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位妊娠32例高危因素分析

张智君

关键词:异位妊娠, 高危因素, 干预
摘要:目的 阐述异位妊娠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异位妊娠患者(病例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32例正常妊娠患者(对照组)作对照,分析其异位妊娠的高危因素.结果 病例组中以输卵管妊娠为主(90.6%),患者多轻度出血.病例组年龄大于对照组(P<0.01),人工流产、剖宫产、盆腔感染、宫腔手术、月经紊乱、异位妊娠、置宫内节育器、输卵管炎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应针对异位妊娠的高危因素进行健康教育和预防干预,以预防异位妊娠的发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后尿激酶溶栓治疗62例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的常见急症,起病急、病死率高,近年来呈上升趋势.AMI早期应用溶栓疗法,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濒临坏死的心肌可能得以存活或使坏死范围缩小,从而改善预后[1].正确及有效的护理是溶栓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对符合溶栓标准的62例患者进行早期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周俊英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辛伐他丁致横纹肌溶解症1例

    患者,男,38岁.体检:血清总胆固醇8.48mmol/L,三酰甘油3.35mmol/L,低密度脂蛋白4.30mmol/L,高密度脂蛋白0.45mmol/L.诊断为高脂血症.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每晚1次,每次20mg.用药第4天患者出现头痛、乏力等症状,第6天晨起后头痛加重,并出现腰腿肌肉酸痛、僵硬,双膝关节疼痛,下蹲后站起困难.入院时查体:体温36.5℃,血压110/70mm Hg(1mm Hg=0.133kPa),心率72次/min.查血清肌酸激酶(CK)3752U/L(男性正常值为25~200U/L).诊断为辛伐他汀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立即停药,给予大量补液,并静脉滴注甘露醇和呋塞米以利尿并快速清除肾中的肌血球素,避免加重肾脏损害;给予前列地尔20mg,静脉滴注,改善肾脏血液循环;静脉滴注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保护肝脏;口服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经上述治疗2d后,患者头痛消失,腰腿痛有所减轻.4d后腰腿痛消失,可站立行走,复查CK降至369U/L,患者病情好转出院.20d后复查CK 68U/L

    作者:张志辉;时新超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单纯超滤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单纯超滤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单纯超滤治疗,治疗前后比较患者一般情况、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20例患者共超滤95例次,透析后尿量、体质量、LVEF值较治疗前好转(P<0.05或P<0.01).发生低血压6例次,恶心呕吐4例次,出现2例次心绞痛和急性肺水肿,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 单纯超滤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是一种有效方法,但需结合具体病情调节,以预防低血压、心绞痛、急性肺水肿等的发生.

    作者:宋丽华;王双建;吴风青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心内科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心内科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 对心内科600例住院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出600份问卷调查表,回收600份,其中有效问卷584份,问卷有效率为97.3%.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90%,其中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分为3.36~3.97,得分高的是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态度,得分低的是基础护理.结论 护理人员应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基本生理需要,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和沟通交流,满足其对知识的需求,不断提高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作者:李贞田;雷显琼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孟鲁斯特治疗小儿慢性咳嗽18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孟鲁斯特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80例慢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孟鲁斯特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结论 孟鲁斯特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兆清;牟杨;郑红;郭素群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白带净胶囊治疗滴虫性阴道炎8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白带净胶囊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2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2例给予白带净胶囊治疗,对照组80例给予甲硝唑阴道片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高于对照组的8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3例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 白带净胶囊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小兵;李大平;翁莹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重症海洛因中毒的误诊分析

    近年来重症海洛因中毒已逐渐成为急危重症的常见原因[1],我院2008-2010年收治重症海洛因中毒11例,占中毒昏迷就诊人数的27.6%.海洛因中毒引起的呼吸、心血管抑制是其主要的死亡原因,由于各脏器、系统的严重病变均可表现为昏迷,故病因复杂隐匿,临床上极易误诊,我院首诊误诊8例,误诊率高达72%.本文就误诊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牧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楂药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

    目的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山楂药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并以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为标准建立山楂的质量标准.方法 色谱条件Hypersil ODS 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8:12);检测波长210nm,流速0.8ml/min,柱温25℃.结果 齐墩果酸的线性范围为0.172~1.610μg,r=0.9993,回收率为97.98%(RSD=1.39%);熊果酸的线性范围为0.473~4.117μg,r=0.9995,回收率为97.21%(RSD=1.27%).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山楂药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测定和山楂的质量控制.

    作者:崔洪泉;蒋秀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是一种可治疗但不能治愈的终身性疾病.我科曾收治数例糖尿病患者,除给予正确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外,还针对患者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心理状态,及时作好心理准备,使其身心愉快,配合治疗.

    作者:范林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高原地区胆结石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胆结石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350例胆结石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种族及发病时间进行统计,探讨其与发病率的关系.结果 女性患者发病率高于男性(P<0.05);46~65岁发病率高,与其他年龄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民发病率高于干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9月发病率高,与其他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结石发病率与性别、年龄、职业及发病时间有关.

    作者:杨泉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小儿安全合理用药探讨

    近年来,由于小儿不合理用药导致的各种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成直线上升趋势,小儿用药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每年全球约有上千万小儿死亡,其中2/3死亡与用药不当有关.我国现有<14周岁的小儿约4亿,而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小儿因不合理应用药物而致聋及其他ADR.由于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小儿对药物具有特殊的反应,因此要尽可能地避免药物ADR,务必使临床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王慧;朱发绪;周进科;熊祖明;司海苏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前列地尔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辅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辅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DPN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和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钴胺.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快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CV及SCV均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能有效治疗DPN,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波;黄宇;李冬华;陈景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来曲唑对不孕患者促排卵作用的影响

    目的 观察来曲唑对不孕患者促排卵的影响.方法 收集不孕患者50例,依据促排方案分成来曲唑(LE)组30例,行LE促排;克罗米芬(CC)组20例,行CC促排.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B型超声测量内膜形态及厚度;同时测血雌二醇水平,指导同房或人工授精后2周,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 LE组优势卵泡数及成熟卵泡数均明显少于C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E组hCG日雌二醇水平为(198.65±35.67)pg/ml明显低于CC组的(298.55±54.6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E组妊娠率高于CC组,LE组流产率低于CC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来曲唑较克罗米芬对于不孕患者促排卵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罗江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2009年惠州市医院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惠州市不同级别医院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对目前抗肿瘤药物的使用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方法 统计惠州市不同级别医院抗肿瘤药物使用的种类及所需费用,采用用药频度(DDDs)方法,对抗肿瘤药的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统计显示惠州市2009年不同级别医院应用抗肿瘤药物6大类共69个品种,DDDs排序前3位的是三甲医院的多柔比星、羟基脲、唑来膦酸;二甲医院的他莫昔芬、来曲唑、顺铂;中医医院的香茹多糖、去甲斑蝥素、康艾.结论 惠州市不同级别医院化疗药物的选择趋向于疗效高、不良作用小、价格便宜的品种,基本符合我国当前药品消耗总趋势.

    作者:肖辛垣;黄伟权;陈丽芳;吴海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匹多莫德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41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支气管哮喘患儿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2006年GINA方案中的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400mg口服,每天1次,连用60d.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3例,均未影响治疗.结论 匹多莫德能够显著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患儿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宗良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52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患者52例行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关节镜下复位并钢丝固定.结果 52例患者中45例获得随访,X线片示43例患者撕脱骨折均获骨性愈合;1例撕脱粉碎骨折患者未愈需再次行ACL重建;1例陈旧性骨折患者术后1年未愈,重新处理骨折端后,以同样方法固定半年后愈合.43例中32例已经取出内固定钢丝.结论 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关节镜下复位并钢丝固定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可早期活动,同时可治疗膝关节腔内的合并伤,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修复术式.

    作者:王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3个月后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晚10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h胰岛素水平.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晚10时血糖及HbA1c水平均降低,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h胰岛素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可改善血糖控制水平,提高治疗达标率,同时低血糖风险较低,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立;丁俊卿;宋玉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缬沙坦辅治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缬沙坦辅治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DCM患者129例随机分为常规缬沙坦组64例和治疗组65例.常规治疗组给予休息、低盐饮食、利尿剂、洋地黄、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营养心肌等治疗措施;缬沙坦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缬沙坦80mg,每天1次.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缬沙坦组总有效率为81.2%高于常规治疗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辅治DCM具有方便、安全可靠、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建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儿科药物的合理应用

    儿童是指自出生后至14岁的年龄阶段,分为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儿童期3个生理阶段.儿童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各组织器官处于不断发育成熟阶段,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也不健全,免疫功能低下,对外界侵袭的防御能力较差,易罹患疾病,同时儿童的药物代谢酶分泌不足或缺少,肾功能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清除能力差,且对药物的敏感性较高,与成人相比有明显差别,极易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小儿用药较之成人存在更多的安全隐患.

    作者:李利香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产后出血27例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孕妇24h内阴道失血量超过500ml,是产科重要的并发症,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有研究指出[1],全球25%孕产妇死于产后出血.我国2000年死亡孕产妇中,产科出血占50%[2].了解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能为其积极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是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有效方法.本文对我院2009年住院的产后出血患者27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永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