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晓健;俞光岩;赵福运;高岩
目的探讨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SSRO)小钛板坚固内固定与口内入路升支垂直截骨术(BIVRO)下颌后退术后颌稳定性的不同规律,了解导致复发的有关因素特别是髁状突移位在不同手术后复发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升支截骨手术后退下颌的患者共38例,皆为双颌手术,其中下颌BSSRO 19例,BIVRO后退术19例.于手术前1周(T1),手术后1周(T2),3个月(T3)及1年(T4)分别拍摄定位头颅侧位片及定位颞下颌关节薛氏位片用于测量下颌移动幅度及关节髁状突的手术后移位.结果双颌手术下颌升支截骨后退术后,BSSRO坚固内固定组1年时的复发率为25%,而BIVRO组大部分患者1年时下颌发生了与手术目的相同的移动,两组的不稳定主要发生在术后3个月内.结论手术使髁状突移位术后位置的调整可导致BIVRO术后的下颌继续后移而不稳定,而髁状突-近心骨段术中向后旋转术后位置的调整可导致BSSRO术后的下颌骨继续向前而不稳定.
作者:刘爱民;张震康;王兴 刊期: 2000年第01期
5 下颌骨骨折固定及其进展5.1 内固定手术的基本原则5.1.1 手术入路口内入路用于颏部、下颌体一般骨折;口外入路用于下颌角移位和粉碎性骨折;穿颊入路用于下颌角一般骨折;联合入路用于下颌角、升支及各种粉碎性骨折.
作者:张益;张陈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起病急,发展迅猛且迁延,以深浅筋膜坏死为特征的感染性疾病.症状笃重并随时可发生威胁生命的并发症.现将近年来我科所见资料完整的14例报道如下.
作者:孙建立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众所周知,血管瘤系头颈部的常见疾病,约50%好发于此区域,诊断容易但治疗困难[1].海绵状血管瘤作为血管瘤中常见的一种,由于周界常常不清,且部位特殊,单纯手术往往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且易留下严重的面部畸形,患者及家属不易接受[1,2].因此,近年来,我们采用瘤腔注射鱼肝油酸钠、平阳霉素加强的松龙共治疗头颈部海绵状血管瘤96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万山;魏世成;梁尚争;陈利琼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先天性一侧腮腺发育缺失文献上见有报道,但临床上极为罕见,同时并发另一侧腮腺代偿性肥大,极易引起误诊.现将我科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作者:欧阳奇明;陈泽辉;曲延征;童兴旺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颞下颌关节紊乱征(temporandibular disorders,TMD)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未有一种得到公认.近年来外科治疗TMD取得很大进展,本文对目前常用的外科手术方法如关节穿刺术、关节镜外科、关节切开术等作一综述.
作者:刘向辉;徐正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颌面部软组织爆炸伤早期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的表达和变化,探讨VEGF在上述损伤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进的家兔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以KTY-04型雷管为爆炸源,复制颌面部爆炸损伤.选用ABC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伤后6h、1d、2d、3d、5d和7d伤口组织中VEGF及其受体Flt-1的表达,并与伤前组比较.结果颌面部爆炸伤伤口组织中VEGF表达在伤后第一周内稳步上升,于伤后第一天起和伤前组比较,差异明显,伤后第3天开始,差异非常显著(P<0.01),伤后7天达峰值.VEGF受体Flt-1的表达则在伤后3d内与伤前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伤后5~7d其蛋白质的表达明显加强.结论 VEGF在颌面部爆炸伤后的表达与创伤愈合过程中新生血管形成的时间相似,其受体Flt-1的表达也多发生于此时期,说明VEGF参与调节了创伤愈合过程中的血管再生阶段,对毛细血管的发生有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张从纪;李慧增;周树夏;杨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作者: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复杂的牙颌面畸形,尤其是因颌骨因素造成的牙颌畸形,用正畸治疗方法虽可以矫正其(牙合)关系,但无法矫正颌骨畸形及由此引起的面容畸形,常需作正畸与正颌手术的综合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郑翟恩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是一种由平滑肌细胞或向平滑肌分化的间充质细胞所组成的恶性肿瘤,常见于子宫、胃肠道、腹膜后腔[1~7].发生于口腔者极为少见.本文报道一例发生于下颌牙龈的平滑肌肉瘤,结合文献对其发病及诊治特点、治疗与预后进行讨论.
作者:施晓健;俞光岩;赵福运;高岩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1992年至1998年共收治颌骨骨折352例,其中男性282例,占80.11%;女性70例,占19.89%;男女之比为4∶1.职业以农民为主258例,占73.3%,其次是工人、职员、干部、学生.本文对颌面骨骨折的年龄、原因、种类、合并伤及临床表现进行了分析、归纳.
作者:黄玉朝;余国维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痛因尚不清楚[1],因而目前尚无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1993年胡永升等报道用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2].对此我们做了动物实验,证实在兔眶下神经内注射阿霉素后,同侧三叉神经节内相应的神经节细胞发生变性坏死,注射点附近的神经干变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在临床应用阿霉素注射到三叉神经外周分支内,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义诚;唐尤超;徐英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系骨内纤维组织增生性病变,分为单骨性及多骨性两大类.多骨性在临床上较为少见,而多骨性合并皮肤色素沉着及性早熟现象,即奥尔布顿特综合征更为少见.我科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作者:马秀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作者:中华口腔医学会学术会务部;中华口腔医学会国际交流部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随着70年代对先天性颅面畸形手术治疗的开展,头皮冠状切口的手术径路得以确立,应用逐渐增多,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颅颌面创伤、肿瘤外科及整复、Ⅱ期畸形矫正和美容外科的各个领域,成为颅颌面外科通用的手术切口.然而对其并发症的研究国内未见专门报道.本文对36例头皮冠状切口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提出了防止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方法.
作者:周永强;叶文成;唐友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颊脂垫是咀嚼脂肪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Egyedi[1](1977)先将其作为带蒂移植体封闭口腔上颌窦瘘和口腔与鼻腔的洞穿.后来Tideman[2](1986)用来覆盖游离皮片的颊脂垫修复口腔内缺损获得成功.作者自1993年起应用颊脂垫修复口腔内缺损,取得满意效果.本文结合文献报道,对颊脂垫的应用解剖、颊脂垫瓣的制作技术、适应症及优缺点等问题讨论如下.
作者:汪湛;何一川;陈文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双侧唇裂、特别是双侧完全型唇裂、修复术后常存在着鼻畸形、上唇紧张、人中沟和人中嵴缺乏、唇弓和唇红形态不正常等诸多问题[2].为探讨双侧唇裂修复不良的原因,观察加长法和原长法修复的远期效果,我们对修复后5年以上的168例双侧唇裂患者进行测量评价.
作者:刘霜印;刘杨;任云壮;肖斌;付新国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参数下Nd:YAG激光照射家兔面神经所致形态及支配肌功能改变.了解激光对面神经热效应的安全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组设计,观察28只家兔56侧面神经在各组Nd:YAG激光照射后神经升温状况、功能评价、面神经运动状况,支配肌肌电改变.结果能量密度≤70J/cm2时Nd:YAG激光可致面神经轻度变性;术后3周支配肌功能基本恢复.能量密度≤140J/cm2时激光可致面神经中度变性,术后3周支配肌功能明显下降,6周基本恢复.能量密度为240J/cm2时激光致面神经不可逆损伤,面神经支配肌功能完全丧失.结论 Nd:YAG激光对家兔面神经的影响存在量效关系.
作者:周国瑜;余优成;张志愿;竺涵光;林国础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由于肾移植技术日益成熟,移植肾存活的时间不断延长,因而肾移植后机体其它器官或部位的恶性肿瘤发生率有上升趋势,作者对肾移植后并发舌癌在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上进行了探索、研究.方法本组3例肾移植后并发舌癌的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7.5岁,肾移植术后平均9年发生舌癌,左侧舌缘部2例,左右侧多灶性舌缘1例,所有病例均被病理证实.结果除一例患者伴全身骨转移未手术外(一年后死亡),均被减少免疫抑制剂量,同时采用化疗,手术,放疗.随访期2~3 a,均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和全身远处转移.结论肾移植术后并发舌癌的患者,由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对肝脏、凝血、免疫系统都有不同损害,所以在临床治疗上提出:(1)肾移植术后患者除移植肾功能定期复查外,全身系统检查是必要的,能及早发现和治疗癌肿;(2)手术治疗仍为肾移植后并发舌癌主要治疗手段,辅以化疗和放疗;(3)手术范围不要因机体免疫情况差而保守手术范围,否则将引发肿瘤的复发和加速肿瘤的全身远处转移;(4)在彻底治疗癌肿的原则下,尽可能保留移植肾的存活--即低免疫状态.
作者:宋萌;龚武明;方品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先天性唇裂伴有双上肢严重畸形在临床上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一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12岁.患儿出生时即有右上唇裂开及双上肢短小,于1999年5月到我科就诊,要求修补唇裂.患儿父母亲均健康,非近亲结婚,为头胎足月顺产,母亲妊娠初期妊娠反应严重,但未服用任何药物.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作者:李培基;罗兴鹏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