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管切开在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

李慧增;张从纪;杨军;孙远;史文进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 口腔颌面外科, 围手术期, 现报道如下, 外科应用, 临床报道
摘要:围手术期气管切开术(perioperative tracheostomy,POTO)是口腔颌面外科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在口腔颌面外科应用的临床报道较少[1~3].我科1970~1997年行POTO 145例,现报道如下.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自制舌系带矫正牵引钩的临床应用

    在临床工作中,常常遇到因舌系带过短致发音不清患儿,需行舌系带矫正术.由于患儿幼小难于配合手术,传统缝线或纱布卷舌法牵引舌体,一方面增加患儿痛苦,另一方面影响手术操作.结合临床用1.2mm牙用不锈钢丝自制舌系带矫正牵引钩,从1998年起,共治疗56例患儿.现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取长约36~38cm,直径1.2mm牙用不锈钢丝一段,取其中点用技工平嘴钳弯制成长约1.5cm,

    作者:陈学松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云南省拉祜族头面部器官微机测量研究

    目的拉祜族是云南省特有少数民族之一,有关拉祜族头面部器官全面系统的测量研究至今尚未见报道.方法本研究采用自行研制的头面部摄像一计算机测量系统,对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县者米拉祜族自治乡189名正常拉祜族成人进行了头面部器官全面系统的测量研究,其中成年男性100人,成年女性89人.结果得出了拉祜族成年男女两性头面部器官41个测量项目的正常值和17个头部指数的资料.结论该研究不仅对临床医学和美学研究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人类学、民族学和工业等相关学科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马继康;许彪;徐立平;王胤涛;吴荣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金属铂诱导化疗的综合治疗对口腔鳞癌中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施行金属铂(顺铂/卡铂)诱导化疗的综合治疗的中远期疗效.方法总结1986~1996年间行计划性高剂量金属铂诱导化疗的84例治疗, 以同期单纯行根治手术的27例作对比研究.结果诱导化疗组一、三、五年生存率分别为88.09%、75.00%和72.84%, 而单纯手术对比组分别为62.96%、48.14%和40.74%,χ2=7.632,df=1,P<0.01, 两组五年生存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金属铂的诱导化疗具有近期和远期疗效的双重提高作用.顺铂作用于DNA交叉链来抑制端粒酶活性的作用,可能具有基因治疗的某些特征.

    作者:叶茂昌;张志宏;陈传俊;王来平;张震东;高绍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生肌调节因子在肌肉发生和发育中的作用

    1 MyoD及其家族成员1.1 MyoD的发现和克隆早期实验发现,未定向中胚层干细胞C3H10T1/2经5-杂氮胞苷(去甲基剂)作用后可转变为成肌细胞;非肌细胞与成肌细胞融合后,前者静止的肌肉基因被激活;将成肌细胞基因组DNA 转染于C3H10T1/2细胞株可使其转变为成肌细胞.以上研究表明一些交互作用因子参与肌肉分化过程.Davis首选通过基因相差法分离出了MyoD cDNA,将其在C3H10T1/2细胞株表达, 产生了有生肌能力的细胞克隆[1].

    作者:秦瑞峰;顾晓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去势法兔骨质疏松症模型的建立

    目的摘除新西兰兔双侧卵巢(去势法),观察其骨骼、碱性磷酸酶、体重等的改变情况,探讨去势法建立新西兰兔骨质疏松症模型的有关问题.方法摘除5月龄新西兰兔双侧卵巢,3个月后测定其胫骨骨密度和骨皮质厚度、股骨生物力学性能、碱性磷酸酶、胫骨组织学特征等.结果去势法3个月后,各兔胫骨骨密度明显比正常对照组的低(P<0 .01),骨皮质厚度也明显比正常对照组薄(P<0.05),股骨生物力学性能出现了明显的退行性改变,胫骨组织学显示骨小梁稀疏、排列紊乱,碱性磷酸略有升高,体重较正常组明显增加.结论去势法建立新西兰兔骨质疏松症模型切实可行,造模时间3个月即可.

    作者:陈守平;周正炎;陆卫青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头颈部肿块诊断的应用(附429例报告)

    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nation cytology, FNA)检查是一种操作简便易行、创伤小、安全且诊断准确率高的诊断方法.因其可以术前了解肿块性质,为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或诊断诊据,渐为临床所接受的一种快速诊断方法.1987年在郑州召开的“细针吸取细胞学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为主题的全国会议,将FNA正式定名为细针吸取细胞学,强调FNA为病理学的一个分支[1],对FNA的应用和推广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总结18年来对4 29例住院患者头颈部肿块FNA检查的经验,并就有关问题作一讨论.

    作者:薛明;黄爱玉;严文洪;姬美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头颈部侵袭性纤维瘤病4例报道

    侵袭性纤维瘤病是来源于结缔组织的一种肿瘤,目前认为来源于肌健膜,又称韧带瘤,该肿瘤切除后易于复发,但无转移.现将我院4例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作者:吴湘卿;吴汉江;陈秀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深冻辐射灭菌同种异体大块下颌骨移植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深低温冷冻放射辐照同种异体大块下颌骨移植的临床方法和价值.方法采用深冻同种异体下颌骨置换10例大块病变下颌骨,术中尽可能保留植骨床骨膜,植骨块去除一侧部分皮质,并在保留皮质上打孔,浸泡抗生素液,骨松质区放置自体髂嵴松质骨和骨髓,严密缝合口腔粘膜,口外放置引流.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12~30月,X线平片见宿主骨与移植骨生长愈合良好,未出现明显的高度降低,ECT显示植入骨有骨盐代谢.结论深冻辐照同种异体大块下颌骨可用于下颌骨缺损的修复.

    作者:彭国光;吴俊伟;陈巨峰;李嘉朋;李捷;莫础嘉;王维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国际文摘

    1. 应用组织工程化粘膜移植物修复舌松解后的口内缺损:临床与免疫组化研究Tissue-Engineered Mucosa Graft for Reconstruction of the Intraoral Lining After Freeing of the Tongue: A clinical and Immunohistologic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局部激素注射治疗间接性颞颌关节损伤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强的松龙治疗间接性颞颌关节损伤的效果.方法用自制撞击装置间接性造成10只山羊双侧颞颌关节损伤,分别于伤后2h、7天向右侧关节腔内注射强的松龙液12.5mg,同时向左侧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伤后3月取材 .印度墨汁染色后,通过体视显微镜和组织学方法进行观察.结果实验侧关节的组织损害较对照侧明显减轻.结论强的松龙颞颌关节腔内注射可减轻间接性羊颞颌关节损伤后的组织损害.

    作者:胡开进;周树夏;程晓兵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羟基磷灰石在颅颌面骨缺损的修复

    我们自1992年开始应用四川大学物理系和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研制的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HA)用于颅颌面骨缺损、凹陷畸形的整复取得一些经验,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陈涌;段瑞平;肖文芝;张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颌骨粘液瘤

    颌骨粘液瘤比较罕见,仅占颌骨囊肿和肿瘤的1%.颌骨粘液瘤的来源多倾向为牙源性,临床 上无特异性.

    作者:宋庆高;石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唇腭裂新生儿鼻上颌复合体形态结构特征的研究

    目的对唇腭裂患儿鼻上颌复合体的形态特征进行三维立体的测量分析. 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技术,对6例正常胎儿及5例唇腭裂新生儿标本的鼻上颌复合体的形态结构进行了测量.结果唇腭裂患儿上颌骨及邻近结构宽度异常;牙槽弓组织不足,且主要表现在前段牙槽;前段牙槽上倾,提示前段组织错位或垂直向生长不足,而后段牙槽高度接近正常.结论唇腭裂患儿出生时即存在上颌骨不同方向的错位和发育异常,因此,对畸形的矫正,可以提供接近正常的解剖结构基础,有助于上颌骨正常生长发育,并为外科修复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有助于颜面形态和口腔功能的更好恢复.

    作者:乔鞠;田卫东;刘磊;段玉贵;陈伟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气管切开在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

    围手术期气管切开术(perioperative tracheostomy,POTO)是口腔颌面外科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在口腔颌面外科应用的临床报道较少[1~3].我科1970~1997年行POTO 14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慧增;张从纪;杨军;孙远;史文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同期化放疗治疗晚期头颈癌

    头颈癌虽仅占成人恶性肿瘤的5%,但其危害甚大.1995年,美国有新发头颈癌病人39 750例 ,12 460例死于该病.早期头颈癌经手术和(或)放射治疗,多数可获治愈.但遗憾的是 ,大多数病人就诊时,已属局部-区域晚期.过去,手术和(或)放疗被视为治疗局部-区域晚期头颈癌的标准方法,但其治愈率不足40%,远处转移率在30%以上.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病人 ,单纯放疗的局部复发率高达50%,五年生存率不足20%.手术或放疗可导致广泛而严重的机体损害,包括畸形、功能损害和社交心理障碍;与单纯放疗相比,手术结合放疗对机体的损害更大、更持久.由于受到局部解剖和维持功能的限制,改进现有手术技术和治疗方法,已无法提高此类病人的生存率,延长其生存时间.过去20年内,大量的临床随机试验(RCT)表明,同期化放疗(concomitant chemoradiotherapy)可显著提高病人的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减轻术后畸形,并保存器官功能.近的2项Meta分析已证实了上述观点.目前,应用同期化放疗治疗无法手术的晚期头颈癌病人的报道越来越多,本文就同期化放疗治疗晚期头颈癌的有关问题简述如下.

    作者:郑家伟;邱蔚六;王中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83例腮腺浅叶切除术后并发涎瘘的分析

    腮腺切除手术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而术后所发生的并发症中术后瘘发生率高,所以对瘘产生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的讨论,有一定临床价值.本文对83例腮腺浅叶切除术后所发生的8例瘘进行了分析,结合文献报道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正君;高运来;李励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849例报道

    我院自1984~1995年间采用射频温控热凝术共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000余例,其中观察6年以上者849例.现将84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分析报道於下.1 临床资料和结果

    作者:武汉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声学技术分析腭裂手术时机对语音功能的影响

    目的利用声学技术分析腭裂手术时机对语音功能的影响.方法[ HTSS〗将156名腭裂术后患者按手术年龄是否大于3周岁分为大小年龄两组,利用声学分析技术评价并比较其语音功能状况,研究手术时机对语音功能的影响.结果腭裂小年龄组较大年龄组有相对更好的语音功能状况.结论 3周岁以下行腭裂手术相对语音发育相对有利.

    作者:朱云山;吴卫华;严晟;何葆华;叶坡;胡悫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涎腺导管癌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探讨涎腺导管癌(SD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5 例SD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角蛋白(CK),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在SDC中的表达,并与腺样囊性癌对照.结果 1例术后2年死于全身广泛转移,2例带瘤生存2~5年,2例失访.5例 SDC镜下呈典型导管癌表现,侵犯神经、血管壁和周围的软组织.2例曾误诊为腺样囊性癌. 免疫组化CK阳性,SMA阴性,示肿瘤细胞为导管上皮.结论涎腺导管癌是一种高侵袭性的涎腺癌,易发生转移,预后差.彻底手术联合放疗和(或)化疗的综合治疗有助于延长生存期.

    作者:卓夏阳;陈林林;张永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唇腭裂新生儿颅面骨三维重建的研究

    目的为建立唇腭裂新生儿颅面骨的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技术并探讨其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对6例正常胎儿及5例唇裂新生儿标本颅面形态结构作立体的定量的分析比较.结果所得重建体图像真实,可任意剖面,多视角变换,以显示颅面骨的空间位置关系和定量测量分析.结论建立的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技术为唇腭裂固有畸形特征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并建立了一种新的形态数据资料的储存方式.

    作者:乔鞠;田卫东;段玉贵;陈伟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同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