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红
目的 评价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65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对照组63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只采用内科综合治疗,比较2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乙肝病毒DNA(HBV-DNA)水平和病死率.结果 治疗1个月后2组PTA高于治疗前,但2组升高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Bil、ALT和HBV-DN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2组降低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死亡6例(9.2%),对照组死亡6例(9.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PTA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Bil、ALT和HBV-DN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死亡8例(12.3%),对照组死亡17例(2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3个月后,可以明显降低乙肝病毒DNA(HBV-DNA)水平,改善肝功能,降低病死率.
作者:周福元;姜荣龙;冯筱榕;郭亚兵;侯金林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2组降压疗效和空腹血糖(FPG)、血腹胰岛素(FINS)、尿蛋白和左室后壁厚度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86.2%高于对照组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PG、FINS 水平、尿蛋白、左室后壁厚度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轻微水肿1例,未作特殊处理能坚持治疗;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艳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临床上常联合≥2种药物使用,除达到多种治疗目的 外,都是利用药物间的协同作用增加疗效,或利用拮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不恰当的联合用药往往由于药物间相互作用而使疗效降低或出现不良反应.笔者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就医院常见处方讨论如下.
作者:陈柳欢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在胃炎中占首发位置.对于该病,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从辨证论到固定专方,中药消除症状明显优于西药.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6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继保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患者,女,34岁.主因上腹疼痛剧烈,频繁呕吐9h入院.于27年前患者因进食过多诱发腹痛,以上腹部为著,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不向其他部位放射,伴呕吐,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胆汁样,经禁食、补液后症状减轻.5年来腹痛发作频繁,间隔时间越来越短,而症状逐渐加重.查体: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活跃.无高调肠鸣音及气过水声.入院后给予胃肠减压,禁食,补液治疗,症状有所缓解;行立位腹平片及上腹部CT检查示:肠管扩张、积气积液,符合肠梗阻;全消化道造影示:小肠排列紊乱,可见扩张,小肠袢于右上腹,回盲部于左下腹;下消化道造影示:回盲部位于左下腹.初步诊断:肠旋转不良.
作者:周丽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中年妇女,在生育期妇女中患病率为25%,手术治疗仍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子宫肌瘤的发生主要与雌激素水平有关,近年来认为孕激素在子宫肌瘤生长中也有重要作用,米非司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孕激素拮抗剂,通过临床观察,其可使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
作者:包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C、TG、LDL-C、HDL-C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明显改善病情,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锋雷;郭颖慧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葛根素与复方樟柳碱联合应用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40例患者(48眼)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24眼)和对照组18例(24眼),2组均给予全身疾病的治疗,配合能量合剂、维生素B族,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葛根素静脉滴注并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2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燕 刊期: 2011年第17期
胆囊炎、胆石症、阑尾炎属腹部外科疾病,发病率均较高,并存现象多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单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金标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临床上也得到广泛应用,且疗效确切.随着腔镜器械的更新及手术技术的发展,在不增加腹部切口或少量增加切口的情况下能够同时完成≥2种疾病的治疗[1],近年腹腔镜胆囊阑尾切除术也得到了临床发展与应用.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先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肺叶切除术患者雾化吸入后不同时间叩背排痰效果.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3组术后按常规行雾化吸入,A组雾化吸入后立即予叩背,B组雾化吸入后15min予叩背,C组雾化吸入后30min予叩背.比较3组术后第1~6天日均咯痰量和血氧饱和度(SpO2)情况.结果 A组术后第1~6天日均咯痰量均多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5d叩背排痰后5、15、30min平均SpO2均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雾化吸入后立即叩背是肺叶切除术后患者排痰有效及佳的时机.
作者:洪菊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笔者自从事外科护理工作以来,在临床上遇到很多骨折患者.现将多年在工作中对无需手术而实行外固定的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牵引术的护理1.1 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交谈,了解其思想情绪变化,作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不良的心态作心理疏导,使其愉快接受治疗.
作者:彭金桂 刊期: 2011年第17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对疾病的发展、转变、预后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疾病会使患者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尤其手术患者,更会产生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如焦虑、恐惧等,而不健康的心理,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的改变,削弱机体免疫力,使患者手术耐受性降低,对手术造成一定的危险性,且不利于术后的康复[1].老年人免疫力下降,生理储备能力和代偿功能逐渐减退,机体处于超负荷状态,加之其机体反应差,且常伴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糖尿病等疾病,使手术耐受性明显下降,无论施行择期或急症手术,其危险性和病死率都明显高于年轻人.因此,做好老年手术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健康的情绪,对手术治疗和促进康复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王琼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社区门诊处方书写与合理用药方面的质量现状.方法 对该社区2010年门诊51000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格处方2662张占5.22%,其中书写错误处方1000张占1.96%;不合理用药处方1662张占3.26%.结论 该社区门诊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规范和管理.
作者:王有章;冯慧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包皮龟头炎为临床常见的多种感染所引起的男科疾病,以成年男性发病为主,临床表现为包皮过长,包皮、尿道口红肿,包皮口逐渐变紧,伴皲裂纹,包皮垢增多,有异味,全年均可发病,春、夏季为发病高峰.近5年来,包皮龟头炎伴2型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高,给男性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包皮龟头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沈宁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胃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 ,如果适应证掌握不严格,病史询问不清,操作不够细致,未遵照操作规程等,可能导致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1].本资料通过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探讨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以提高对病情观察的预见性和处理的及时性.
作者:王晨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笔者2009年1月-2011年3月采用微波治疗受风寒后背痛患者3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受风寒后背痛患者38例,男32例,女6例,年龄14~76岁,其中14~30岁16例,31~76岁22例.发病1~3d.
作者:许温;王文霞;李富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与孕期体质量指数(△BMI)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9年5月-2011年3月来我院进行孕期检查的健康孕妇985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糖,将所有孕妇分为妊娠糖尿病组57例和非妊娠糖尿病组928例,计算2组孕妇的△BMI,比较2组的年龄、身高、孕前BMI、△BMI及在各BMI范围内妊娠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结果 妊娠糖尿病组年龄、孕前BMI及△BMI均高于非妊娠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糖尿病组△BMI>7的患者占59.65%高于非妊娠糖尿病组的10.88%,且高于△BMI≤5、5<△BMI≤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体质量指数与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应重视孕期妇女的体质量指数检测,减少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
作者:李灵香 刊期: 2011年第17期
胺碘酮为苯丙呋喃的衍生物,为一种良好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内科,但因其pH值偏低,呈酸性,对外周血管刺激性较大,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静脉血管、局部组织无菌性炎症.轻者可引起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疼痛,重者静脉血管呈条索状改变伴剧痛,甚至血管周围皮肤出现结节状硬结、局部组织坏死,对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我科2009年8月-2011年1月使用胺碘酮外周静脉推注或静脉泵入后致静脉炎15例,分析其原因,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后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邢淑菊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患者,男,25岁.因全身凹陷性水肿,经多方治疗病情反复发作,且日渐加重入院.患者慢性肾炎3年余,现症:全身高度水肿,心急烦躁、夜寐多梦、身热夜甚,腹微胀满,大便2d未解,小便赤少而黄,四肢腰膝酸软无力,口干不思饮,舌红苔黄厚、舌根略腻而干、脉弦细、舌底脉络青紫.实验室检查示尿蛋白(++++)、红细胞(+++)、可见大量透明管型.诊断为久病湿郁化热,邪入营血,瘀血内停,治以清热凉血,化瘀、利湿.处方:白茅根30g,当归10g,丹参20g,坤草20g,公英30g,生大黄15g,丹皮10g,云苓10g,泽泻10g,黄柏10g,枸杞子10g,山药12g,石韦20g,车前子15g.水煎服,每日1剂,经上方化裁用药20余剂,临床症状消失,各项化验指标均正常而痊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作者:王瑞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调查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口服抗高血压药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经济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方法,对内蒙古林业总医院2007-2009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以及销售金额与DDDs排序列前10位的药品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09年内蒙古林业总医院抗高血压药品种、数量及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应用抗高血压药主要包括CCB、ACE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ARB.3年中CCB的销售金额稳居各年度抗高血压药的首位.ACEI的DDDs连续3年高,CCB和β受体阻滞剂的DDDs均居中.销售金额排序列在前10位的药品始终占抗高血压药总销售金额的90%以上.硝苯地平销售金额连续3年位列第1,替米沙坦从第6位上升至第2位,氨氯地平从第10位上升至第4位,厄贝沙坦作为新型抗高血压药,销售金额正呈逐年上升趋势.美托洛尔和非洛地平位次相对稳定.3年间DDDs排序列第1位的是卡托普利,螺内酯DDDs较高.DDC高的是硝苯地平缓释片,但是其DDDs有所下降,非洛地平和氨氯地平的DDC也较高,DDC低的是卡托普利和尼莫地平.结论 该院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邱敏;李焕婷;杨玉梅;邓清 刊期: 2011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