT值>100HU.诊断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导致颅内多发钙化.
作者:李韡;刘由军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兔心肌纤维化的逆转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40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AS组)、改善饮食组(N组)、他汀干预组(S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4组各10只.第一阶段:C组:喂养普通饲料;AS组+N组+S组:开始喂养高脂饲料.8周后C组(n=9)及AS组(n=9)处死大白兔用于实验,证明AS组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建立成功.第二阶段:N组:正常饮食;S组:普通饲料120g/d+阿托伐他汀钙5mg·kg-1·d-1灌胃,8周后用于实验.Masson染色观察兔心肌心肌间质胶原纤维的变化,并测定胶原容积分数(CVF).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兔心肌AngⅡ、MMP-1及TIMP-1蛋白表达的水平.结果 与C组相比,AS组心肌间质胶原纤维明显排列紊乱,增多增粗,呈条状或不规则网状沉积在心肌间质,部分心肌纤维断裂.AS组CVF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N组相比,S组CVF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组相比,AS组AngⅡ及TIMP-1蛋白表达较高,AS组MMP-1蛋白表达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N组比较,S组AngⅡ、TIMP-1蛋白表达较低,MMP-1的蛋白表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可出现心肌纤维化、RAAS系统激活、TIMP-1表达升高及MMP-1表达降低;阿托伐他汀可逆转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AAS从而直接或间接调节MMP-1/TIMP-1的平衡有关.
作者:于仁亮;王芸;左兆凯;张爱元 刊期: 2012年第31期
夏秋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1].为有效地控制肠道传染病在院校的发生和流行,确保广大教职员工、学员身体健康及教学、训练的正常进行,笔者结合多年的卫生防病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预防措施.1 加强管理(1)我校专门成立监管办对社会化保障摊点进行系统管理,校爱卫会坚持每月对社会化保障食堂进行卫生大检查1~2次,检查的内容主要有饮食卫生、饮水卫生、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卫生设施.校门诊部每年对餐饮从业人员进行查体2次.(2)根据需要成立了疾病预防领导小组,做好对学员队卫生防病的技术指导,搞好水源、食品等卫生监督监测,根据检测结果,提出合理建议.
作者:王文霞;李雅玲;李珊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 UC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中药保留灌肠联合针灸治疗;治疗组仅予西药灌肠治疗,并予柳氮磺吡啶口服.2组均予相应的心理、饮食及保留灌肠护理.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疗效及结肠镜检查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结合针灸治疗UC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秀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肠梗阻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64例术后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观察2组止痛剂使用量、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下床时间.结果 观察组止痛剂使用量少于对照组,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护理干预可促进肠梗阻术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杨书平 刊期: 2012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依替米星注射液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肠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急性肠道感染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给予依替米星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复常率、消失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复常率和消失率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替米星治疗急性肠道感染安全、高效、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秀娟 刊期: 2012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