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依替米星注射液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肠道感染疗效观察

杨秀娟

关键词:依替米星注射液,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肠道感染, 急性
摘要:目的 探讨依替米星注射液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肠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急性肠道感染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给予依替米星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复常率、消失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复常率和消失率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替米星治疗急性肠道感染安全、高效、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泵注联合吸入异氟烷应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持续输注辅以异氟烷吸入麻醉应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行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18例,麻醉诱导后,以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持续输注辅以异氟烷吸入行麻醉维持,于完成脊柱矫形内固定术时行唤醒试验,唤醒成功后以丙泊酚、芬太尼加深麻醉后维持.记录患者手术用时、唤醒时间及苏醒时间,并观察患者唤醒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变化情况.结果 手术用时(316±47)min,唤醒时间(524±85)s,唤醒质量均满意,苏醒时间(397±83)s.唤醒后MAP、HR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持续输注辅以异氟烷吸入麻醉应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中可控性好,生命体征平稳,唤醒质量高,术后苏醒及时,无术中知晓,是1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张宁平;赵丽囡;潘志强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自拟补抑降压汤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71例疗效观察

    高血压是人群中的常见病,我国目前约有高血压患者1亿例,且近年来呈年轻化趋势.有效降压是控制血压及并发症的保障[1].笔者选择高血压病阴虚阳亢型,具备症状见眩晕、头胀痛、口苦、面红耳赤、急躁易怒、脉弦等,证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自拟补抑降压汤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常志;郝金凤;王艳;高寒琦;霍强;张文风;李彩平;杜艳萍;刘维洁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观察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A、B组各42例.A组给予雷贝拉唑10mg,每天1次晨服;B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每天1次晨服.2组均连服7d.治疗后比较2组上腹疼痛、泛酸改善情况,记录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 A组腹痛、泛酸改善情况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均安全有效,但雷贝拉唑治疗效果优于奥美拉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玉周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中药穴位贴敷冬病夏治治疗支气管哮喘9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冬病夏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1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冬病夏治治疗支气管哮喘并给予相应的护理能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方法简便,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泓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型糖尿病患者19例予艾塞那肽治疗.治疗前后比较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体质量、空腹C肽及餐后2h C肽水平,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个月后患者HbA1c、FBG、2h PG、TG、TC和体质量均显著下降(P<0.01),空腹C肽、餐后2h C肽均显著增加(P<0.01).其中出现恶心等轻度胃肠道反应5例,低血糖发生率为5.3%.结论 艾塞那肽可持续有效控制T2DM患者的血糖,降低患者体质量,改善B细胞功能,且低血糖风险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章玉华;蔡祥增;王雷;王德震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2011年玉林市住院分娩及新法接生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玉林市7县(市、区)住院分娩及新法接生状况.方法 对2011年玉林市7县(市、区)住院分娩及新法接生监测资料按区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玉林市活产儿124 035例,住院分娩活产儿123 943例,住院分娩率为99.926%;新法接生活产儿124 031例,新法接生率为99.997%,其中陆川县、玉州区、福绵区新法接生率为100.000%.结论 2011年玉林市住院分娩率及新法接生率较高,为终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创造了有利条件.

    作者:李群珍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胃石症16例临床分析及其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

    目的 分析胃石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胃石形成的原因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方法 对16例胃石症患者进行胃黏膜取样,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4C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采用高频电切技术,并经抑制胃酸及常规保护胃黏膜的治疗,2周后胃镜复查溃疡情况.结果 治疗后,症状均消失、溃疡面愈合15例(93.8%),16例患者胃石均消失.16例患者中,Hp阳性患者9例(56.2%),合并溃疡患者中Hp阳性7例(58.3%),无溃疡并发症患者中Hp阳性2例(50.0%).结论 Hp可能与胃石症患者的胃石形成和溃疡形成有关.

    作者:罗琴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空腹血糖、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FBG)、果糖胺(FMN)、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及监控和预防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13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2组的FBG、FMN、HbA1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组FBG、FMN、HbA1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MN分别与FBG、HbA1c呈正相关(r分别为0.89和0.78,P均<0.05).结论 FBG、FMN、HbA1c 三者关系密切,分别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即时、短期和长期的血糖信息,在糖尿病患者的筛查、治疗方案选择、疗效评估、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等方面各有各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小平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肿瘤标志物Cyfra21-1、神经细胞特异性烯醇化酶与肺癌的关系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Cyfra21-1、神经细胞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肺癌的关系.方法 选取90例肺癌患者作为肺癌组[其中鳞癌38例(鳞癌亚组)、腺癌32例(腺癌亚组)及小细胞肺癌20例(小细胞肺癌亚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化学发光免疫疗法测定2组中Cyfra21-1、NSE水平.结果 肺癌组各亚组Cyfra21-1及NS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联合测定Cyfra21-1、NSE水平,对判断肿瘤标志物与肿癌关系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重大.

    作者:柳艳博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加强手术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医院手术室担负着全院手术及部分危急患者的抢救任务,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手术的医疗安全.医院感染控制是否得力,重点体现在手术部位的感染率及手术患者的预后和临床疗效,甚至与患者生命相关.随着麻醉方式、仪器设备、手术器材的发展,手术量不断增多,连台手术的开展,传统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对于医院感染控制的不力也就越显突出[1].手术部位的感染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对其进行科学的控制和管理,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超声雾化给氧辅治重症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超声雾化给氧辅治重症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重症小儿肺炎患者19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22例和对照组76例.试验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给氧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湿化瓶给氧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和有效时间.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雾化给氧辅治小儿肺炎疗效优于一般湿化瓶给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英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高危妊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危妊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1-5月收治的孕产妇370例进行高危妊娠流行病学调查.将高危评分≥10分的孕妇85例作为观察组,<10分的孕妇285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新生儿发病率高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妊娠可影响妊娠结局,临床应及时诊治.

    作者:邓亚君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7例临床分析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近年来其感染率有逐年上升趋势.MP感染常伴多脏器损害,日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其感染并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7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报道如下.

    作者:张仙桃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奥曲肽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奥曲肽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 67例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第1、3、5天诊断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和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率以及病死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第3、5天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可在AP的治疗中发挥协同作用,疗效优于单用奥曲肽注射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超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院校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预防

    夏秋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1].为有效地控制肠道传染病在院校的发生和流行,确保广大教职员工、学员身体健康及教学、训练的正常进行,笔者结合多年的卫生防病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预防措施.1 加强管理(1)我校专门成立监管办对社会化保障摊点进行系统管理,校爱卫会坚持每月对社会化保障食堂进行卫生大检查1~2次,检查的内容主要有饮食卫生、饮水卫生、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卫生设施.校门诊部每年对餐饮从业人员进行查体2次.(2)根据需要成立了疾病预防领导小组,做好对学员队卫生防病的技术指导,搞好水源、食品等卫生监督监测,根据检测结果,提出合理建议.

    作者:王文霞;李雅玲;李珊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断价值.方法 67例下肢DVT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多层螺旋CT静脉成像(MSCTV)检查.比较2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 MSCTV共发现59例患者存在下肢DVT,阳性率为88%,栓子共计69处,占71%(69/97).彩色多普勒共发现58例患者存在下肢DVT,阳性率87%,栓子共计71处,占73%(71/97).2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下肢DVT的首选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赖苹;何彦玲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洛阳地区女性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洛阳地区女性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对519例女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519例女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者中,支原体阳性者231例(44.5%),其中解脲支原体(Uu)阳性者168例(32.4%)、人型支原体(Mh)阳性者12例(2.3%),Uu合并Mh感染阳性者46例(8.9%).药敏结果显示,抗菌活性较好的抗生素是米诺霉素、多西环,其次是交沙霉素.而耐药率较高的是大观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其次是螺旋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司帕沙星.结论 泌尿生殖道感染以Uu为主.支原体感染的治疗首选抗生素为米诺霉素、多西环素,同时高度重视其耐药性变化趋势和强调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焦江琴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腹泻诱发肺栓塞1例

    患者,女,76岁.因腹泻1d入院,入院前1d患者因不洁饮食出现腹泻,呈稀水样便,共数十次,未给予特殊处理来我院治疗.来院后考虑急性肠炎,给予抗炎、补液等处理.既往糖尿病史7年,血糖控制欠佳.输液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活动后喘憋等不适.查体:体温(T) 36.7℃,脉搏(P) 110次/min,呼吸频率(R) 24次/min,血压(BP) 110/70mm Hg,血氧饱和度(SpO2) 82%(自然状态);神清,双肺散在哮鸣音;心率110次/min,律整;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明显水肿.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ⅠSⅢQⅢT;血气分析:pH 7.525,氧分压(PaO2)49mm 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24.3mm Hg;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12.5s,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 28.6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16,D-二聚体2.7mg/L;心脏超声:右心扩大、肺动脉高压(重度)/三尖瓣返流(中大量);肺动脉造影(CTPA):两侧肺动脉主干、两侧上下肺动脉及三四分支栓塞.诊断为肺动脉栓塞(PE),给予抗凝、溶栓及改善循环等治疗,住院7d,患者胸闷、呼吸困难明显好转,复查血气及心脏超声均好转,患者出院.

    作者:肖青勉;李雅琴;王维展;马国营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予利培酮治疗.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临床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结果 2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PANS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阳性因子减分率低于对照组、阴性因子减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且用药安全、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生杰;蒋特成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小剂量尿激酶肝素混合液在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封管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肝素混合液对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封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长期留置导管维持透析的尿毒症患者5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每次透析结束后以肝素钠溶液封管,试验组以尿激酶肝素混合液替代每周中间1次肝素钠(其他2次使用肝素钠)封管,2组均连续使用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组透析血流量、尿素清除指数(KT/V)和观察期内导管阻塞率、溶栓后再通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透析血流量、KT/V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导管阻塞率为1.38%低于对照组的1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肝素混合液用于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封管较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平 刊期: 2012年第3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