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学智;张天顺;杨巧丽
中枢性低钠血症包括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和脑性盐耗综合征,是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并发症.由于两种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相似,且常被颅内病变掩盖,容易误诊、漏诊,造成治疗失当而加重病情甚至死亡,现就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高洁;王鸣池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分析唱票式护理制度对提升护理质量的作用及效果.实施唱票式护理制度可减少护理差错,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朱建芬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联合应用抗生素的利弊.方法 回顾性分析273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抗生素应用情况分为单药组和多药组.统计分析患者术后严重感染和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组间差别.结果 单药组135例患者与多药组138例患者相比,在胸腔感染、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药组患者腹泻发生率较多药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应用单种抗生素预防感染安全有效,与联合应用抗生素相比无明显差异.
作者:李宁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URSI)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10年5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组)30例和观察组(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组)30例,将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一次碎石成功率及术后结石排净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一次碎石成功率及术后结石排净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镜下URSI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效果好,安全有效,成功率相对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陈昌达 刊期: 2011年第15期
腺样体即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后壁中线处,为咽淋巴环的组成部分,腺样体肥大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鼾症等多种疾病,对出现睡眠打鼾、张口呼吸、慢性鼻炎鼻窦炎、中耳炎等症状之一者,均应作为腺样体切除术的适应证.
作者:李康;张志茂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合理用药就是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1],防止药物资源浪费,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或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研究随机抽查我门诊部2008、2009、2010年共3000张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富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和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2种不同的麻醉方法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效果比较.方法 400例ASA Ⅰ~ Ⅲ级患者分为丙泊酚+芬太尼组(Ⅰ组)200例和丙泊酚+咪唑安定组(Ⅱ组)200例.Ⅰ组从静脉缓慢注入芬太尼1~2 μg/kg和丙泊酚1.0~1.5mg/kg;Ⅱ组从静脉缓慢注入咪唑安定0.02~0.04mg/kg和丙泊酚1~2mg/kg,直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即可置入胃镜.专人评估患者的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调查结果.结果 Ⅰ组在检查过程中恶心呕吐、呛咳、躁动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术毕至清醒和离开观察室的时间分别为(6.30±2.40)min、(16.30±3.10)min.Ⅰ组注射部位的主观疼痛、丙泊酚的总量低于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注药后收缩压、MAP、心率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的患者、检查者、记录者的满意度评分和再次检查可接受率均明显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效果优于丙泊酚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
作者:杨玲;马永平;张亚;孙历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6例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6例患者均为Hoehn-Yahr Ⅱ~Ⅲ级,并接受左旋多巴治疗30d以上,其中42例作为研究组,患者在原来的基础上加用普拉克索治疗,首次服药剂量为0.125mg/次,2次/d,1周后根据病情增加剂量,4周后至0.75mg/d,维持8周;对照组44例,不添加普拉克索.治疗前后采用PD评定量表(UPDRS)对疗效进行评估,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UPD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UPDR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UPDR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 帕金森患者在应用左旋多巴治疗的基础上添加普拉克索治疗可有效的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宇 刊期: 2011年第15期
自从20世纪70年代女用甾体激素避孕药应用于临床实验开始,各个国家都开始不同程度地致力于甾体类激素避孕药的研究,用药途径、剂量、配方、有效性及安全性都有了改进.本文简单介绍了几种临床上女性常用的甾体激素类避孕药,并对国内外关于这种药的研究做简要分析.
作者:王莲萍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9年3月-2010 年3月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43例,采取一般护理、观察监测病情、预见性护理、康复指导.结果 43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经过1~3个月的治疗与护理,治愈17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34%.结论 护士这对老年患者多细心、耐性、和蔼的对待并护理,让患者感觉亲切,针对可能并发的情况,预见性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梁雪玲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的变化,对于各种异常的临床表现,要予以重视.并且同时要采用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应用胰岛素护理、监测血糖、预防感染等护理方法.结果 6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24例痊愈,治愈率为40%;28例好转,好转率为46.7%;8例没有治愈,其中2例患者死亡,未愈率为13.3%.其中有肺部感染患者9例,发生低血糖反应患者12例,口腔溃疡患者4例,所有患者均未有褥疮的发生.结论 适当的护理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该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云谷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及脂多糖(LPS)损伤后的中脑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胚胎大鼠中脑原代细胞培养法,分离培养中脑神经细胞,培养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MPP+组、MPP++EGB761组、MPP++LPS组、MPP++EGB761+LPS组;给予MPP+、EGB761和LPS进行配组干预,然后观察细胞生长状况;通过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微量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荧光法(FITC),比较各组阳性神经元的变化,了解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表达情况;同时硝酸还原法检测培养细胞中一氧化氮(NO)的表达情况.结果 空白对照组、MPP++EGB761组:细胞生长旺盛,轴突延长明显;MPP++EGB761+LPS组:细胞生长受抑制,轴突较短 MPP+组、MPP++LPS组细胞数量少,仅少数细胞稍有突起,大多数细胞无轴突.MTT法测得细胞吸光度值(A值)、免疫荧光TH阳性细胞表达及培养细胞NO的表达:空白对照组、MPP++EGB761组NO含量与MPP++EGB761+LPS组、MPP+组、MPP++LP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EGB761+LPS组NO含量与MPP+组、MPP++LP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组与MPP++LPS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结论 LPS可加重MPP+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作用,小胶质的活化及其释放的NO有可能参与该细胞凋亡过程.EGB761对损伤后的胚胎大鼠中脑原代培养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小胶质的活化完成.
作者:朱灿宏;奚淑芳;王群江;周冰;李蓉;庄志;毛善奎;端礼荣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儿童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临床护理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我科2003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儿的临床护理.结果 本组患儿经过积极的急救、心理、术前及术后预防并发症等护理后,均达到了预期疗效,功能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紧急救治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精心护理和康复指导是儿童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治疗的关键环节之一.
作者:陈玲;蒋小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中药注射剂的合理性应用.方法 对本院2010年6月52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门急诊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0张处方中,应用抗菌中药注射剂125例,使用率为24.0%,多为单一用药与静脉注射给药.上呼吸道感染抗菌中药注射剂使用清开灵注射液居首位,其次为鱼腥草注射液和银黄注射液.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稍多.结论 我院医师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医院应加强对临床医师抗菌中药注射剂知识的培训与再教育,提高抗菌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作者:李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我科62例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评价临床疗效及测定6min步行试验,及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结果 治疗组6min步行距离增加78m,对照组增加45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EF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7.5%,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左卡尼汀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量,虽临床疗效未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样本量偏小有关.
作者:冷文俊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保温对老年患者术中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60例年龄>60岁的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常温组)和观察组(保温组),每组各30例,常温组不需做任何保温措施,保温组室温控制22~24℃,同时冲洗液、输注液和血液等人工加热至37℃,然后分别将两组患者在围术期可能出现的收缩压、心率、体温变化和寒战情况记录在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心率、体温在进入手术室时、消毒时和手术1h内波动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低体温和寒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医疗人员应当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可避免老年患者出现低体温的现象,并能有效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老年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吴荣惠 刊期: 2011年第15期
1 病例简介患者1,青年男性,23岁,主因外伤后头痛出血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步入急诊室.查体合作,双侧瞳孔左:右=4:4mm,光反射灵敏.心、肺、腹及四肢(-).外科:头枕部纵行头皮裂伤,长约4cm,深达帽状腱膜.急诊初步诊断:头皮裂伤.
作者:曾宪锋;刘伟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对比分析采用腹腔镜技术和传统开腹方法治疗阑尾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8年12月-2009年12月我院就诊的阑尾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25例.其中A组患者全部采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全部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费用、住院时间、复发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手术费用明显少于B组患者,A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B组,脓肿、感染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方式比较,均有微创、费用低、疼痛轻、效果好、出院快、复发少的特点,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作者:钟从仁 刊期: 2011年第15期
资源不仅是医疗服务提供过程的保障,也是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及增强顾客满意的必要条件.ISO9001-2008标准(和2000版相比第6章增加了注,标准的要求更加清晰,能力、培训和意识顺序进行了互换,内容变化不大),从资源提供、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工作环境四方面对资源管理提出要求.
作者:韩耀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统计学中的显著性检验手段在治疗前后的不同时间监测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白昼、夜间及全天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惠淑 刊期: 2011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