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步峰
糖尿病足是由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足部麻木变凉,出现肿胀或紫色,感觉减退,疼痛、溃疡及坏疽,抗感染力下降,伤口愈合缓慢,甚至因无法愈合而截肢,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统计显示:12%~25%的糖尿病人在病程进展中可并发足部溃疡[1] ;在糖尿病的截肢患者中,85%是由足部溃疡引起的[2] .随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目前糖尿病足患者多采用降糖、清疮、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有60%左右的患者预后差.为探索有效治疗糖尿病足的新方法,本研究运用常规治疗加中药足浴的方法,利用社区这个基层的医疗管理平台,借鉴于门对门服务形式,采用家庭中可操作的治疗措施,运用动态观察和评价方法,分类与区别治疗方法,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一丁;高文勇;张伟;杨文婷;朱志刚;郝秋芬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5年4月-2010年8月于本院进行急诊急救治疗的20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整体护理组)100例和B组(普通护理组)100例,后将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A组患者预后情况、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率明显好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的效果好,值得急诊急救护理推广应用.
作者:李敏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36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的起病形式、可能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方法 对36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多为高颅压综合征,脑脊液压力多数升高,影像学表现静脉血流减慢、闭塞.脱水、抗凝等综合治疗疗效佳.结论 及早行血管检查(MRI或MRV)明确诊断并进行治疗,对于提高本病的生存率,降低致残率,减少严重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兴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复方枸杞袋泡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8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环磷酰胺对照组、环磷酰胺+复方枸杞袋泡茶高剂量组、环磷酰胺+复方枸杞袋泡茶低剂量组,每组12只.连续灌胃14 d,2次/d,14 d后检测复方枸杞袋泡茶对小鼠免疫器官、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与环磷酰胺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对小鼠的胸腺、脾脏指数、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淋巴细胞增殖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枸杞袋泡茶对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有免疫增强作用.
作者:徐志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的疗效.方法 选择在本院门诊就诊的58例(73只眼)HSK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0.1%阿昔洛韦滴眼液及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治疗组加以红肿翳障方加减治疗和中药雾化治疗,对照组加口服阿昔洛韦片治疗.通过裂隙灯显微镜及荧光素钠染色观察角膜炎性反应的转归及愈合情况.治愈患者随访1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8.6%,对照组为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HSK能提高疗效、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
作者:雷春燕;余纯;张夏玲;张一迎;钟凤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我院2008-2010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方法 对我院2008-2010年使用的中药注射剂的品种、金额、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0年,我院使用的中药注射剂的金额、用药频度逐年增加,但各类药物单独的使用情况不同.结论 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努力提高其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李承祖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左心室肥厚(LVH)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1],已引起医学界的重视.通过心脏超声检查,计量左室质量指数是诊断LVH的主要方法.LVH可发生于多种心血管疾病.本文仅就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3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合并LVH的状况进行检测,现报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依据我院临床诊断,随机选取高血压患者52例,男29例,女23例,平均年龄(60 ±10)岁;冠心病患者53例,男28例,女25例,平均年龄(62±7)岁;肺心病患者49例,男27例,女22例,平均年龄(63±9)岁.健康人48例,男23例,女25例,平均年龄(50±5)岁.
作者:鲍建昌;王旭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冠心病患者的预后问题一直受着急性冠脉综合征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过程中转归的影响,所以它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过程的重要事件,是不可小觑的.目前,我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上以西药为主,中药为辅,综合治疗效果良好.本文就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进行了临床试验.
作者:龚廷信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流行性腮腺炎在某小学流行的原因和防控措施.方法 对该流行性腮腺炎小学的基本情况、流行强度、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调查.结果 该小学流行性腮腺炎总发病率为2.42%(29/1 200),男女生之比为1.2:1;接种腮腺炎疫苗和未接种腮腺炎疫苗者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1,P<O.01).结论 人口聚集的学校易发生流行性腮腺炎流行,要加强疫情报告制度,及时隔离患者,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易感者,以减少本病的流行.
作者:张林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为某些致病厌氧菌群增多,而乳酸杆菌减少,导致阴道内生态平衡系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有研究资料显示,在早产、胎膜早破及绒毛膜羊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的患者中,BV发病率较高[1].BV可引起多种不良妊娠结局,本研究旨在探讨围生期BV对妊娠结局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7年2月-2010年12月409例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年龄20~35岁,孕周为16~29周.检出BV 63例,检出率为15.4%.BV孕妇的主要症状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变稀呈奶状、有异味等.诊断标准参考第6版<妇产科学>中对BV的诊断标准[2].所有孕妇均排除妊娠期合并症、并发症及孕期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刘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带环妊娠药物流产的可行性.方法 对126例自愿药物流产的带环妊娠者,予米非司酮150mg 分4次(50mg,25mg,25mg,50mg)共服二日,第三日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观察服药后绒球和节育环排出情况,6h内未完全排出者或阴道流血量多,腹痛剧烈者行清宫术或取环术或取环加清宫术.结果 成功率70.63%,有效率87.3%,成功率与孕囊大小及环位置无关.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终止带环妊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宋建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颈外浅静脉留置针在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特点与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颈外浅静脉留置针,观察颈外浅静脉留置针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颈外浅静脉留置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颈外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为95.3%;导管留置时间5~8d,平均6d;静脉输液期间无并发症及液体外渗发生.结论 颈外浅静脉留置针在化疗患者中静脉输液安全可靠,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是肿瘤患者化疗经济、安全的方法之一,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惠兰;邓太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和探讨中晚期宫颈癌在术前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23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介入治疗,方案采用以顺铂为主的化疗,进行术前的动脉栓塞化疗.结果 23例患者在术前介入治疗后,术后病理切缘,都没有发现肿瘤细胞,提高了治疗疗效.结论 术前介入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有助于减轻临床症状,可以大大提高治疗疗效,是一种非常有效安全的辅助治疗.
作者:曾维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5月-2009年5月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12例行LEEP手术.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进行术后随访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5~40min,平均为(9±2.5)min.术中出血3~52ml,平均出血量为(12.5±3)ml.术后病理与术前一致者86例(76.8%),与术前不符者26例(23.2%),其中病变加重者16例(14.3%),病变减轻者10例(8.9%).随访时间7~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2.5个月.复发1例,残余2例,余患者均痊愈.结论 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房伯;雷春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与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产后大出血发生率3.27%.47例经保守治疗获痊愈.1例行子宫切除术.无死亡患者.结论 正确判断出血原因,采取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措施是防治产后出血的关键.
作者:刘寿云;崔中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115例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米非司酮组35例,孕三烯酮组40例,术后未用药物者为对照组30例,定期随访,比较3组患者术后疗效、术后复发、妊娠及用药副反应等情况.结果 3组患者痛经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术后缓解率、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术后完全缓解率低于其他两组 (P<0.05),复发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 (P<0.05),3组术后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术后联合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单纯手术治疗复发率低、治疗效果可靠,但术后药物治疗未能显著提高妊娠率.
作者:黄珍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卡介菌多糖核酸(斯奇康)是新一代免疫调节剂,是卡介菌经热酚法提取多糖酸灭菌0.9%氯化钠注射液制成,主要通过调节机体内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刺激网状内皮系统,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功能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同时稳定肥大细胞,封闭IgE功能,减少脱颗粒细胞释放活性物质,以及具有抗乙酰胆碱所致的支气管痉挛作用达到抗过敏及平喘作用.近年来,卡介菌多糖核酸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卡介菌多糖核酸的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莫碧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方法 对12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进行胃镜检查,观察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结果 12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中合并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为20%.结论 肝硬分门脉高压的患者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较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王步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差异,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提供治疗方案.方法 2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使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单药治疗组29例使用恩替卡韦治疗,进行基线情况及抗病毒48周时疗效的分析.结果 两组的性别、年龄、Child-Pugh评分、基线HBV DNA水平、HBeAg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时病毒转阴率、Child-Pugh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但两组之间疗效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及或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其HBV DNA水平下降、Child-Pugh分级明显改善.但治疗48周两组疗效无差异.
作者:林占洲;谭斌;周华坚;杨小云;温帆渊;李韶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河车大造胶囊临床应用于性激素依赖型肿瘤的科学性.方法 对河车大造胶囊及处方中紫河车以及性激素依赖性肿瘤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河车大造胶囊处方中紫河车所含的激素类化学成分可能影响性激素依赖型肿瘤.结论 河车大造胶囊临床应慎用于性激素依赖型肿瘤.
作者:张碧华;高素强;傅得兴;金鹏飞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