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翠芳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是指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的总称[1].自1977年Kramer 提出并引入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CAVH) ,经过20多年的临床实践,其技术已由经典的CAVH 发展衍生出多种疗法,统称为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
作者:白振丽 刊期: 2012年第32期
一直以来,压疮被认为是病房护理的问题,目前的研究已显示手术也是引起压疮的危险因素,压疮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病率为1%~11%,而在手术患者中则高达4.7%~66%.特别是脑外科手术常会用到颅骨架来固定手术,材质较硬更易发生术中压疮.因此,为了避免或减少脑外科术中压疮的发生,我科于2009年3月起对手术患者可能引起术中皮肤损伤,导致术中、术后发生压疮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应用褥疮贴贴于手术中的主要受压点并垫上海绵,进行双重保护,杜绝了脑外科术中压疮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小潘;迭风云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2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予以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单纯予以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镇痛持续时间、镇痛效果以及麻醉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为93.5%,高于对照组的78.3%;麻醉起效时间和完全阻滞时间少于对照组,镇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对照组为1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杨蒙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痰和血浆γ-干扰素(IFN-γ)含量检测对恶性血液病并发肺结核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分别检测并比较33例恶性血液病并发肺结核患者(恶性血液病肺结核组)、34例无恶性血液病的肺结核患者(非血液病肺结核组)、36例恶性血液病无肺结核患者(恶性血液病对照组)、36例健康工作人员(健康对照组)痰和血浆中IFN-γ的含量.结果 非血液病肺结核组痰IFN-γ含量高于血浆中含量,且痰IFN-γ含量低于健康对照组,血浆IFN-γ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恶性血液病肺结核组痰IFN-γ含量低于恶性血液病对照组,血浆IFN-γ含量高于恶性血液病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血液病肺结核组和非血液病肺结核组痰、血浆IFN-γ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痰和血浆IFN-γ含量可以作为恶性血液病并发肺结核诊断(尤其是菌阴肺结核)的重要辅助指标.
作者:孙忠亮;葛善义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中医穴位透入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腹泻患儿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组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同时给予中频药物导入治疗.结果 治疗组疗程1~5d(平均3.2d),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疗程3~8d(平均4.8d),总有效率为84.8%,2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中频药物导入治疗效果明显,无任何不良反应,且能明显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树刚;国献素;苏秀霞;王红艳;冯永格;马翔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急性肺栓塞(PTE)后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姜黄素低剂组、中剂组、高剂组(腹腔注射50、100、150mg/kg).采用颈总静脉注射自体血栓的方法制备大鼠PTE模型.取肺组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cl-2、Bax、Caspase-3、Caspase-9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凋亡率及Bax、Caspase-3、Caspase-9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升,Bcl-2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能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及Bax、Caspase-3、Caspase-9表达,升高Bcl-2表达(P<0.05和P<0.01).结论 姜黄素能抑制PTE大鼠的肺组织细胞凋亡,与下调Bax、Caspase-3、Caspase-9表达,上调Bcl-2表达有关.
作者:霍华治;苏春永;马小刚 刊期: 2012年第32期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以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已知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出血,出血量少时肉眼常难以发现,常规粪隐血试验可协助临床医师发现消化道小量出血,从而明确消化道出血原因.但是,由于粪隐血试验的假阴性率较高,致使一部分消化道出血被漏检.消化道出血时,血中的转铁蛋白会漏入到胃肠道,并且随粪便排出体外,而粪便中的转铁蛋白稳定性高于血红蛋白.因此,粪便中的血红蛋白在肠道或者体外环境下被破坏,或者出血量很少无法用粪隐血试验检出时,可以采用粪便转铁蛋白试验判定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帮助我们进一步明确诊断.本文主要对粪便转铁蛋白试验和隐血试验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作者:贾晓丹;完颜华;陈庆勇;毛宝凤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波立维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将89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波立维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的变化,以及治疗后第3、7、14天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同时观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84.44%、97.78%,高于对照组的61.36%、86.36%;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含量、全血黏度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第7、14天时N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在安全性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 波立维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并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崔洪源;牛保华 刊期: 2012年第32期
胃癌占我国恶性肿瘤的第一位,肝脏是胃癌常见、易发生的转移器官[1],胃癌肝转移的发生率高达44.5%,在我国缺少肿瘤等疾病的日常防范意识,多数患者就诊时常发现伴有肝转移等其他脏器或淋巴结的转移,从而失去佳手术时机,临床上只有5%左右的患者适合行胃癌根治+肝切除术,而肝切除术5年生存率只有10%~20%[2],大多数则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是晚期胃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本文就笔者所在医院对30例胃癌伴肝转移患者的综合治疗措施及远期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张明;王吉荣 刊期: 2012年第32期
山莨菪碱的作用主要是解除血管痉挛,扩张支气管平滑肌,减少耗氧量,兴奋呼吸中枢,抑制胃液及胃酸分泌,改善微循环等.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肺水肿,消化性溃疡,感染和中毒性休克,内脏平滑肌绞痛等.在临床应用山莨菪碱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多,必须注意观察.
作者:冯燕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2组均给予强心、常规利尿、扩血管、β受体阻滞剂和(或)ACEI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状况好转率、心率、尿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优于对照组的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率改善、尿量改善及心功能改善等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能明显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梁小卫;罗兴才 刊期: 2012年第32期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日趋增高,但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仍然不够.通过对 50例高血压患者心理、饮食、用药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提高了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知和保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志琴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 对烧伤科护生进行护理软技能带教,以培养合格的护理人员.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比较在临床实习中加入护理软技能培训前后2组护生出科理论、操作成绩及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护生投诉发生率.结果 2组在出科时理论、操作成绩及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和护生投诉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护生进行护理软技能带教,既提高了学习效果和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又减少了投诉.
作者:潘小芸 刊期: 2012年第32期
妊娠引起的肥胖,是指妇女由于妊娠时, 因下丘脑功能紊乱,引起代谢障碍,脂肪合成增加,孕妇在妊娠中期以后,多数食欲增加,活动减少,故易造成能量摄入大于消耗,剩余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体内造成肥胖.
作者:李金凤;赵金荣;张林红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环孢素(CsA))是一种从丝状真菌培养液中分离出的含有11 个氨基酸的中性环状多肽,为钙调磷酸酶家族抑制剂,能有效地特异性抑制淋巴细胞反应和增生.在抗器官移植排斥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也用于自身免疫病的治疗,为常用免疫抑制剂.目前上市的主要有注射剂、口服液和软胶囊,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肾毒性和肝毒性.CsA 的治疗窗窄,血药浓度易受各种因素如药物应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制剂因素等的影响产生波动,不利于患者的治疗[1].此外,监测条件的改变也是血药浓度波动的重要因素.而临床上,应用CsA的患者由于不了解上述知识往往导致CsA血药浓度的波动而影响治疗效果.
作者:王艳;姬怀雪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无环鸟苷联合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仅予以无环鸟苷、维生素B1、甲钴胺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膦甲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2组水疱停止发生、疱疹干燥结痂、疼痛变化时间,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止疱、结痂、止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3.08%,低于对照组的12.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2%(3/65),对照组为3.64%(2/5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环鸟苷联合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林于超;吴实;邓列华 刊期: 2012年第32期
自从20世纪60年代喹诺酮类药物问世以来,该类药物发展迅速,从第1代发展到现在的第4代,其中以第3代临床应用为普遍.第3代中又以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临床应用为突出,究其原因系喹诺酮类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口服注射吸收好、血药浓度高、组织分布迅速、耐药性少,而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抗菌活性比氧氟沙星强2倍,临床用量为氧氟沙星的1/2,其水溶性是氧氟沙星的8倍,更易制成注射剂.
作者:杨文政 刊期: 2012年第32期
阿昔洛韦为人工合成的第2代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物,对单纯性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都具有高度选择性抑制作用,是临床治疗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带状疱疹、免疫缺陷者水痘等疾病的一线药物[1、2].因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而广泛使用,近年来随着临床的推广,有关阿昔洛韦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尤其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发生率较高,给患者造成严重后果,应引起高度警惕.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0例阿昔洛韦致ARF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阿茹汉;宁秀波 刊期: 2012年第32期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特异性降解产物,其含量增高反映继发性纤溶性增强和凝血酶生成增加,多年来人们逐步认识到D-二聚体在肝炎病情、术后评估、围产期的水平变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D-二聚体在临床上作为常规检测已越来越重要.
作者:赵衍会 刊期: 2012年第32期
随着人民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护理工作的期望值也在不断增高,这就为我们护士带来了严峻的考验[1].护士是医患沟通的桥梁,融洽护患关系可有效地降低医疗纠纷,尤其患儿是一群特殊年龄、特殊疾病的特点,作为门诊儿科输液护士,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家长及患儿的心理护理,对输液过程中的风险因素采取相关护理对策,可有效的降低医疗隐患,提升护理质量[2].
作者:周莉 刊期: 2012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