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疗效观察

杨凯乐

关键词:宫腔镜, 宫腔粘连, 疗效
摘要:宫腔粘连又称阿谢曼综合征,为子宫内膜损伤性疾病,主要病因为手术时对子宫刮割过度,导致内膜粘连,前期有周期性腹痛,继而月经减少或者停止,终导致不孕.宫腔镜用于宫腔粘连手术,可以降低手术风险.我院应用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患者5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开放性前颅底多发骨折伴脑脊液鼻漏的治疗体会

    开放性前颅底多发骨折并发脑脊液鼻漏是临床上比较复杂的颅脑创伤,由于头面部创伤污染重,增加了颅内感染几率,颅骨骨折变形移位而且累及范围广,存在多发硬膜漏口,临床处理困难,我院2001年1月-2010年7月采用早期颅底重建一期修补术治疗开放性前颅底多发骨折伴脑脊液鼻漏患者2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永刚;于青树;王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老年高血压分级管理体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血压已逐步成为发病率高的疾病之一.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仅我国高血压患者已高达1.6亿,其中>60岁人群中有半数以上患有高血压.与年轻的高血压患者相比,老年慢病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更高,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1].因此,开展社区老年高血压的防控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就对阿拉善中心医院社区卫生站管辖区内2009-2010年老年高血压患者95 例的分级管理及效果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刘巧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螺内酯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7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大剂量螺内酯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螺内酯组34例和大剂量螺内酯组36例,观察2组用药量、用药前后心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大剂量螺内酯组螺内酯、氢氯噻嗪的使用量均多于小剂量螺内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剂量螺内酯组呋塞米的使用率为30.5%高于小剂量组的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时,2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I)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大剂量螺内酯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小剂量螺内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高血钾,无严重肾功能损害.结论 大剂量螺内酯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作者:吕书娟;杨备战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微创术治疗婴幼儿颅内出血64例疗效观察

    婴幼儿颅内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儿科严重疾病之一,死亡率极高,存活者常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随着基层医院CT的应用,颅内出血的诊断率明显提高.针对此病,常规开颅手术风险大、病死率高、患儿不易耐受麻醉、家属往往不同意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效果仍欠满意,病死率高,存活患者多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在成人颅内出血微创术基础上,我院自1995-2009年对64例颅内出血患儿施行微创术,并对56例做了随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俊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护理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外科常见疾病,是腰腿疼痛的常见原因,以青壮年为主,发病率为90%,男性较女性多.主要是劳动强度大、外伤、腰背肌腱松弛所致,由于腰骶部活动度大,处于活动的脊柱和骨盆交界处承受的压力大,椎间盘容易发生蜕变及损伤,故腰4、5及腰5骶1椎间盘发病率高.

    作者:彭金桂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解粘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解粘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均给予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应用抗生素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解粘汤.2组均以5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5.5%和92.7%·高于对照组的36.4%和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粘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满意.

    作者:吴顺忠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心绞痛合并带状疱疹1例

    患者,男,80岁,以心悸,胸闷半月,伴心前区疼痛1d为主诉入院.半月前无明显原因开始出现心悸、胸闷,无呼吸困难及胸痛,卧床休息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后症状好转,未引起重视;1d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心前区胸骨后疼痛,压榨样,能忍受,不强烈,持续1~5min,无放射痛,在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疼痛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科住院治疗.

    作者:李和平;李秋霞;朱永林;关兵峰;孟晓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血红蛋白正常的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14例临床分析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是一种较少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累及锥体束,脊髓的后索、侧索以及周围神经.本病由Russell等在1900年提出临床及病理描述[1],临床表现为双下肢无力、僵硬、步态不稳,并伴有周围型感觉障碍,症状进行性加重.其病因与维生素B<,12>缺乏有关,多伴有贫血,但也有少数患者血红蛋白正常,易引起误诊.现将我院2005-2006年收治的临床确诊的SCD患者14例临床资料做一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桂云;江炜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急诊科护理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急诊科特点是患者病情危急凶险、复杂.急诊患者在就诊过程中,从预检分诊到治疗结束要经过很多环节,有大量工作都是由急诊护士独立完成,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均可影响护患关系,从而引发纠纷[1].此外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增强,加之急诊患者病情急、变化快、意外情况发生多,患者及家属遭受突如其来的重大变故,短时间心理上难以承受,就医心态复杂多样,因此产生护患纠纷的可能性较大.笔者现将急诊科护理纠纷原因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陈育存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宣教体会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可并发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疾病.我科对42例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冠心病患者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58~78岁,中位年龄63岁,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作者:徐秀娟;谢咏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妈咪爱联合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腹泻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妈咪爱(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联合思密达(蒙脱石散剂)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方法 2组均给予纠正脱水和抗感染,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空腹口服思密达,每天3次;凉开水冲服妈咪爱,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小儿泄泻停口服,每天2次.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妈咪爱联合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鲜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国产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国产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3 例U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61例和对照组62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国产氯吡格雷75mg,每天1次;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进口氯吡格雷75mg,每天1次.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16%,对照组为91.9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1.80%,对照组为90.3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7.87%,对照组为30.6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氯吡格雷治疗UAP与进口氯吡格雷有相同的疗效及安全性,且价格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基层医院产ESBLs 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致病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688株致病菌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了解产ESBLs病原菌的耐药情况.结果 致病菌688株中革兰氏阴性菌392株占57.0%,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共179株占45.7%,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共84株,产酶率为46.9%(84/179),其对青霉素类和1、2、3代头孢菌素高度耐药,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高度敏感.结论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产ESBLs的主要阴性杆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是治疗产ESBLs菌感染的较佳药物.

    作者:张明芝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研究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保肝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疗程6个月,观察2组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完全遵医率为73.3%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提高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李元蓓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儿童周期性呕吐综合征32例临床观察

    周期性呕吐综合征又称再发性呕吐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其特点是指3次或更多次的发作性顽固的恶心和呕吐,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日,2次发作间有长达数周至数月的完全无症状间歇期,患儿不存在任何代谢、神经、消化等系统的异常.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笔者对我院2004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周期性呕吐综合征患儿32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杨英伟;李淑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手术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镇痛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3d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3d Ⅰ级疼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Ⅱ级、Ⅲ级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缓解术后疼痛.

    作者:方立公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应用PBL教学法进行护理程序教学的实践

    护理程序是整体护理的核心,是应用现代护理观于护理实践的新型的护理工作程序,是护生在校必须学习的内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由于护生在学习此内容时尚未接触临床,对于护理程序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另外,此部分内容概念抽象,护生常感到难记、难懂,更难于掌握,为此,我院采用讲授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护理程序教学,将案例贯穿于教学过程,应用一个典型临床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护理程序步骤、过程,以此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收到良好效果,在课程结束时每位学生均能根据课堂教学案例写护理计划,为其将来进入临床和在基层部队开展整体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寻丽彬;刘军;李珊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血清C-反应蛋白的测定对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04例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单纯性肠梗阻组72例和绞窄性肠梗阻组32例.观察2组血清CRP 含量.结果 绞窄性肠梗阻组CRP水平明显高于单纯性肠梗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反应蛋白测定可作为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杨小兰;陈远东;黄超群;何继宏;严伟泉;何淑妃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木香超临界水提液对豚鼠离体肠和小鼠肠推动的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木香超临界后水提液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和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方法 以正常、新斯的明负荷和肾上腺素负荷为研究模型,采用碳末推动法和离体肠实验方法.结果 木香Ⅰ组、木香Ⅱ组和木香Ⅲ组碳末推进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肾上腺素组碳末推进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木香Ⅰ组、木香Ⅱ组和木香Ⅲ组碳末推进率明显高于肾上腺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斯的明组碳末推进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木香Ⅰ组、木香Ⅱ组和木香Ⅲ组碳末推进率均低于新斯的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给药后豚鼠自发收缩活动频率和振幅均高于给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且振幅随着木香超临界水提液剂量的增加而增大.结论 木香超临界水提液有促进小鼠小肠运动的作用,对肾上腺素所致小鼠小肠推进抑制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新斯的明所致的小鼠小肠推进亢进有拮抗作用,对豚鼠离体回肠自发活动有兴奋作用.

    作者:何洁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急症,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及时、正确的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对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典型AMI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或紧缩性疼痛,结合心电图及心肌酶学、心肌肌钙蛋白的测定诊断并不困难.而临床表现不典型是导致误诊的常见原因.一般在AMI患者中不典型心绞痛达16.7%-33.3%,老年AMI患者中不典型心绞痛发病率可达30.2%,说明在老年人AMI中,非典型性心绞痛是一较明显特点之一,更易误诊.笔者现将老年人不典型AMI的临床与心电图分析如下.

    作者:刘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