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属烤瓷修复体的临床观察及体会

姜亚利

关键词:修复体, 金属烤瓷, 并发症
摘要:为了观察金属烤瓷修复的疗效及产生并发症的原因,选择来本院就诊的做烤瓷冠修复的患者113例,按患者自愿选择烤瓷熔附金属(PFM)类型,对患者牙龈变色及牙龈健康情况进行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及其护理体会

    消化道息肉因其易发生出血及癌变,不同病理类型的息肉癌变率为1.6%~20.0%[1],故临床一经发现就应切除.治疗方法有内镜下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而内镜下治疗既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节约开支,又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故消化道息肉镜下治疗已成为常规方法.2010年1月-2012年6月我院在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204例,无1例发生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现将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徐惠萍;黄海良;王新仁;丁剑文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BiPAP无创呼吸机使用的护理体会

    BiPAP无创呼吸是一种无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不建立人工气道,采用面罩或鼻罩进行呼吸支持的机械通气技术[1].采用无创通气代替有创通气可降低院内感染的危险性,减少抗生素的使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降低病死率,其治疗效果已得到国内外医学界肯定[2].2006年1月-2008年2月我科使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BiPAP Vision无创呼吸机治疗各种呼吸衰竭患者,取得满意疗效,并取得一定的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芳;崔尔芳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脑出血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脑出血俗称脑溢血,是指小动脉、毛细血管破裂等原因引起的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好发于55岁以上的中年人.经过治疗,多数患者能够保住生命,但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1].因此,针对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恰当的心理疏导对患者康复及提高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本病患者的护理观察,对脑出血患者心理护理方面的体会如下.

    作者:任红彬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门诊护士的现状和自我修养

    门诊是医院的第一道窗口,门诊护士的工作能力可反映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和实际业务能力,门诊护士的言行举止给患者感受是第一位的.因此门诊护士必须用耐心、爱心、细心诠释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这不仅让患者及其家属消除了初来医院的茫然,还使其感到亲切、温暖,无形中增加了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增强了抵抗力.

    作者:杜雪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环孢素A血药浓度监测注意事项及用药指导

    环孢素(CsA))是一种从丝状真菌培养液中分离出的含有11 个氨基酸的中性环状多肽,为钙调磷酸酶家族抑制剂,能有效地特异性抑制淋巴细胞反应和增生.在抗器官移植排斥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也用于自身免疫病的治疗,为常用免疫抑制剂.目前上市的主要有注射剂、口服液和软胶囊,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肾毒性和肝毒性.CsA 的治疗窗窄,血药浓度易受各种因素如药物应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制剂因素等的影响产生波动,不利于患者的治疗[1].此外,监测条件的改变也是血药浓度波动的重要因素.而临床上,应用CsA的患者由于不了解上述知识往往导致CsA血药浓度的波动而影响治疗效果.

    作者:王艳;姬怀雪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护理健康教育对住院患者疾病康复作用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护理健康教育对住院患者疾病的康复是否起到促进作用.方法 对2011年1~9月份住院的患者在其出院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共发放5735张,回收5735张.其中认为护理健康教育对疾病康复有促进作用的为5049张(88.04%),认为不愿听该教育且认为该教育对疾病康复无促进作用的为280张(4.88%),认为听不懂该护理健康教育知识的为321张(5.60%),认为有其他原因的为85张(1.48%).结论 通过对住院患者进行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够对疾病的康复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作者:余凤英;朱安珍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化疗药物引起颅内静脉窦血栓1例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以脑静脉回流受阻、脑脊液吸收障碍为特征的一种少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年发病率2~4/100万,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病死率5%~15%[1].其病因未明,多与外伤、感染、雌激素水平及凝血功能障碍等有关.抗肿瘤化疗药物目前已被认为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和导致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但其引起CVST却十分少见,国内外文献亦报道甚少[2].我院神经内科2011年12月收治1例因睾丸精原细胞瘤化疗后形成CVST的患者,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程明礼;李晓玲;陈艳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术后临床护理体会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应用十二指肠镜通过十二指肠乳头开口部,插管至胆管或胰管,行胰胆管造影,是一种微创或无创的进行肝胆胰系疾病的诊治技术.其作用:一是诊断作用,了解胆胰管有无异常.二是治疗作用:(1)胆总管结石、胆道系统炎症;(2)胆总管末端或乳头良性狭窄;(3)恶性胆道梗阻;(4)慢性胰腺炎伴胰管狭窄等胰腺疾病.治疗性ERCP,包括EST(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BD(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RBD(内镜下胆汁内引流术),EPBD(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术)等.优点:创伤小、复发率低、可重复进行、死亡率低.但其本身是一种侵袭性操作,可引起一些并发症.因此需加强与完善术后护理,及早发现、处理,减轻疾痛.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郝立荣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金属钛夹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56例的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在屈氏韧带部位以上的出血[1],是内科急症之一,常危及患者的生命.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上消化道出血后进行胃镜检查,明确病因并行内镜下钛夹止血治疗已成为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方法.总结我科2011年1月-2012年5月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6例行内镜下钛夹止血治疗的观察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艳芳;莫海燕;蒋石妹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2009-2011年我院医学论文被引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论文被引状况.方法 对2009-2011年该院发表的医学论文被引状况统计分析.结果 近3年该院医学论文发表527篇,被引篇数185篇,被引率35.10%;被引频次344次,均篇被引频次0.65次.其中,2009年论文发表186篇,被引篇数80篇,被引率43.01%;被引频次161次,均篇被引频次0.86次.2010年论文发表161篇,被引篇数66篇,被引率40.99%;被引频次94次,均篇被引频次0.58次.2011年论文发表180篇,被引篇数39篇,被引率21.67%;被引频次89次,均篇被引频次0.49次.结论 该院医学论文被引率及平均每篇被引频次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李庆梅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1例

    在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与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相关的严重病例报告在喹诺酮品种中较为突出.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以过敏反应、全身性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呼吸系统损害、胃肠系统损害为主[1].

    作者:严寓均;董乃青;刘秀坤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D-二聚体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特异性降解产物,其含量增高反映继发性纤溶性增强和凝血酶生成增加,多年来人们逐步认识到D-二聚体在肝炎病情、术后评估、围产期的水平变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D-二聚体在临床上作为常规检测已越来越重要.

    作者:赵衍会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白糖应用于骨科不愈合伤口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白砂糖应用于骨科术后经久不愈以及受感染伤口的疗效.方法 将20例术后难愈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例和对照组8例.治疗组在换药后使用白砂糖倾倒于不愈伤口后包扎,对照组则换药后使用洗必泰湿敷于不愈伤口后包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糖应用于不愈合性伤口具有良好的疗效,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汪春霞;徐礼萍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缓解小儿浅静脉输液疼痛的护理体会

    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护理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是临床重要的给药途径,静脉输液是伴随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主观感受,其结果会影响患儿对护士的满意度,甚至影响患儿的临床疗效.笔者从事儿科临床护理工作13年,就对如何减轻小儿浅静脉输液疼痛,从穿刺前准备,头皮针、部位及血管选择,穿刺方法等多方面来探讨.

    作者:张先敏;陈小凤;伍中华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波立维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以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观察波立维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将89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波立维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的变化,以及治疗后第3、7、14天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同时观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84.44%、97.78%,高于对照组的61.36%、86.36%;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含量、全血黏度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第7、14天时N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在安全性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 波立维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并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崔洪源;牛保华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进展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是指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的总称[1].自1977年Kramer 提出并引入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CAVH) ,经过20多年的临床实践,其技术已由经典的CAVH 发展衍生出多种疗法,统称为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

    作者:白振丽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体会

    肾脏是许多药物及其代谢物排泄的主要器官,当肾脏功能不全时,肾脏排泄药物的能力大为减弱,主要经肾脏排泄的药物消除减慢,影响药物的疗效并增加毒性,此时必须酌减用药剂量及用药次数,特别给予肾毒性的药物时更需慎重.

    作者:李守龙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132例临床体会

    宫颈糜烂是目前妇女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为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部外观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糜烂面为完整的宫颈管单层柱状上皮所覆盖,因柱状上皮菲薄,其下间质透出呈红色,并非真性糜烂,是慢性宫颈炎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1].根据糜烂深浅程度可分为3型:(1)单纯型糜烂:糜烂面仅为单层柱状上皮所覆盖且表面平坦;(2)颗粒型糜烂:是腺上皮过度增生且伴有间质增生,糜烂面凹凸不平呈颗粒状;(3)乳突型糜烂:是间质增生显著,表面不平现象更为明显呈乳突状.又可根据糜烂面积大小分3度:Ⅰ度糜烂指糜烂面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1/3;Ⅱ度糜烂指糜烂面积小于整个宫颈面积和1/3~2/3;Ⅲ度糜烂面积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笔者从医20多年来一直采用LEO-2200微波治疗仪治疗宫颈糜烂,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2月治疗的宫颈糜烂患者共132例,对其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邵翠芳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子宫切除术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按照区组化随机分组法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各39例,分别给予单纯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并且对每组患者的局麻药用量、阻滞显效时间、镇痛率、麻醉平面达T6时间、麻醉达高平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腰硬联合麻醉组麻醉效果优率和总优良率分别为92.31%、100.00%,高于硬膜外麻醉组的76.92%、87.18%;肌松满意度和镇痛率分别为94.87%、100.00%,高于硬膜外麻醉组的76.92%、79.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阻滞显效时间、局麻药用量、麻醉达高平面时间、麻醉平面达T6时间等相关指标均有明显地改善.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切除术中较单纯硬膜外麻醉具有更为显著的优点,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文竹;何洁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2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予以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单纯予以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镇痛持续时间、镇痛效果以及麻醉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为93.5%,高于对照组的78.3%;麻醉起效时间和完全阻滞时间少于对照组,镇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对照组为1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杨蒙 刊期: 2012年第3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