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颌面部巨大神经鞘瘤恶变1例

崔金业;崔琳;盛艾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 头颈部神经鞘瘤, 周围神经, 肿瘤生长, 生长缓慢, 良性肿瘤, 病程较长, 颅神经, 体积
摘要:神经鞘瘤为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一般生长缓慢,体积较小.头颈部神经鞘瘤主要发生于颅神经,其次是周围神经.本例肿瘤生长巨大,病程较长,尚属少见.我科收治1例,报道如下.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11例颌骨骨折合并颅脑血肿同期手术的临床观察

    当颌骨骨折合并颅脑血肿时,主要取决于颅脑血肿的严重程度[1].现对颌骨骨折与颅脑血肿同期发生而危及生命时,需同期手术治疗已有相关文章报道[2~5],现将我科11例颌骨骨折合并颅脑血肿同期手术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沈海平;周建国;沈燕;庞飞;步中琦;朱亚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腭部岛状瓣修复腭裂3例报道

    在常规的腭裂修复中,除了因腭部裂隙本身过宽外,术中设计错误,操作不当,均可导致鼻侧黏膜关闭困难,以致术中就遗留穿孔的隐患.我科应用3例腭部岛状瓣修复腭裂,3例为单侧完全腭裂,年龄平均为5岁,裂隙宽者为2cm,均采用二瓣法行腭裂根治术.2例因术者经验不足在裂隙剖开时,没有留有足量的鼻侧粘骨膜,导致缝合困难,其中1例鼻腔创缘距已超过1cm,1例因本身鼻侧粘骨膜过薄,分离时不慎出现裂口而不能直接缝合.在此情况下,改用腭部岛状瓣修复术.

    作者:曹洪伟;安厚鹏;曹雪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颌面部巨大神经鞘瘤恶变1例

    神经鞘瘤为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一般生长缓慢,体积较小.头颈部神经鞘瘤主要发生于颅神经,其次是周围神经.本例肿瘤生长巨大,病程较长,尚属少见.我科收治1例,报道如下.

    作者:崔金业;崔琳;盛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口腔颌面部显微外科技术特点

    显微外科是20世纪外科学领域里程碑性的技术.它是由经过特殊训练的外科医生利用视觉放大设备和精细器材进行的各种手术活动,是典型的从实验室进入临床的外科技术.目前这项技术已经渗透到外科学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矫形外科、整复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神经外科、眼科和耳鼻喉科领域已成为常规,在细小管道再通、神经修复、组织和器官移植等范围内是必备的技术.

    作者:顾晓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2例家族性巨大型牙骨质瘤

    家族性巨大型牙骨质瘤(Fimilial gigantiform cementoma)亦称巨大型牙骨质瘤,具有家族史及遗传特征,是一种发生在颌骨的罕见疾病.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运良;段红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上颌骨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1例

    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gaint cell reparative granuloma)常发生于20岁以下的患者,女性较男性多见,多发生于下颌第一磨牙前的部位.临床报道少见.1999年10月我科接诊了1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丽娟;李永清;徐建林;朱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贺斯人造血浆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外科手术中的血容量(人造血浆)补充问题是麻醉科医师的重要课题之一,成分输血和血浆代用品的合理联合使用,可以达到补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携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增进免疫力和凝血功能、减少并发症的目的.贺斯是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属新一代人造血浆代用品.我科自1999年起将6%贺斯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病人,效果良好安全,未发现过敏样反应,减少了同种输血的次数及用量,节约了手术费用.

    作者:卢玲玲;张惠;张晓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在口腔癌中的表达

    口腔癌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结构,术后对患者的面容及功能都影响很大,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而切除范围的局限,又易引起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如何控制和减少肿瘤的生长,减小对患者面容及功能的影响,防止复发和转移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本实验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对口腔鳞癌组织中的TGF-βRⅡ进行检测,观察其表达情况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转移的关系,为利用细胞因子治疗口腔癌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作者:尚德志;张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BIO-OSS碘仿明胶海绵预防干槽症的临床观察

    干槽症是常见的并发症,尤以发生于下颌阻生智齿拨除后较多见.

    作者:刘继承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20例平阳霉素治疗淋巴管畸形的报道

    淋巴管畸形为小儿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不能自行消退,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累及范围广泛的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畸形常常无法彻底切除,易致术后复发,且遗留较大疤痕.因而许多学者开始探讨应用一些非手术方法治疗这类病变[1].近年来,平阳霉素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学者相继报道应用博莱霉素病变内注射取得较好疗效[2].本研究通过观察平阳霉素治疗后病变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斌;夏丰;张文峰;赵怡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830例唇裂唇红整复的个性化设计原则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830例唇裂中,单侧唇裂689例;双侧唇裂162例,年龄3月~51岁.

    作者:杨丽;邵敏;吴海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CDIC牙种植体的临床应用

    我国于80年代中期开展了纯钛种植体的基础理论和动物实验研究[1].90年代初国家卫生部口腔种植中心成功研制开发出CDIC系列纯钛种植体并应用于临床.我科从1993年初开展了人工种植牙的种植修复技术,对128例患者作了133枚CDIC种植体的植入,并作种植义齿修复,经过5a的临床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傅隆生;吴日练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颌面颈部肿瘤与颈动脉外科

    我国的口腔颌面外科被誉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口腔颌面外科,其水平和学术地位居世界先进行列并使不少国家同道为之羡慕.尤其在颌面颈肿瘤手术治疗、整复与功能重建上更居我们的优势.但是,对涉及颈动脉的颌面深区如颅底、咽旁、颞下部位的肿瘤及颈部肿瘤的手术治疗,虽不是不可逾越的禁区,但却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惑我们的难点.

    作者:吕春堂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对下牙槽神经功能的影响

    自Obwegeser首次报道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SSRO)以来,该手术现已成为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正颌外科技术.但是常见的并发症就是术后可能导致下牙槽神经功能紊乱.本文就SSRO术后下牙槽神经功能受损的病因、神经功能紊乱的检测方法、预防及治疗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程波;东耀峻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塞氏病36例报道

    白塞氏病又称白塞氏综合征.病症见口腔、二阴、皮肤、眼睛、关节、肠道等,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我科从1996年1月~2002年1月共收治白塞氏病患者36例,采用中西医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李再军;高义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128例上颌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上颌骨是面中部体积大骨骼,内有上颌窦,结构较薄,受暴力损伤后易于骨折[1].据国内、外资料统计,无论平、战时,均占有较高的比例.现将我科1996~2002年以来共收治上颌骨骨折128例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陈谨献;戴桂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直肠癌髁状突转移1例

    颌面部转移瘤约占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1%,包括软硬组织及颌骨转移,原发肿瘤部位以乳腺,肾为多见,转移瘤中70%为腺癌.我们报道1例直肠癌转移髁突病例.

    作者:马健;潘朝斌;陈伟良;黄洪章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口腔粘膜下纤维变性恶变1例

    粘膜下纤维性变(OSF)是一种慢性隐匿性可侵犯口腔和咽部的疾病.Paymaster首先提出OSF可能是癌前状态,我科发现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柳志文;李凤娥;李运良;吴汉江;凌天牖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组织工程方法修复涎腺的实验研究

    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研制出了人工皮肤、人工骨、人工肌腱等人造器官并大量应用于临床,为许多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及供体.涎腺的组织工程化修复重建,主要是为了解决目前临床上治疗困难的这类疾病,如因头颈肿瘤放疗后涎腺功能丧失、先天性涎腺缺失、涎腺的干燥性疾病等.目前涎腺的重建修复,缺乏自身的供体,而异体移植又存在供体短缺,移植后需长期免疫治疗的缺陷.因此,组织工程化人工涎腺组织的修复重建成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作者:黄桂林;李龙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下颌角倒置在颞颌关节强直关节重建术中的应用

    颞颌关节骨性强直在下颌升支后区产生广泛的骨性粘连,破坏正常的颞颌关节结构,丧失其功能活动能力。手术治疗须先截开骨粘连,再采用自体骨组织植入或代用品植入以再造新的点面接触,形成假关节。曾报道采用髂骨、肋骨、肋软骨游离移植。喙突移植[1,2],也有用吻合血管的GDB95趾关节移植[3]。

    作者:廖建兴;周辉;王予江;陈林林;张永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同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