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亚;胡亚妮
目的 初步了解生理性新生儿黄疸和病理性新生儿黄疸与其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将109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分为生理性新生儿黄疸组40例和病理性新生儿黄疸组69例,并以39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测定三组新生儿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 病理性新生儿黄疸组血清AST、LDH、CK、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性新生儿黄疸组血清AST、LDH、CK、CK-M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理性新生儿黄疸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临床应加强心肌保护和心肌损伤的治疗.
作者:张战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汽化切除术联合羟喜树碱在腺性膀胱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于2009年12月-2010年12月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腺性膀胱炎47例接受此种治疗并一年内如期随访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对于47例该患者年龄在45~65岁之间,平均55岁.病程2d~6个月,其中症状消失,膀胱镜随访无复发95.74%,复发4.25%.结论 经尿道电汽化切除术联合羟喜树碱治疗腺性膀胱炎患者具有安全、快速、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点,可作为腺性膀胱炎治疗方法首选.
作者:王富强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早产儿较足月儿来说,由于其脏器结构及功能发育不完善,易发生多种特有的并发症,其中喂养不耐受是早产儿较常见的并发症.我科从2007年7月-2010年12月共收治早产儿50例,其中喂养不耐受15例,均采用小剂量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疗效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志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治疗组仅予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隔日1次;对照组予口服西替利嗪片10mg/d,同时予派瑞松软膏外用,2次/d.观察其疗效和起效时间.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7.62%,对照组有效率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5,P<0.01).治疗组治愈时间(7.15±4.77)d,对照组治愈时间(14.35±8.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8,P<0.01).结论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赵文青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联合贝那普利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和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96例≥60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停用其他降压药物>2周,口服替米沙坦、贝那普利治疗8周,观察治疗第4周和第8周及治疗前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差(PP)、24h动态血压、餐前血糖(FBS)、餐后2 h血糖(P2hBG)、餐前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P2h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替米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4周患者SBP、DBP即有明显下降(P<0.05).24 h平均血压、日间平均压和夜间平均压在治疗8周时下降显著(P<0.05).治疗4周时患者三酰甘油(TG)、P2hBG、FINS、P2hINS、HbA1c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5).治疗第8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贝那普利除了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外,还可以改善糖代谢和脂代谢,对于老年人高血压病患者尤其是糖、脂代谢紊乱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周泉;吴大方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刺络放血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三棱针刺络放血,配合清热解毒、利水渗湿中药内服治疗.结果 痊愈65例,好转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6%.结论 该疗法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王文兵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单秋华,女,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耳穴诊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山东针灸学会耳穴诊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30 余年,曾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派,先后赴尼日利亚、瑞士进行学术交流及从事针灸医疗和教学工作.
作者:马祖彬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真菌感染情况,探讨有效合理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8-2011年收治的24例支气管哮喘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以男性和老年人居多,60岁以上患者17例,占70.8%.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真菌感染的种类均有所不同.经抗真菌感染治疗后,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2例(8.3%)高龄患者死于呼吸衰竭.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应根据细菌培养、药敏实验结果、疗效及患者的情况实施抗真菌治疗,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继亮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燧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患者(中医辨证属于心肾阳虚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燧心胶囊5粒,3次/d,口服,两组均1个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监测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及心脏超声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分级及心脏超声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燧心胶囊能显著改善心功能及抑制和减轻心室重塑,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科军;张秀荣;苏德成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河北省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筛查状况、PKU发病率及治疗情况,总结经验,促进新生儿筛查工作.方法 以2000年1月-2008年9月在河北省11所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新筛中心)进行PKU筛查的218万例新生儿作为分析对象,在出生后72 h采足跟血,分别采用细菌抑制法(BIA)、荧光法、定量酶法测定血苯丙氨酸(phe)水平.结果 218万例新生儿中,确诊PKU 249例,发病率为1:8 757,其中男婴145例,女婴104例,男女之比约为1.39:1,各年度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市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的138例PKU患儿接受正规治疗,治疗率为55.4%.结论 河北省是PKU高发区,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PKU的重要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大力提高治疗率,使PKU患儿的智力和体格发育达到正常标准,减少残疾的发生,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马书军;赵庆伟;崔炳元;闫承生;钱立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急诊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1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研究组72例行PCI治疗,对照组82例非PCI治疗.进行随访,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更短,心绞痛、心力衰竭、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更低,疗效优于非急诊PCI治疗.结论 急诊PCI有梗死相关动脉开通率高、死亡率低、再闭塞率低、出血发生率低等诸多优点,能同时处理梗死部位的残余狭窄、缩短住院时间等很多优势,值得大力进行推广.
作者:陆金帅;李楠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胃肠电图检查在小儿腹痛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480例腹痛患儿经胃肠电图检查后初步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269例进行经验性治疗,临床症状消失后再行胃肠电图检查,以治疗结果反应初步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269例中有231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治疗效果明显.另外,对儿童肠易激综合征(IBS)、胃食管反流、儿童厌食症的诊断率亦达到85.59%、83.27%、90.01%.结论 胃肠电图检查能反映胃肠电活动及异常模式,在小儿腹痛的诊断特别是功能性胃肠疾病引起的腹痛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并能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顾晓斌;黄晓群;王成喜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和胰岛素笔在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中的效果差异.方法 将2型糖尿病随机分成胰岛素泵组(实验组)和胰岛素笔组(对照组);胰岛素泵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降糖治疗,胰岛素笔组患者采用胰岛素笔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降糖治疗.结果 胰岛素泵组与胰岛素笔组相比,在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和胰岛素笔对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均有效,但胰岛素泵降糖效果优于胰岛素笔,安全性更强.
作者:凌世英;何积源;莫权秀;陈文凤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近年来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 选择2004年1月-2008年11月在我院住院的575例血流感染患者,对患者的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从575例血流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64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38株(占52.4%)、革兰阳性菌267株(占41.4%)、真菌40株(占6.2%),52例患者发生混合感染.分离的病原菌中,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7.6%)、大肠埃希菌(21.7%)、肺炎克雷伯菌(12.6%)、葡萄糖非发酵菌(9.9%)、肠球菌属(3.9%).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46.4%和19.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54.8%和89.3%.在葡萄糖非发酵菌中,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革兰阳性球菌.结论 导致血流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血流感染的病原菌的多重耐药增加,尤其是葡萄糖非发酵菌.开展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文琍;吴诗品;陈洪涛;吴劲松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围生儿死亡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进一步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 对2007-2011年在钦北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围生儿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3年的围生儿死亡率为25.02‰,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农村高于城市;209例围生儿死亡中,死胎150例,死产12例,治疗性引产27例,早期新生儿死亡20例;多胎的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率高于单胎围生儿死亡率.结论 出生缺陷是我区围生儿死亡的首位原因,占围生儿死亡数的62.12%,加强孕产期保健,开展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尤其是对农村孕产妇的管理,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进而减少围生儿死亡的发生.
作者:黄春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门诊老年输液患者的需求.方法 采取访谈形式和自行设计的护理需求调查表,对1236名老年输液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门诊老年输液患者需求大的是护士多巡查、多关心老年人;希望静脉穿刺一次成功;担心是错误输入液体.结论 在门诊输液中,根据老年患者的心理及身体功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制度并实施,既可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促进患者的康复,还能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冯艳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轮状病毒(RV)是秋冬季婴儿腹泻常见的病原,RV位居小儿腹泻第一位.现就轮状病毒肠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病理生理特点、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卢爱洁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在健康教育中实行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方法 2型糖尿病60例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治疗期间都合理给予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包括饮食干预与运动干预.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空腹血糖与血红蛋白值对比无显著性差异,经过生活方式干预后,上述指标值均有下降,但是治疗组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血糖监测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方式干预后治疗组的得分有了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也有上升,但是上升幅度不高(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在健康教育中实行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能有效降低血糖,增加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行为认知,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蒋永祝;李显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情况,为甲流疫苗的合理应用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0人1250次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后3d与1个月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注射疫苗后3d内出现不良反应的有5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注射1个月内出现不良反应的有60例.主要不良反应主要为腹痛、腹泻,也有部分是过敏反应.结论 疫苗是能产生自动免疫预防疫病的生物制剂,本地区的1250例疫苗接种效果及安全性分析为以后接种工作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陆美英;张静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其优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10年10月实施腹腔镜治疗120例卵巢囊肿,同期经腹卵巢囊肿剥除术110例为对照组.结果 118例卵巢囊肿成功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2例中转开腹,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腹腔镜组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伤口疼痛程度均小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囊肿具有疗效肯定、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冯以梅 刊期: 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