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全
目的 分析急诊科夜班护士心理健康情况,调查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科夜班护士20名作为观察组,正常作息的健康人133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心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偏执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值夜班可影响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周德如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患者,女性,48岁,主因半天前突发心前区不适伴意识丧失3min于2010年11月3日至急诊.追溯患者有发热、腹泻病史3d,体温高38.5℃,半天前患者在家中平卧休息时突感心前区不适,继而意识丧失,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小便失禁,患者女儿在场,立即给予胸外按压,约3min后意识恢复,急由120送至我院急诊科,至急诊抢救室后再次发作意识丧失,心电监护示心室纤颤,立即予胸外按压,360J非同步电除颤1次,恢复为窦性心律,心率65次/min,急查电解质示血钾3.2mmol/L,急查血常规,心肌标志物,脑利尿肽(BNP),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APTT)均未见异常,于5min后再次发作心室纤颤,再予360J非同步电除颤1次,给予可达龙150mg静脉推注,并予可达龙1mg/min泵入,急查心脏B型超声示三尖瓣反流(轻度),左房前后径29mm,左室前后径43mm,室间隔厚9.1mm,左室射血分数(EF)55%,此后患者反复出现心室纤颤,2h内给予电除颤14次,并给予艾司洛尔5mg静脉推注,艾司洛尔10mg/h静脉泵入,并补钾补镁治疗,约2h后病情好转,未见心室纤颤发作,收住心内科监护室,入院后给予可达龙0.2g每天3次,倍他乐克缓释片47.5mg口服,静脉补钾、补镁治疗,监测心率48~65次/min,窦性心律,未见心室纤颤发作,完善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室造影检查未见异常,治疗14d出院.
作者:张纯全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患者,女,34岁.主因上腹疼痛剧烈,频繁呕吐9h入院.于27年前患者因进食过多诱发腹痛,以上腹部为著,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不向其他部位放射,伴呕吐,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胆汁样,经禁食、补液后症状减轻.5年来腹痛发作频繁,间隔时间越来越短,而症状逐渐加重.查体: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活跃.无高调肠鸣音及气过水声.入院后给予胃肠减压,禁食,补液治疗,症状有所缓解;行立位腹平片及上腹部CT检查示:肠管扩张、积气积液,符合肠梗阻;全消化道造影示:小肠排列紊乱,可见扩张,小肠袢于右上腹,回盲部于左下腹;下消化道造影示:回盲部位于左下腹.初步诊断:肠旋转不良.
作者:周丽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耳鼻喉科急性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传统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2组咽部疼痛、声音嘶哑、咽部异物感及呼吸困难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咽部疼痛及呼吸困难显效率分别为67.2%和70.7%高于对照组的32.8%和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和98.3%高于对照组的91.4%和9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声嘶及咽部异物感的显效率分别为69.0%和86.2%高于对照组的34.5%和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声嘶及咽部异物感的总有效率为96.6%和100.0%高于对照组的93.1%和9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耳鼻喉科急性炎症具有起效快,作用持久,症状缓解明显等优点,雾化吸入给药方式全身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凌天鸿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中以输卵管妊娠常见[1].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由于诊疗技术的进步,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率大为提高,为要求保留生育能力的年轻患者行药物保守治疗提供了条件,而严密观察及精心护理为保守治疗的成功提供了保障.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对异位妊娠患者68例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茜;王春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压缩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13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2组均给予吸氧、抗感染、平喘、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盐酸氨溴索进行压缩雾化吸入治疗.观察2组症状改善情况、C反应蛋白(CRP)含量及白细胞计数.结果 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5.5%,高于对照组的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CRP含量及白细胞计数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CRP含量及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压缩雾化吸入治疗AECOPD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泽贤 刊期: 2011年第17期
2005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前置胎盘患者82例,其中凶险性前置胎盘8例,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82例,发生凶险型前置胎盘8例占9.8%.年龄24~42岁,中位年龄30.12岁,孕周30~36周.均有前次剖宫产史,距前次剖宫产时间平均8年,平均流产次数>2次.孕28周后无痛性阴道少量出血2~3次.实验室检查:8例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贫血,血红蛋白70~90g/L,RBC(2.0~3.0)×1012/L,血压100~120/70~90mm Hg(1mm Hg=0.133kPa).孕28周后B型超声检查胎盘位于子宫前壁,胎盘后方与子宫肌壁间低回声带变薄或消失,子宫与膀胱间强回声带消失或断续不规则,胎盘血流侵入子宫肌层.其中完全性前置3例,部分性前置4例,边缘性前置1例.
作者:崔东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笔者2009年1月-2011年3月采用微波治疗受风寒后背痛患者3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受风寒后背痛患者38例,男32例,女6例,年龄14~76岁,其中14~30岁16例,31~76岁22例.发病1~3d.
作者:许温;王文霞;李富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与孕期体质量指数(△BMI)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9年5月-2011年3月来我院进行孕期检查的健康孕妇985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糖,将所有孕妇分为妊娠糖尿病组57例和非妊娠糖尿病组928例,计算2组孕妇的△BMI,比较2组的年龄、身高、孕前BMI、△BMI及在各BMI范围内妊娠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结果 妊娠糖尿病组年龄、孕前BMI及△BMI均高于非妊娠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糖尿病组△BMI>7的患者占59.65%高于非妊娠糖尿病组的10.88%,且高于△BMI≤5、5<△BMI≤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体质量指数与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应重视孕期妇女的体质量指数检测,减少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
作者:李灵香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笔者自从事外科护理工作以来,在临床上遇到很多骨折患者.现将多年在工作中对无需手术而实行外固定的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牵引术的护理1.1 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交谈,了解其思想情绪变化,作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不良的心态作心理疏导,使其愉快接受治疗.
作者:彭金桂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中常见的疾病,以往主要根据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做出诊断,但有时因临床表现多变易被误诊[1],从而延误治疗.高频超声的应用可以更加直观的显示病变阑尾,为其诊断提供了简便、敏感的客观依据.现对我院2010年9月-2011年2月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67例应用高频超声诊断检查,并与手术后病理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患者,男,53岁.主因间断眩晕2个月,加重伴恶心1d来院.既往脑干梗死、糖尿病2年余,无明显后遗症,常服阿司匹林及降糖、活血药物治疗.查体:BP 150/90mm Hg,神清语利,精神差,颅神经检查(-),无眼震,颈软,肺、心、腹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力正常,双侧巴氏征(-),感觉正常.头部CT及MRI示:桥脑陈旧性脑梗死;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示:椎-基底动脉流速减低,脑供血不足;头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示:脑动脉硬化,未见明显动脉狭窄.2个月来多次门诊就诊,曾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活血改善循环等治疗,无好转,入院前1d,眩晕明显加重伴恶心.入院后查血常规示:RBC 3.05×1012/L,Hb 85g/L,余正常,便潜血(+),肝功、肾功正常,凝血正常,血脂稍高,血糖7.6mmol/L.停用上述药物,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点状出血,给予抑酸、保护胃黏膜、补液、补血等治疗,住院15d,眩晕好转,无恶心,出院.门诊随访复查血常规,RBC、Hb渐上升至正常,症状明显好转,2个月后复查胃镜,溃疡愈合,嘱慎用拜阿司匹林、活血药物,患者维持良好.
作者:李会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汞为人体有害金属元素,是吸入性毒物且具有生物累积效应,可危害人类的生殖和发育,有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因此,准确测定食品中的汞含量,对预防汞给人类造成的危害,控制污染源,具有重要意义[1].目前的测定方法 主要有微波消解冷原子荧光法[2]、冷原子吸收法等,但其普遍存在试剂消耗大,测定精度差,操作繁琐费时等缺点.运用直接测汞仪,则可实现测定的自动化和微量化,且节省大量的试样和试剂,同时该法测定的基体干扰较小,抗干扰能力较强,分析速度快,精密度高,可用于测定食品中的痕量汞,效果满意.
作者:王丽;王淑惠 刊期: 2011年第17期
2009-2010年我院应用硝普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合并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20例,配合相应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0例,年龄30~36岁,孕周32~37周.第1胎3例,第2胎14例,第3胎3例,其中胎死宫内2例.20例患者均为入院后不久突发频繁咳嗽、胸闷、不能平卧、呼吸急促(30~40次/min),同时患者有窒息感,面色、口唇紫绀,烦躁不安,大汗淋漓,皮肤湿冷,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血氧饱和度低降至32%.
作者:李艳红;张洁;王翠欣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罗格列酮治疗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β细胞功能变化情况.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罗格列酮治疗,B组给予诺和灵30R皮下注射.2组均治疗12周.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餐后2h C肽(2hCP)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12周2组FPG、2hPG和HbA1C均明显下降,FCP和2hCP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低血糖反应2例(6.7%),B组发生6例(2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罗格列酮治疗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有较好疗效,治疗方式简单、方便,易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蕊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肺炎性肺癌又称周围大灶性肺炎性肺癌,其发病率低,误诊率高,往往影像学检查的首次诊断为肺炎,在治疗无明显好转后逐步证实为肺癌.我院2006-2010年诊治肺炎型肺癌患者25例,现对其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影像学特征及影像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降压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临床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798张处方.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抗高血压药的用药品种、数量、联用方案、用药频度(DDDs)及排序.结果 798张处方中以男性和60~70岁患者居多.处方数目由多到少依次为钙通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复方制剂及其他.DDDs排序前10位的药物分别为缬沙坦、坎地沙坦酯、非洛地平、吲达帕胺、氨氯地平、氢氯噻嗪、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卡托普利和贝那普利.结论 患者高血压控制率较高,用药基本合理.临床应用降压药物应综合分析患者血压水平,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刘纲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我院2010年6月-2011年2月采用国产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8例,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例,均符合WHO制订的AMI诊断标准,且有溶栓适应证,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46~65岁,中位年龄54岁.梗死部位:广泛前壁2例,下壁3例,前间壁2例,前侧壁1例.溶栓时机均在发病6h内.
作者:王小川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IL-17的含量,进一步了解其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UC组45例及正常对照组20例的血清,应用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IL-10和IL-17.结果 UC组血清中IL-10含量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和平均秩次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C组血清中IL-17含量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和平均秩次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0在UC中可能是保护因子,而IL-17可能参与UC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田志颖;王丽华;苏新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口服降压药的应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查 2011年2~3月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处方1307张.统计抗高血压药物的名称、用法及系统分类用药情况.观察并计算日剂量(DDD) 及用药频度(DDDs).结果 常用10种降压药DDDs排序依次为氨氯地平、吲哚帕胺、美托洛尔、硝苯地平、氯沙坦、非洛地平、缬沙坦、贝那普利、卡托普利、尼群地平.单一用药279张,占21.3%;二联用药771张,占59.0%;三联用药257张,占19.7%.结论 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基本合理,联合用药可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崔玉纯 刊期: 2011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