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何素琼;傅雪芳;邹莲英

关键词:异位妊娠,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保守治疗
摘要: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7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2组均给予肌内注射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及包块消失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血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及包块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0.6%高于对照组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7例患者,对照组有15例患者治疗失败,中转手术治疗.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较轻微,症状均可耐受,不影响继续治疗,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4%,对照组为14.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效果较好,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尿崩症75例临床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并发尿崩症报道不多.我院2004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3d脑出血手术患者1220例,其中出现尿崩症75例占6.15%,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75例,男52例,女23例,中位年龄60.7岁;其中年龄33~59岁28例,60~81岁47例.脑出血类型:基底节区64例,出血量50~100ml;脑室铸型11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急行手术治疗:钻孔血肿引流56例,小骨窗直视下脑内血肿清除术12例,出现脑疝行成形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7例.

    作者:曹奔放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情况调查研究

    目的 分析口服降压药的应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查 2011年2~3月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处方1307张.统计抗高血压药物的名称、用法及系统分类用药情况.观察并计算日剂量(DDD) 及用药频度(DDDs).结果 常用10种降压药DDDs排序依次为氨氯地平、吲哚帕胺、美托洛尔、硝苯地平、氯沙坦、非洛地平、缬沙坦、贝那普利、卡托普利、尼群地平.单一用药279张,占21.3%;二联用药771张,占59.0%;三联用药257张,占19.7%.结论 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基本合理,联合用药可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崔玉纯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高频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中常见的疾病,以往主要根据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做出诊断,但有时因临床表现多变易被误诊[1],从而延误治疗.高频超声的应用可以更加直观的显示病变阑尾,为其诊断提供了简便、敏感的客观依据.现对我院2010年9月-2011年2月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67例应用高频超声诊断检查,并与手术后病理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通心络胶囊配合针灸治疗脑出血后遗症1例

    患者,女,53岁.2009年5月28日初诊,患者神疲懒言,气短乏力,自述左上下肢麻木、疼痛40余天,左下肢冷热感觉障碍,右上肢疼痛,双膝痛,下肢软无力,夜间双下肢抽搐,咳嗽,咯黄痰或有泡沫,有时颈痛,口干苦,大便干结,每2~3天1次,小便黄,舌淡白,脉沉细弦.有高血压史,现服西药控制.曾行CT检查,提示右侧基底节区脑血肿,大小约1.8cm×2.0cm×2.3cm,诊断为脑出血后遗症.中医辨证属正气亏虚,瘀阻脑络.治以补气活血通络之法,方药采用补阳还五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处方:红花3g,桃仁3g,黄芪60g,地龙10g,当归尾6g,赤芍6g,川芎3g,山栀子9g,钩藤15g(后下),茯苓15g,夜交藤12g,杜仲9g,益母草12g,黄芩9g,川牛膝12g,石决明24g(先煮),天麻9g,桑寄生24g,半夏9g.首服18剂,配合针刺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等穴.2009年6月15日复诊,症状改善不明显,应用通心络胶囊加减:白参10g,水蛭3g,全蝎5g,蜈蚣1条,蝉蜕10g,土鳖虫10g,冰片3g(冲服),降香10g,酸枣仁10g,黑蜘蛛1个(研末冲服),红花10g,桃仁10g,黄芪60g,地龙20g,当归尾12g,赤芍15g,川芎10g,桔梗10g,玄参15g,再服15剂并配合针灸治疗.

    作者:姜一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65例疗效观察

    股骨干骨折大约占全身骨折的6%,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和交通事故的增多其发生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交锁髓内钉(RIIN)是一种轴向型固定器械,在保持肢体长度的同时,其控制旋转的功能增加了断端之间的稳定性,适用于从股骨转子下至股骨髁上各种类型的骨折[1].我院在2008年10月-2011年3月使用NIIN治疗股骨干骨折65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体会

    临床护理带教工作是护理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帮助护生将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实践紧密结合,是护生获得专业护士所必备的专业技能、态度和行为的重要途径[1].所以,在新形势下,不断改进临床教学措施,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是临床教育者的责任.笔者现将临床带教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郭其云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抗凝和溶栓结合腔静脉滤器植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分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常见病,约有1/3患者可能发生肺动脉栓塞,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经皮腔静脉滤器植入可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的发生[1],降低致死性肺栓塞的发生率[2].本资料回顾性分析腔静脉滤器植入结合抗凝、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

    作者:刘爱军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我院降压药物应用情况调查研究

    目的 分析降压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临床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798张处方.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抗高血压药的用药品种、数量、联用方案、用药频度(DDDs)及排序.结果 798张处方中以男性和60~70岁患者居多.处方数目由多到少依次为钙通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复方制剂及其他.DDDs排序前10位的药物分别为缬沙坦、坎地沙坦酯、非洛地平、吲达帕胺、氨氯地平、氢氯噻嗪、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卡托普利和贝那普利.结论 患者高血压控制率较高,用药基本合理.临床应用降压药物应综合分析患者血压水平,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刘纲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小儿腹股沟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单侧腹股沟区手术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采用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B组采用单纯全麻.观察2组入手术室时(T1)、手术切皮时(T2)及手术结束时(T3)各时点患儿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氯胺酮、咪达唑仑总用量及术后苏醒时间.结果 A组HR、MAP在各时点无明显改变,B组HR、MAP在T2、T3时点高于T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R、MAP在T2、T3时间点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pO2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氯胺酮和咪达唑仑总用量少于B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较浅全麻下能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减少全麻药用量,有利于患儿的术中管理和术后尽快苏醒,是小儿腹股沟区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王绍宇;杨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根据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指导移植术后患者安全用药的体会

    他克莫司(FK-506)是1984年由Fujisawa药物有限公司发现,是一种来源于真菌的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它是一种选择性的T淋巴细胞钙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大量数据证明了FK-506作为一种首要的或者救援性免疫抑制剂的功效[1].FK-506安全有效的治疗范围很窄,其剂量不足或者血药浓度过低可能会导致移植物的排斥反应[1],而毒性的FK-506会诱导一系列不良反应,包括肾毒性、神经毒性、移植性糖尿病、对传染易感性增加、癌变、高血压以及胃肠功能紊乱[1~2].自2009年以来,我院现已进行了近百例次FK-506的监测,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了临床药师的职责,运用自己所学的药学知识,指导患者安全、合理的使用药物,深受患者和临床医师的好评.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成琼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难治性肺结核的外科治疗进展

    从1882年Forlanini首创人工气胸术治疗肺结核至20世纪40年代抗结核药物的出现,外科手术曾经是治疗肺结核唯一的手段.随着高效抗结核药物,如链霉素、对氨水杨酸、异烟肼(INH)、乙胺丁醇、利福平(RFP)的问世,大大的缩小了外科治疗的适应范围,而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的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蔓延,肺结核的治疗再一次成为全球性的难题.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受耐药结核菌感染的人数已达5000万,现结核病患者中≥2/3的患者有发生耐药的危险.1989-1990年,我国第3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调查显示,耐INH和RFP初始耐药达0.5%,获得性耐药达0.8%[1].2000年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调结果 初始耐药达7.6%,获得性耐药达17.1%[2].肺结核的某些病理状态,由于组织结构的改变,血液很难进入到受损的病理组织,有的组织结构的破坏,功能丧失,成为结核菌的滋生地,单纯依靠结核药化疗效果欠佳甚至无效,随着外科手术的进步,外科治疗肺结核再一次成为另一选择.

    作者:周有森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急诊科夜班对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分析

    目的 分析急诊科夜班护士心理健康情况,调查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科夜班护士20名作为观察组,正常作息的健康人133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心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偏执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值夜班可影响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周德如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以眩晕首发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1例

    患者,男,53岁.主因间断眩晕2个月,加重伴恶心1d来院.既往脑干梗死、糖尿病2年余,无明显后遗症,常服阿司匹林及降糖、活血药物治疗.查体:BP 150/90mm Hg,神清语利,精神差,颅神经检查(-),无眼震,颈软,肺、心、腹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力正常,双侧巴氏征(-),感觉正常.头部CT及MRI示:桥脑陈旧性脑梗死;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示:椎-基底动脉流速减低,脑供血不足;头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示:脑动脉硬化,未见明显动脉狭窄.2个月来多次门诊就诊,曾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活血改善循环等治疗,无好转,入院前1d,眩晕明显加重伴恶心.入院后查血常规示:RBC 3.05×1012/L,Hb 85g/L,余正常,便潜血(+),肝功、肾功正常,凝血正常,血脂稍高,血糖7.6mmol/L.停用上述药物,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点状出血,给予抑酸、保护胃黏膜、补液、补血等治疗,住院15d,眩晕好转,无恶心,出院.门诊随访复查血常规,RBC、Hb渐上升至正常,症状明显好转,2个月后复查胃镜,溃疡愈合,嘱慎用拜阿司匹林、活血药物,患者维持良好.

    作者:李会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盐酸氨溴索压缩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压缩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13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2组均给予吸氧、抗感染、平喘、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盐酸氨溴索进行压缩雾化吸入治疗.观察2组症状改善情况、C反应蛋白(CRP)含量及白细胞计数.结果 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5.5%,高于对照组的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CRP含量及白细胞计数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CRP含量及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压缩雾化吸入治疗AECOPD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泽贤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支气管镜下肺活检并刷检和经皮肺穿刺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下肺活检+刷检(TBLB+BB)和经皮肺穿刺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中央型肺癌患者62例经TBLB+BB和经皮肺穿刺后的诊断阳性率、病理结果 和安全性.结果 62例患者均采用TBLB+BB,诊断阳性45例(72.58%),阴性17例(27.42%)患者采用经皮肺穿刺检查阳性15例(88.24%),2种检查方法 病理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中央型肺癌患者可首选TBLB+BB,必要时选取恰当的穿刺靶位进行经皮肺穿刺检查,能获得准确可靠的病理诊断.

    作者:张春来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普胸外科围手术期处理及护理

    我科近2年来开展普胸手术126例,术前进行全面详细地询问病史和体检,对营养状况、手术耐受性和脏器代偿功能进行客观评估,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及护理,手术均获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术前准备1.1 实验室检查 (1)三大常规.(2)出血、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并根据情况检查血沉、血小板计数等.(3)肝肾功能、电解质、CO2结合力等.(4)需要输血者常规检查乙肝全套、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抗体.(5)合并感染者,须行相应的细菌学检查和药物敏感试验.(6)肿瘤患者进行内镜细胞学检查,以了解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情况.

    作者:潘锦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分析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中年妇女,在生育期妇女中患病率为25%,手术治疗仍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子宫肌瘤的发生主要与雌激素水平有关,近年来认为孕激素在子宫肌瘤生长中也有重要作用,米非司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孕激素拮抗剂,通过临床观察,其可使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

    作者:包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CIK细胞及其与树突细胞联合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目前研究证实,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宿主的免疫功能有着密切关系,免疫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也推进了免疫学在肿瘤生物治疗中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应用.现今,肿瘤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基本手段之一.其中细胞介导的过继免疫治疗(ACI)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将目前研究和应用较为成熟的几种ACI综述如下.

    作者:李立新;张燕;万玲玲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浅静脉干不同处理方法 对远端带蒂皮瓣影响的临床分析

    以远端为蒂包含皮神经浅静脉的筋膜皮瓣自Bertelli[1]首先报道以来,临床应用较多,但术后皮瓣肿胀甚至淤血、坏死在临床上时有发生,目前对皮神经血管丛供血作用的认识已较统一,但对浅静脉干在远端蒂皮瓣中的利弊争论较多[2].我院2005-2010年共采用4种方法 处理远端带蒂皮神经浅静脉的筋膜皮瓣5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进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巨大型听神经瘤切除术后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听神经瘤是桥小脑角区常见的良性肿瘤,其解剖关系复杂,手术时间长、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病情变化快.肿瘤直径>3.0cm者称为巨大型神经瘤,体积愈大手术愈困难.由于瘤体在局部的膨胀性生长,巨大型听神经瘤引起桥脑-小脑角区显微解剖结构显著变化.术后严密观察和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我科2008年1月-2010年6月收治巨大型听神经瘤患者36例,均行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术后观察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沙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