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预防性抗生素合理使用分析

黄信

关键词:剖宫产, 预防性用药, 抗生素
摘要:目的 了解该院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现状,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对该院2010年10-12月195例剖宫产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对抗生素使用种类、用药时间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生素选用种类为头孢呋辛、头孢孟多酯、五水头孢唑啉钠、甲硝唑.剖宫产平均手术时间为53min.术后预防性用药时间为3d 105例、4d 80例、5d 10例.所有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时间过长(超48h).结论 剖宫产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是必需的.根据致病菌与抗菌药物的抗菌谱特点,选用抗菌谱广、杀菌力强、组织渗透性好、不良反应少的药物,减少抗生素用量和疗程,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膀胱损伤21例诊治体会

    膀胱损伤是泌尿外科常见急症,多因外伤所致.近年来,医源性膀胱损伤有增多趋势,在及时救治的同时需作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可作进一步治疗.我院2001年1月-2010年1月收治膀胱破裂患者2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晓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巴曲酶辅治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巴曲酶辅治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 将8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血栓通、葛根素、舒血宁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巴曲酶静脉滴注.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12h及1周时FI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消化道出血1例、皮下瘀斑2例,均未影响治疗.结论 早期使用巴曲酶配合护理措施辅治进展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护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呼吸衰竭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造成一系列生理功能障碍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1].无创呼吸机是一种使用方便、无需气管插管或切开的无创机械通气方法,它能避免有创机械通气所带来的各种损伤及并发症,能改善患者通气,防止和改善二氧化碳蓄积,尽快纠正缺氧,是治疗早期和慢性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影响疗效,甚至使许多患者不能接受.本文现将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护理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陈天燕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我院联合使用上呼吸道感染类药物的不合理性分析

    目的 通过调查上呼吸道感染类药物处方,改变不合理联用上呼吸道感染类药物状况.方法 从该院2009年10月-2010年4月随机抽取门诊处方20 000张,归类分析其中联合使用上呼吸道感染类药物处方情况.结果 归类出联合使用上呼吸道感染类药物12种共2140张,所占比例为10.70%,其中不合理联用(1247张)占联用比例为58.27%.结论 不合理联用上呼吸道感染类药物在该院情况较严重.

    作者:陈泽彬;姚芳;李学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高血压,即在未服用降压药物情况下,非同日3次或以上测量血压其中收缩压≥140mm Hg(1mm Hg=0.133kPa)或(和)舒张压≥90mm Hg.高血压是指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总数的95%,而由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仅占5%.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有1.6亿人,每10年上升约25%,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本文就合理选择降压药物以达到有效﹑安全的降压目的,报道如下.

    作者:武剑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辛伐他丁致横纹肌溶解症1例

    患者,男,38岁.体检:血清总胆固醇8.48mmol/L,三酰甘油3.35mmol/L,低密度脂蛋白4.30mmol/L,高密度脂蛋白0.45mmol/L.诊断为高脂血症.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每晚1次,每次20mg.用药第4天患者出现头痛、乏力等症状,第6天晨起后头痛加重,并出现腰腿肌肉酸痛、僵硬,双膝关节疼痛,下蹲后站起困难.入院时查体:体温36.5℃,血压110/70mm Hg(1mm Hg=0.133kPa),心率72次/min.查血清肌酸激酶(CK)3752U/L(男性正常值为25~200U/L).诊断为辛伐他汀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立即停药,给予大量补液,并静脉滴注甘露醇和呋塞米以利尿并快速清除肾中的肌血球素,避免加重肾脏损害;给予前列地尔20mg,静脉滴注,改善肾脏血液循环;静脉滴注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保护肝脏;口服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经上述治疗2d后,患者头痛消失,腰腿痛有所减轻.4d后腰腿痛消失,可站立行走,复查CK降至369U/L,患者病情好转出院.20d后复查CK 68U/L

    作者:张志辉;时新超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神经外科术后常见问题及相关对策探讨

    神经外科手术是对人体神经系统及其附属结构损伤、炎症、肿瘤等病因采取的诊断与治疗,其中颅脑手术较常见,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其病死率和致残率都高.因此术后严格的临床观察,对出现的相关问题及时做出对策,找到有效解决方法,使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和护理,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1].

    作者:李保国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72例分析

    我科2001年1月-2010年6月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312例,其中合并自发性腹膜炎72例,严重影响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结合其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王全智;高春耕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小儿安全合理用药探讨

    近年来,由于小儿不合理用药导致的各种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成直线上升趋势,小儿用药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每年全球约有上千万小儿死亡,其中2/3死亡与用药不当有关.我国现有<14周岁的小儿约4亿,而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小儿因不合理应用药物而致聋及其他ADR.由于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小儿对药物具有特殊的反应,因此要尽可能地避免药物ADR,务必使临床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王慧;朱发绪;周进科;熊祖明;司海苏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外科手术治疗胃溃疡反复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外科手术治疗胃溃疡反复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0例胃溃疡反复发作的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手术组(外科手术治疗)68例和非手术组(非手术治疗)62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手术组总有效率和12个月复发率均优于非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7.9%低于非手术组的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胃溃疡反复发作的患者行早期外科手术治疗可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修庆;吴国忠;覃知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产后出血27例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孕妇24h内阴道失血量超过500ml,是产科重要的并发症,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有研究指出[1],全球25%孕产妇死于产后出血.我国2000年死亡孕产妇中,产科出血占50%[2].了解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能为其积极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是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有效方法.本文对我院2009年住院的产后出血患者27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永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从证论治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从证论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380例,根据临床症候进行辨证论治,并观察疗效.结果 所有病例均经3个月治疗后总有效350例,总有效率为92.1%.结论 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经积极的辨证施治,可调整机体阴阳失衡,恢复内环境紊乱;治疗过程中应谨守病机,从证论治,促进患者月经周期的恢复.

    作者:邵志英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泪道激光联合逆行插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观察

    2008年10月我科采用泪道激光联合逆行插管术治疗38例42眼泪道阻塞患者,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1.1 病例选择:选取上段泪道阻塞(泪总管以上);无炎症表现;冲洗针头不能深入达泪囊者.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38例42眼,男9例9眼,女29例33眼;年龄19~69岁;病程2个月~8年;单眼34例,双眼4例.泪点闭塞合并泪小管阻塞8眼,上泪小管阻塞2眼,下泪小管阻塞20眼,下泪小管阻塞合并泪总管阻塞12眼.其中25例有泪道探通治疗史,13例有KTP-Nd:YAG激光治疗史.

    作者:李杜军;苏继勇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1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进行DHS内固定治疗,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6~8周,术后随访6~18个月,所有病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关节疼痛及跛行.结论 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利于患者早期活动与康复,可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海滨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牵引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因不同程度的退变或受外力的影响而造成椎体内外平衡失调,使得纤维环或软骨板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刺激神经根而产生的一侧或双侧腰腿痛.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男性.肥胖过度或偏瘦者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常见人群.体力劳动者或长时间坐立工作者发病较多.环境经常潮湿或寒冷,也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笔者采用牵引按摩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文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小儿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其不良反应和过敏反应常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儿童这个群体,由于其本身的生理特点和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的特殊性,发生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几率更大.我国现有<14岁的儿童约4亿,而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因不合理应用药物而导致耳毒性药物致聋及其他ADR.因此,儿童合理用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生存与发展,具有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现结合小儿的生理特点、小儿药物治疗的特点及如何科学合理的使用儿科药物综述如下.

    作者:李凌鸿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自我效能干预对癌症疼痛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癌症疼痛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对80例肿瘤晚期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同时,给予自我效能干预.比较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表(GSES)评分及用药依从性.结果 经自我效能干预后,15d时的GSES评分为(35.53±5.41)分多于入院时的(27.76±6.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用药依从性有效率为87.5%高于干预前的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我效能干预能提高癌症疼痛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高了治疗和护理效果,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刘九敏;法强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对手部骨性关节炎疗效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评价双氯芬酸二乙胺(扶他林)乳胶剂对手部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52例手部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各26例.Ⅰ组采用扶他林乳胶剂外用,每次每关节涂抹3cm,每天涂抹4次;Ⅱ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每次0.2g,每天2次.2组均4周为1个疗程.观察并记录2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手指关节疼痛个数、疼痛程度、肿胀指数、关节平均增加活动度及握力均改善(P<0.05),且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明显.2组间治疗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Ⅱ组的19.2%(P<0.05);皮疹发生率为11.5%明显高于Ⅱ组的3.8%(P<0.05).结论 外用扶他林乳胶剂治疗手部骨性关节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卿忠;叶久敏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及彩色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Color RT-3DE)将超距阵探头、高通道的数据处理系统和三维空间定位系统等3种先进技术融为一体,是超声心动图成像技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它可根据临床需要,在冠状面、矢状面、水平面及任意平面上进行任意切割旋转,得到所需心脏结构和血流的立体图像,更加真实精确地反映了心脏立体空间结构及血流起源、方向和立体空间分布,提高了检测细微结构和低速异常血流的敏感性和分辨力,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4].本文就Color RT-3DE在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及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中在临床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作者:杨磊;管琰;陈勇军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98例临床护理措施分析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简称妊高征,是孕产妇常见并发症,是孕产妇、胎儿、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居孕产妇死亡的第二位,严重威胁母婴的生命健康[1].妊高征主要病理改变为全身小动脉痉挛,临床表现主要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者可出现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胸闷等先兆子痫自觉症状,甚至可发生抽搐致子痫,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为了能够提高对妊高征产妇的临床护理,笔者对98例妊高征产妇的护理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红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