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济生肾气丸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张波;秦佰焰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济生肾气丸, 复方血栓通胶囊, 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 尿β2微球蛋白, 24 h尿蛋白
摘要:目的:观察济生肾气丸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卡托普利,12.5 mg/次,3次/d;治疗组采用济生肾气丸,6g/次,3次/d,复方血栓通胶囊,3粒/次,3次/d,均口服,疗程均为16周.观察两组24 h尿蛋白(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ACR)及中医临床症状.结果:疗后治疗组UAER,β2-MG,ACR分别为(93.76±22.4) mg· (24 h)-1,(241.18±86.5) μg·L-1,(75.61±31.5),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18.21±28.5) mg·(24 h)-1,(320.17±89.2) μg·L-1,( 98.52±34.8)](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88.23%,优于对照组的61.29%(P<0.05).结论:济生肾气丸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早期DN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测定核桃青皮中胡桃醌的含量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核桃青皮中胡桃醌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为实现核桃青皮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核桃鲜皮和冷冻青皮中的胡桃醌含量,对此方法进行了方法学评价.结果:胡桃醌对照品在0.01 ~8.00 μg线性相关良好(r=0.9993);检出限为0.195 ng;平均回收率为98.67% (n =6),RSD<2.03%;精密度RSD <0.58% (n =7).新鲜核桃青皮中胡桃醌的含量为1.66 mg·g-1,冷冻青皮含量为1.54 mg·g-1.结论: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分析快速,重复性好,准确度和精密度高,适合胡桃醌类样品的分析测定.

    作者:侯栋;高哲;何童森;来红静;李保国;崔同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中医药防治卵巢巧克力囊肿腹腔镜术后盆腔痛的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对腹腔镜下剥除卵巢巧克力囊肿术后盆腔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75例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手术后患者是否口服中药而分为两个组:中药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组.两组治疗后均随访临床症状、复发情况、盆腔疼痛以及妊娠情况.结果:75例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手术的有效率为100%.中药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组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7.2%,13.0%,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而中药治疗组在降低术后痛经、盆腔疼痛等方面优于单纯西药组(P<0 05).结论:中医药治疗对卵巢巧克力囊肿腹腔镜术后盆腔痛有防治作用,为下一步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提供了依据.

    作者:刘铭山;吴燕君;孙艳梅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银杏叶提取物中酚酸的含量测定及去除方法考察

    目的:建立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酚酸含量测定方法,并考察其去除方法.方法:运用HPLC测定银杏酚酸的含量;以槲皮素为对照品,HPLC测定总黄酮醇苷含量,考察银杏酚酸的去除方法.结果:用吸附剂及离子交换树脂合用法去除银杏酚酸效果较好,银杏叶提取物处理后银杏酚酸含量为2.77 μg·g-1.结论:该研究得到的银杏叶提取物中酚酸含量符合国际标准要求,且其去除方法不影响银杏总黄酮含量.

    作者:康如龙;黄继来;苏小建;刘倩;张道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射干麻黄汤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86例

    目的:研究射干麻黄汤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172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1喷/次,3次/d)联合酮替芬(2 mg·d-1)治疗,治疗组给予射干麻黄汤联合孟鲁司特(10 mg·d-1)口服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评定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1±0.2),(1.8±0.3)分(P<0.05);治疗组患者呼气峰流速昼夜变异率为5.1%,明显低于对照组(9.2%)(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1.9%,对照组82.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射干麻黄汤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红珊;李国豪;曹毅敏;林美仪;邓丽丽;关爱萍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水溶性紫朱软膏基质

    目的:优选水溶性紫朱软膏的基质组成及配比.方法:以软膏的外观性状、稳定性、延展性、稠度、pH及显微镜检观察等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基质中纯水、泊洛沙姆407、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4000等所占比例进行优选.结果:筛选出水溶性基质紫朱软膏的佳处方为主药12.5%,纯水35%,泊洛沙姆407 17%,聚乙二醇400 4.5%,聚乙二醇4000 1.5%,聚乙二醇1500 4.5%,白洛沙姆188 12%,甘油13%.结论:按优选工艺制备的水溶性基质紫朱软膏外观细腻均匀,稠度及延展性适宜,性状稳定,符合临床使用要求.

    作者:于鑫;李西林;柳国斌;米健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全天麻胶囊特征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全天麻胶囊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完善其质量控制方法,为评价全天麻胶囊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henomenex Hydro-RP 80A(4.6 mm× 150 mm,4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mL- 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70 nm.结果:建立了全天麻胶囊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33个共有锋,指认了其中的8个共有锋,25批次全天麻胶囊的相似度为0.924 ~0.990.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评价全天麻胶囊的质量.

    作者:刘智;王爱民;许祖超;迟明艳;王永林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苦瓜提取物抑制蛋白质的非酶糖基化

    目的:研究苦瓜提取物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系统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苦瓜提取物(0.01,0.1,1.0 g·L-1)或氮基胍(4 mmol·L-1),在不同时间分别测定蛋白质非酶糖化终末产物的生成量.制备糖尿病小鼠模型,以苦瓜提取物10,30 g·kg-1两个剂量连续ig 14 d,测定苦瓜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血糖以及心、肝、肾组织中AGE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在体外系统中,蛋白糖化产物的生成与孵育时间呈正相关,苦瓜提取物浓度依赖性抑制蛋白糖化终末产物的生成(P<0.01).动物实验表明苦瓜提取物能抑制血糖升高(P <0.05,P<0.01),改善糖尿病小鼠心、肝、肾组织中AGE含量(P <0.05,P<0.01)、升高SOD活性(P <0.05,P<0.01)和降低MDA含量(P<0.05,P<0.01),呈现剂量效果正相关.结论:苦瓜提取物体内体外均可有效抑制蛋白糖化终末产物的生成.

    作者:陈绍红;刘少彬;赵云涛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蒲灰散合四妙散治疗家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目的:研究蒲灰散合四妙散对家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微晶型尿酸钠致家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观察蒲灰散合四妙散(1.0,2.0,4.0 g·kg-1,ig)对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关节肿胀度、关节腔白细胞数及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结果:蒲灰散合四妙散于给药后1~3h关节肿胀度,显著降低肿胀度,模型组药后1,2,3h分别为(41.98±5.74)%,(37.84±8.03)%,(33.30±9.05)%蒲灰散合四妙散低剂量药后3h为(26.40±3.96)%(P<0.05),中剂量药后2,3h为(27.61±5.40)%,( 20.22±7.75)%;(P<0.05),高剂量药后1,2,3h为(34.25±5.93)%,(26.00 5.66)%,(12.30±7.07)%(P<0.05)且呈量效关系;高剂量组关节腔中白细胞数量(3.42±0.36)×105个/mL,比模型组[(4.32±0.66)× 105个/mL]明显减少(P<0.05),且血清中尿酸水平也显著降低,模型组与高剂量组分别为(44.50±4.85),(35.33±7.84)μmol· L-1 (P <0.05);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各给药组关节滑膜组织病变比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蒲灰散合四妙散对微晶型尿酸钠致家兔痛风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贾芸;乔为民;康小龙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鳖甲煎丸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HGF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鳖甲煎丸对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的影响,分析鳖甲煎丸抗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预防组、秋水仙碱治疗组、鳖甲煎预防组、鳖甲煎治疗组,采用猪血清诱导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各组于10周后随机取8只大鼠断头处死,取血清,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取肝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用图像分析法检测HGF.结果:各预防组、治疗组血清HA,LN,PCⅢ,Ⅳ-C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但以鳖甲煎预防组、治疗组降低为明显;各预防组、治疗组大鼠肝脏组织HGF均有表达(P<0.01或P<0.05),鳖甲煎预防组、治疗组比秋水仙碱组的表达更为明显.结论:鳖甲煎丸能够抑制肝脏纤维化病理改变,增加HGF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李志毅;崔莉芳;张伶俐;程传浩;谢世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他扎罗汀治疗寻常型银屑病58例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片联合他扎罗汀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均外用他卡西醇软膏,2次/d;0.05%他扎罗汀凝胶,每日1次,睡前外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雷公藤多苷片30 mg,每日3次.两组均以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促血管内皮生成素(VEGF)、白介素-18(IL-18)水平及皮肤干燥、瘙痒、红斑、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基本痊愈率为51.72%,总有效率94.83%;对照组基本痊愈率37.93%,总有效率82.76%.两组基本痊愈率、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VEGF,IL-18治疗前后两组组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3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62%,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他扎罗汀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血清TNF-α,VEGF,IL-18的水平,使银屑病患者免疫调节趋向正常,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作者:黄志强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大黄附子不同配伍比例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

    目的:探讨大黄与附子不同配伍比例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肾衰患者被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A组(大黄-附子1:1),B组(大黄-附子1:2),C组(大黄-附子2:1).3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3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肌酐均有下降,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降低血尿素氮的效果明显(P<0.01).临床疗效方面以A组效果好,C组次之,B组差.结论:大黄-附子1:1灌肠疗效好,对慢性肾衰竭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赵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麻黄-甘草药对的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麻黄-甘草药对的抗炎作用,探讨抗炎机制.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0.01g·kg-1),麻黄-甘草药对组(22.4,11.2,5.6 g·kg-1),每天1次,连续ig给药5d,末次给药30 min后采用醋酸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实验观察抗炎作用;取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0.01 g·kg-1),麻黄-甘草药对组(22.4,11.2,5.6 gˉkg-1),每天1次,连续ig给药5d,末次给药30 min后采用角叉菜胶诱导胸膜炎实验观察抗炎作用,测定胸膜炎大鼠胸腔渗出液前列腺素E2( 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以及肺组织TNF-α,IL-1β和丙二醛( MDA)含量,探讨抗炎机制.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麻黄-甘草药对(22·4,11.2 g·kg-1)可显著抑制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角叉菜胶诱导的胸膜炎大鼠胸腔液渗出(P<0.01),抑制渗出液白细胞数量增多(P<0.01);22.4 g·kg-1能抑制中性粒细胞比率升高;麻黄-甘草药对3个剂量组对淋巴细胞比率没有明显影响;麻黄-甘草药对(22.4,11.2 g·kg-1)抑制胸腔液PGE2,TNF-α,IL-1β含量升高(P<0.05);药对22.4 g·kg-1能抑制肺组织TNF-α,IL-1β,MDA含量升高(P<0.01),11.2 g·kg-1能抑制肺组织IL-1β含量升高(P<0.01).结论:麻黄-甘草药对有抗炎作用,抗炎机制可能与影响炎症介质产生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赵杰;余林中;方芳;徐文杰;罗佳波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哮喘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及方法学验证

    目的:建立哮喘片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并验证.方法: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用大肠埃希菌、枯草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和白色念珠菌对哮喘片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试验.结果:哮喘片对细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本品对细菌的计数方法为培养基稀释法;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为平皿法;控制菌检查可采用常规法检验.该方法用于哮喘片的质量控制有效、可行.

    作者:霍昕;黄晓琦;刘建华;高玉琼;刘波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痰热清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40例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人选标准的80例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常规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广谱抗生素积极预防、控制感染.同时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 mL+生理盐水250 mL,gtt,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30 mL+生理盐水250 mL,gtt,1次/d.两组患者均以7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痊愈率观察组77.50%,对照组62.50%,两组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95.00%,对照组82.50%,两组差异显著(P<0.05).咳痰、发热、啰音等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胸片病灶消失时间观察组分别为(5.82±1.45),(3.68±1.15),(5.27±1.24),(4.68±1.08),(12.62±3.28)d,对照组分别为(7.68±1.72),(5.43±1.22),(7.36±1.55),(7.83 ±1.35),(15.15±3.18)d,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咳痰、发热、啰音等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胸片病灶消失时间.

    作者:王瑞华;李颖;舒刚;梁伟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藏药郎庆阿塔颗粒中挥发油成分研究

    目的:建立藏药郎庆阿塔颗粒中挥发油成分的定性定量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郎庆阿塔中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挥发油中的芳樟醇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分离鉴定了郎庆阿塔挥发油中的36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0%;芳樟醇在10.62~169.92 μg峰面积积分值与进样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9.2%(n=6).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藏药郎庆阿塔颗粒中挥发油成分的质量控制.

    作者:鞠建明;蔡雪萍;江宝红;黄一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大黄不同炮制品解热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发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合格大鼠随机分组后,除空白组外,每只大鼠背部皮下注射20%酵母菌悬液15 mL· kg -;造模1h后,立即给大鼠灌胃相应的药物,灌胃体积0.02 mL·g-1,给药剂量按生药量计为1.75 g·kg-1;在给药的第1,2,4,6h测体温1次,求各时间点每只大鼠相对于其正常体温的体温变化值;于末次测完体温重复给药1次后取材,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下丘脑中环磷腺苷(cAMP)的含量.结果:空白组大鼠在实验过程中体温无明显变化;模型组大鼠皮下注射酵母菌后,各测试时间点温差均显著高于同时间点正常组(P<0.01);大黄各炮制品给药后,4h内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解热作用,其中生大黄、酒大黄与熟大黄组分别在1,2,4h时间点均显著低于相同时间点模型组(P <0.05或P<0.01),大黄炭组在2h时间点亦显著低于相同时间点模型组(P<0.05或P<0.01);在相同时间点各炮制品之间比较,在1h时间点,熟大黄和大黄炭组均显著高于生大黄和酒大黄(P<0.05或P<0.01),在2h和4h时间点,熟大黄和大黄炭组均显著高于酒大黄(P<0.05或P<0.01);酵母模型组下丘脑中cAMP的含量明显增高(P<0.01);大黄各炮制品除熟大黄外,其余各组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 <0.05或P<0.01),各给药组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和大黄炭均有不同程度的解热作用,但解热作用强度前两者明显高于后两者,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下丘脑中cAMP含量的升高有关.

    作者:隋峰;闫美娟;林娜;肖永庆;李丽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白芷、石菖蒲对冲和膏处方中主要成分经皮渗透作用的影响

    目的:考察佐使药白芷、石菖蒲对冲和膏中主要成分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透皮扩散池,大鼠离体皮肤为渗透屏障,以芍药苷和蛇床子素为指标,HPLC测定其含量,分别考察白芷、石菖蒲及其配伍联用对冲和膏主要成分促透作用的影响.结果:白芷、石菖蒲单用对芍药苷经皮渗透的增渗倍数分别为0.84,1.02,对蛇床子素的增渗倍数分别为1.54,0.79;配伍联用后芍药苷和蛇床子素的经皮渗透均达到佳水平,增渗倍数分别1.00,1.89.结论:白芷、石菖蒲配伍联用可促进主要成分的经皮渗透,对冲和膏处方药效的发挥具有重要的佐使作用.

    作者:王亚静;孙士真;张德芹;田慧;彭淑娟;王艳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切换波长HPLC同时测定左金丸乙醇提取物中7种生物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左金丸乙醇提取物中表小檗碱、盐酸药根碱、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的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4.6mm×250mm,5μm)柱,以乙腈-0.1%磷酸和0.05%三乙胺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0~40 min为265 nm,40~55 min为225 nm.结果:表小檗碱、盐酸药根碱、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2759~17.66,0.2670 ~ 17.09,0.2625~16.80,0.2214~14.17,0.9487 ~ 60.71,0.0504 ~ 3.229,0.0449 ~2.874 mg·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99.8%,100.2%,100.0%,99.0%,98.9%,97.4%,RSD分别为1.8%,1.2%,2.1%,2.1%,2.0%,2.0%,2.2%.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同时测定左金丸乙醇提取物中表小檗碱、盐酸药根碱、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为左金丸的现代制剂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学参考.

    作者:丁世兰;崔元璐;张叶;王强松;董天骄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加味温胆汤与卡托普利联用治疗大鼠自发性高血压的研究

    目的:探讨加味温胆汤与卡托普利联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左室肥厚指数以及心肌组织的影响.方法:将48只10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SHR对照组(SHR-K)、加味温胆汤高剂量和卡托普利联合用药组(ZX-H)、加味温胆汤中剂量和卡托普利联合用药组(ZX-M)、加味温胆汤低剂量和卡托普利联合用药组(ZX-L)、加味温胆汤中剂量组(Z)及卡托普利组(X),每组8只.自然病程对照组(SHR-K):给予蒸馏水ig,每日1次.中西药结合组(ZX):温胆汤高、中、低不同剂量水煎液,按14.83,7.42,3.71 g·kg-1,每日ig给药1次.卡托普利4 mg· kg- ig给药(与中药ig相隔2h).卡托普利组(X):给予卡托普利4 mg·kg-1 ig给药1次.加味温胆汤中剂量组(Z中):将药物制成水煎剂,按7.42 g·kg-1,ig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8周.治疗8周后,测大鼠尾动脉收缩压、左室肥厚指数、以及光镜观察心肌组织改变.结果:加味温胆汤和卡托普利联用药治疗后,各剂量组大鼠收缩压均有所下降.加味温胆汤和卡托普利联用药高、中剂量组大鼠收缩压下降明显(P<0.01),分别为(152.1 ±2.6),(156.8±3.2) mmHg,且降压效果与剂量之间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且降压效果优于加味温胆汤中剂量及开通博;与对照组比,各药物治疗组可显著改善左室肥厚指数(P<0.01),加味温胆汤和卡托普利联合用药在改善左室肥厚指数方面优于其他各组(P<0.01),分别为(2.58±0.38),(2.69 ±0.24),(2.84±0.19 )mg·g-1;加味温胆汤和卡托普利联合用药组能够明显减轻心肌细胞的病理损伤.单用中药或者西药,虽然也能减轻心肌细胞的病理损伤,但是不如两药合用效果显著.结论:加味温胆汤和卡托普利联合用药具有降压、降低左室肥厚指数及减轻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

    作者:韦品清;肖小惠;邵兵;黄萍;王静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通痹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发病时间在3个月以内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40例患者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和布洛芬治疗作为对照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通痹汤,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50%,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沉(ESR),慢反应物质(cRP)及免疫球蛋白A(IgA)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ESR,CRP及IgA分别为(8.05 ±3.02)mm·h-1,(7.25±3.52)mg·L-1,(1.58±0.87) mg·L-1,对照组ESR,CRP及IgA分别为(14.56±6.12)mm·h-1,(12.32±6.27) mg·L-1,(3.02±0.89)mg·L-1,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达到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付金鸿 刊期: 2012年第15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