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鹤
前列腺增生症亦称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本病很少在50岁以前出现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下尿路梗阻,且常因感染而加重.临床特点是排尿困难,小便频数,甚或尿闭.在临床工作中,常因忽视老年男性患者前列腺增生症而致疗效不佳.
作者:杨勇丽 刊期: 2011年第24期
急诊科患者多来院时间短,病情危重,临床资料少,面对诊疗要求又要高,在沟通欠缺的情况下,急诊科自然成为医疗纠纷的高发科室.医生应从规范诊疗做起,防范纠纷的发生.
作者:曾宪锋;刘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Parapost纤维桩在上前牙残根残冠修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46例58颗上前牙残根残冠,采用Parapost纤维桩制作桩核,烤瓷全冠修复,患者随访1-2年,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58颗患牙,失访2颗,失败2颗,成功率96.43%.结论 Parapost纤维桩在上前牙残根残冠修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陈冲;周华;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奥硝唑栓联合加替沙星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治疗组70例采用奥硝唑栓联合加替沙星进行治疗,对照组67例给予甲硝唑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奥硝唑栓联合加替沙星可有效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孙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噻氯匹定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用于防治因血小板高聚集状态引起的心、脑及其他动脉循环障碍性疾病.本文对噻氯匹定引起的血液学、胃肠道、肝损伤及皮肤反应等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作者:夏路风;傅得兴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术中B超在颅内病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术中对病变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在颅脑手术开颅后,手术过程中指导手术入路、皮层进入点、明确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指导手术切除病变.对术中急性脑膨出,尤其是颅脑损伤疑有多发性及迟发性颅内血肿者实行术中B超检查,迅速判断出血部位,指导及时有效手术治疗.结果 B超辅助下手术32例.胶质瘤8例,脓肿2例,海绵状血管瘤4例,寄生虫病2例,脑膜瘤l例,血肿15例.B超引导下血肿清除术15例,经术中B超辅助下准确切除病变17例.术中颅内病变定位准确,无需探查,病变切除彻底,脑组织损伤轻微,未出现相应明显的神经系统障碍.结论 术中B超对于囊性或边界清楚的颅内病变以及功能区病变,具有明显的无创伤定位优势,对指导颅内病变的手术很有价值.术中B超对多发性迟发性颅内血肿能迅速、准确定位,对明确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指导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勐;马立新;李建民;李泽福;隋德华;王波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现察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治疗组28倒.治疗组在常规降糖、降脂、降压等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法安明),疗程为4周.现察治疗前后24h尿蛋白排泄量(UPE)、血清清蛋白(ALB)、血清总胆固醇(Tc)、血肌酐/尿素氮、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UPE明显减少,ALB明显增加而代降低,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钠可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和TC,提高ALB,改善血液流变学及抗凝指标.
作者:马晓梅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急性肾衰竭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67例急性肾衰竭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透析次数2~20次,平均14.5次.住院天数18~90d,平均45.6d.治愈60例,未愈5例,死亡2例.结论 急性肾衰竭患者,死亡率高,对急性肾衰竭患者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肾功能的变化,防止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做好基础护理,大限度的降低或减轻急性肾衰竭的发生.
作者:范现汝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现察心宝丸治疗病窦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病窦综合征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服用心宝丸,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结果 治疗组对平均心率及心电图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宝丸是治疗病窦综合征的有效药物.
作者:程蕾群;许三雄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月坛社区冠心病患者的管理现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建议.方法 北京市月坛社区选择了212名冠心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治疗情况、冠心病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等资料,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进行评估.通过体格检查获取生理、生化指标.结果 被调查的212名患者中,未规律进行心电图者检查者82人(38.68%),未定期检查体重指数者112人(52.83)%.冠心病一级预防知晓率为27.83%,二级预防知晓率为13.21%.患病时首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者153人(72.17%).对社区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医疗水平非常满意者188人(88.68%).结论 北京市月坛社区已得到冠心痛患者认可;患者对冠心病健康知识知晓率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要制定适宜的冠心病社区防治建议或指南来规范社区冠心病管理.
作者:丁静;杨珺;董建琴;杜雪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总结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复发或残石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45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复发或残石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重症胆管炎患者术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占2.2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7%,其中切口脂肪液化6例,胆漏4例,肝创面渗血1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术中采用联合术中胆管造影、术中B超、胆管镜,采用肝叶或段切除、胆肠Rous-en-y吻合等术式,仍有5例复发或残石,占11.1%.结论 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复发或残石治疗应遵循个体化方案,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提高手术技巧,这对降低残石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十分重要.
作者:章凯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为加强效期药品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介绍效期药品管理方法与经验.总结出加强药学人员的专业知识学习,规范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药房药品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杨秀荣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复方氨基酸(18AA-V)对预防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疗效.方法 120例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时照组,术后常规静脉滴注抗生素3d并保持水、电解质和体液的酸碱平衡,治疗组术后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连续3d使用18AA-V500ml.并分别在术后当晚、术后第1天、第2天和第3天给予CAM-CR评分.结果 两组内比较术前、术后当晚、第1、2、3天CAM-CR评分,治疗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氨基酸(18AA-V)对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谵妄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梁振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梅毒血清学试验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三种方法检测梅毒,以TP-ELISA法检测住院患者标本4392例,TP-EUSA阳性者同时用TRUST、TPPA进行检测.结果 共检出TP-EUSA阳性108例,检出率为2.45%.其中TP-ELISA阳性、TPPA阳性102例,符合率94.4%;102例TPPA阳性标本中检出TRUST阳性44例,检出率43.1%(44/102),其余58例TRUST阴性,未检出率56.9%(58/102).结论 ELISA可用于大批量标本梅毒检测的筛查试验;TPPA可作为确证试验;TRUST可用于梅毒活动期、疗效观察试验.
作者:戴薇;肖九长;李晶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气道炎症的防治作用.方法 实验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8只),c0PD模型组(8只),丹参治疗组(8只).采用熏吸香烟并气管内注入脂多糖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丹参治疗组于COPD模型开始建立后第8 d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100 mg/kg(0.2 mL,100 g)至第28 d.观察各组气道炎症的病理特点、超微结构特点、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8(IL-8)浓度,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结果 所建COPD模型的病理学改变符合人类COPD的特点.丹参治疗组肺组织的病理改变-较COPD模型组明显减轻但未恢复正常.丹参治疗组BALF中IL-8水平.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敷较COPD模型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应用丹参注射液对COPD大鼠模型气道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岳圆圆;李永春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痰热清联合氟康唑对慢性阻塞性肺痰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部真茵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痰热清联合氟康唑治疗;对照组则单纯用氟康唑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与氟康唑联用能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茵感染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明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elerosis,AS)是大多数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工合成降脂药,可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影响机体炎症反应、血管内皮功能、血栓形成等病理生理过程,在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减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将阿托伐他汀对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何坪;殷跃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方法.方法 对2008年5月_2011年5月我科收治46例锁骨远端骨折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12个月.结果 优45例,良1例,无内固定松动及折断,无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结论 锁骨钩钢板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兵;秦建中;陈杰;黄新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对肾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早晨第一次尿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150例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并与9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对其肾损伤早期诊断和治疗及疗效观察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丽琴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和口服替米沙坦40mg,1次/d,治疗组另予以灯盏花素4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2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可使UAER显著下降,BUN、SCr元明显改变,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结论 灯盏花素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明显疗效.
作者:伍军伟;凌俊宏;黄献宁 刊期: 2011年第24期