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窦癌手术30例临床观察

蔡潇然;曾瑞曦;邓媚英

关键词:胃窦癌, 癌细胞残存, 淋巴结清扫
摘要:目的 探讨胃窦癌根治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30例胃窦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术后复发情况与十二指肠断端有无癌细胞残存密切相关.幽门下切除十二指肠<3cm时,癌细胞残存达31.2%;切除十二指肠≥3cm时,十二指肠切除断端无癌细胞残存.结论 行胃窦癌根治术时,切除十二指肠尽可能≥3cm.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淋巴结清扫、术后辅以化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预防复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住院孕产妇200例心理护理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整体护理的实施,心理护理正日益受到重视,并将它提高到理论高度来予以重新认识和评价,特别是在妇产科领域中,显得尤为重要.决定分娩的因素有产力、产道、胎儿三方面,其中产力和产道可受精神因素的影响,而产力的强弱可影响胎位的改变,因此精神因素可直接影响分娩[1].本文通过对200例住院孕产妇的心理状态观察,因人而异地安排落实护理措施,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春红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2611例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筛查结果

    目的 了解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筛查状况.方法 对2611例新生儿G-6-PD筛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611例活产新生儿接受G-6-PD缺陷症筛查,检出G-6-PD缺陷症患儿146例,检出率为5.59%;其中,男性活产儿G-6-PD缺陷症检出率为6.19%(87/1406),女性活产儿检出率为4.90%(59/1205),男性G-6-PD缺陷症发生率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加强新生儿G-6-PD缺陷症筛查,避免发生急性溶血反应,以免危害儿童生命安全及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

    作者:李氏天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兰索拉唑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120例临床分析

    2003年6月-2010年6月笔者采用兰索拉唑片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12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男78例,女42例;年龄20~70岁,中位年龄49岁.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1)慢性上腹部疼痛,饱胀,烧心,泛酸,嗳气,恶心和(或)呕吐等症状;(2)内镜检查排除溃疡及肿瘤等器质性疾病;(3)实验室、B型超声及X线检查等排除肝胆、胰腺病变;(4)追踪2~5年以前的病史,无器质性疾病.进一步分为五型:(1)胃食管反流型39例,表现为胸骨后不适、泛酸、烧心;(2)动力障碍型21例,表现为腹胀、早饱、上腹不适、恶心、无固定部位上腹痛;(3)溃疡型27例,表现为周期性局限性上腹痛、夜间痛;(4)吞气征型21例,表现为餐后饱胀、频繁干吞;(5)特发型12例.

    作者:王全智;高春耕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无痛人工流产术用药研究进展

    人工流产时常引起一系列迷走神经兴奋症状,导致许多女性十分痛苦和恐惧.因此无痛人工流产工作引起了妇产科和麻醉医师的共同关注.临床上常采用利多卡因、丙泊酚、异丙酚、地西泮、阿片类药物(芬太尼、舒芬太尼等)、氢溴酸高乌甲素、吲哚美辛栓、米索前列醇、依托咪酯乳剂等药物相互配伍的方法 ,取得了较满意效果.本文就目前常用无痛人工流产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做一简述.

    作者:张社英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节育器异位临床分析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生育期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之一,生育期妇女容易发生节育器异位和移位,常可导致阴道异常出血、疼痛、白带增多等不良反应及感染、嵌顿、穿孔等并发症[1].因此,节育器放置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节育器异位患者23例的临床资料,现将报道如下.

    作者:李会宏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我院2010年门诊处方点评与分析

    目的 通过对该院门诊处方进行评价与分析,了解该院用药基本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门诊2010年1-12月份处方2400张,以<处方管理办法>为依据,对处方进行点评,并将结果 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2.2%,注射剂使用率为71.2%,通用名使用率为100.0%,不合理用药率为4 6%.不合理用药主要体现在临床诊断问题、用法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重复用药、不良相互作用等方面.结论 该院门诊处方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的地方,需要医师和药师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处方质量,减少不合理用药.

    作者:蔡华晶;黄强增;倪政彪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脱敏疗法辅治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脱敏疗法辅治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脱敏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脱敏疗法辅治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光键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颞枕经小脑幕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颞枕经小脑幕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的方法 和手术技巧.方法 对13例经颞枕经小脑幕切除岩斜区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行肿瘤全切9例,近全切3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症状完全缓解8例,好转5例.结论 该入路具有创伤小、解剖关系简单、对小脑牵拉轻且显露范围广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然博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疗效观察

    笔者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患者(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40例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49~72岁,中位年龄55岁;病程1~20年.所有病均符合1980年WHO通过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和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修订的诊断标准[1].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型.伴有陈旧性梗死12例,伴有高血压18例;血液流变学异常28例,血脂异常24例.

    作者:尚素芬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剖腹产术后微波治疗对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

    我院应用微波治疗仪选择剖腹产术后患者100例进行伤口表面照射,在照射期间患者反应良好,主动要求照射,普遍感觉伤口周围温热、止痛,临床观察具有消炎、消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强伤口愈合的功能.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剖腹产术后患者100例采用微波照射,对照组照射功率为20~40W.方法 :患者或医师持微波机探头在包扎伤口上,来回移动,以患者感觉温热为宜,每次照射20min,每天1次,4~7次为1个疗程,多数病例在术后8h开始照射,至拆线日治疗约4~7次.

    作者:罗桂珍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时机.方法 将急性胆囊炎患者116例随机分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27例.其中观察组在患者发病72h内行手术治疗;对照组为发病72h后行手术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胆道损伤、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胆囊炎要根据患者情况,尽早实施手术治疗,能够降低切口感染率,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以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李明月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辅治肝硬化并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1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诺塞克)联合奥曲肽(善得定)辅治肝硬化并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肝硬化并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垂体后叶素0.3U/min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诺塞克联合善得定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输血量为(760±30)ml少于对照组的(1080±40)ml(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诺塞克联合善得定辅治肝硬化并胃底静脉典张破裂出血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玉娥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宫颈炎8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a(奥平栓)外用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慢性宫颈炎患者80例,临睡前将奥平栓1粒置入阴道深部,隔天1次,6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复诊,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治愈11例(13.8%),显效31例(38.8%),有效28例(35.0 %),无效10例(12.5%),总有效率为87.5%.对轻度宫颈糜烂的疗效显著大于中度和重度糜烂,对单纯型糜烂的疗效显著优于颗粒型和乳头型(P<0.05).结论 采用奥平栓治疗宫颈糜烂,该法无痛苦、方法 简便、安全易掌握,用药次数少、疗程短,特别适宜于妇女病普查.

    作者:段静虹;宗士刚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耻骨上小切口子宫全切术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耻骨上小切口子宫全切术的效果.方法 将择期行子宫全切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各60例.麻醉后比较2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情况、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大感觉神经阻滞平面、大神经阻滞时间、大运动神经阻滞时间及运动神经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麻醉效果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麻醉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3.3%低于Ⅱ组的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75%罗哌卡因较0.75%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更适用于耻骨上小切口子宫全切术,麻醉效果完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刘瑗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误诊分析

    本文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临床诊断为蛛网下腔出血的5例误诊患者的误诊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1 以严重精神失常为特征,误诊为脑动脉硬化性精神病 患者,男,66岁.2d前于活动中突然出现头部麻木、频繁呕吐,2h后出现呆笑、语无伦次、定向力障碍、随地大小便,按脑动脉硬化性精神病治疗,病情渐加重.查体患者颈抵抗,克氏征阳性,脑脊液呈均匀血性,CT确诊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治疗5周后痊愈.

    作者:余世雄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剂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6~0.8ml·kg-1·d-1和利巴韦林10ml·kg-1·d-1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3~5d;对照组仅应用利巴韦林注射剂10ml·kg-1·d-1静脉滴注,连续3~5d.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并观察2组患儿发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 7%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发热时间及皮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优于单用利巴韦林注射剂,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贾燕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手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4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显微镜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手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并铸型40例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重型脑室出血并铸型患者的诊治经过.结果 本组术后发生高热20例,肺部感染8例,13例出现不同程度消化道出血,除8例(20.0%)死亡患者外,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术后所有病例均未见颅内感染并发症.术后3个月随访,ADL预后分级:Ⅰ级12例,Ⅱ级8例,Ⅲ级6例,Ⅳ级6例.结论 早期显微镜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手术是治疗脑室出血并铸型的一种有效方法,手术在直视下操作,盲区小,便于保留重要结构.

    作者:阮庆峰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老年抑郁症患者36例护理体会

    老年抑郁症指首次发作时年龄>60岁、以持久的抑郁心理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尤其在75岁以上老人中更加普遍.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脑功能将逐渐减退,心理也逐渐衰老,加上因退休、丧偶、经济来源、家庭不和睦等因素所导致的悲观、焦虑、抑郁、孤独等心理变化,诱发老年抑郁症.据调查,我国老年抑郁症患者占调查人口的0.3%,占老年人口的3 4%,而且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在65岁以上人群中,有自杀观念者高达10%[1].老年抑郁症已成为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一种严重疾病.因此,重视老年抑郁症的宣教及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麻艳红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给予针刀治疗,对照组给予电针联合牵引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高于对照组的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国洪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老年患者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平均寿命在逐步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明显,人类社会逐渐趋向老龄化.随着年龄增加,机体衰老日趋明显,健康状况日趋下降,老年人患各种疾病逐渐增多.老年人患病率高,病情变化快,预后差[1].如何在了解老年患者心理和生理特点的基础上做好心理护理及临床护理,使患者在佳状态下接受医疗保健和治疗,是护理工作者应不断探讨的课题.现将笔者多年护理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曾丽;秦红春 刊期: 2011年第2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