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我效能干预对癌症疼痛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刘九敏;法强

关键词:自我效能干预, 癌症疼痛, 用药依从性
摘要: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癌症疼痛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对80例肿瘤晚期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同时,给予自我效能干预.比较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表(GSES)评分及用药依从性.结果 经自我效能干预后,15d时的GSES评分为(35.53±5.41)分多于入院时的(27.76±6.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用药依从性有效率为87.5%高于干预前的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我效能干预能提高癌症疼痛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高了治疗和护理效果,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后尿激酶溶栓治疗62例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的常见急症,起病急、病死率高,近年来呈上升趋势.AMI早期应用溶栓疗法,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濒临坏死的心肌可能得以存活或使坏死范围缩小,从而改善预后[1].正确及有效的护理是溶栓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对符合溶栓标准的62例患者进行早期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周俊英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切除儿童颅咽管瘤2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切除儿童颅咽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切除颅咽管瘤2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16例,近全切除6例,大部分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是切除第三脑窒内颅咽管瘤的佳入路,术野暴露范围大,提高了全切率的同时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阮庆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门诊眼科护理体会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也在提高.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年龄相关的各种眼病的发病率也随之提高,具备良好的视觉功能,可使中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1].因此在门诊眼科的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对中老年人眼疾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顾风珍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52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患者52例行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关节镜下复位并钢丝固定.结果 52例患者中45例获得随访,X线片示43例患者撕脱骨折均获骨性愈合;1例撕脱粉碎骨折患者未愈需再次行ACL重建;1例陈旧性骨折患者术后1年未愈,重新处理骨折端后,以同样方法固定半年后愈合.43例中32例已经取出内固定钢丝.结论 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关节镜下复位并钢丝固定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可早期活动,同时可治疗膝关节腔内的合并伤,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修复术式.

    作者:王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是一种可治疗但不能治愈的终身性疾病.我科曾收治数例糖尿病患者,除给予正确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外,还针对患者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心理状态,及时作好心理准备,使其身心愉快,配合治疗.

    作者:范林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甲泼尼龙联合二羟丙茶碱辅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联合二羟丙茶碱辅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地塞米松、氨茶碱静脉滴注,观察治疗组加用甲泼尼龙、二羟丙茶碱静脉滴注.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96.7%均高于对照组的53.3%和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龙联合二羟丙茶碱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是疗效确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刘孝立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高血压,即在未服用降压药物情况下,非同日3次或以上测量血压其中收缩压≥140mm Hg(1mm Hg=0.133kPa)或(和)舒张压≥90mm Hg.高血压是指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总数的95%,而由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仅占5%.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有1.6亿人,每10年上升约25%,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本文就合理选择降压药物以达到有效﹑安全的降压目的,报道如下.

    作者:武剑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楂药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

    目的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山楂药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并以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为标准建立山楂的质量标准.方法 色谱条件Hypersil ODS 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8:12);检测波长210nm,流速0.8ml/min,柱温25℃.结果 齐墩果酸的线性范围为0.172~1.610μg,r=0.9993,回收率为97.98%(RSD=1.39%);熊果酸的线性范围为0.473~4.117μg,r=0.9995,回收率为97.21%(RSD=1.27%).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山楂药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测定和山楂的质量控制.

    作者:崔洪泉;蒋秀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高原地区胆结石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胆结石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350例胆结石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种族及发病时间进行统计,探讨其与发病率的关系.结果 女性患者发病率高于男性(P<0.05);46~65岁发病率高,与其他年龄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民发病率高于干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9月发病率高,与其他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结石发病率与性别、年龄、职业及发病时间有关.

    作者:杨泉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73例临床分析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一种微生物,是小儿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之一[1],近年由支原体感染所致肺炎的发病有所增多,但由于其肺部体征轻微或缺乏,病情易变,早期诊断困难,临床容易漏诊误诊.为能早期确诊,及时治疗,笔者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住院确诊的73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薛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开腹手术与药物非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开腹手术与药物非手术治疗异位妊娠(EP)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EP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药物非手术治疗.比较2组输卵管畅通率、EP复发率、宫内妊娠成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输卵管畅通率、异位妊娠复发率、宫内妊娠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非手术治疗EP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小清;李红;潘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关节镜在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中的应用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是发生于关节滑囊、腱鞘的滑膜增生、伴有色素沉着的疾病,以滑膜高度增生、绒毛及结节形成和棕色含铁血黄素沉着为其特点.其病因不明,有学者认为是类脂质代谢引起,也有学者认为是滑膜增生和毛细血管高度扩张所致.现在一般认为是介于炎性和良性肿瘤之间的病变[1].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其次是关节镜,MRI对其诊断也有帮助.现统计2006-2010年我院对经病理证实的膝关节PVNS患者10例经关节镜手术治疗,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毛德举;王远清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重症海洛因中毒的误诊分析

    近年来重症海洛因中毒已逐渐成为急危重症的常见原因[1],我院2008-2010年收治重症海洛因中毒11例,占中毒昏迷就诊人数的27.6%.海洛因中毒引起的呼吸、心血管抑制是其主要的死亡原因,由于各脏器、系统的严重病变均可表现为昏迷,故病因复杂隐匿,临床上极易误诊,我院首诊误诊8例,误诊率高达72%.本文就误诊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牧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外科手术治疗胃溃疡反复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外科手术治疗胃溃疡反复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0例胃溃疡反复发作的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手术组(外科手术治疗)68例和非手术组(非手术治疗)62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手术组总有效率和12个月复发率均优于非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7.9%低于非手术组的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胃溃疡反复发作的患者行早期外科手术治疗可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修庆;吴国忠;覃知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53例临床治疗体会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以鼓室积液、听力下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中耳疾病,儿童多见.大约80%儿童都患过分泌性中耳炎,多数在6个月~4岁时发病,常引起小儿听力下降、语言发育迟缓及增加中耳炎急性发作的危险.因此积极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现对2007年5月-2010年3月所治疗的53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韦懿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丹参注射液联合尿激酶辅治脑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尿激酶辅治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脑血栓形成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2组患者均给予脱水控制颅内压、预防上消化道出血、控制血压血糖、给予脑保护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应用14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0.5万U/k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30min内滴注完毕,连续应用14d.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高于对照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联合尿激酶能够显著改善脑血栓形成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来云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2010年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状况.方法 随机抽查2010年该院儿科门诊处方696张.按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线使用状况及不合理使用等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5.46%(386/696),其中治疗用药占86.01%(332/386),预防用药占13.99%(54/386).一线用药占53.89%(208/386),二线用药占46.11%(178/386),无三线用药和一线+二线用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占6.75%(47/696),依次为用药指征不明确、给药途径不合理、疗程不合理、给药次数不合理.结论 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二线用药、预防用药和指征不明确用药较高,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指导与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作者:张春丽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甲状腺炎的分型与诊疗

    甲状腺是人体大的内分泌腺体,它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对促进细胞分化、维持代谢平衡起重要作用.甲状腺血流丰富,有很多淋巴引流;甲状腺内含高浓度的碘,而碘剂是高强度氧化剂,能杀灭细菌,故而不容易感染;甲状腺有较多分隔,因而感染不易大规模扩散[1].临床上将甲状腺炎分为6型: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无痛性甲状腺炎,慢性甲状腺炎,木样甲状腺炎,疼痛性慢性甲状腺炎.现对其诊疗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陆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外科患者急性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严重创伤、大手术后外科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生率,探讨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2例严重创伤及大手术后出现精神障碍临床症状的患者积极控制原发疾病,并给予镇静剂及心理干预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对治疗反应良好,全部患者出院时无精神遗留障碍.结论 严重创伤、大手术后精神障碍发生与年龄、创伤严重程度、疼痛、麻醉打击、术前焦虑的心理状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因素密切相关.提高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术后谵妄(POP)的认识,对高危患者及时行心理干预,以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刘丹;王允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军校卫生士官学员蠕形螨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军校卫生士官学员蠕形螨感染情况.方法 对该院256人卫生士官男学员采用透明胶纸粘贴进行蠕形螨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共检测出蠕形螨阳性62人,其感染率为24.2%,感染部位以额、鼻尖为多,鼻翼、颏部和面颊感染率次之.仅1个部位感染者占19.5%、2个部位感染者占3.9%、3个部位感染者占0.8%.62人感染者中,轻度感染占100.0%(62/62),未检出中、重度感染.本组单纯毛囊蠕形螨感染率为32.3%(20/62)、皮脂蠕形螨感染率为58.1%(36/6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兵种学员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南方学员蠕动形螨阳性率为17.1%低于北方学员的26.9%(P<0.05).有面部疾患学员的蠕动形螨阳性率为53.1%高于正常学员的14.6%(P<0.05).结论 该院士官学员蠕形螨感染率比以往有所下降,但还应学员中进行广泛的卫生宣教,尽量避免与带虫者或患者密切接触,不断改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状况,从而减少蠕形螨的传播.

    作者:杨新华;邓淑凤;王沛;冯俊贤;傅占江;王红;赵美玲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