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永霞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慢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慢性心房颤动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疾病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另给予阿替洛尔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左房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高于对照组的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左房内径、LVEF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慢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景生;张红飞;黄宇;李冬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评价双氯芬酸二乙胺(扶他林)乳胶剂对手部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52例手部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各26例.Ⅰ组采用扶他林乳胶剂外用,每次每关节涂抹3cm,每天涂抹4次;Ⅱ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每次0.2g,每天2次.2组均4周为1个疗程.观察并记录2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手指关节疼痛个数、疼痛程度、肿胀指数、关节平均增加活动度及握力均改善(P<0.05),且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明显.2组间治疗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Ⅱ组的19.2%(P<0.05);皮疹发生率为11.5%明显高于Ⅱ组的3.8%(P<0.05).结论 外用扶他林乳胶剂治疗手部骨性关节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卿忠;叶久敏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对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住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3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53例和对照组60例.比较2组介入治疗情况、短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和安全性.结果 替罗非班组患者术后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2级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3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出血及血小板减少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患者短期MACE的发生率为1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过程中是有效的和安全的.
作者:龚俊荣;陈群;蔡薇;吕克 刊期: 2011年第19期
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引起成人膝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起病缓慢,无症状,呈良性发展过程[1].病变晚期常表现为:关节疼痛、腿无力、摩擦声、关节活动度减少和僵硬等.疼痛通常与活动相关,负重活动后关节疼痛加重,休息后缓解,屈膝用力时、休息后突然站起时加重.我院采用玻璃酸钠治疗OA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鹍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调查上呼吸道感染类药物处方,改变不合理联用上呼吸道感染类药物状况.方法 从该院2009年10月-2010年4月随机抽取门诊处方20 000张,归类分析其中联合使用上呼吸道感染类药物处方情况.结果 归类出联合使用上呼吸道感染类药物12种共2140张,所占比例为10.70%,其中不合理联用(1247张)占联用比例为58.27%.结论 不合理联用上呼吸道感染类药物在该院情况较严重.
作者:陈泽彬;姚芳;李学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白带净胶囊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2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2例给予白带净胶囊治疗,对照组80例给予甲硝唑阴道片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高于对照组的8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3例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 白带净胶囊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小兵;李大平;翁莹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辅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DPN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和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钴胺.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快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CV及SCV均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能有效治疗DPN,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波;黄宇;李冬华;陈景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患者,男,38岁.体检:血清总胆固醇8.48mmol/L,三酰甘油3.35mmol/L,低密度脂蛋白4.30mmol/L,高密度脂蛋白0.45mmol/L.诊断为高脂血症.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每晚1次,每次20mg.用药第4天患者出现头痛、乏力等症状,第6天晨起后头痛加重,并出现腰腿肌肉酸痛、僵硬,双膝关节疼痛,下蹲后站起困难.入院时查体:体温36.5℃,血压110/70mm Hg(1mm Hg=0.133kPa),心率72次/min.查血清肌酸激酶(CK)3752U/L(男性正常值为25~200U/L).诊断为辛伐他汀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立即停药,给予大量补液,并静脉滴注甘露醇和呋塞米以利尿并快速清除肾中的肌血球素,避免加重肾脏损害;给予前列地尔20mg,静脉滴注,改善肾脏血液循环;静脉滴注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保护肝脏;口服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经上述治疗2d后,患者头痛消失,腰腿痛有所减轻.4d后腰腿痛消失,可站立行走,复查CK降至369U/L,患者病情好转出院.20d后复查CK 68U/L
作者:张志辉;时新超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急性有机磷中毒是常见的中毒急症,有毒物质可在短时间内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及黏膜进入体内,若抢救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会诱发重要生命器官的不可逆的损害而危及生命.因此,及时抢救与精心护理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43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通过积极的抢救及对症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广凤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尽量减少差错发生,防止发生事故,药房需要优质服务.笔者对我院住院药房盘点部分品种帐物不符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徐山;曹方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临床药学是研究临床使用药物及其制剂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核心是合理用药,目的是使药物的应用达到合理、有效、安全,而且要低消耗.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临床药学工作的发展,抓住当前医改和医院药学转型的机遇,加大临床药学工作力度,本文就既往工作的回顾和现状,探讨临床医学工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期引起同行和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
作者:李小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该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方法 随机抽查该院12 000张处方,对其书写、用法、用量及药物相互作用、重复用药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并统计处方基本指标、处方书写错误及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人均用药2.3种,人均药费为70.84元.使用了抗菌药物2813张(23.44%),国家基本药物10 334张(86.12%),使用药品通用名11 934(99.45%).不合格处方729张,其中书写错误处方318张(2.65%),不合理用药处方411张(3.42%).结论 执行新的处方管理办法,加强处方管理,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芝莲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健康干预对哮喘患者吸入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长期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哮喘患者15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75例采用常规方法,干预组80例采用定期举办讲座、咨询及定期随访等健康干预措施,并均于1年后随访,比较2组吸入激素治疗依从性及哮喘复发率.结果 干预组治疗依从率为62.5%高于对照组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哮喘复发率为35.0%低于对照组为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哮喘患者进行健康干预能有效地提高其吸入激素治疗的依存性,减少复发,保持病情相对稳定,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罗玉霞;石菊萍 刊期: 2011年第19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的一种病变.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为10%~15%,且有明显上升趋势[1],多见于30岁的育龄妇女[2].因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虽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却表现为细胞的增生、浸润和复发性,使之成为难治之症.本文就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4例EMT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王萍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蓝芩口服液中绿原酸和茵栀苷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Zorbax XDB-C18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四氢呋喃(10:90:0.6),流速为1.0ml/min,灵敏度(AUFS)0.01,柱温30℃,检测波长254nm.结果 绿原酸线性范围为0.0544~1.088μg(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8%(n=5);栀子苷线性范围0.258~2.580μg(r=0.9992),平均回收率为100.3%.结论 该法测定结果准确、稳定性好,可用于蓝芩口服液中绿原酸和栀子苷质量控制的测定.
作者:丁兆猛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尿激酶辅治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脑血栓形成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2组患者均给予脱水控制颅内压、预防上消化道出血、控制血压血糖、给予脑保护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应用14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0.5万U/k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30min内滴注完毕,连续应用14d.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高于对照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联合尿激酶能够显著改善脑血栓形成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来云 刊期: 2011年第19期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膝骨性关节炎占全身关节发病率的首位,常因关节疼痛、肿胀、积液、活动受限,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影响较大.笔者2009年6月-2010年6月对300例膝骨性关节炎门诊患者给予口服金乌骨通胶囊,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治疗,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阐述异位妊娠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异位妊娠患者(病例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32例正常妊娠患者(对照组)作对照,分析其异位妊娠的高危因素.结果 病例组中以输卵管妊娠为主(90.6%),患者多轻度出血.病例组年龄大于对照组(P<0.01),人工流产、剖宫产、盆腔感染、宫腔手术、月经紊乱、异位妊娠、置宫内节育器、输卵管炎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应针对异位妊娠的高危因素进行健康教育和预防干预,以预防异位妊娠的发生.
作者:张智君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肌内注射解除肾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肾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患者在肌内注射山莨菪碱的同时,治疗组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60mg肌内注射,对照组给予哌替啶100mg肌内注射.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2.3%高于对照组的5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酮咯酸氨丁三醇肌内注射是一种快速、安全、高效、不良反应小的解除肾绞痛的方法.
作者:田海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从证论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380例,根据临床症候进行辨证论治,并观察疗效.结果 所有病例均经3个月治疗后总有效350例,总有效率为92.1%.结论 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经积极的辨证施治,可调整机体阴阳失衡,恢复内环境紊乱;治疗过程中应谨守病机,从证论治,促进患者月经周期的恢复.
作者:邵志英 刊期: 2011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