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胺碘酮致静脉炎原因分析及防治体会

邢淑菊

关键词:胺碘酮, 静脉炎, 原因, 防治
摘要:胺碘酮为苯丙呋喃的衍生物,为一种良好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内科,但因其pH值偏低,呈酸性,对外周血管刺激性较大,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静脉血管、局部组织无菌性炎症.轻者可引起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疼痛,重者静脉血管呈条索状改变伴剧痛,甚至血管周围皮肤出现结节状硬结、局部组织坏死,对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我科2009年8月-2011年1月使用胺碘酮外周静脉推注或静脉泵入后致静脉炎15例,分析其原因,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后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透析患者内瘘远期护理要点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治疗方法 是血液透析(HD).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得以有效透析、长期存活的基本条件,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1].保护内瘘,预防内瘘阻塞,延长内瘘使用寿命对血液透析患者至关重要.我科对12例透析患者内瘘进行有效的健康护理,延长了内瘘的使用寿命,达到了理想的透析效果.

    作者:钱丽琴;聂玉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新生儿股骨骨折2例处理体会

    新生儿股骨骨折发病率约为0.13‰.临床常用治疗方法 有:垂直悬吊皮牵引、连衣挽具治疗、夹板固定及腹部固定等.2004年3月-2010年12月我院共接产新生儿10024例,其中股骨骨折2例,发病率为0.19‰.我院采用暖箱内垂直悬吊皮牵引治疗新生儿股骨骨折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成林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老年患者心理和临床护理措施

    老年人的心理活动对心血管、呼吸、内分泌功能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在做好老年患者临床护理的同时,还应根据其心理变化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和指导,对老年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1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 1.1 焦虑不安 这是老年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其对自己所患疾病、严重程度等不了解,因此心情焦虑,表现为烦躁、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解释(特殊情况除外),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照顾,开展健康教育,使其了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作者:谢红;薛素波;黄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不同方案治疗重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并评价3种治疗方案治疗重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SVVC)的疗效.方法 99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33例、B组31例和C组35例.A组给予硝酸咪康唑栓阴道用药,B组给予氟康唑口服,C组给予氟康唑口服联合硝酸咪康唑栓阴道用药,观察3组近期疗效、患者满意度和远期疗效.结果 A组和C组近期疗效真菌检查阴性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满意度均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远期疗效:真菌检查阴性率和临床治愈率,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方案均能有效治疗SVVC,但口服、阴道双重给药的治疗方案,疗程短,患者满意度高,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作者:张相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防范护理纠纷

    近几年随着新<刑法>、<职业医师法>以及<护理管理条例>的相继实施,医疗法规日趋完善,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医护人员的行为和职责约束更加严格,手术室为差错事故的易发区域,现将手术室安全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曹丽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急诊科夜班对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分析

    目的 分析急诊科夜班护士心理健康情况,调查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科夜班护士20名作为观察组,正常作息的健康人133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心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偏执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值夜班可影响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周德如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心室电风暴发作1例

    患者,女性,48岁,主因半天前突发心前区不适伴意识丧失3min于2010年11月3日至急诊.追溯患者有发热、腹泻病史3d,体温高38.5℃,半天前患者在家中平卧休息时突感心前区不适,继而意识丧失,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小便失禁,患者女儿在场,立即给予胸外按压,约3min后意识恢复,急由120送至我院急诊科,至急诊抢救室后再次发作意识丧失,心电监护示心室纤颤,立即予胸外按压,360J非同步电除颤1次,恢复为窦性心律,心率65次/min,急查电解质示血钾3.2mmol/L,急查血常规,心肌标志物,脑利尿肽(BNP),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APTT)均未见异常,于5min后再次发作心室纤颤,再予360J非同步电除颤1次,给予可达龙150mg静脉推注,并予可达龙1mg/min泵入,急查心脏B型超声示三尖瓣反流(轻度),左房前后径29mm,左室前后径43mm,室间隔厚9.1mm,左室射血分数(EF)55%,此后患者反复出现心室纤颤,2h内给予电除颤14次,并给予艾司洛尔5mg静脉推注,艾司洛尔10mg/h静脉泵入,并补钾补镁治疗,约2h后病情好转,未见心室纤颤发作,收住心内科监护室,入院后给予可达龙0.2g每天3次,倍他乐克缓释片47.5mg口服,静脉补钾、补镁治疗,监测心率48~65次/min,窦性心律,未见心室纤颤发作,完善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室造影检查未见异常,治疗14d出院.

    作者:张纯全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葛根素与复方樟柳碱联合应用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葛根素与复方樟柳碱联合应用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40例患者(48眼)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24眼)和对照组18例(24眼),2组均给予全身疾病的治疗,配合能量合剂、维生素B族,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葛根素静脉滴注并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2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燕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路径研究

    抗菌药物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泛滥,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受到政府、医学界和社会的高度关注.近年来,管理措施逐年升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可圈可点,但抗菌药物滥用与细菌耐药泛滥防不胜防,日趋恶化[1].本文探讨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混乱和管理乏力的根源及实现合理用药的管理途径和方法 .

    作者:张宏;马守江;刘振波;张冬;时利民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腹腔镜治疗右侧十二指肠旁疝合并粘连性肠梗阻1例

    患者,女,34岁.主因上腹疼痛剧烈,频繁呕吐9h入院.于27年前患者因进食过多诱发腹痛,以上腹部为著,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不向其他部位放射,伴呕吐,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胆汁样,经禁食、补液后症状减轻.5年来腹痛发作频繁,间隔时间越来越短,而症状逐渐加重.查体: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活跃.无高调肠鸣音及气过水声.入院后给予胃肠减压,禁食,补液治疗,症状有所缓解;行立位腹平片及上腹部CT检查示:肠管扩张、积气积液,符合肠梗阻;全消化道造影示:小肠排列紊乱,可见扩张,小肠袢于右上腹,回盲部于左下腹;下消化道造影示:回盲部位于左下腹.初步诊断:肠旋转不良.

    作者:周丽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牵引术、石膏固定术、小夹板固定术的护理体会

    笔者自从事外科护理工作以来,在临床上遇到很多骨折患者.现将多年在工作中对无需手术而实行外固定的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牵引术的护理1.1 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交谈,了解其思想情绪变化,作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不良的心态作心理疏导,使其愉快接受治疗.

    作者:彭金桂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胺碘酮致静脉炎原因分析及防治体会

    胺碘酮为苯丙呋喃的衍生物,为一种良好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内科,但因其pH值偏低,呈酸性,对外周血管刺激性较大,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静脉血管、局部组织无菌性炎症.轻者可引起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疼痛,重者静脉血管呈条索状改变伴剧痛,甚至血管周围皮肤出现结节状硬结、局部组织坏死,对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我科2009年8月-2011年1月使用胺碘酮外周静脉推注或静脉泵入后致静脉炎15例,分析其原因,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后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邢淑菊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睾丸微石症患者30例精液质量分析

    目的 探讨睾丸微石症(TM)与男性不育症的关系.方法 TM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超声证实无阴囊内疾病及TM的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精液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精子活动率、成活率及密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畸形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M患者精液质量有所下降,可能是男性不育发病原因之一.

    作者:罗博文;罗宇迪;陈波;党坚;龙育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中西药联用不合理因素的探讨

    目前在我国已形成中医、西医两大医疗体系并存的状况.由于中医药在临床上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这就增加了中西药联用的机会.不合理的联用会导致药源性疾病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因此需要格外注意中西药联用相互作用问题.

    作者:鲍玉洁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硝普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合并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护理体会

    2009-2010年我院应用硝普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合并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20例,配合相应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0例,年龄30~36岁,孕周32~37周.第1胎3例,第2胎14例,第3胎3例,其中胎死宫内2例.20例患者均为入院后不久突发频繁咳嗽、胸闷、不能平卧、呼吸急促(30~40次/min),同时患者有窒息感,面色、口唇紫绀,烦躁不安,大汗淋漓,皮肤湿冷,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血氧饱和度低降至32%.

    作者:李艳红;张洁;王翠欣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我院2010年6月-2011年2月采用国产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8例,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例,均符合WHO制订的AMI诊断标准,且有溶栓适应证,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46~65岁,中位年龄54岁.梗死部位:广泛前壁2例,下壁3例,前间壁2例,前侧壁1例.溶栓时机均在发病6h内.

    作者:王小川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腹腔镜胆囊阑尾切除术护理体会

    胆囊炎、胆石症、阑尾炎属腹部外科疾病,发病率均较高,并存现象多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单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金标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临床上也得到广泛应用,且疗效确切.随着腔镜器械的更新及手术技术的发展,在不增加腹部切口或少量增加切口的情况下能够同时完成≥2种疾病的治疗[1],近年腹腔镜胆囊阑尾切除术也得到了临床发展与应用.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先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院外急救患者安全转运措施探讨

    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发实施,杜绝医疗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成为医院当前工作的重点,同时随着急诊医学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院外急救越来越成为急救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笔者通过对我院2010年2~10月163例院外急救患者的转运情况分析,探讨安全转运院外急救患者的措施:包括转运前的准备(人员的准备、仪器和药物的准备、患者的准备);转运途中并发症的预防;转运途中的监护与记录等,收到了一定的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玉琼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急诊科危重患者医患纠纷的预防措施

    急诊科是医院诊治急重症患者的场所,患者一般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不可逆转性强,当危重患者病情出现紧急情况时,放在第一位的是抢救患者生命.此时患者家属心理处于一种高危状态,若患者抢救无效死亡,有些家属会认为医院抢救不力,对医疗护理技术产生质疑,在语言或行为上出现一些过激行为;有些家属则表现为哭泣、无语、表情淡漠、绝望,甚至出现轻生等行为.上述举动无疑会严重影响其他就诊患者,给医护工作带来不便,如果处理不当则可引起医患纠纷.医护人员在抢救患者的同时应注重与家属的沟通,以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赢得家属的信任与配合,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赵利珍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胃镜检查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处理

    胃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 ,如果适应证掌握不严格,病史询问不清,操作不够细致,未遵照操作规程等,可能导致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1].本资料通过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探讨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以提高对病情观察的预见性和处理的及时性.

    作者:王晨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