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王锋雷;郭颖慧

关键词:通心络, 心绞痛,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C、TG、LDL-C、HDL-C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明显改善病情,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CIK细胞及其与树突细胞联合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目前研究证实,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宿主的免疫功能有着密切关系,免疫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也推进了免疫学在肿瘤生物治疗中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应用.现今,肿瘤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基本手段之一.其中细胞介导的过继免疫治疗(ACI)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将目前研究和应用较为成熟的几种ACI综述如下.

    作者:李立新;张燕;万玲玲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2组降压疗效和空腹血糖(FPG)、血腹胰岛素(FINS)、尿蛋白和左室后壁厚度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86.2%高于对照组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PG、FINS 水平、尿蛋白、左室后壁厚度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轻微水肿1例,未作特殊处理能坚持治疗;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艳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浅静脉干不同处理方法 对远端带蒂皮瓣影响的临床分析

    以远端为蒂包含皮神经浅静脉的筋膜皮瓣自Bertelli[1]首先报道以来,临床应用较多,但术后皮瓣肿胀甚至淤血、坏死在临床上时有发生,目前对皮神经血管丛供血作用的认识已较统一,但对浅静脉干在远端蒂皮瓣中的利弊争论较多[2].我院2005-2010年共采用4种方法 处理远端带蒂皮神经浅静脉的筋膜皮瓣5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进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阑尾炎手术患者109例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该院阑尾炎手术后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阑尾炎手术病历109份,对其进行调查分析,按照统一自制表格详细填写,依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及药品说明书评价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 109例阑尾炎手术患者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涉及7类18种,包括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注射用头孢孟多酯、注射用头孢美唑钠、注射用头孢米诺等.结论 我院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但存在预防用药时间过长、重复用药、违规选用氟喹诺酮类和第4代头孢菌素等问题.

    作者:刘蓉;姚岚;汪宇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65例疗效观察

    股骨干骨折大约占全身骨折的6%,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和交通事故的增多其发生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交锁髓内钉(RIIN)是一种轴向型固定器械,在保持肢体长度的同时,其控制旋转的功能增加了断端之间的稳定性,适用于从股骨转子下至股骨髁上各种类型的骨折[1].我院在2008年10月-2011年3月使用NIIN治疗股骨干骨折65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7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2组均给予肌内注射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及包块消失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血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及包块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0.6%高于对照组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7例患者,对照组有15例患者治疗失败,中转手术治疗.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较轻微,症状均可耐受,不影响继续治疗,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4%,对照组为14.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效果较好,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素琼;傅雪芳;邹莲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老年患者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研究进展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日益增多,老年患者的手术量也日趋增多.老年人全身各器官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组织、细胞都逐渐改变而使其具有独特的生理特点[1].了解这些生理变化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麻醉医师还必须掌握麻醉的特殊性、药物的药理作用等,只有这样才能使老年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笔者现对老年患者麻醉方式的选择、麻醉药物的特点、术后常见并发症等综述如下.

    作者:陆利君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营养管理

    血液透析是患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当患者进入规律血液透析治疗后,饮食的限制与血液透析前的肾功能衰竭有明显的不同.需要不断地调配饮食,增加营养,以避免或减轻营养不良,补充和调节体内由代谢紊乱和内分泌不足所引起的不良后果.关于饮食与营养的管理问题,主要取决于残存肾功能、尿量和血液透析频率[1].我院血液透析室对2008年3月以来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9例进行了有效的饮食管理,效果良好,现将管理方法 和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聂玉梅;钱丽琴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心室电风暴发作1例

    患者,女性,48岁,主因半天前突发心前区不适伴意识丧失3min于2010年11月3日至急诊.追溯患者有发热、腹泻病史3d,体温高38.5℃,半天前患者在家中平卧休息时突感心前区不适,继而意识丧失,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小便失禁,患者女儿在场,立即给予胸外按压,约3min后意识恢复,急由120送至我院急诊科,至急诊抢救室后再次发作意识丧失,心电监护示心室纤颤,立即予胸外按压,360J非同步电除颤1次,恢复为窦性心律,心率65次/min,急查电解质示血钾3.2mmol/L,急查血常规,心肌标志物,脑利尿肽(BNP),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APTT)均未见异常,于5min后再次发作心室纤颤,再予360J非同步电除颤1次,给予可达龙150mg静脉推注,并予可达龙1mg/min泵入,急查心脏B型超声示三尖瓣反流(轻度),左房前后径29mm,左室前后径43mm,室间隔厚9.1mm,左室射血分数(EF)55%,此后患者反复出现心室纤颤,2h内给予电除颤14次,并给予艾司洛尔5mg静脉推注,艾司洛尔10mg/h静脉泵入,并补钾补镁治疗,约2h后病情好转,未见心室纤颤发作,收住心内科监护室,入院后给予可达龙0.2g每天3次,倍他乐克缓释片47.5mg口服,静脉补钾、补镁治疗,监测心率48~65次/min,窦性心律,未见心室纤颤发作,完善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室造影检查未见异常,治疗14d出院.

    作者:张纯全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以眩晕首发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1例

    患者,男,53岁.主因间断眩晕2个月,加重伴恶心1d来院.既往脑干梗死、糖尿病2年余,无明显后遗症,常服阿司匹林及降糖、活血药物治疗.查体:BP 150/90mm Hg,神清语利,精神差,颅神经检查(-),无眼震,颈软,肺、心、腹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力正常,双侧巴氏征(-),感觉正常.头部CT及MRI示:桥脑陈旧性脑梗死;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示:椎-基底动脉流速减低,脑供血不足;头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示:脑动脉硬化,未见明显动脉狭窄.2个月来多次门诊就诊,曾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活血改善循环等治疗,无好转,入院前1d,眩晕明显加重伴恶心.入院后查血常规示:RBC 3.05×1012/L,Hb 85g/L,余正常,便潜血(+),肝功、肾功正常,凝血正常,血脂稍高,血糖7.6mmol/L.停用上述药物,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点状出血,给予抑酸、保护胃黏膜、补液、补血等治疗,住院15d,眩晕好转,无恶心,出院.门诊随访复查血常规,RBC、Hb渐上升至正常,症状明显好转,2个月后复查胃镜,溃疡愈合,嘱慎用拜阿司匹林、活血药物,患者维持良好.

    作者:李会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防范护理纠纷

    近几年随着新<刑法>、<职业医师法>以及<护理管理条例>的相继实施,医疗法规日趋完善,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医护人员的行为和职责约束更加严格,手术室为差错事故的易发区域,现将手术室安全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曹丽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肾活检348例病理分析

    肾小球疾病是我国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占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54.4%[1].肾活检是诊断肾小球疾病的可靠方法 ,通过肾活检可以直观地认识患者的疾病病变程度、指导治疗并判断预后.本资料总结我院自2006年5月-2011年2月收住院的348例肾脏疾病患者经皮肾活检病理结果 ,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宗林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异位妊娠患者保守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中以输卵管妊娠常见[1].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由于诊疗技术的进步,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率大为提高,为要求保留生育能力的年轻患者行药物保守治疗提供了条件,而严密观察及精心护理为保守治疗的成功提供了保障.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对异位妊娠患者68例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茜;王春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宫腔镜治疗妊娠物残留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妊娠物残留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临床拟诊妊娠物残留的患者1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63例,治疗组接受经宫腔镜妊娠残留物摘除或/和宫腔镜指导下清宫术;对照组接受常规清宫术.比较2组手术情况.结果 治疗组55例完全清除宫内残留物(1例失败,5例术后病检报告排除妊娠物残留);对照组有19例常规清宫术后,复检彩色超声证实仍有妊娠物残留,需要进行下一步处理,2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在妊娠物残留的治疗中有较大的价值,可作为治疗妊娠物残留的首选.

    作者:杨年红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老年患者心理和临床护理措施

    老年人的心理活动对心血管、呼吸、内分泌功能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在做好老年患者临床护理的同时,还应根据其心理变化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和指导,对老年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1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 1.1 焦虑不安 这是老年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其对自己所患疾病、严重程度等不了解,因此心情焦虑,表现为烦躁、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解释(特殊情况除外),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照顾,开展健康教育,使其了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作者:谢红;薛素波;黄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不同方案治疗重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并评价3种治疗方案治疗重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SVVC)的疗效.方法 99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33例、B组31例和C组35例.A组给予硝酸咪康唑栓阴道用药,B组给予氟康唑口服,C组给予氟康唑口服联合硝酸咪康唑栓阴道用药,观察3组近期疗效、患者满意度和远期疗效.结果 A组和C组近期疗效真菌检查阴性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满意度均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远期疗效:真菌检查阴性率和临床治愈率,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方案均能有效治疗SVVC,但口服、阴道双重给药的治疗方案,疗程短,患者满意度高,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作者:张相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肺功能检查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观察肺功能检查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的变化特点,并掌握其意义.方法 对50例哮喘患者分别于急性发作期、缓解期进行肺通气功能、肺容量、脉冲震荡法检测,比较参数,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大用力呼气峰流量(PEF)及25%、50%、75%肺活量时大用力呼气流量(FEF25、FEF50、FEF75)、深吸气量(IC)、残气量(RV)、残气和肺总量比(RV/TLC)、共振频率(Fres)、呼吸总阻抗(Z5)、总气道阻力(R5)、中心气道阻力(R20)、外周气道阻力(R5-R20)、震荡频率为5Hz时电抗值(X5)等的变化.结果 FVC、FEV1/FVC、FVC/pre、FEV1、FEV1/pre、PEF、PEF/pre、FEF25、FEF50、FEF75、FEF25/pre、FEF50/pre、FEF75/pre、X5在急性发作期显著低于缓解期,RV、RV/TLC、Fres、Z5、R5、R20在急性发作期显著高于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FEV1缓解期较急性发作期的改善值和改善率均显著高于FVC,PEF的改善率高,FEV1/FVC的改善率低.另外,RV也有较高的改善率.Z5、R5缓解期较急性发作期的改善值增大,R20改善值>R5-R20,X5改善率高,Fres也有较高的改善率.结论 哮喘气道阻力的增加以中心气道阻力为主,其治疗反应以流速改善型为主.IOS在区分气道阻塞的部位和治疗反应类型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国文;朱利永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腹腔镜治疗右侧十二指肠旁疝合并粘连性肠梗阻1例

    患者,女,34岁.主因上腹疼痛剧烈,频繁呕吐9h入院.于27年前患者因进食过多诱发腹痛,以上腹部为著,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不向其他部位放射,伴呕吐,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胆汁样,经禁食、补液后症状减轻.5年来腹痛发作频繁,间隔时间越来越短,而症状逐渐加重.查体: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活跃.无高调肠鸣音及气过水声.入院后给予胃肠减压,禁食,补液治疗,症状有所缓解;行立位腹平片及上腹部CT检查示:肠管扩张、积气积液,符合肠梗阻;全消化道造影示:小肠排列紊乱,可见扩张,小肠袢于右上腹,回盲部于左下腹;下消化道造影示:回盲部位于左下腹.初步诊断:肠旋转不良.

    作者:周丽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乙氧苯柳胺软膏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乙氧苯柳胺软膏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治疗组每日晨起和晚上临睡前外用乙氧苯柳胺软膏各1次,中午外用卤米松乳膏;对照组单纯外用卤米松乳膏,每天2次,均3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28.3%高于对照组的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7%高于对照组的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发生11例均无需停药或特殊处理,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 乙氧苯柳胺软膏联合卤米松乳膏外用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伍金妹;侯宜金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牵引术、石膏固定术、小夹板固定术的护理体会

    笔者自从事外科护理工作以来,在临床上遇到很多骨折患者.现将多年在工作中对无需手术而实行外固定的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牵引术的护理1.1 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交谈,了解其思想情绪变化,作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不良的心态作心理疏导,使其愉快接受治疗.

    作者:彭金桂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