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护理配合

孙涛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 复苏, 护理配合
摘要: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出生时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而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脑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发病率 5%~10%[1].因此,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和护理,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重要的环节.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药物临床试验的管理

    药物临床试验是指为了评价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在人体(患者或健康志愿者)进行的药物系统性研究,以证实和揭示试验用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等.<药品管理法>规定,药物临床试验必须在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中进行.我院于2009年3月通过了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认定专业为: 肿瘤、麻醉、皮肤、心血管、胸外科5个专业.

    作者:杜文力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血脂康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脂康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5例.干预组采用血脂康治疗,对照组采用舒降之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斑块消退及血脂变化的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中层厚度(IMT)、斑块个数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三酰甘油外,2组治疗后血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 (LP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2组间各血脂指标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2组间各血脂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脂康对调控血脂、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减少斑块具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竺佳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股骨颈骨折46例的中医护理体会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多发于中、老年人,由于其解剖功能方面的原因,其愈合率一般不高,同时还由于股骨颈的血供解剖方面的特点,患者骨折后很容易发生由于骨缺血、坏死或者塌陷等不良后果.根据有关统计显示,股骨颈骨折在所有类型骨折中所占比例在10%~20%.我国一些传统的中医学方面的医护方法在骨折的恢复阶段一般都有着比较好的效果[1].我院在2008年1~12月对收治的4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有效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胡仁红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中西医结合防治髋关节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药物结合预防髋关节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56例、中西医结合组56例,西药组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中西医结合组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以及丹参注射液.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在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防止下肢水肿方面与西药组比较有着较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中西医结合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病率明显低于西药组,并在中西医结合组第1天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以及第7天纤维蛋白原比西药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丹参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结合使用可以明显改善髋关节手术后凝血指标,显著减低了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作者:郝广生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巴曲酶2种用药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巴曲酶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佳用药方法.方法 应用随机数字表将50例消化性溃疡并发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各25例,A组采用巴曲酶胃内灌注,B组采用巴曲酶、静脉和肌内注射,根据临床表现和胃镜复查判断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A、B 2组的显效率分别为52.0%与24.0%、总有效率分别为84.0%与52.0%,A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巴曲酶胃内灌注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佳用药方法.

    作者:樊英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器械护士的配合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已被证实是一种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或介入治疗失败后有效的方法.主要手术方式包括有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等[1].OPCABG是在心脏跳动完成手术,特别适用于高龄、危重,不能耐受体外循环的患者.回顾性总结我院实施的53例OPCABG,术后收到了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春燕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拉西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拉西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对血尿酸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门诊及住院68例轻中度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单纯服用拉西地平2~8mg,视血压调整剂量,总疗程6周,治疗前后比较血尿酸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高血压患者无论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素氮、肌酐、血尿酸无明显变化.结论 拉西地平对血尿酸代谢无明显影响,是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安全有效较为理想的降压药.

    作者:袁永立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26例心理护理分析

    尿毒症,又称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在各种慢性肾脏病的基础上,经过数月或数年后,慢慢地发展而来,导致各种代谢废物和水分积聚在体内,出现一系列的症状,肾脏功能逐步减退而衰弱、耗竭.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主要手段,长期持续血液净化,尿毒症患者的生存可明显延长,但其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昂贵的治疗费用给患者带来了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沉重精神压力,这就对血液透析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及患者的康复带来了严重不良影响.因此,做好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田红岩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良性十二指肠壅积症1例

    患者,女,18岁,主因恶心、呕吐4d入院(既往有类似症状1年,但未查明原因).患者入院前4d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多在饭后出现.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不含咖啡样物质,几乎是未消化食物.但有排便、排气.无明显腹痛及其他不适.入院后查体:生命体征正常.神志清楚,精神差,体质消瘦,口唇稍干,双肺呼吸音清.心率90次/min,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腹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及,肠鸣音弱.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便、尿常规及肝功正常.肾功BUN 9.64mmol/L,CREA 129.5μmol/L,UA 37.10 μmol/L,电解质示K 2.79mmol/L,余正常.腹透示腹部可见少量肠管积气液平1个.胃镜示胆汁反流性胃炎,食管炎.肝胆B型超声未见异常.入院诊断:(1)不完全性肠梗阻,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2)胃炎;(3)食管炎.入院后给予护胃、纠正低钾血症及对症治疗.患者仍有顽固性恶心、呕吐症状.复查相关异常检查后回报均正常.故行全消化道造影示十二指肠降段受阻.行腹部血管超声示:上腹部部分静脉曲张(血管畸形?)向其家人交代后转上级医院后证实为良性十二指肠壅积症.已行相关治疗.

    作者:和江然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斯奇康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斯奇康(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就诊RRI患儿14例为观察组(A组),另选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B组),记录年龄、体质量、身高.观察组给予斯奇康肌内注射,分为注射前采血(Aa组),注射后采血(Ab组).健康对照组体检时采血.所取标本分别测量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含量.T细胞亚群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球蛋白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结果 Aa组IgG、IgA、IgM值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与Aa组IgG 、Ig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组CD3、CD4、CD8及CD4/CD8值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Ab组CD8值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与Aa组CD3 、CD4、CD4/CD8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斯奇康能有效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促进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恢复.

    作者:刘树刚;国献素;苏秀霞;冯永格;王红艳;贾凤斌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护理体会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光学、电子工程技术的发展,放射介入、CT、MRI等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腔内设备的不断改进,经皮肾镜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有了飞跃性的发展.通过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并在各个技术细节上的不断改良和完善,配合细致入微的临床护理,经皮肾镜手术已有很高的成功率.经皮肾镜技术作为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在治疗上尿路结石方面,与输尿管镜及体外冲击波碎石共同成为现代主要的治疗方法,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模式,同时改变了上尿路结石治疗的护理模式.现在对85例在肾镜下行气压弹道碎石的上尿路结石患者的护理体会做一报道.

    作者:娄艳娜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RP-HPLC法测定环吡酮胺发用洗剂的含量

    目的 建立环吡酮胺发用洗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Waters XTerra RP18(4.6mm×250mm,5μm)为色谱柱,乙腈-0.1% 乙二胺四醋酸二钠(含0.05%冰醋酸)(0.60:0.40)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304nm,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环吡酮胺浓度在20.0~24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101.0%;RSD为0.98%(n=6).结论 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发用洗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惠慧;姬怀雪;赖冉;邵珠民;白晨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的护理体会

    血液灌流(HP)是利用具有吸附作用的固态吸附剂吸附患者血液中游离的和与蛋白结合的毒物,达到解毒和净化血液的目的.对急性中毒患者,采用此抢救措施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方法,同时加强HP中的各项护理工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陆晓君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地佐辛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超前镇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地佐辛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超前镇痛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60例ASA分级Ⅰ~Ⅱ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2组各30例,A组于切皮切皮前静注5mg地佐辛,B组于切皮前静注0.1mg芬太尼.观察2组患者患者苏醒时间,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在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低于B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0、60、90、120min疼痛语言分级评分(VRS评分)A组均低于B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超前镇痛方面,地佐辛较芬太尼更加优越.

    作者:杨帅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泌尿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调查研究

    目的 观察本院泌尿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抗生素现有方案的优势和不足.方法 将96例泌尿外科患者随机分为2组,参照卫生部<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观察组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方案,对照组为新方案实施前的病例.从抗生素使用情况、经济费用以及切口感染等指标,观察2组差异.结果 对照组抗生素的使用率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抗生素的联合使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生素费用及切口感染率方面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方案的抗生素联合使用更普遍,对于切口感染控制较对照组有优势.

    作者:杜茂生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肝癌介入治疗护理分析

    肝癌在我国是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肝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加之病情进展迅速[1],很多患者在发现时往往已经是肝癌中晚期,失去了佳手术时期,此时肝癌介入治疗是佳选择.肝癌介入治疗是指经股动脉插管将抗癌药物或栓塞剂注入肝动脉的一种区域性局部化疗.做好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能够提高肝癌介入的治疗效果[2、3].现对我科30例行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分析如下.

    作者:丰小峰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熊去氧胆酸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胃电图变化

    胆汁反流性胃炎亦称碱性反流性胃炎,是指由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行降低幽门功能的手术等原因造成含有胆汁、胰液等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在胃酸作用下,破坏胃黏膜屏障,引起H+弥散增加,而导致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目前常规药物治疗包括促胃动力药物(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结合胆盐类药物(如达喜)、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及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我院应用熊去氧胆酸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满意,并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胃电图变化进行了研究.

    作者:张军霞;苏静;于春燕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腹症患者血液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急腹症患者血液检验过程中的持续质量改进方法与成效.方法 自2011年9月起对急腹症患者血液检验过程进行持续质量改进,随机选择改进前50例急腹症患者为对照组,选择改进后50例急腹症患者为观察组,记录比较2组的血液检验结果返回时间、医师了解血检结果时间、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和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血液检验结果返回时间、医师了解血检结果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遵循持续质量改进的原则,能指引护士正确实施急腹症患者的血液检验的护理工作,更好地实现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疾病并发症.

    作者:陆琪琳;纪俊标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注射用灯盏花素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注射用灯盏花素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9例,2组患者均给予门冬胰岛素30皮下注射至血糖恢复正常,并给予常规量甲钴胺治疗,A组给予灯盏花素40mg静脉滴注,B组给脉络宁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均为每天1次,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比较发现,A组总有效率为93.9%,B组总有效率为7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注射用灯盏花素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庆芳 刊期: 2012年第35期

  • 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局部复发护理体会

    泌尿系及男性生殖系统各部均可发生肿瘤,大多为恶性,其中常见的是膀胱肿瘤.膀胱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学和免疫疗法.手术后主要问题是局部复发,而预防复发的主要手段是膀胱灌注.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的药物有丝裂霉素、阿霉素、多柔比星、甲氨蝶呤、长春新碱等.近年来,临床常用以10-羟基喜树碱(10-HCPT)进行膀胱灌注,经观察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患者更愿意接受.

    作者:王晶 刊期: 2012年第3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