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2010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马丽平;张勇;曹洁;何军红

关键词:传染病, 网络直报, 发病率, 疫情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该区传染病流行特征及防治效果.方法 疫情资料来自该区2010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该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8种5086例,死亡16例,发病率为1539.50/10万,死亡率为4.84/10万,病死率为0.31%,与2009年相比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分别上升5.48%、218.42%、201.82%.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12种3455例,丙类传染病报告6种1631例,居前5位的病种为乙型肝炎、其他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丙型肝炎、梅毒,其中7月发病数相对较多,0~9岁组发病数高.血源及性传播类传染病与2009年相比上升37.66%;肠道传染病下降20.43%;呼吸道传染病下降16.10%.结论 病毒性肝炎仍为该区重点控制的传染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应进一步加大重点人群监测;继续开展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发热患者的管理和监测,加强肺结核的归口管理工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手术室护理风险分析与预防

    医疗风险是指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对他人的身体发生医疗侵权行为所负的法律和经济赔偿责任的风险.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1].近年来,随着公众医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如何保证安全护理,发现风险隐患和降低护理风险系数是护理管理者的首要任务.

    作者:唐方琴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慢性心房颤动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慢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慢性心房颤动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疾病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另给予阿替洛尔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左房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高于对照组的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左房内径、LVEF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慢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景生;张红飞;黄宇;李冬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甲泼尼龙联合二羟丙茶碱辅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联合二羟丙茶碱辅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地塞米松、氨茶碱静脉滴注,观察治疗组加用甲泼尼龙、二羟丙茶碱静脉滴注.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96.7%均高于对照组的53.3%和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龙联合二羟丙茶碱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是疗效确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刘孝立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切除儿童颅咽管瘤2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切除儿童颅咽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切除颅咽管瘤2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16例,近全切除6例,大部分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是切除第三脑窒内颅咽管瘤的佳入路,术野暴露范围大,提高了全切率的同时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阮庆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23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防治疗措施.方法 将54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231例和非糖尿病组(非DM组)311例.对2组的临床表现、血脂异常率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DM组胸闷憋气、心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发生率均高于非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TG、TC、HDL-C水平异常率明显高于非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部感染、脑梗死发生率均高于非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较易发展为冠心病,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应对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治疗措施,以防止冠心病及冠心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何保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52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患者52例行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关节镜下复位并钢丝固定.结果 52例患者中45例获得随访,X线片示43例患者撕脱骨折均获骨性愈合;1例撕脱粉碎骨折患者未愈需再次行ACL重建;1例陈旧性骨折患者术后1年未愈,重新处理骨折端后,以同样方法固定半年后愈合.43例中32例已经取出内固定钢丝.结论 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关节镜下复位并钢丝固定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可早期活动,同时可治疗膝关节腔内的合并伤,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修复术式.

    作者:王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我院2005-2009年口服降糖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应用特点及趋势,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该院2005-2009年口服降糖药物的种类、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降糖药物销售金额逐年上升,其中α-糖苷酶抑制剂占了将近一半.5年间全部降糖药中销售金额稳居前两位的是伏格列波糖和阿卡波糖,而DDDs稳居前2位的则是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结论 该院降糖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王梅;刘保良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神经外科术后常见问题及相关对策探讨

    神经外科手术是对人体神经系统及其附属结构损伤、炎症、肿瘤等病因采取的诊断与治疗,其中颅脑手术较常见,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其病死率和致残率都高.因此术后严格的临床观察,对出现的相关问题及时做出对策,找到有效解决方法,使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和护理,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1].

    作者:李保国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53例临床治疗体会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以鼓室积液、听力下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中耳疾病,儿童多见.大约80%儿童都患过分泌性中耳炎,多数在6个月~4岁时发病,常引起小儿听力下降、语言发育迟缓及增加中耳炎急性发作的危险.因此积极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现对2007年5月-2010年3月所治疗的53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韦懿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自拟补脾益肾定喘汤在小儿哮喘缓解期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拟补脾益肾定喘汤在小儿哮喘缓解期的应用.方法 将188例小儿哮喘缓解期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和对照组9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补脾益肾定喘汤联合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高于对照组的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补脾益肾定喘汤辅治小儿缓解期哮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慧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关节镜在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中的应用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是发生于关节滑囊、腱鞘的滑膜增生、伴有色素沉着的疾病,以滑膜高度增生、绒毛及结节形成和棕色含铁血黄素沉着为其特点.其病因不明,有学者认为是类脂质代谢引起,也有学者认为是滑膜增生和毛细血管高度扩张所致.现在一般认为是介于炎性和良性肿瘤之间的病变[1].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其次是关节镜,MRI对其诊断也有帮助.现统计2006-2010年我院对经病理证实的膝关节PVNS患者10例经关节镜手术治疗,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毛德举;王远清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护士长如何与科主任协调关系

    医院里一个科室往往只有科主任与护士长两位领导,科主任主要负责医疗工作,而护士长主要管理护理工作.护士长在行政上隶属护理部直接领导,同时在业务上接受科主任指导,两者之间关系密切,互相交叉,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发生碰撞.护士长与科主任之间关系协调,可让工作更轻松更顺利、氛围更融洽、效率更高,可步调一致地把科室管理好,让患者满意,让领导满意,让医师满意,让护士满意.

    作者:管银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1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进行DHS内固定治疗,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6~8周,术后随访6~18个月,所有病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关节疼痛及跛行.结论 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利于患者早期活动与康复,可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海滨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来曲唑对不孕患者促排卵作用的影响

    目的 观察来曲唑对不孕患者促排卵的影响.方法 收集不孕患者50例,依据促排方案分成来曲唑(LE)组30例,行LE促排;克罗米芬(CC)组20例,行CC促排.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B型超声测量内膜形态及厚度;同时测血雌二醇水平,指导同房或人工授精后2周,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 LE组优势卵泡数及成熟卵泡数均明显少于C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E组hCG日雌二醇水平为(198.65±35.67)pg/ml明显低于CC组的(298.55±54.6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E组妊娠率高于CC组,LE组流产率低于CC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来曲唑较克罗米芬对于不孕患者促排卵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罗江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临床药学在我国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临床药学是研究临床使用药物及其制剂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核心是合理用药,目的是使药物的应用达到合理、有效、安全,而且要低消耗.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临床药学工作的发展,抓住当前医改和医院药学转型的机遇,加大临床药学工作力度,本文就既往工作的回顾和现状,探讨临床医学工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期引起同行和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

    作者:李小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膀胱损伤21例诊治体会

    膀胱损伤是泌尿外科常见急症,多因外伤所致.近年来,医源性膀胱损伤有增多趋势,在及时救治的同时需作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可作进一步治疗.我院2001年1月-2010年1月收治膀胱破裂患者2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晓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婴幼儿用药安全性分析

    婴幼儿是指从28d~3岁的小儿,这个时期小儿虽然已较新生儿显著成熟,但用药并不是单纯地将成人剂量减少,因为药物在小儿体内分布有异于成人,第一是细胞膜通透性的不同;第二是蛋白结合力的改变;第三是体液分布的差异.且小儿肝细胞酶系统发育尚不成熟,肾功能不完善,其肾有效血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均较成人低,肾小管分泌、尿浓缩、钠离子交换和酸碱平衡功能也差,年龄愈小愈不完善[1].所以出现与成人不同的各种药物反应.因此对婴幼儿患者除要求及时正确处理、熟悉一般用药规律外,还必须掌握小儿用药特点.笔者对一些常用药与婴幼儿的关系分析如下.

    作者:魏令敏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替罗非班在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对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住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3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53例和对照组60例.比较2组介入治疗情况、短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和安全性.结果 替罗非班组患者术后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2级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3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出血及血小板减少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患者短期MACE的发生率为1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过程中是有效的和安全的.

    作者:龚俊荣;陈群;蔡薇;吕克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循证护理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是科学指导实践的方法,又称实证护理,是近年来护理学科发展起来的一种提高护理实践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方法[1].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脑卒中后引发的抑郁症,它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它的临床表现为言语减少、情绪抑郁、睡眠障碍、兴趣缺乏、食欲缺乏、精力减退、主动性差、不配合康复治疗等[2].笔者将循证护理应用到PSD患者的护理中,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凤荣;王军生;杨晓飞;纪裕伟;戚光辉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高血压脑出血300例治疗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自发出现的脑实质内出血,占自发性脑内出血的60%.高血压脑出血病死率高达30%,所以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愈显重要.现将我科2005-2009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300例患者的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马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