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Enterprise支架在颈内动脉宽颈动脉瘤的应用

王宏;张紫寅;何志明

关键词: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Enterprise支架, 栓塞
摘要:目的 探讨使用Enterprise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颈内动脉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和初步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采用Enterprise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的颈内动脉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未破裂动脉瘤3例,破裂动脉瘤10例;Hunt-Hess分级:0级3例,Ⅰ级5例,Ⅱ级3例,Ⅲ级2例.结果 11例患者支架成功放置,支架不能到位1例,术中支架移位1例.术后造影见动脉瘤腔致密填塞8例,瘤颈少许残余3例,瘤体少部分显影1例.术后所有患者于3、6、12个月行 DSA造影复查,8例致密栓塞的患者均未见复发,3例瘤颈少许残留病例于3、6个月复查时见瘤颈显影明显变淡,12个月复查时完全不显影,瘤体少部分显影病例于6个月复查时未见显影.所有病例载瘤动脉及分支动脉均保持通畅.结论 使用Enterprise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幼儿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亚硝酸盐主要指亚硝酸钠,亚硝酸钠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似白糖、食盐、碱面和发酵粉,因此常被误食而引起中毒.此外,亚硝酸盐在人体中易与蛋白质中的胺类物质结合,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易引起胃癌、食管癌和肝癌,也可导致鼻咽癌和膀胱癌.

    作者:陈素敏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地佐辛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超前镇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地佐辛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超前镇痛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60例ASA分级Ⅰ~Ⅱ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2组各30例,A组于切皮切皮前静注5mg地佐辛,B组于切皮前静注0.1mg芬太尼.观察2组患者患者苏醒时间,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在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低于B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0、60、90、120min疼痛语言分级评分(VRS评分)A组均低于B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超前镇痛方面,地佐辛较芬太尼更加优越.

    作者:杨帅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护理程序应用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

    急性酒精中毒俗称醉酒,是急诊内科的常见疾病.由于很多患者发病急,病情重,精神症状突出,不配合检查和治疗,给医院急诊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是急诊内科的常见疾病.我科于2011年尝试使用护理程序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急救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陆俐娟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肝硬化患者的护理体会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是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持续或反复作用而致的弥漫性肝损害[1].近年我们对肝硬化患者实施了针对性护理及健康教育,明显降低了再住院率,提高了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作者:卫忆春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子宫出血4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2例更年期子宫出血,给予米非司酮每晚12.5mg口服.治疗前、后观察各项指标.结果 子宫内膜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子宫内膜变薄;治疗后患者 FSH、LH、P、E2均降低,Hb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患者停药后随访6个月,26例直接进入绝经期,11例停药后30~63d恢复正常月经,5例月经稀发.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琰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64例溶栓治疗护理与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因持续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导致的部分心肌坏死,青年AMI[1]是指年龄在40岁以下,不论病因如何而发生的AMI:其发病急,临床症状及心理负担重,对预后生活质量要求高等特点而与其他年龄组患者有所不同;在无介入治疗条件的基层医院,惟一能尽早实现血管再通使冠脉血流重新灌注的方法就是静脉溶栓治疗,而溶栓治疗的护理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2].本文总结了2001年8月-2011年8月我院青年AMI溶栓治疗的资料64例,旨在总结护理经验与体会.

    作者:魏咏梅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护理配合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出生时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而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脑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发病率 5%~10%[1].因此,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和护理,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重要的环节.

    作者:孙涛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评价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9年1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9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采取康复状态量表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对2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价并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精神分裂患者合理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社会功能.

    作者:马久华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我院3种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干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实施合理用药干预措施前后甲状腺、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3种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干预效果.方法 抽取2009年7月-2012年9月3种清洁手术病历共370 份,对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干预前为100%,干预后为78.3%;术前抗菌药物的选择、预防用药时机的合理性和用药时间过长等评价指标在干预后有了较大的改善.结论 制定相应管理制度,采取有力的干预措施,对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重大意义.

    作者:黎涛;陈英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硫酸镁联合开塞露治疗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硫酸镁与开塞露联合治疗老年患者局部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住院并发生静脉输液外渗患者4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5例,采用硫酸镁溶于开塞露中,外涂于患处;对照组22例,采用传统的硫酸镁湿热外敷,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与开塞露联合治疗老年患者局部水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硫酸镁湿热外敷.

    作者:张高峰;罗月英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压疮局部治疗用药新进展

    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临床中比较棘手的护理问题,目前医院骨科系统发病率为2%~7%[1].治疗压疮的方法很多,现对中药、西药局部治疗压疮进行综述,其取材方便、方法简单,便于临床应用.护理人员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用不同方法进行压疮局部治疗,从而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唐侠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纳洛酮治疗眩晕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2组患者均给予改善微循环、脱水及激素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治疗眩晕症效果显著.

    作者:宋金梅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初产妇乳房胀痛的护理

    产后乳房肿胀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乳房肿胀时,乳晕变硬,乳头相对变短,婴儿吸吮困难,产妇也因疼痛不愿哺乳,严重时还可影响产妇的手臂活动.

    作者:刘静;赵金荣;李金凤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巴曲酶2种用药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巴曲酶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佳用药方法.方法 应用随机数字表将50例消化性溃疡并发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各25例,A组采用巴曲酶胃内灌注,B组采用巴曲酶、静脉和肌内注射,根据临床表现和胃镜复查判断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A、B 2组的显效率分别为52.0%与24.0%、总有效率分别为84.0%与52.0%,A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巴曲酶胃内灌注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佳用药方法.

    作者:樊英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三腔喂养管肠道营养治疗老年贲门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三腔喂养管早期肠道营养在治疗老年贲门癌(>60岁)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3月-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132例年龄60岁以上的贲门癌手术患者,分为普通胃管手术组(A组)64例,三腔喂养管手术组(B组)68例.观察2组患者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吻合口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心律失常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根治手术,无探查手术、无吻合口瘘、无围手术期死亡.2组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心律失常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腔喂养管空肠营养加管状胃在老年贲门癌手术中可以降低部分并发症发生率,可缩短住院时间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利于胃肠道功能早期恢复,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小丛;朱宏;李金学;孙薇;杨威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我院2011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我院于调查前1周进行了培训,并提出相关要求,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在调查日分组对我院前1d 0∶ 00~24∶ 00时内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包括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病原菌检出和耐药情况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赵丽艳;崔占杰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急诊科护士潜在的感染及防护

    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及处理突发事件的主要场所,也有酗酒患者实施暴力常发生的场所,属于医院的高风险科室.在日常工作中每天都会接触任何患者、接触侵入性操作和护理,在紧急情况下来不及采取自身安全保护,发生潜在的感染随时存在,因此护士的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重视,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主要内容包括:急诊科护士的工作性质、护理服务对象、潜在的感染因素,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采取标准预防.接触开放性伤口,患者的排泄物、呕吐物、毒物等都应采取多重防护措施,加强自我防护,以防潜在的感染.

    作者:刘淑梅;付印;苏秀霞;姚欣;王聪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母婴阻断对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观察分析

    目的 观察母婴阻断对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95例HBsAg及HBV-DNA双阳性的孕妇及其所生新生儿,分为阻断组65例和对照组30例.阻断组孕妇于孕28、32、36、39周分别肌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对照组无任何治疗.2组新生儿于出生后24h 内肌内注射HBIG 200U,并于生后常规接受乙肝疫苗主动免疫,即分别于出生后24h内、1个月、6个月分别肌内注射基因重组乙肝疫苗.结果 阻断组新生儿HBsAg及HBV-DNA 6h、1月龄及6月龄阳性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断组新生儿HBsAb 1月龄、6月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DNA阳性孕妇有必要采用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方案阻断母婴传播.

    作者:杨丽萍;孙淑媛;张瑞芬;刘彦霞;王敬君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利巴韦林气雾剂应用与小儿手足口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5月-2012年5月收治73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6例,2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和静滴利巴韦林,在此基础上再用利巴韦林气雾剂对观察组患儿进行喷雾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远高于对照组的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巴韦林气雾剂应用与小儿手足口病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元祥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致命性大咯血的临床应用体会

    致命性大咯血是指24h内咯血量在300~600ml的大咯血.内科保守治疗病死率高达50%~100%;外科手术治疗病死率在7.1%~18.2%;急症手术切除病死率高达27%~35%.很多患者因为合并严重的慢性肺病或病变弥散而不适合手术治疗[1].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动脉造影及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被广泛应用,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肖兵;宋建琼;王红军;谭奇亮 刊期: 2012年第3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