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桂林;李龙江
患者,男性,20岁.因双侧下颌肿胀,颌下瘘道流脓6个月于2002年12月10入院.患者半年前开始双侧下颌肿胀,继而双侧颌下形成瘘道,长期流脓.3个月前于外院诊治,行双侧颌骨刮治,术后10d再次形成瘘道至今.患者曾于8岁、13岁、15岁时分别发生过右股骨、左股骨、左前臂骨折,在他院诊断为:石骨症.
作者:张辉秋;李明华;武彩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在口腔颌面外科牙拔除术中,以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拔除术为复杂,并发症的发生也较多,常出现局部肿胀,术后干槽症等现象.许多学者[1,2]尝识过不同的方法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效果不是非常肯定,现将我科制作的复方MTZ海绵制剂放置在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的牙槽窝内,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启德;姚建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家族性巨大型牙骨质瘤(Fimilial gigantiform cementoma)亦称巨大型牙骨质瘤,具有家族史及遗传特征,是一种发生在颌骨的罕见疾病.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运良;段红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国的口腔颌面外科被誉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口腔颌面外科,其水平和学术地位居世界先进行列并使不少国家同道为之羡慕.尤其在颌面颈肿瘤手术治疗、整复与功能重建上更居我们的优势.但是,对涉及颈动脉的颌面深区如颅底、咽旁、颞下部位的肿瘤及颈部肿瘤的手术治疗,虽不是不可逾越的禁区,但却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惑我们的难点.
作者:吕春堂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颧骨位于面中两侧较为突出的部位,当受到严重的撞击伤时,不仅颧骨与额骨、蝶骨、上颌骨、颞骨的连接骨缝处会发生骨折,颧骨体部也会发生粉碎性骨折[1],这类骨折往往同时伴有上颌骨骨折,引发的症状较为严重,复位和固定也较为困难,我科自2000年共收治28例粉碎性颧骨骨折,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文刚;张世周;袁锡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显微外科是20世纪外科学领域里程碑性的技术.它是由经过特殊训练的外科医生利用视觉放大设备和精细器材进行的各种手术活动,是典型的从实验室进入临床的外科技术.目前这项技术已经渗透到外科学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矫形外科、整复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神经外科、眼科和耳鼻喉科领域已成为常规,在细小管道再通、神经修复、组织和器官移植等范围内是必备的技术.
作者:顾晓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舌下腺位置表浅、导管分支多而细小,容易因外伤、感染、结石堵塞、异物滞留而造成导管部分或全部堵塞,使腺液排出受阻,形成囊肿的机会较高.本文总结了我院口腔科门诊与病房1978~2002年207例舌下腺囊肿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晓薇;王陈宝;赵民朝;刘会英;甲成;王俐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在常规的腭裂修复中,除了因腭部裂隙本身过宽外,术中设计错误,操作不当,均可导致鼻侧黏膜关闭困难,以致术中就遗留穿孔的隐患.我科应用3例腭部岛状瓣修复腭裂,3例为单侧完全腭裂,年龄平均为5岁,裂隙宽者为2cm,均采用二瓣法行腭裂根治术.2例因术者经验不足在裂隙剖开时,没有留有足量的鼻侧粘骨膜,导致缝合困难,其中1例鼻腔创缘距已超过1cm,1例因本身鼻侧粘骨膜过薄,分离时不慎出现裂口而不能直接缝合.在此情况下,改用腭部岛状瓣修复术.
作者:曹洪伟;安厚鹏;曹雪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顺铂(cisplatin, CDDP)和5-氟脲嘧啶(5-fluorouracil, 5-FU)联合化疗对口腔鳞癌(Tca8113 细胞株)的体内外抗瘤作用.方法应用CDDP和5-FU单独或联合治疗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 细胞系)及其裸鼠移植瘤,采用MTT法检测其体外杀伤作用;观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及组织病理学改变;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血液及移植瘤内5-FU的浓度.结果 CDDP和5-FU均对口腔鳞癌细胞具有强的体外杀伤作用,其IC50分别为:0.59μmol/L和2.33μmol/L.与对照组比较,移植瘤经CDDP和5-FU单独或联合治疗后生长均明显受到抑制(P<0.001),其抑瘤率分别为:57.0%(5-FU)、84.4%(CDDP)和97.2%(5-FU+CDDP),CDDP和5-FU存在协同的抑瘤作用(P<0.001);组织病理学显示各治疗组移植瘤内出现囊性变和灶性坏死;肿瘤组织和血液中可检测到高浓度的5-FU.结论 CDDP和5-FU联合化疗可能是口腔鳞癌有效的化疗方案.
作者:王安训;温映萍;李苏;黄洪章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RPMI 1640、DMEM及不同生长因子对大鼠颌下腺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探讨有利于大鼠颌下腺细胞的培养方法.方法在RPMI 1640或DMEM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一定浓度的FBS(胎牛血清)、EGF(表皮生长因子)、HC(氢化可地松)、INS(胰岛素),观察纤维细胞和腺细胞在不同培养基中的增殖能力.结果在含5%FBS、10ng/ml EGF、5μg/ml HC、5μg/ml INS的DMEM培养基中,上皮细胞生长良好,在只含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中,纤维细胞生长旺盛,上皮样细胞生长不良,在不含血清的培养基中所有细胞均生长缓慢.结论含有5%血清、10ng/ml EGF、5μg/ml HC及5μg/ml INS的DMEM培养基适合鼠涎腺上皮样细胞的生长.
作者:白忠诚;司徒镇强;刘斌;李晓霞;李莉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下颌阻生齿,尤其是低位及埋伏阻生齿的拔除.因手术时间长,出血多、创伤大、术后局部出现疼痛、肿胀及张口受限较为常见.作者对184例阻生齿随机采用涡轮钻法和锤凿法拔牙,现将两种治疗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关丽;赵丽颖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研制出了人工皮肤、人工骨、人工肌腱等人造器官并大量应用于临床,为许多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及供体.涎腺的组织工程化修复重建,主要是为了解决目前临床上治疗困难的这类疾病,如因头颈肿瘤放疗后涎腺功能丧失、先天性涎腺缺失、涎腺的干燥性疾病等.目前涎腺的重建修复,缺乏自身的供体,而异体移植又存在供体短缺,移植后需长期免疫治疗的缺陷.因此,组织工程化人工涎腺组织的修复重建成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作者:黄桂林;李龙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自Obwegeser首次报道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SSRO)以来,该手术现已成为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正颌外科技术.但是常见的并发症就是术后可能导致下牙槽神经功能紊乱.本文就SSRO术后下牙槽神经功能受损的病因、神经功能紊乱的检测方法、预防及治疗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程波;东耀峻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可降解生物材料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中叶.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该类材料进行了深入基础研究,对其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机械性能等有了深入的了解与掌握.目前,可降解生物材料日益受到重视.可降解生物材料种类繁多,目前应用多的有聚乳酸(polylactic acid, PLA)、聚羟基乙酸(polyglycolic acid, PGA)及两者的共聚物(polylactic-glycolide acid, PLGA)等.在口腔颌面外科领域,如颅颌面创伤、组织缺损、正颌外科、牙槽外科、种植外科、颌面美容外科中都有着重要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王淑红;潘可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上颌骨是面中部体积大骨骼,内有上颌窦,结构较薄,受暴力损伤后易于骨折[1].据国内、外资料统计,无论平、战时,均占有较高的比例.现将我科1996~2002年以来共收治上颌骨骨折128例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陈谨献;戴桂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干槽症是常见的并发症,尤以发生于下颌阻生智齿拨除后较多见.
作者:刘继承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ras基因表达与恶性多形性腺瘤(MPA)预后的相互关系.方法随访40例MPA,应用免疫组化SABC技术检测ras基因产物(ras p21)在MPA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ras p21 阳性的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阴性(P<0.01),生存期亦显著延长;未复发组的ras p21阳性率显著高于复发组(P<0.05).结论 ras p21表达水平与MPA的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郭小玲;魏奉才;孙善珍;王振岸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微创气管切开术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 60例预防性气管切开患者,被随机等分为2组,组1采用微创技术,组2采用传统技术.记录操作时间和成功率,操作中BIS、HR、MAP、RR和SpO2的变化,以及并发症和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1)组1、组2成功率均为100%,操作时间为(5.6±3.2)min和(9.2±4.1)min,差异显著.(2) 扩张气管壁过程中,组2的BIS和MAP明显大于组1.(3) 术后组2出现切口疼痛和凹陷性瘢痕病例明显多于组1.结论微创气管切开术成功率高、操作迅速、创伤小、遗留瘢痕小,有更广泛应用前景.
作者:姜虹;朱也森;张志愿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当颌骨骨折合并颅脑血肿时,主要取决于颅脑血肿的严重程度[1].现对颌骨骨折与颅脑血肿同期发生而危及生命时,需同期手术治疗已有相关文章报道[2~5],现将我科11例颌骨骨折合并颅脑血肿同期手术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沈海平;周建国;沈燕;庞飞;步中琦;朱亚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神经鞘瘤为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一般生长缓慢,体积较小.头颈部神经鞘瘤主要发生于颅神经,其次是周围神经.本例肿瘤生长巨大,病程较长,尚属少见.我科收治1例,报道如下.
作者:崔金业;崔琳;盛艾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